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B) 19 世纪 80 年代(C)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D)20 世纪 80 年代2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寂(D)廖世承3 少年期指( )(A)3 岁-6 、7 岁(B) 11、12 岁-14、15 岁(C) 6、7 岁-11、12 岁(D)14、15 岁-25 岁4 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
2、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B)性格(C)自我(D)品德5 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7 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8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布鲁纳(D)维纳9 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0 最
3、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11 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2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3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14 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平衡现象(B
4、)不协调现象(C)停顿现象(D)起伏现象15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B)学习方法(C)学习策略(D)学习行为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发现教学。( )(A)正确(B)错误17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A)正确(B)错误18 符号学习仅限于语言符号。( )(A)正确(B)错误19 先前的学习对后面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的影响即为学习定势。( )(A)正确(B)错误20 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 )(A)正确(B)错误21
5、 班杜拉认为,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称为直接强化。( )(A)正确(B)错误22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A)正确(B)错误23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是安德森。( )(A)正确(B)错误24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A)正确(B)错误25 标准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 来报告评价结果。( )(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_和检验假设。27 品德的心
6、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_和道德行为。28 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_。29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_。30 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_。31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_五个方面。3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3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之为_。34 儿童自我意识包括_、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35 依据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教学评价可分为_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6 _指以少数学生为
7、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37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38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_、认同、内化三个阶段。39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_。40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简述记忆的系统。42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43 组织策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44 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45 说明标
8、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与优越性。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动作特点是怎样的?47 阐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9、C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A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B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B三、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6 【正确答案】 提出假设27 【正确答案】 道德情感28 【正确答案】 创造性29 【正确答案】 品德30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31 【正确答案】 态度32 【正确答案】 学与教33 【正确答案】 学习准备34 【正确答案】 自我认识35 【正确答案】 常模36 【正确答案】 微格教
10、学37 【正确答案】 教学环境38 【正确答案】 依从39 【正确答案】 关键期40 【正确答案】 知识学习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正确答案】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间并未被主体注意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 秒到 2 分钟。短时记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接受着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3)长时记忆。长时
11、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42 【正确答案】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允分而有效的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
12、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43 【正确答案】 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方法有:(1)列提纲。列提纲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2)利用图形。如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和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如一览表和双向图。44 【正确答案】 (1)获得与消退。一系列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邻近配对便可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不给予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多次给予
13、铃声而不给食物,那么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由于得不到食物强化而逐渐减弱或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学习者不仅仅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往往也会对相关的、类似的刺激进行反应。刺激分化:条件反射后期,学习者对两个相似的刺激能做出精确的区分,而且对它们做出精确的反应。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45 【正确答案】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优越
14、性体现在二个方面:(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境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发展出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6 【正确答案】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1)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
15、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即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2)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3)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
16、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4)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
17、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47 【正确答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 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
18、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 岁-2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2)前运算阶段(2岁-7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言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
19、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 岁-11 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15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