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叶知秋 ”说明了知觉具有 ( )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 “窥一斑而见全豹 ”所描述的是人的知觉特征的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3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出来,这利用了知觉的哪种规律 ( )(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4 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 )(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5 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
2、感觉,这种现象是 ( )(A)联觉(B)感觉的同时对比(C)感觉的补偿(D)差别感受性6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度方面,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B)触觉最好,听觉次之,视觉最差(C)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D)视觉最好,听觉次之,触觉最差7 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这种现象叫 ( )(A)运动后效(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8 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因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是( )(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9 不管光
3、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红色,这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 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 )的倾向。(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11 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2 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 )的规律。(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3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4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
4、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5 一朵红花,在不同程度的光照条件下,人们仍知觉为红的,这是知觉的 ( )(A)颜色恒常性(B)明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16 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 “”,“9” 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 )的水平不高。(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时间知觉17 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感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知觉18 胖人穿竖纹衣服看起来比较苗条,瘦人穿横条纹的衣服显得丰满,这是运用(
5、 )原理。(A)兴趣爱(B)感受性变化(C)空间知觉(D)错觉19 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作用(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20 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 )(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21 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22 通过语言的描述,引起学生记忆表象或想象,以提供感知材料的直观教学称为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6、2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二、填空题24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是感觉的_现象。25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_。26 肤觉的基本形状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_。27 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 24 片的速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种现象称为_。28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_。29 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常受兴趣、态度、情绪的影响,如紧张有趣的课程安排会使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而枯燥的活动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这种现象属于心
7、理学中的_现象。30 在注视某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_。31 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主动的_。32 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是观察的_。三、简答题33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34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35 简述观察的概念及其品质。四、论述题36 试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37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38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叶知秋
8、的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它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部分整合成统一整体的过程。“窥一斑而知全豹”意思是比喻只是看到一部分便可以推测到全貌,这是由于知觉的整体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老师用红色粉笔将形近字的不同部位标出,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正是对知觉选择性的应用。【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4 【
9、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动景运动是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题干中由对颜色的感觉产生对冷暖的感觉,即属于联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作诱发运动。例如
10、,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似乎在动,而云是静止的。诱发运动是似动知觉的一种。【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主运动是指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从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觉条件发生改变,但知觉映像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被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觉整体性的形成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包括:接近律。在空间、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律。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
11、小、形状)相似的个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题干所述正是整体性的接近律的体现。【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容易将重点从背景(非重点)中区分出来,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教师在讲到重点的时候声音放大、放慢,目的是使学生从讲课的内容中选择性地记住重点,这符合知觉选择性的规律。【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3
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予以说明的加工过程。例如,一张新产品设计图纸,专业人员(内行)既能知觉到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又能理解整张图纸的内容和意义;而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外行) ,则只能说出图纸的构成部分,不能理解图纸的内容和意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构成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同样一个人,远近不同,虽然在视网膜上相差很大,但是会认为并
13、没有什么变化,是大小恒常性的体现。【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题干所描述的现象属于知觉的恒常性中的颜色恒常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在方位知觉方面,由于方位本身具有相对性,儿童从具体的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指导。对字形的感知往往只注意形状而不注意方位,尤其在学习困难的儿童中,经常出现字母颠倒,呈现镜中倒影的现象,如把“8”写成“”,“9”和“6”不分,“b” 和“
14、d” 不分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和顺序性)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机体感觉为主的复杂的知觉过程。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位移和运动特性的知觉。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而实现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错觉就会发生。胖
15、人穿竖条纹衣服显瘦,瘦人穿横条纹衣服显得丰满就是利用了人们的错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错觉就会发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能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模象直观是指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等手段模拟实物形象
16、而提供的感性材料。题干所述符合模象直观的概念。【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言语直观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引起学生记忆表象或想象,以提供感知材料的直观方式。【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物直观就是通过观察实物、事物标本、演示性实验以及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提供感性材料。【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二、填空题24 【正确答案】 对比【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5 【正确答案】 知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6 【正确答案】 痛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7 【正确答案】 动景运动【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28 【正确答案】 知觉【知识模块
17、】 感觉与知觉29 【正确答案】 错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0 【正确答案】 运动后效【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1 【正确答案】 知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2 【正确答案】 精细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三、简答题33 【正确答案】 (1)客观因素: 刺激物绝对强度的影响。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 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被知觉优先选择。(2)主观因素: 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4 【正确答案】 (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人的兴趣和情绪
18、。【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5 【正确答案】 (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观察的品质: 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四、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强度律)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差异律)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
19、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活动律)。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组合律) 。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
20、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多感官协同律)。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 ,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7 【正确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2)知觉的理解性。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
21、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3)知觉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4)知觉的恒常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38 【正确答案】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事先没有明确的观察任务,知觉的过程会是无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会直接影响到知觉的选择性。教师只有指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重点,观察才会
22、收到良好的效果。(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订观察计划。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否则,缺乏计划性,实际观察中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遗漏重点。(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心理品质不同,因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4)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等。(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知识模块】 感觉与知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