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布置作业2 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3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B)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C)尽量增加练习次数和集中练习时间(D)练习方式多样化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 )。(A)教学活动的客体(B)教学活动的主体(C)既是客体又是主体(D
2、)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5 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6 周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学生带到了学校花园中,让学生分别看了迎春花、风信子、樱花、向日葵,并分析其构造。周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知识直观7 李老师发现以前连家庭作业都不做的小军最近学习特别努力问其原因是小军见爸爸经常夸奖他学习好的姐姐,小军也想让爸爸夸奖自己才去努力学习。小军的学习动机是( )。(A)成就动机(B)
3、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8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 ) 的教学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理论联系实际(D)因材施教9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10 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
4、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11 礼记.中庸中描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是指现代教学论中的( ) 。(A)教学过程(B)教学内容(C)教学目标(D)教学方法12 现场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 )。(A)主要组织形式(B)基本组织形式(C)特殊组织形式(D)辅助组织形式13 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14 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
5、D)形式教育论15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实践,这种方法是( )。(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16 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A)(B) (C) (D)17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18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
6、下进行识字学习时,有的按字音归类识字,有的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种知识学习的策略是( )。(A)组织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8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二、简答题19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20 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21 什么是巩固性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22 简述演示法及其要求。23 简述资源管理策略。三、材料分析题24 分析下面的材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 时,一个同学发问
7、:“老师, 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 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 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25 9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子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怀疑。生 A:同样的一棵树上
8、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 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生 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学生对老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此时,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在经过观察后,确实发现班上所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为了要得出“ 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26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 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
9、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 100 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 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 10 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备课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或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照顾学生的水平和个性特点,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有:明确练
10、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保证练习的质量;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合理应用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客体。【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间成倒 U 型曲线,而不同难度的任务,其最佳动机水平不同。【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7 【正确答案】
11、D【试题解析】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教材的理论内容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均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可知是“有领导的认识”。【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该题可以用排除法。C、D 项说法矛盾,其中
12、有一项错误。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动作不能合并。【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结合题干可知从博学、审问到笃行是一个过程,故应是教学过程。【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学校除了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之外,为了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陶冶品德,还要采取现场教学作为辅助形式。【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创建
13、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形式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
14、操作能力的方法。【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 U 型曲线关系:(1)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2)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B 、D 属于外部动机,A 项属于自我认知,C 项属于内部动力。【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
15、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二、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0 【正确答案】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1)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做好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与选择教法;(2)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16、、编制单元教学计划与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等。(3)教案的编写:在备课的所有活动中,教案的设计处于核心的位置。教案有图表式和文字式两种,常常包括课题、导入、呈现、运用和总结五部分。由于教案是预设的,因此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境。【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1 【正确答案】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2 【正确答案】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
17、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基本要求:(1)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2)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4)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3 【正确答案】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导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1)时间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
18、碎时间。(2)环境管理策略学习环境设置的目的是消除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外界因素,做好学习准备。第一,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等;第二,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等。(3)努力管理策略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学生的内在因素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注重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4)资源利用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
19、人力资源的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等)。【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该原则当中的基本要求包括: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案例中教师利
20、用一名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5 【正确答案】 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值得。这是因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细心呵护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花了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的结论。教师这样的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且学生在像科学
21、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6 【正确答案】 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本材料中的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 称一支粉笔会相差 10 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 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和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