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制度化、系统化(D)普及性2 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的人口数量(D)社会文化3 以下不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是( )。(A)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B)提出 “四阶段教学” 理论(C)教育性教学原则(D)“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4 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使溺水者仰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
2、压其背部(B)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C)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5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6 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7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
3、于(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10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11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
4、堂(D)课外活动12 第斯多惠说“ 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 ,体现了( )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3 ( )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A)个案法(B)调查法(C)叙事研究法(D)观察法14 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A)示范法(B)惩罚法(C)代币奖励法(D)肯定性训练15 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
5、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6 20 世纪 20 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A)鲁迅(B)徐特立(C)陶行知(D)梁启超17 人们常说的“ 少年得志 ”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个别
6、差异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8 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项工作?(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19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2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的层次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二、简答题21 简述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22 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23 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三、材料
7、分析题23 材料: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里学习环境情况。于是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 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 45 人。”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回答:“一个人也没有。 ”24 评价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怎么样?25 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班级老师或学生合理的建议。26 材料: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题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 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 “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
8、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出了这道题。问题:请分析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四、教学设计题26 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坐井观天,回答问题。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
9、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27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28 以小学低年段学生为教学对象,拟定教学目标。29 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揭示寓意的教学环节。29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通分 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可以铺出边
10、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最小的正方形边长是 6dm。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 40 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 试分析课题中体现的数学思想。31 怎样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并确定教学目标。32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论”是教师中心、教材中
11、心、课堂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是杜威提出的。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
12、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听课状况,表现为“一心二用”,属于注意的分配。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目中老师在课堂上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形成性评价。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只有某一行为之后伴随一定的强化才会加强这种行为,这一强化物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强化物。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制度教育
13、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意思是说,好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真理,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15
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材料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体现了人的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属于个别差异性。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主任的工作应该体现因材施教,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依靠外在规则制度来对班级成员进行
15、有效约束。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6、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协实做到。22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
17、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23 【正确答案】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其常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从“ 儿子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班级学习风气不浓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不能安心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5 【正确答案】 教师,
18、特别是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规范班级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及其模范作用的发挥。26 【正确答案】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他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题,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
19、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的老师引导学生把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四、教学设计题27 【正确答案】 本文的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因为眼界小、见识少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而要站得高看得全面。28 【正确答案】
2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养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的思想。29 【正确答案】 教学环节设计如下:1图文结合,细读全文学生齐声朗读第一句话,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然后用课件展示青蛙和小鸟位置的图片。A:让学生读剩下的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对天空大小不同看法的句子。B:让同学比赛朗读小鸟认
21、为天大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理解“大话 ”和“无边无际”的意思。C: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青蛙的话要用自信傲慢的语气,而小鸟的话要用劝告诚恳的语气。D:分角色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语气的不同。2齐声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A: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B:动手实验:学生用纸筒看天花板,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学生做实验有感而发,言之有理即可。总结实验:其实我们用纸筒看天花板,和青蛙在井里看天是一样的。要想看到大的天花板,就得摆脱纸筒的限制,把我们的视野放大,看得更远,见得更多。C:引
22、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的朋友,你会跟小青蛙说些什么呢?用以下四个问题引导学生:(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2)它们俩谁说得对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 ?(4)你从这篇文章中学习到了什么样的道理?通过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30 【正确答案】 课题中体现的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
23、助分析数量关系。31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2 【正确答案】 新授环节设计:一、设置任务,引入公倍数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 4 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 6 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请学生出示结果,并给以鼓励。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教师:观察从 4 和 6 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24、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 12 和 2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看作 4 和 6的什么数呢? 板书:公倍数。大家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二、分组讨论,集合图表示公倍数如果让你把 4 的倍数、6 的倍数、4 和 6 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三、引入最小公倍数继续集合的表示,提问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4 和 6 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有没有最小公倍数?请同学思考并作答,教师给予补充:两个数的公倍数很多,没有最大公倍数,只有最小公倍数,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设计理由: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