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79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有“曲状元 ”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2 “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 )(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3 议论文的“ 三要素” 是 ( )(A)论点、论据、结论(B)引论、论据、结论(C)立论、驳论、正论(D)论点、论据、论证4 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夫、老舍、鲁迅5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2、 ( )(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6 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 )(A)“我的娘 !怎么下这般的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 “你可都改了罢!”(C)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 ?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7 诗经中的氓属于 ( )(A)颂(B)大雅(C)小雅(D)风8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七言排
3、律(D)七言绝旬9 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 )(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 国殇(C)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10 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 ( )(A)沙子龙、赵七爷(B)王三胜、七斤(C)姚纳、德拉(D)黄省三、李石清11 “举案齐眉 ”“乘舟梦日”“鲈鱼堪绘” 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 )(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12 “祸起萧墙 ”“望洋兴叹”“日薄西山” 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 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 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
4、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13 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 )(A)论学问一培根一英国(B) 麦琪的礼物一欧.亨利一德国(C) 米龙老爹一屠格涅夫一俄国(D)门槛一莫泊桑一法国1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 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15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
5、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16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昌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17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
6、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D)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18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臣侍 汤 药,未曾废离。汤:菜汤。(B)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顾:照顾。(C)对酒 当 歌,人生几何 ?当:应当。(D)陈力 就 列,不能者止。就:担任。19 下列句子中,“ 乃” 字可译为 “才”的是 ( )(A)于是, 乃 徙为上郡太守。(B)良久,乃 许之,以为前将军。(C)今 乃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D)(
7、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 乃 竞辍其技不奏。20 下列句子中属于呼告句的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1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树: 谨: 申:22 将这段文字中两句话译成现代
8、汉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3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3 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小题: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4 请按照作品情节的发展,挑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大意的原文。25 结合诗句分析这段诗句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26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愆: 将:26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 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9、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27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共叔段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28 郑庄公采取了什么应对策略?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9 作者通过这个事实揭露了什么问题?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30 概括这段议论的旨意。31 这段议论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32 写出并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32 阅读香市中的片段,然后回答问题。在
10、我看来,这所谓“ 南洋武术班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 的主角 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 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 “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33 在上述文字中,表现南洋武术班所受冷遇时运用的方法是什么?34 作者写南洋武术班受冷遇的目的何在?35 “香市”主角从农民到镇上小商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35 阅读风波中的最后一段,然后回答问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
11、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旦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36 为什么说这个结尾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37 九斤老太的“ 康健“有何象征意义?38 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六斤的形象的?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79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D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12、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D二、古文阅读题21 【正确答案】 树:种、栽种。 谨:认真办好。 申:反复教导。22 【正确答案】 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这样做而不能统一天下的,从来不曾有过。23 【正确答案】 阐明了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富而教民。24 【正确答案】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5 【正确答案】 “
13、氓之蚩蚩 ”,表明男主人公性格温和忠厚;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以“贸丝”为借口,来找女主人公商量婚事,表明此时氓对女主人公也是一往情深,主动追求女主人公;“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送了一程又一程,行为描写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纯真痴情,情深意切,以至在“子无良媒” 的情况下,私定婚期。26 【正确答案】 愆:过失,过错。 将:请。27 【正确答案】 贪得无厌,狂妄愚蠢。28 【正确答案】 采取了宽以养恶、欲擒故纵的策略;这说明他阴险狠毒、工于心计。29 【正确答案】 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三、现代文阅读题30 【正确答案】 写文章要精心安排材料。31 【正确答案】 类比法(
14、或比喻论证法)与对比法。32 【正确答案】 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33 【正确答案】 反向对比:往日杂耍水平低,观众多;今日南洋武术班水平高,观众却相对要少,第一天也只有二百来人。34 【正确答案】 对比说明“香市” 的萧条。35 【正确答案】 经济的凋敝已经从农村波及市镇,市镇的经济也衰败下去了。36 【正确答案】 小说正文通过辫子风波的正面描绘,反映了农民的愚昧落后。而小说的结尾则说明虽然经过了张勋复辟和反复辟的政治风波,但农村仍是死水一潭。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麻木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这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深化。37 【正确答案】 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着封建、保守、复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38 【正确答案】 主要是细节描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