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后效2 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3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指出,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不平衡性(D)差异性4 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 )影响的结果。(A)同化说(
2、B)痕迹消退说(C)动机说(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5 某学生发明了一种充气雨衣,雨衣下面是一个气圈,充气后雨衣张开,雨水便不会灌进鞋子了。这一充气雨衣的构想,是从芭蕾舞旋转长裙和游泳圈得来的。这种构想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原型启发6 中医“望、闻、问、切 ”的诊断方法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观念性7 小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心算,这种学习属于( )。(A)心智技能学习(B)运动技能学习(C)操作技能学习(D)应用技能学习8 王老师在给学生讲哺乳动物时,不但列举了猪、牛、羊是哺乳动物,还举例鲸、蝙蝠也是哺乳动物
3、,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概念分析(D)变式分析9 小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能跑过来,这是( )的反应。(A)第一信号系统(B)非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D)第三信号系统10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1 (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
4、布鲁纳(C)苛勒(D)加涅12 ( )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A)前摄抑制(B)反思探究(C)先行组织者(D)先行学习者13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4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反复演算,不仅掌握了数与数之间奇异的关系,而且觉得探索神秘的数字世界其乐无穷。驱使他们这样做的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内部动机15 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没
5、有关系(D)倒 U 型曲线关系16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这种途径的理论基础是( ) 。(A)需要层次理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应论(D)成就动机理论17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 年 5 月 5 日” 时,联想为 “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 ,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18 教师常用表扬、称赞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其针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自我效能感理论(B)成就动机理论(C)强化理论(D)动机归因论19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 属于( )。(A)
6、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20 如果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分析,就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二、辨析题21 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22 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奖励法能培养出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23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三、简答题24 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25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26 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四、材料分析题27 材料:材料一:考试过后,考卷发下,小康考得不理想。老师让他分析原因时,
7、他这样说:“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不过我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小方说:“我就不是学这个的料,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学不好,以后也不想在这门课上下工夫了。”材料二:小容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学习,在最初的摸底考试中,老师说他的口语棒极了,很有学语言的天赋。从此以后,小容在班上说英语的次数有了极大的增加。问题:请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说明以上现象。28 材料: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题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 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 “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
8、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 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出了这道题。问题:请分析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9、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人体对寒冷这一刺激的感受性降低了。【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导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A 项属于环境管理策略;B 项属于努力管理策略:C 项属于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 项属于元认知策略,故选D。【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遗忘的理论学说。干扰说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
10、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情况。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中间内容难以记住是由于受前后材料的抑制影响。【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都可形成“原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在“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题目中的芭蕾舞旋转长裙和游泳圈就是“原型”,由此发明了充气雨衣体现了原型启发
11、的作用。【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的最重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12、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二信号系统。虽然主人叫狗名字是以语言为中介,但对于小狗来说,它并不是因为理解语言的意义而产生反应,而是将这种语言作为一种物理性条件刺激。【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2
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学生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的事物,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而稳定的动机。【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
14、稳固关系。强化能够促进动机的产生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反馈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强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是一种谐音联想的记忆术,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体现。【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老师用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的进步,体现的是强化理论。【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
15、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分析从而根据检测、跟踪结果做出调整,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元认知策略。【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二、辨析题21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熟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 150时,效果并不递增,而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2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
16、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3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1)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越多,不及时复习,就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17、(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6)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5 【正确答案】 (1)布鲁纳的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布鲁纳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提倡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3)提出了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知识模块】
18、中学生学习心理26 【正确答案】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四、材料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材料一中,小康认为考得不理想的原因是不用功,不努力,因不努力而失败,这是强调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这可以使他体验到羞愧,下定决心下次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利于他的成长。小方认为自己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他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能力,也就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样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19、,会产生一种抑郁状态,从而影响学习动机。材料二中,老师说小容很有学语言的天赋这是对小容能力的肯定,使其将学习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了小容的学习动机。【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28 【正确答案】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他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题,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模块】 中学生学习心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