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2 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3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4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5 简述个案法的研究步骤。6 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7 简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8 简要叙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9 简述情感的种类。10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的作用是什么?11 简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2 德育的途径有哪些?13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4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其内容与途径主
2、要有哪些?15 简要回答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16 简述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并说明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7 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18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19 简述思维的品质。20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21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22 简单列举一下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23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4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5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26 简述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径。27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
3、著名的“遗忘曲线” ,该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根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防止遗忘,要做到:(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2)合理使用复习方法,方法灵活多样;(3)适宜增加复习次数,反复识记;(4)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2 【正确答案】 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有:(1)互相访问:学校进行家庭访问,家长访问学校和班主任;(2)通信联系、电话联系;(3)召开家长座谈会;(4)建立家长委员会。3 【正确答案
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有:(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4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具体体现如下:(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就是
5、说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具有主动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学习提供条件、创造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学习者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的探究者,而是一个社会的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个体的学习积淀着人类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3)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各种情
6、境,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5 【正确答案】 (1)搜集资料,即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根据搜集来的资料,才能够分析和诊断造成研究对象特殊行为的主要原因,以便设法补救。(2)诊断特殊行为的原因,即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精密地整理和分析,以研究特殊行为的原因。(3)矫正特殊行为,即根据诊断特殊行为的结果,进行教育和矫正。矫正特殊行为的方法,视特殊行为的性质而定。教师要矫正学生的特殊行为,可以根据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针对特殊行为的形成原因,施以治疗的方法。(4)继续个案研究,由于特殊行为的矫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诊断是不易准确的。如果诊断不准确,矫正就不能收到
7、效果。所以在施行矫正教育以后,还要继续研究,以检查矫正特殊行为是否有效。如果矫正有效,特殊行为已经改正,个案研究工作就可告一段落,如果问题没有解决,特殊行为仍然存在,那就要重新诊断和重新矫正教育,继续研究下去。6 【正确答案】 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自学指导法,
8、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思考、练习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5)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6)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7)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8)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7 【正确答案】 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
9、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呈现;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该思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CAl 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为其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思路。8 【正确答案】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1)备教材。即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
10、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9 【正确答案】 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准则的需要时,就感受到道德上的满足,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否则,就感到惭愧和内疚。 (2)理智感:
11、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例如,人对新异事物会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对不认识的事物会有新奇感和疑虑感,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遇到问题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虑的情感。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坚信等,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当人们根据审美标准来评价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文艺作品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美感。例如,对美好事物和心灵的赞美、歌颂、感叹,对丑陋和粗野行为的蔑视和鞭挞等都属于美感。10 【正确答案】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具体的作用如下:(1)遗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理前
12、提,但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11 【正确答案】 (1)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 祖国”和爱 “国家”区分开来;(2)爱国主义要把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结合起来;(3)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4)爱国主义要体现层次性。12 【正确答案】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
13、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3)劳动。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13 【正确答案】 (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14、动机是促使个体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解决问题的进程。(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如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刻板化。功能同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
15、叫作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5)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烦躁、悲伤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的积极情绪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14 【正确答案】 (1)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
16、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自我的形成。(3)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师范教育,参加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自我教育。15 【正确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而学生学习问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
17、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6 【正确答案】 (1)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 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17 【正确答案】 (1)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18、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2)访谈法访谈法就是研究性的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3)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传统的评定教学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测试题、量表等对被评价者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测试,以获得评价的资料,并做出判断。(5)测验法测验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测验法最常用于评价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同时,
19、也可以为其他评价收集间接资料。18 【正确答案】 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有:(1)时间管理策略(有效安排利用) ;(2)环境管理策略(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鼓励学生自我激励) ;(4)学业求助策略(及时求问) ;(5)学习工具的利用(字典、参考书等) 。19 【正确答案】 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全面思考问题,多方面地认识事物。它与一个人丰富的知识经验紧密相连。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大问题,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一般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
20、象所迷惑。(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一般不易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有主见地、客观地评价事物。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一般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有的答案或结论。(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拟定的计划和方案,同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比如一个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人,在讨论问题时往往能够针对别人辩解中的漏洞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同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能及时找到论证的依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4)思维的逻辑性与 “非逻辑性”思
21、维的逻辑性是指能有根据地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的逻辑性使人在谈话、写文章或是解决问题时显得有条不紊。思维的“非逻辑性 ”是指没有经过充分的逻辑推理就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表现为直觉和灵感。20 【正确答案】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21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发现问题人对活动的态度越积极,知识经验越丰富,求知欲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有
22、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例如,当一个学生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时,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很快就能找出这个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3)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人们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谓假设,就是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做出推测。在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科学理论,最初也是以假设的形式提出来的。例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等。(4)检验假设当人们头脑中设想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后,还需要对它的正确性进行评价,检验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检验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加以检验;另一种是通过思维活动即推理加以检验。
23、22 【正确答案】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23 【正确答案】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例如,感知运
24、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24 【正确答案】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
25、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25 【正确答案】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26 【正确答案】 (1)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2)加强反思理论知识学习,重视教育科研;(3)写反思日记;(4)说课、听课与评课;(5)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6)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7)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27 【正确答案】 人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生物遗传因素总结以往研究,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遗传是人格不可
26、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2)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其作用可归纳如下: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因素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权威型教
27、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中的孩子性格成长最为成功。(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还可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的人格特征。(5)个人主观因素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