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B) 论语(C) 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 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 “四书五经” 等经典为教育内容(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会并存3 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4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
2、位论(D)个人本位论5 下列各项对教学反思的意义描述不合理的是( )。(A)“教学反思 ”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B) “教学反思” 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C) “教学反思” 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D)“教学反思 ”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6 按照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A)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B)自我反思,集体反思(C)纵向反思,横向反思(D)理论反思,经验反思7 在教学反思的内容中,以下没有体现反思教学理念的是( )。(A)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发挥(B)反思教师角色是否转换到位(C)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做到民主平等(D
3、)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服从教师的要求8 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称( )。(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D)演示法9 孔子提出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符合的教育原则是(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10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11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是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
4、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12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13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赞科夫(C)功霍姆林斯基(D)杜威14 “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15 某人在读一首诗时,10 遍刚好就能成诵。但他在能成诵之后再读 5 遍,这种刚
5、好成诵的附加学习,称为( )。(A)分散学(B)集中学(C)过度学习(D)组块化编码16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7 某小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但喜欢看动画片。家长规定,只有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之后才允许看动画片,这样,该生锻炼时问相应增加。这种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的做法,在行为塑造中称为( )。(A)餍足(B)消退(C)分化(D)普雷马克原理18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6、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19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20 第斯多惠说:“ 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 ,体现了( )教学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循序渐进(D)巩固性二、简答题21 简述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内涵。22 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发展的特点有哪些?23 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三、材料分析题24 在一次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中,有位教师用猜物游戏教学水果类生词和句
7、型“Id like aan”。该教师手拿书包对学生说:Look,I have a new bagGuess,whats in the bag?学生猜出了几种水果 (banana,apple , orange)后再让学生运用句型“Id like aan”表达。问题:上述课堂教学游戏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该如何设计游戏。25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8、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评述。四、教学设计题25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 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 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
9、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
10、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26 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27 以高年段小学生为对象,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8 依据拟定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过程。28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质数和合数 找出 120 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 2,3,5,7 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 4,6,15,4
11、9 都是合数。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29 试分析引入质数与合数所体现的数学思想。30 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31 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设计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故选 A。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与
12、私学、书院和社会并存。双轨制是近现代教育的特点。故选 A。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善救失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这体现了教育者在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使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即互补性的体现。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
13、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这两句话都强调了教育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反思有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教案的改进;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不是为了让教师避免被学生愚弄。故选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反思按照教学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是按照反思主体分类的;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是按照反思对象分类的;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是按照理论的深浅程度分类的。故选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4、】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反思教学理念的范畴包括:反思教学是否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是否得以充分体现;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事是否做到教学合作。而 D 项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故不属于反思教学理念的范畴。故选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讲授法和参观法,容易发生混淆的是实验法和演示法。其中,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实验
15、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其行为主体是学生。因此,从题干可知该教学方法是演示法。故选 D。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努力求知的意图就不要去引导他,没有想弄清问题的好奇心就不要去启发他。它旨在说明实行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启发时机的选择,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故选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均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可知是“有领导的认识”。故选 D。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
1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选项相比讨论法恰当,应选 B。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学校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的确定;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故选 A。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
17、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故选 A。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故选 B。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故选 C。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故选 D。17 【正确答案】 D
18、【试题解析】 普雷马克原理又称祖母原则,是指用高频的活动去强化低频的活动,简单地说,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作出他们本身不喜欢却是父母希望他们作出的行为。故选 D。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故选 C。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故选 A。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句话意思是说,好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真理,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故选 B。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指的
19、是,对于每一个特定个体而言,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保证他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发展。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我国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组成,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0、,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是,全面发展绝不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平均发展,而是包含着其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既包括面向全体的统一要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使得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到最大化的和谐发展。22 【正确答案】 小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父母和儿童的关系变化主要体现在: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变化;日常教养问题类型发生变化;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21、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师生关系方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交往观念、交往行为、建立关系的特点都在发生变化。23 【正确答案】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是新课程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如下:(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我认为上述课堂游戏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该游戏比较适合学习生词,却不适合学习“Id like aan” 句型。课堂教学游戏是情境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
22、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游戏能使枯燥的英语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将游戏恰当地引入课堂,并充分发挥教学游戏的作用。为了能使英语教学游戏真正发挥其功能,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游戏设计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开展英语教学也正是为了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老师设计的游戏还应具有新颖性和竞争性,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例如:“鹦鹉学舌” 传话游戏比赛,要看哪个小组将信息传递得又快又准确;
23、再如“听辩” 游戏、“听述描图”游戏以及“ 想一想”“猜一猜”游戏,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都是很有利的。(2)游戏的规则要明确,具有激励性和可控制性。为了能使英语游戏收到实效,游戏规则一定要明确。老师作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游戏前应把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向学生介绍清楚,要克服边做游戏边不断补充要求的现象。因为学生如果不明确知道游戏意图,会觉得无所适从,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另外,要注意游戏的激励性和可控制性,尤其像“猜一猜” 类的游戏,开展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而不是注重猜、注重玩。因此,教师应对“猜一猜”类的游戏确定范围。例如,让学生猜 “What is his jo
24、b?”时,可以预先告诉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是“teacher,doctor,driver , engineer”,并要求学生问得快和猜得快。为了使游戏活动活泼有序,在游戏活动的规则方面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课堂纪律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游戏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例如:在“Touch your”游戏中,可以让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前,教师在其背后做动作(如摸头),让其他的同学发号指令:“Touch your head。”站在讲台前的同学按指令来做相应的动作。这种游戏宜先慢后快。(3)游戏的内容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身心,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
25、的语言知识,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例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事先准备几张字条(字条上分别写有“Idlikeaan bananaappleorange”等句子),然后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句,并让他她持有纸条;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悄悄地把话传下去,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向全班大声汇报悄悄话的内容。这样的游戏才能达到学会“Id like aan”的教学目标。(4)游戏的安排要注意适时性和渐进性。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语言技能的训练需要适时安排有针
26、对性的教学游戏,这样不仅能使游戏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同时又能消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疲惫。如果老师在一节课上围绕某一个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展开多个教学游戏,一定要注意游戏内容和要求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课是学习水果的单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含有这几种水果的图片,做“Look,listen and point”的游戏;然后再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接着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戏;最后做“Look ,listen and write”游戏。总之,游戏就从听入手,逐步扩展到说、读和写。这样,既能扩大学生语言的输
27、入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器官。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不仅在游戏中得到扎实有序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25 【正确答案】 优点:材料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搭起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
28、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材料中的教学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 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 ,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四、教学设计题26 【正确答案】 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描写
29、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词准确,表达合理。27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掌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28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如下:学生自读课文,交待学习方法、任务。出示自学提纲:a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b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点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a点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b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0、a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b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点名读,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 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 ”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c总
31、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 一段的?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 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出示句子、推敲词语:“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里的“烧 ?可以换成什么字 ?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 字?可以用“红 ”字代替,但用 “烧”字更为准确。原因:与文
32、题照应; “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 红” 字则不能;如果用 “红”和“红形彤”重复;和后面“ 着了火”呼应。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 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一会儿” 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最后讲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谰,变幻莫测)。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d引导学生领悟写“ 形状 “变化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引读:(边引读边投
33、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师:一会儿,天空出现生:一匹马。师:马的样子生: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e齐读最后一段。理解“ 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 ”的原因,体会作者写出的逼真的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f总结、扩展。点名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背诵课文;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29 【正确答案】 质数和合数的引入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自然数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奇数与偶数的基础上学习质数与合数的分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分类思想。30 【正确
34、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知道 100 以内的质数,熟记 20 以内的质数。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数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1 【正确答案】 导入环节设计:教师:今天老师上课要先点同学们的学号,请听到学号的同学喊:“到!” 并起立。2 号、4 号、6 号、8 号、l0 号、12 号,请按规律自报学号并起立。提问:现在站着的同学
35、和坐着的同学号码有什么不同?根据什么分为奇数和偶数的?奇数偶数的区分是以是否是 2 的倍数为标准的。那么还有没有新的不同的分类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呢?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今天就来研究这种分类方法。新授环节设计:分组竞赛,引入分类标准。同学们按照学号是奇数还是偶数分成两组,奇数组写 1、2、3、5、7、11、13 的因数,偶数组写 4、6、8、9、10、12、20 的因数。必然是偶数组写得慢,写得慢的原因是什么。偶数组的数的因数个数多。观察讨论。观察对比两组因数的特点,按照数学小组讨论两个问题:a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b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请各小组选取代表发言
36、,结合学生的发言,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数: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利用集合进行具体分类。教师:黑板上有两个集合圈,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号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填在不同的集合里,不过好像少了一个学号哦。是几号同学呢?1 号。教师提问:谁知道 1 为何不能进入这两个集合圈?请同学回答给予鼓励,并补。充:1 只有它本身 1 个因数,这两个集合圈,就都不能进。所以,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过,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 1,本单元中,它可是占有很特殊的地位的,在进行各种题目的判断时,你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它了。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三类。即:1,质数,合数。总结巩固。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请学生回答并补充: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不必要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只要发现自然数除了 1 和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