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爱弥儿的作者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马卡连柯2 “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的倡导者是(A)洛克(B)根舍因(C)夸美纽斯(D)马卡连柯3 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是(A)旧式分工(B)生产力水平(C)政治经济制度(D)教育思想和制度4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A)知识水平(B)创造能力(C)思想素质(D)基本素质5 狭义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自学高考制度(D)成人高考制度6 我国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
2、代学制是在(A)1902 年(B) 1903 年(C) 1912 年(D)1922 年7 向学生陈示有关实物和教具,或向学生作示范,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叫(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8 以下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温故知新(D)开而弗达9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A)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B)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C)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10 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炼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称为(A)说理教
3、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1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组织了班级活动(D)形成了正确舆论12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A)发展学生个性(B)坚持循序渐进(C)促进温故知新(D)师生教学相长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14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问卷法。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6 简答教师的劳动特点。17 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4、论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20 “万绿丛中一点红 ”,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21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22 会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机制的影响( )(A)变式(B)定势(C)正迁移(D
5、)负迁移23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24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25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26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27 厌恶疗法属于( )(A)行为矫正法(B)精神分析法(C)人本主义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
6、28 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知29 技能是一种( )(A)智力(B)能力(C)才能(D)熟练的行为方式30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考试焦虑的危害是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32 性格是指由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3
7、4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5 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A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
8、后说明理由。13 【正确答案】 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14 【正确答案】 错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这是因为班主任可以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劳动、课余和课外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获取真实材料。问卷法只是辅助手段。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正确答案】 (1)传递与保存文化的功能。(2)活化文化的功能。(3)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选择文化的功能。(5)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16 【正确答案】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
9、、示范性。【试题解析】 注意要对教师的每一个劳动特点给予简单的解释。17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题解析】 这道题的考查形式还可以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如果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答案至少要包括三点:定义、依据和基本要求。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正确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普遍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
10、程,他们的思想品德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的学习以巨大动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学生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知识学习的质量。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有赖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作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并发展他们的能力,能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评价善恶,加深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为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其次,学习本身是艰苦
11、的劳动,可以培养锻炼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刻苦耐劳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品质、强烈的进取心、诚实的态度等等。学生掌握知识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但知识并不等于思想品德。要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为调节他们行为的力量,不仅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自觉地从所学知识中吸取思想道德营养,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2、析】 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 C。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主要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26 【正确答案】 C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主要的心理治疗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28 【正确答案】 A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容易混淆,技能就是一种熟练。30 【正确答案】 B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
13、后说明理由。31 【正确答案】 错误。考试焦虑除了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外,还会危及学生形成焦虑人格。32 【正确答案】 错误。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试题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心境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的知识点,所以要完整地掌握概念和知识点。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正确答案】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34 【正确答案】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
14、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5 【正确答案】 (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达谢尔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
15、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正确答案】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试题解析】 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