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8.50KB ,
资源ID:90279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02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无可奈何花落去,_。(宋.晏殊浣溪沙)2 _,_,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北朝民歌敕勒歌)3 _,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复恐匆匆说不尽,_。(唐.张籍秋思)5 _,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6 _,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7 _,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_。(宋.王安石登飞来峰)10 等闲识得东风面,_。(宋.朱熹春日)11 旧时王谢堂前燕,_。(唐.刘禹锡乌衣巷)12 _,化

2、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13 _,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4 安得广厦千万间,_!(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6 _,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词鉴赏17 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8 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3、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9 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0 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西江月(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

4、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21 赏析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易卜生是挪威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现实,苦于找不到拯救社会的办法,在玩偶之家中对娜拉出走以后往何处去未能解答。因此,列维陀夫说:“易卜生是天才的问号。” 萧伯纳是英国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面目,常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平民看了为之感叹,统治者看了感到吃惊和不安。因此,列维陀夫评论说:“ 萧伯纳却是一个伟大的惊叹号。” 我国著名作家唐搜在分析鲁迅的一生和他的作品后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唐弢为什么说“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句号 “?请从鲁迅的一生和鲁迅的作品两个方面分别

5、做出简要的回答。简答题22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23 试分析丁玲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中外文学赏析)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正确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2 【正确答案】 敕勒川 阴山下【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3 【正确答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4 【正确答案】 行人临发又开封【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5 【正确答案】 随风潜入夜【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6 【正确答案】 月落乌啼霜满天【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7 【正确答案】 会当凌绝顶【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8 【正确答案】 蒌蒿满地芦芽

6、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9 【正确答案】 自缘身在最高层【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0 【正确答案】 万紫千红总是春【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1 【正确答案】 飞入寻常百姓家【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2 【正确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3 【正确答案】 夜阑卧听风吹雨【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4 【正确答案】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5 【正确答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6 【正确答案】 大漠孤烟直【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古诗词鉴赏17 【正确答案】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首词写于作者被囚

7、于宋朝时期。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上阕首句“无言独上西楼” ,直接呈现出作者的孤独身影,不见一丝帝王气象。“无言” 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无言”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顾影徘徊,不能入寐,作者的浓重愁情可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上阕所写,全是后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下阕“剪不断 ”三句,以麻丝比喻离愁,离愁本是内心一种抽象的感情,作者在这里把它写得很形象,用丝缕来比喻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使

8、人仿佛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着人,而使人无法摆脱。而“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中的“别是”一词,就是不同于一般的滋味,这是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这种滋味,凡人无法体会,只有自家领略,他人又岂可明白。此所谓“无声胜有声 ”,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作者这种根植内心深处的愁苦,读后更能使人不觉地产生悲愁的共鸣。这首词上阕写眼中之景,下阕直抒胸臆,上下阕均为凄婉之情所笼罩。上阕情随景生,情景交融;下阕从具体描写到无法形容。百般写情,所以感人至深。【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8 【正确答案】 这首词脍炙人口,就其内容而言,堪称一篇悲秋赋。起句一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朗读起

9、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感觉。听完后,有一种莫名的愁绪在心头弥漫,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全词写主人公深秋黄昏时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 开始,可见她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排解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有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 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乍暖还寒时候” 句是写秋日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 “寻寻觅觅 ”句相呼应。“三杯两盏淡酒 ”指借酒消愁是没用的,至于下文“雁过也 ”的“雁

10、”,也想象成了往昔传信的雁,所以说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下阕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于是有“如今有谁堪摘” 。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从“守着窗儿” 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守着”句指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运用了温庭筠更漏子下阕“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意,把两种内容融

11、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 句收尾,不说明一个“ 愁” 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了。【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19 【正确答案】 柳永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在当时流传极广。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全词围绕“伤离别” 而构思,先写离别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重在描写情态;最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上阕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词的开篇三句点

12、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与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曲调,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又字字含情。“都门” 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里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念去去” 两句,为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交融。烟波千里,楚天广阔,茫茫天涯,何处是归程?这不仅衬

13、写了别后怅然空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叫人怎能忍受?第二句照应首句,“ 清秋 ”应“寒蝉” ,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漂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柳”与“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此去经年”以下四句虚写想象别后的情景。作者由 “今宵”想到“

14、经年”,由“千里烟波 ”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 想到“ 更与何人说”。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万分,从此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恐怕别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中虚度余日了。最后两句中,一“ 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20 【正确答案】 提及苏轼不由得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这首词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抒写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婉,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

15、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上阕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新凉” 也即“秋凉”,悲叹、惋惜逝去的年华。“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人生何处得秋霜?”词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令人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借寒暑的

16、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婉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下阕写悲愤,借景抒情,感叹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心中的失落与不满通过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表现。“云妨” 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 “是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

17、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哀。“北望” 点出了作词的主旨,表达了其对朝廷与亲朋的思念。【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21 【正确答案】 (1)从鲁迅的一生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一生是完美的、无憾的,完全做到了“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从鲁迅的作品来看,说他是一个句号,意为他的作品是冷静的,理性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1)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梦幻形式和象征手法,表现的是“精神发展”、“精神漫游”的框架与主题。(2)在象征和梦幻的框架下,但丁大量使用了写实手法,整部作品的造型艺术感非常强烈,许多人物、

18、场面、细节取材于现实生活。(3)神曲 的结构宏大、严谨、匀称。诗人按神学的“三位一体” 学说建构整部作品,它克服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结构松散的不足,对近代长篇作品产生影响。(4)神曲 抛弃拉丁文,用意大利语这一民族语言进行写作。【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23 【正确答案】 (1)莎菲,五四“ 落潮”以后的反叛、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型。 (2)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并以情爱的“灵与肉” 的统一为寻求的主要目标。最终未能如愿的悲剧,凸显了一个背负着时代苦闷和心灵创伤的叛逆女性形象。(3)最突出的特点是,青年女子在情爱上的矛盾心理和大胆反叛,这就使得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文学创作有了新开拓。【知识模块】 中外文学赏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