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3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 )(A)“一国两制 ” (B)建设创新型国家(C) “两个坚持” 和“ 三个转变” (D)对外开放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位一体 ”的目标是指(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C)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四位一体(D)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四位一体3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相当力
2、量红军的存在(B)共产党的领导(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国民革命的影响4 社会意识形态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C)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D)社会意识形式的全部内容5 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C)相对与绝对的关系(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6 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民报发刊词(B)兴中会誓词(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7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利润分配上采用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B)劳资两
3、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D)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巩固与发展9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B)保护(C)限制(D)改造10 1948 年 12 月 30 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 的概念( )(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C) 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11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祸兮福所倚,福
4、兮祸所伏(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2 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是( )(A)化学运动(B)物理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13 第一次明确提出“ 毛泽东思想 ”这一概念的人是( )(A)王稼祥(B)刘少奇(C)张如心(D)李大钊14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1954 年宪法(C) 1979 年宪法(D)1982 年宪法15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阶级(D)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16 我国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B) “
5、三反” 、“ 五反”运动的开展(C)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17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C)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D)从严治党18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B)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克服“市场失灵 ”,“扩大就业”19 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鲜明的特点是(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自主创新(D)依法治国 20 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 2011 年 7月 9 日正式宣告成立南苏丹共和国,定都(
6、A)喀土穆(B)朱巴(C)巴马科(D)瓦乌 21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A)十一届六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五大 2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含义是(A)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阶段 23 毛泽东建党思想强调把(A)思想建设放在首位(B)政治建设放在首位(C)组织建设放在首位(D)作风建设放在首位 2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马列主义、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11 年 11 月 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抗旱规划提出,严重受早县、主要受旱县干早期间的饮水安全和商品粮基地、基本口粮田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较高程度保障,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是到(A)2014 年(B) 2016 年(C) 2018 年(D)2020 年 二、简答题2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7 简述事物自身运动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28 简述如人的全面发展?29 简述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0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31 为什么说“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3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既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可以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34 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含义是相同的。四、论述题35 试述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36 用辩证联系和系统的观点,论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37 论述“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意义。38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是什么?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35 答案与解析一、单
9、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政治知识,要记住,不要混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但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即它是红色政
10、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意识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的、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故选“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然科学的物质即具体的物质形态,般的特性,因此,两者体现的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共二大指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在利润分配上,要依
11、法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企业公积金、企业奖励金、股东股息红利,这就是所谓的“四马分肥”。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方面,它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国民党四大家庭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历史知识,要记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2、量变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度的范围必然引起质变,因此选 A。C 体现的是矛盾对立统一性,D 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性原理。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
13、案】 B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建党思想。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一种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崭新的革命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1)关于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革命的动力,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3)关于革命的对象,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经济条件决定政治态度的科学方法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此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
14、,而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4)关于革命的领导权,充分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地位,并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实现领导权的问题,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5)关于革命的道路,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6)关于革命的步骤,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它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7)关于革命的方式方法,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
15、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7 【正确答案】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自身灭亡的方面(或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肯定和否定是同一事物两种相反的性质,当肯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就维持原有的性质;当否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向对立面转化。肯定和否定又是相统一的,表现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没有肯定方面就没
16、有否定方面,反之亦然;两者相互渗透,肯定中渗透着否定的因素,否定中渗透着肯定的成分,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知识模块】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28 【正确答案】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统一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与产品经济社会)的最后一种社会状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本质上的发展,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人的各种社会职能得到全面发展;人作为社会主体能够自主、自立、自愿和自由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
17、的各种能力也全面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现运动过程,需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审美素质等全面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条件,客观上,发达的生产力、完善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手段;主观上,社会教育的充分发展,人们自身积极因素的全面增进,先进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占绝对优势等。归根到底,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29 【正确答案】 首先,会议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执政党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其次,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
18、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再次,提出了要学习生产技术,学习产生管理技术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知识模块】 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30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1)理论渊源: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2)时代背景:国际背景,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国内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产生的。主要是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9、,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历史背景。(3)实践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4)主观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模块】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1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界定。(1)邓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由于创立者是邓小平同志,又称为邓
20、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因为邓小平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都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科学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知识模块】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2 【正确答案】 正确。理由: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要求。(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强调认识的本
21、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对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明了认识的主体在实践中对认识的客体有能动反映和能动改造的主动性,正确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反对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被动反映论,从而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辩证法贯穿于认识发展的全过程之中,阐明了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无限发展的过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上的直观性和简单性。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反对了在认识问题上的先验论、旧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等。【知识
22、模块】 实践和认识33 【正确答案】 错误。理由:(1)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一个国家具体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决定于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土地革命是革命的基本内容;这些都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首先从农村开始,发动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然后才能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胜利。【知识模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34 【正确答案】 (1)该命题错误。 (2)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
23、别在于:第一,两者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前者是对一切物质表现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后者是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属性等的认识。第二,前者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它是绝对的,不会被推翻的:后者是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它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故而是可变的,具有相对性。联系在于:前者对后者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后者为前者提供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证明。四、论述题35 【正确答案】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辩证法是联系、全面、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片面、静止观点看世界的哲学方法论,它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2)
2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和片面的,因此,两者之间是联系与孤立的对立,是全面与片面的对立。(3)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静止和绝对不变的,因此,两者之间是发展与静止的对立,是变化与不变的对立。(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分歧的焦点。【知识模块】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36 【正确答案】 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系统是联系的普遍形式。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所组成的
25、有机整体。人类社会就是由生产力系统、经济基础系统、政治上层建筑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必须以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来正确处理整个社会与各个系统及各系统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知识模块】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37 【正确答案】 (1)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26、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它突出生产力作为首要的标准,划清了一系列是非界限,扫清了阻碍改革开放的各种:“左” 倾思想和观念障碍,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突出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这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它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集中地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要求。它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提供了根本依据。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所允许的。反之,则是社会主义所反对的。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
27、是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排除了姓“资“姓“社”这些抽象争论的干扰,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8 【正确答案】 党的“ 十六大 ”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第一,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
28、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第二,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即主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创国际品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资源消耗低,就是要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而把节约放在第一位,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第四,环境污染少,就是要改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五,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是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具体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各项政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处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扩大农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能力,以适应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就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