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 这是( )的观点。(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E)相似说2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房东岳(E)廖世承3 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 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 80,那么小明的离差商是( ) 。(A)85(B) 95(C) 105(D)115(E)1254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
2、3 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E)亲密感5 有的小学生“ 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 ”、“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 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E)志向性动机6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E)布鲁纳7 (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E)心理健康教育机构8 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
3、思维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E)复杂性9 (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E)奥苏贝尔1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凶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E)环境决定的11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E)分化12 小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
4、(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归属学习13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概念学习14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E)内部型与外部型操作技能15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服从(E)从众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问题解决有下面几
5、个基本特点(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确定性(E)模糊性17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C)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D)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E)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一定不高18 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有( )。(A)可利用性(B)可辨别性(C)可操作性(D)可联结性(E)稳定性和清晰性19 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 )的方法予以矫正。(A)教育治疗(B)药物治疗(C)家庭治疗(D)社会治疗(E)行为治疗20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
6、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E)整体性发展原则21 学生在重现有关知识时发生困难,或重现出来的知识不是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A)旧知识的干扰(B)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C)当时的生理状态(D)当时的心理状态(E)知识呈现的方式22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E)关注学校阶段23 概念是用某种符合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它一般涉及的要素有( ) 。(A
7、)名称(B)内涵(C)特征(D)外延(E)属性24 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涉及的内容有( )。(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教学风格(D)专业技能(E)教学手段25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有( )。(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思维的可逆性(E)自我中心26 小学生的社会性认知发展有这样几个趋势( )。(A)从表面到内部(B)从简单到复杂(C)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D)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E)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27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8、(E)内在性28 延续式强化有以下几种类型( )。(A)即时强化(B)定时距式(C)变时距式(D)定比率式(E)变比率式29 链式塑造的具体步骤包括( )。(A)终点行为(B)起点行为(C)步调划分(D)中断行为(E)即时反馈3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包括( )。(A)知识观(B)学生观(C)学习观(D)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E)情境性学习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31 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在具体个体身上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A)正确(B)错误32 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A)正确(B)
9、错误33 进行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可以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A)正确(B)错误34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 50的任务。(A)正确(B)错误35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A)正确(B)错误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36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_和_。37 根据我国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理论,11、12 岁14、15 岁属于_。38 _ 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39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学习定律中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是_。40 斯金纳认
10、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行为和_行为。41 从教学实际过程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可分为知识的理解、_和_三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阶段。42 _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43 我国将心智技能划分为原型操作、_、_三个阶段。44 _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45 _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46 强化不仅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_和_。47 _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48 学习动机是_和_两个方面构成的。49 相同要素说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由美国心理学家_ 和_共同提出的。50 当某些人对某事物、
11、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这种行为演练的方法称为_。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1 为何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52 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53 简述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54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5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6 试述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系统解
12、释的是形式训练说。该学说有三个基本观点:(1)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因此,答案选 A。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924 年,廖世承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因此,答案选 E。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6 年,美国的韦克斯勒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在采用标准分数表示智商的正态分布时,智商的平均数为 100,标准差为 15,那么个人测验上的原始分数转化为 IQ 的公式为: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
13、同年龄组的标准差。因此,答案选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部分的论述,18 个月4 岁是成为自主者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因此,答案选 A。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间接近景性动机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例如,有的小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就属于间接近景性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具有不稳定的特性,持久性差。因此,答案选 B。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斯金
14、纳。因此,答案选 A。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动因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答案选 A。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因此,答案选 B。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
15、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答案选 B。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 D。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因此,答案选 C。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新知识在概括程度上低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这种学习称为“下位学习”,即自上而下的学习。因此,答案选 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并列结合学习
16、,是指新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意义。如学生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就会产生并列结合学习。因此,答案选 A。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凡是靠操作自身的机体来实现的操作技能都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如自由体操、跑步等活动就属于这类技能。靠操作一定的器械来实现的技能叫器械型操作技能,如打字、单杠、双杠等活动都属于这类技能。因此,答案选 D。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
17、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因此,答案选 C。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因此,答案选 ABC。1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
18、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因此,答案选ABD。18 【正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变量,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它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因此,答案选 ABE。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儿童厌学应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因此,答案选 ACD
19、。20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因此,答案选 ABCDE。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重现知识有困难,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旧知识的十扰;(2)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3) 学生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答案选ABCD。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
20、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因此,答案选ABC。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合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所涉及的要素有:名称,内涵,外延。因此,答案选 ABD。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因此,答案选 ABCD。25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因此,答案选 ACE。26 【正确答案】 A,B,C,D,E【
21、试题解析】 小学生的社会性认知发展有这样几个趋势:(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5)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因此,答案选 ABCDE。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 差异性。因此,答案选 ABCD。28 【正确答案】 B,C,D,E 【试题解析】 间隔式强化,又称延续式强化,分为两类
22、: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距式和变时距式。比率式又分为定比率式和变比率式。因此,答案选BCDE。29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链式塑造是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予以强化。其步骤如下:(1)终点行为;(2) 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 即时反馈。因此,答案选 ABCE。30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具体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情境性学习。因此,答案选 ABCDE。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
23、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研究表明,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再到形式运算的过渡,存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皮亚杰也认为,大多数人只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有兴趣的少数领域运用形式运算。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理解过程不单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忆是知识获得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但理解是更为核心的认知线索。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虽然各种直接的、专门的创造忡训练是有效、可行的,但不应
24、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排斥或脱离学科而孤立地训练创造力,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 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这不仅仅涉及学习任务本身的难易问题,更涉及成功的标准问题。如果学生认为不论怎样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这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实际
25、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36 【正确答案】 教材 课程37 【正确答案】 少年期38 【正确答案】 自我意识39 【正确答案】 效果律40 【正确答案】 应答性 操作性41 【正确答案】 巩固 应用42 【正确答案】 直观43 【正确答案】 原型定向 原型内化44 【正确答案】 认知失调45 【正确答案】 道德行为46 【正确答案】 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47 【正确答案】 非逻辑思维
26、48 【正确答案】 学习需要 诱因49 【正确答案】 桑代克 伍德沃斯50 【正确答案】 系统脱敏法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1 【正确答案】 (1)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4)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52 【正确答案】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3)学习材料的内容。53 【正确答案】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27、4)多种感官参与。(5)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6)过度学习。54 【正确答案】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55 【正确答案】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结构上更精密、逻辑上更连贯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是:(1)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
28、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3)后习俗水平自觉的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第五阶段: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
29、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56 【正确答案】 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
30、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凋节、控制。元认知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元认知策略的种类:(1)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陆。(2)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3)元认知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元认知策略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学习的过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