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45.50KB ,
资源ID:90114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01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A)亲子关系(B)亲社会行为(C)同伴关系(D)性别角色行为2 儿童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依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3 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意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 同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价值体系(B)

2、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新观点5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通过学习而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6 某班的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体现出的高级情感是( ) 。(A)道德感(B)权威感(C)归属感(D)理智感7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B)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C)后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D)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8 一般认为,态度

3、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9 科尔伯格采用( ) 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 )个水平。(A)对偶故事法四(B)两难故事法三(C)两难故事法四(D)对偶故事法三10 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1 若问小明“ 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12 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且品德出现两极

4、分化的阶段是(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3 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评价(B)依从(C)认同(D)内化14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C)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D)道德意志薄弱15 下列关于认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对某人或团体的崇拜而产生的认同是价值认同(B)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但不

5、稳定(C)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D)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16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17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 )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他人及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和倾向。(A)个体心理特征(B)群体心理特征(C)个体行为特征(D)群体行为特征18 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9 阿龙学习成绩优秀,但一直有一个坏习惯,经常随地吐痰,同学提醒后仍没有改正,阿龙也想改,但

6、是经常忍不住,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从( )人手对其进行教育。(A)道德意识(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行为20 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二、多项选择题21 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A)说服(B)榜样示范(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E)奖励与惩罚22 下列属于态度与品德的区别的有( )。(A)两者实质不同(B)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C)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7、(D)结构不同23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 )。(A)直觉的道德情感(B)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性的道德情感(D)想象的道德情感三、判断题24 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 )(A)正确(B)错误25 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 )(A)正确(B)错误26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 ( )(A)正确(B)错误27 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A)正确(B)错误28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A)正确(B)错误29 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

8、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道德认知。 ( )(A)正确(B)错误30 对于那些常说“ 我知道这样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 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意志的培养。 ( )(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31 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态度与

9、品德的培养)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包括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可逆性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应当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因此道

10、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同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社会

11、反应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则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中学生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学生开始以内化、抽象的道德观念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并且能以理解的道德来管理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社会准则。【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特点是纯外在的。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在阶段一时期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在阶段二时期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

12、、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的

13、道德观念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士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德两极分化的关键期。【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的结构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14、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所述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偶像认同,指出于对某人或某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现象。价值认同,指个体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现象,故 A 项错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故 B 项错误。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它的重要性首先表现为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其次,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最后,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但认同并非社会规范接受和品

15、德形成的最高阶段,故 D 项错误。C 项正确,当选。【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态度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形成的。【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生品德形成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故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16、故选A。【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主任应从道德意志人手对其进行教育。【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四个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规则对儿童来说,不具有约束力;在权威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在可逆性阶段,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在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

17、培养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与品德的有效方法包括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二者的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

18、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三、判断题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具有可变性,指个体已形成的品德,必然会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会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19、。【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依据心理学有关研究,人的习惯形成经历了如下阶段:模仿阶段一依从阶段一遵从阶段一习惯阶段。儿童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内化程度还相当有限,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容易依从、顺从于情境压力,品德发展的协调性突出比较容易在外部要求、约束和控制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与品德是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

20、的培养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小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并转化为道德需要的关键是道德认知的改变。【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

21、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表现为能够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的把品德的行为坚持到底。题中学生管不住自己恰恰就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表现。【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四、材料分析题31 【正确答案】 (1)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从外部因素上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李某的父母离异,跟着祖父生活,祖父对他是一种放纵式的教育,父亲回家对他的管教是一种权威式的管教,不是打就是骂,李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敌对的情绪。其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李某因为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在一起,沾染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再次是同伴群体的影响。李某在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并欺负弱小,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致使他对班级没有归属感,与大家远离,更易出现不良道德行为。从内部因素上看:李某的品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本身道德认知的影响。(2)李某的不良品德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要本着关爱学生的要求,关心他,爱护他,给予他安全感,让他首先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温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做法:第一,有效的说服。第二,树立良好榜样。第三,利用同伴的约定。第四,价值辨析。第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知识模块】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