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59.50KB ,
资源ID:90364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03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资格类试卷]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1、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2 ( )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A)心脏胸外挤压(B)人工呼吸(C)直接口对口呼吸法(D)口对鼻呼吸法3 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A)导向(B)评价(C)激励(D)指导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5 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A)具

2、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B)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C)具有均衡发展个体的功能(D)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6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A)三(B)四(C)一(D)二7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8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

3、方式被称为(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配置型评价(D)总结性评价10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11 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12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

4、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14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赞科夫(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15 “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16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

5、,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接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温故导入17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18 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 、孔子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等,这些观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

6、)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0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的过程二、简答题21 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包括哪些方面?22 简述小学生学法指导的内容。23 简述少先队活动的特点。三、材料分析题23 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里学习环境情况。于是一次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 45 人。” 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 儿子回答:“一

7、个人也没有。”24 评价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怎么样?25 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班级的老师或学生合理的建议。26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学生:(兴高采烈) 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 学会了!师:呀

8、,这么快? 跟谁学的 ?学生 1:我跟爸爸学的。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莱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得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

9、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四、教学设计题26 阅读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静夜思,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7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习惯。28 结合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9 设计一个生字教学环节。29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30 结合比例授课的方法,试给出数学推理能力的表现。31 如指导高学段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试确定教学目标。32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新授环节。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赫

10、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伦理学和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口对口呼吸法和口对鼻呼吸法。直接口对口呼吸法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衡量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

11、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据此可排除 B;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C 、D 项均无体现,故选 A。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选项相比讨论法恰当,应选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

12、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故本题答案为 B。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故选 D。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

13、育形态趋于定型。学校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的确定;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改强调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体现为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

14、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故选 B。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温故导入的含义。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读书指导法。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产婆术”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观点

15、均体现了启发性原则。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循环的过程。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提升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2)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16、3)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22 【正确答案】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是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和写作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计划的指导;(2)听课方法的指导;(3)复习方法的指导;(4)写作业方法的指导。23 【正确答案】 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工作及教育方式,就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来说,它一般是指少先队组织根据组织目标及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少年儿童特点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

17、它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少先队活动的特点:(1)教育性;(2) 自主性;(3) 组织性;(4) 趣味性;(5)实践性;(6)创造性。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从“ 儿子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班级学习风气不浓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不能安心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5 【正确答案】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规范班级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

18、习惯的养成。此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及其模范作用的发挥。26 【正确答案】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 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看,新课

19、标倡导“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倡导学生 “自主写作”,“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在写作前体验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 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 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检,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

20、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 二字,可学生们却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 。总之,文无定法。四、教学设计题27 【正确答案】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

21、师可以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渗透在课文内容讲解过程中,以方便学生对其他文章的阅读;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28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生字 “头”,认识新偏旁“攵” 。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 【正确答案】 生字教学:自主识字,共同学习师:老师发现,刚才有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一项新本领,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

22、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之间先互相读一读,认一认,看哪些同学互相帮助的更好,然后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大家朗读。1检查识字效果:生字都记住了吗?谁能看诗读一读。2jng chung gung wng xing 出示:静、床、光、望、乡 5 张生字卡片,指导读好后鼻音。3老师把生字卡片的拼音去掉还会读吗?(开火车读所有生字卡片 )随机给生字“光”找朋友。4教学新偏旁“ 攵” 。5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 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

23、一位学生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最后教师有意识地指向生字“静” ,让学生静下来,组织课堂常规。)6写字练习,学写“ 头 ”字,注意笔画。30 【正确答案】 数学推理能力的表现: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31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

24、历探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32 【正确答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设计环节如下:1猜数:通过谈话的形式让同学们思考猜测。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如 1 和24,2 和 12,)让大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分组讨论:怎样计算 ?还有不同答案吗 ?你能

25、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讨论完以后请小组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2提出假设,猜想比例的性质: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回答: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内项的位置可以交换3验证假设(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示范: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组成比例;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4合作探究(1)前后 4 个同学为一个小组;(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5归纳总结(1)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c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 adbc 或 bcad。(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 0:30:4,可以吗?3 :04:0 呢?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 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