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B)状态和形式(C)方向和道路(D)波浪式前进运动2 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3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保持党的先进性(B)发展(C)增加党的活力(D)理论创新4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5 实现无产
2、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B)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6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 )(A)是否对人们都有用(B)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拥护(C)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D)是否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7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稳定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8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9 中国近代革命的主力军是(
3、 )。(A)工人阶级(B)先进的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0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管理方式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1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以( )。(A)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为中心(C)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D)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2 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A)毛主席(B)王稼祥(C)周总理(D)张闻天1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A)帝国主义于本国资产阶级(B
4、)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C)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D)封建阶级与帝国主义14 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16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是( )(A)反修防修,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D)进一步变
5、革生产关系,以便迅速进入共产主义17 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A)手脚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8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新政协筹备会(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19 阶级斗争20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21 文化三、简答题22 简述社会存在及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3 分别说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内容。24 什么叫社会意识?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25 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
6、大意义是什么?26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世界统一于存在。28 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五、论述题29 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30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1 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特点和意义。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C9 【
7、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B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19 【正确答案】 所谓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20 【正确答案】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21 【正确答案】 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总称,主要指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文化现象,文化关系、文化体制、文化活动等
8、方面。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方面。地理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植物分布等。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等方面。23 【正确答案】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
9、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关系并不占有同样的地位,起着同样的作用。在多种生产关系中必然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治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和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
10、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主要的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和宗教等。24 【正确答案】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是人类精神生活诸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观念体系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11、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或快或慢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社会意识可以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或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在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同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反映社会存在的精确程度,以及群众对它掌握的深广程度。25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
12、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 1956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国为,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
13、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这样才能同“右“ 和 “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26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
14、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这是一个折衷
15、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3)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 ,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 “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 “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 “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8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
16、衡,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农村,而中国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却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2)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3)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4)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的回旋余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5)蒋介石在
17、南京建立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权,它不仅未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却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化,促使中国革命的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客观条件。五、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1)宏观调控是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各个
18、组成部分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程度就越高,也就越要求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而这种按比例分配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它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存在弱点和不足,如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解决总量问题,不能有效地协调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不能自发地消除垄断,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这就需要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解决。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都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30 【正确答案】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19、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大量著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历程中,毛泽东等在工作重心转移
20、,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和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点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但毛泽东晚年也有失误,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上面所述,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1 【正确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特点: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21、邓小平认为,生产力能否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能否搞上去,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社会主义能否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邓小平认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邓小平既强调“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并使其成为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概括。把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共同富裕不是在静态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的,从而把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意义主要是: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这一概括为我们既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这一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