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 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3 唯物辩证法强调,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的永恒运动(B)事物不断完善和不断前进(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的质变和飞跃4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
2、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不变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5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 (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B)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客观联系(C)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D)事物自身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6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7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8 下列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 (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
3、科学技术9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 ( )(A)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B)一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们的总和(C)一切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们的总和(D)所有从事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的人们的总和1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了 ( )(A)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B)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C)科学技术可以取代劳动者的作用(D)科学技术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的最活跃、最先进的因素12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
4、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 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 )(A)民报发刊词(B)兴中会誓词(C)中共一大(D)中共二人14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 )(A)工农联盟(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联盟(C)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联盟(D)被剥削者同剥削者的联盟15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6 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
5、是 ( )(A)八七会议(B)中共六大(C)七届二中全会(D)十二月会议17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 国体 ”是 ( )(A)无产阶级专政(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C)资产阶级专政(D)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18 1949 年 9 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董必武(D)周恩来1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 )(A)敌我矛盾(B)对抗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无法调和的矛盾20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2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经济特区建设(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改革开放(B)以人为本(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24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 )(A)加强党的建设(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全
7、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5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 ( )(A)最终废除商品和货币关系(B)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提高公有化的程度(D)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26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B)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2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 ( )(A)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
8、持(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29 决定我国现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B)人口多,就业压力大(C)科技落后,资金短缺(D)市场经济的存在30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 (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D)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巩固与发展32 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 ( )(A)国家主权
9、和国家利益(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3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引进从重视硬件发展到重视软件(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与跨国经营(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34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 )(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3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的力量是 ( )(A)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B)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C)工人
10、、农民和知识分子(D)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二、简答题36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 两点论 ”和“重点论”的关系。37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38 为什么必须坚持“ 三个有利于 ”标准?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40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四、论述题41 试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者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因此,唯物主义
11、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入选。“A”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C”是唯心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D”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要回答的问题。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故选“C”。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其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故选“C”。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唯心主义是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与是否承认“动”、“静”无关,故排除“A”、“B”;“C”中“形而上学不变论”指的是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亦不选
1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而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故选“A” 。“B”属于外部矛盾池畴,不构成必然性;“C”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不是一对矛盾;“D”是发展的状态而非动力。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可见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故选“B”。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理性认识的二种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故不选“D” 。“A” 、”B”明显错误。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产力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类。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
13、素;除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一些非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生产力。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可见,“B”、“C”、“D”都不全面。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物质的,故排除“A” ;也不存在“B” 、“D”两种关系。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决定力量,强调的是科技的重要作用,“A” 正确。科学技术必须渗透到生产力的诸因
14、素中时,它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由此可排除“B”;“C”、“D”都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共二大指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联盟;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
15、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联盟。所以“A”正确。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不全面,“D”只有在正确认清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做到。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共六大批评了“左”倾盲动主义、命令主义;十二月会议阐明了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故排除“A”、“B”、“D”。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中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故选“D
16、” 。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的解答注意题干中“社会主义改造”的提示词,由此可排除“A” 、“B”。而改造完成后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才属于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故“C” 正确。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故其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7、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故“B”正确。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选“B”。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
18、初的政治宣言。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 “B”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C”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D”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纳人了党的重要文献当中,所以“B”不正确;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故选“D”。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公有资产在
19、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已经积累了数额巨大的公有资产,这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故“C”符合。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B”、“C”是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故选“A”;“D”不属于原因。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完成“重点”转移;十三大主要是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十四大最重大的贡献就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
20、和阐述,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方而,它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因为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最高权力,而国家政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国家利益,所以“B”、“C”、“D”均不构成“首位”项。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央又做出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
21、,并提出积极发展沿边、沿江及内陆省区的对外开放,以及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带的开发开放,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故选“A” 。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不包括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等,故选“C”。二、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2、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 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 ”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 是相互包含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 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 两点论 ”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37 【正确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19
23、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路线规定: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38 【正确答案】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发展和变化。它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曲直、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根本的标准。如果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不利于综合国力的增
24、强,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最终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三个“有利于”突出了价值问题。但是,要判断是否 “有利于”,必须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标准来检验。(4)“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又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除了离开“ 三个有利于 ”而抽象地讨论姓 “资”姓“ 社”的问题。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凡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 ”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或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25、【正确答案】 错误。(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40 【正确答案】 错误。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的和谐。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
26、。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 和而不同 ”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 “无差别”或“ 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四、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主观臆断,而是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客观必然性。(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
27、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这样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丰义就不可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显示出来。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克分发展的历史阶段。才必然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内容。(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教育科技义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从总体
28、上说,我国还没有最终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没有允分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个;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旧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仔存很大差距。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获得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昕处的新的时代特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发腥也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