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A深刻维度B强度维度C中性维度D外显维度2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这属于态度的( ) 。A认知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自我防御功能3 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 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 ”。这属于印象形成的 ( )。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总和模式4 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
2、需要和(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5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6 我们的态度更容易被( )的人的态度所影响。A与我们相似B与我们相异C喜欢我们D我们给予高评价7 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分散8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辨
3、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9 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10 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11 支配、控制别人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12 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始终如一的作用。13 错误。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并非始终如一地起作用,通常在初交阶段较为重要。漂亮的姑娘、帅气的男子容易相互吸引,认为外表美,品质和行为什么都好。交往时问越长,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14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从众。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简要说明社会态度的功能。16 简要说
4、明印象形成的模式。17 简要说明印象形成的效应。18 简要说明人际关系的取向。19 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20 简要说明侵犯行为的控制。21 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各自的特征。22 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类型。23 简要说明服从的影响因素。24 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25 试分析态度的理论。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
5、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9 【正确答案】 错误。印象形成有三种模式,即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遵循不同的模式。【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0 【正确答案】 错误。不仅是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
6、应。【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1 【正确答案】 错误。希望支配、控制别人并非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而是人人皆有的动机,这是因为“力求优越” 是儿童和成人普遍存在的动机。【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2 【正确答案】 错误。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并非始终如一地起作用,通常在初交阶段较为重要。漂亮的姑娘、帅气的男子容易相互吸引,认为外表美,品质和行为什么都好。交往时问越长,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3 【正确答案】 错误。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
7、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4 【正确答案】 错误。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微晚一些。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上,男性为 0.58,女性高达 0.89。表明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上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正确答案】 (1) 工具性功能。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社会态度作为心理准备状态,一经形成就将影响到人们注意事物的方式及对事物的
8、理解。同样一个人的声音信息,如果我们认为它来自一个属于高社会尊重群体的人,则我们对说话者的印象较好。如果我们认为说话人来自一个低社会尊重的群体,则我们对他的印象就较差。(2) 认知性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3) 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4) 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9、。态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5) 社会适应功能。社会适应功能是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些人和群体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上司以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赞赏或者与其打成一片。习得的态度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功能。【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6 【正确答案】 (1) 加法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我们对他人的总体看法。(2)
10、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种模式起源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简单而机械地将所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并不对信息进行过多的解释、分析就能形成一种印象。学习理论的这种思想应用到印象形成中,就是我们说的平均模式。(3) 加权平均模式是指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也就是说,人们根据平均模式去形成印象,但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7 【正确答案】 (1) 刻板印象。在关于人的自然特征方面,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观念首先是同人们的性别、种族和外
11、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也首先根据这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我们对许多种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刻板观念。当我们把某一个人归人其中某一个类别的时候,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个类别的特征,我们对这个人所作的行为反应,也会直接以这些观念为根据。(2)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3)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后,他还倾
12、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4) 投射倾向。投射倾向,即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8 【正确答案】 (1) 包容需要: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离开群体就无法生存,因此,人必须与别人联系、往来、结交,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于这种愿望,人在与他人相处中,其行为具有种种共同特征,如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对他人表示亲和等。(2) 控制需要:这是一种企图运用权力和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其行为特征是使用权力和权威来支配、控制、领导他人,或者反对权力,藐视权威,追随、模仿他人,受人支配
13、等。(3) 情感需要: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其行为特征是同情、热情、喜爱和亲近等,或者是冷淡、疏远、厌恶、憎恨等。【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9 【正确答案】 (1) 外貌:外貌指人的容貌、体态、身高、衣着、风度等。这些外部特征是影响人际吸引和相互喜爱的因素。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初交阶段较为重要。交往时间越长,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2) 能力:人们向来就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或者有某方面的特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从而产生一种敬佩感,并喜欢与他接近。不过有时过于精明强干的人并不见得都受人喜欢。(3) 邻
14、近: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是影响人际间形成亲密关系的因素之一。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较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4) 相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方面的相似性,都是形成亲密关系、建立友谊的因素之一。所谓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以及容貌等方面的类似性或者共同性。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5) 互补:互补是指人的个性表面上的差异由内在的共同观念或者看法来弥补。相似性是客观因素,相补性可视为主观因素,相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者动机。有时候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人相处很好,并成为朋友,这是由于
15、双方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想利用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双方可以和睦相处。(6) 性格特征:安德森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 555 个描绘性格特征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按照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成序列。在这一序列中,有代表性的个性品质有三类:排在整个序列最前面的是高度受人喜欢的品质,排在序列中间的是介于积极和消极之间的中性品质,排在序列末尾的是高度令人厌恶的品质。【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0 【正确答案】 (1) 宣泄。宣泄指使人的侵犯性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2) 运用社会制约。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16、。(3) 提高道德水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别人的侵犯是直接与道德水平的低下相关联的,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1 【正确答案】 (1) 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 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17、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达谢尔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2 【正确答案】 从众的原因有以下三个:(1) 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2) 偏离恐惧。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3) 群体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
18、的认同感。群体具有高凝聚力,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真从众。从众的类型:(1) 行为上从众,内心也从众:这是表里一致的遵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没有心理矛盾,可以说,这是个体与团体之间的最理想的关系。(2) 行为上从众,内心不从众:这是指口头上赞成多数人的意见,内心却不同意,这将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协调。(3) 内心从众,行为不从众:表面上反对多数人的意见,内心却是拥护的。个人虽然表示不同意,但实际上不会有反对的行为。【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3 【正确答案】 (1) 他人的支持。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藐视。社会支持会显著增加人们对权威的反抗。(2) 对行为后果的意识。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
19、接、越充分,人们服从权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被试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解得越少,服从权威的可能性就越大。(3) 个性因素。道德发展水平直接同人们的服从行为有关。道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别人,因此,人们的个性特点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服从行为。【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4 【正确答案】 (1) 群体规模与特点。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2) 社会支持。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
20、3) 对任务的熟悉程度。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4) 性别。社会心理学家杰德勒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微晚一些。心理学家考勒曼等人研究发现,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 0.58,女性高达 0.89,表明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上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25 【正确答案】 (1) 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
21、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 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
22、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 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
23、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称为“认知不协调 ”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可恢复认知平衡: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的一个。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