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4KB ,
资源ID:90980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09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语文)模拟试卷11(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语文)模拟试卷11(无答案).doc

1、广东专插本(语文)模拟试卷 11(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是( )(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2 盂子的政治理想是( )(A)王道(B)霸道(C)大同(D)小康3 被列宁称为“ 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的人是( )(A)韩愈(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4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比兴(B)暗示(C)象征(D)典故5 拣麦穗的结尾写到的“我” 常常想要找到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寓意是( )(A)卖灶糖老汉(B)童年岁月(C)天真烂漫的童心(D)童年一个美丽的梦6 我与地坛中,运用多种事物类比四季,这

2、种联想方式是( )(A)相似联想(B)时间统一性联想(C)相反联想(D)地点统一性联想7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楚辞” 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伟大诗人是( )(A)陶渊明(B)陆游(C)曹操(D)屈原8 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正剧色彩(B)悲剧色彩(C)喜剧色彩(D)闹剧色彩9 唐代诗风“ 通俗易懂” 的诗人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李商隐10 成语“江郎才尽 ”源于( )(A)刘祯(B)江淹(C)王粲(D)曹丕11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12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

3、)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13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14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 )(A)散文诗(B)论说文(C)散文(D)小说15 菉竹山房的主题思想是( )(A)歌颂婚姻自由(B)颂扬二姑姑的独立精神(C)提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D)批判包办婚姻的罪恶二、多项选择题16 屈原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 )(A)文采华丽(B)重章叠句(C)构思奇特,想象丰富(D)采用大量神话

4、传说(E)富有浪漫主义精神17 陌上桑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A)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B)诗歌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C)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D)采用喜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E)借景抒情的手法18 饮酒(其五) 所体现的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态有( )(A)忘世舍弃功名利禄(B)忘我 陶醉于大自然(C)采菊 追求高风亮节(D)见南山希冀长命百岁(E)忘言听凭直觉感悟19 麦琪的礼物的主要构思特点有( )(A)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留下悬念(B)运用倒叙方法,开始就制造悬念(C)结局巧合,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D)结局在预料之中,一切圆满(E)比兴寄托,充满象征

5、暗示意味20 下列作品属于契诃夫的有( )(A)一个小官员之死(B) 带小狗的女人(C) 第六病室(D)父与子(E)带阁楼的房子三、古文翻译题20 解释下列括号内的词语:21 山河(表里) 潼关路。22 又以为(疾) 己之宝。23 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4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2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26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27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秭米之在大仓乎?四、名句默写题28 洞庭青草,近中秋、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29 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0 彩舟云淡,_,_。(王

6、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31 梦断香消四十年,_。(陆游沈园二首)五、阅读理解31 精神栖身于茅屋周国平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

7、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

8、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 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 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

9、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32 本文的题目中“ 精神” 指代 _,“茅屋”象征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33 第段中的凡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 保持思想上的自由“ 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34 第段中画线句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 ”能否删去,为什么?35 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你补充一个相同类型的论据。35 岁己未,河朔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 ,靡不为之,竞无验。

10、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日:“此旱之由也。是物不死,旱胡得止?”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日:“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 ?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 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 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注 :厌、禳:古人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小数:小法术。36 写出下列括号内的词在句中的意思。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日人情初不(怿)也(弥) 月不解(岁) 卒以空37 “人无复议驴 ”的原因是什么 ?38 作者撰写本篇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六、作文39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 (4)字数不少于 800 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