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琦君(1917 2006),原名潘希珍,生于浙江永嘉,散文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散文集_、_、_、_等。2 丰子恺(18981975) ,本名丰润,字慈玉,号子恺,生于浙江崇德。以画传世,有_、_等;主要散文作品有_等。3 台静农(19021990) ,生于安徽霍邱。20 世纪 20 年代曾与鲁迅等人组织“_”,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_、_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台湾大学任教。晚年精研书法、写作散文,有_等。4 宗璞(1928 ),原名冯钟璞,生于北京,原籍河南唐河。代表作有短篇小说_,散文集_,系列长篇_四部曲:_、_、
2、_和_等。5 西西(1938 ),女,原名张彦,生于上海,原籍广东中山。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长篇小说_、_,散文集_,诗集_等。6 柯灵(1909 2000),原名高季琳,生于浙江绍兴。代表作有话剧_,电影剧本_,散文_、_、_等。7 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_”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等,代表诗作有诗歌_、_等。8 张炜(1956 ),生于山东龙口,原籍山东栖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 (39 卷 10 部),中篇小说_、_、_等,散文_、_等。张炜的作品忧愤深广、境界恢宏,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描写中融入了主体的生命体验。9 王小波(19521997
3、) ,生于北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即_、_、_,散文集_等。二、简答题10 分析我与地坛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主题的。11 分析髻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12 简析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中癞六伯的形象。13 简析记波外翁的主题意蕴。14 简析记波外翁中作者如何刻画波外翁的性格的。15 简析哭小弟的结构特点及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16 分析哭小弟的主题意蕴。17 简析致西绪福斯的主题意蕴。18 分析致西绪福斯在叙事人称上的安排及其对表达主题的意义。19 简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主题意蕴。20 分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术特点。21 分析父亲,树林和鸟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22 分析早熟的枣子的主
4、题意蕴。23 简析融入野地中“野地” 的含义。24 分析融入野地的主题意蕴。25 简析融入野地的独特结构。26 简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主题意蕴。27 简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艺术特点与语言风格。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正确答案】 琴心;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 【正确答案】 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缘缘堂随笔【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3 【正确答案】 未名社;地之子、建塔者;龙坡杂文【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4 【正确答案】 红豆;丁香结;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5
5、【正确答案】 春望、胡子有脸;我城、鹿哨;交河;石磐【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6 【正确答案】 夜店;不夜城;香雪海、遥寄张爱玲、天意怜幽草【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7 【正确答案】 七月诗派;温泉、沉默的悬崖;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8 【正确答案】 古船、柏慧、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刺猬歌、你在高原;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融入野地、芳心似火【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9 【正确答案】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二、简答题10 【正确答案】 作者并没有着意于文章的结构,而是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
6、的回忆,不仅将探寻的结果告诉读者,而且在饱含沧桑的叙说中,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出探寻的过程: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使他因突如其来的劫难而生的狂躁之气渐渐地平息,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人;于是在命运对弱者的不公、对好胜者的戏弄、对普通人的磨难里领悟到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的无限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在付出了身体的痛苦和执著的理性思考后,作者换来了超越痛苦的生命的充实与欢乐;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静的平常之心。【知识模块】 精读作品散文11 【正确答案】 髻以女性独
7、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个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回忆了母亲和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寄托了对岁月销蚀、青春难驻和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在简短的篇幅里,倾注了丰富复杂的情感: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对母亲固守传统的不满,对母亲因父亲纳妾而遭遇委屈的理解与同情;除此之外,还有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以及对父丧困境中母亲和姨娘患难相依的赞叹;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慨。这份情感绵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入;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宽厚和温情。文章结构精致,几十年的沧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中,看似随
8、意道来,其实独具匠心。【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2 【正确答案】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每日做完生意,就在凉棚底下从容不迫地吃时酒,这种酒“ 醉得很透,醒得很快 ”,喝到饱和程度,就在桥上骂人,“旁人久已看惯,不当一回事。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鸡啼之类。” 他家中环堵萧然,别无长物,却很好客,而且不乏生活的乐趣,墙上贴了几张年画,竹园里“有许多枝竹,一群鸡,还种着些菜” 全篇以从容、淡泊的笔墨,写一个普通人身处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够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3 【正确答案】 记波外翁是台静农写于晚年的一篇悼念亡友之作。台静农的散文“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所记
9、文人学者事,皆关时代运会”( 台湾联合报评语)。诚如此言,本篇中耿直狷介的文人和风雨如晦的年代让人唏嘘,通过这一幕饱受人生现实的折磨,希望破灭,在孤寂愤世中弃世自尽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喟。【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4 【正确答案】 文章通过对 30 年前与波外翁的一段交往和波外翁生平的记述,刻画了一位谦恭谨慎于外,放荡不羁于内,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的形象。本文先从与波外翁的第一次交往起始,依次记述了他的两次厌世酗酒绝食,中间插入许寿裳被害所带来的心理打击,终至于在“潇潇暮雨” 中自尽的具体经过,然后追述波外翁的生平,概括其一生的来路去处,
10、最后以“居府椽非其志亦可悲矣” 作结。行文随意挥洒而又娓娓道来,文辞朴拙而又传神。【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5 【正确答案】 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天性自由、随意,但真情实感却是其灵魂与生命力所在。这篇悼念之作,即以真挚的感情(围绕着一个“哭” 字)串联起小弟童年、工作和去世时的往事。作者在写作中结合了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前者如“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后者则体现为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回忆来凸显小弟的献身精神。【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6 【正确答案】 作者在哀痛中执笔作文,却并未笔致纷乱。对小弟的追记,主要集中在其卓越业绩,尤其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11、而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作者并未让情感泛滥,以一句“小弟,我不哭!” 收束,在将哀痛深埋心底的同时,将对小弟的哀悼拓展到了与小弟有着同样“迟开而早谢” 、“壮志未酬身先死”命运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悼念,“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凝聚着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既充溢着深广的人性关怀,也由此升华了主题。【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7 【正确答案】 本篇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斯这一著名的古代西方神话。在重新叙述中,作者以道家的齐物论观念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人与自我的反思。【知识模块】
12、泛读作品散文18 【正确答案】 作者运用欧美现代主义的内容独白手法,石头的话语都是第一人称、不加引号、跳跃出现;西绪福斯则以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客观全知叙述交错使用。这两种人称的穿插对比,不单是诠释策略上的创新,也突出了人与物的两个立场。古代西方史诗的精神是强调人与外力的抗争、人与命运的挣扎,牺牲往往以悲壮而极端的方式出现;道家哲学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鼓吹这种个人主义的悲壮争夺。作者赋予“ 石头 ”以情意心志,以恣肆的想象,描写了巨石对待自己被卷入西绪福斯的荒诞命运,从埋怨、质疑到起意抗争(石点头、石唱歌)的心理过程。本篇的观点与艺术手法水乳交融,是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组合后的新解读和再批判
13、,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敏锐的反思精神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9 【正确答案】 本篇以沉痛深切的情感,记述了作者及其夫人在“文革” 中的遭遇,控诉与批判这一不堪回首的灾难历史,抒发了相濡以沫的情感,其情其景,所感所受,读来令人惊心动魄。作者并没有限于个人苦难境遇的倾诉,“过去的阴影并没有破坏我们暮年的恬静心境,因为我们没有把这种惨痛的经历当作个人恩怨。但对大是大非,我们不能因年老而无所容心,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胸怀和品德。【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0 【正确答案】 柯灵的散文风格独特,风韵别致,凝重而不刻板,深沉且又清新,华美典雅却以
14、坚毅正直为骨,毫无奢靡谀媚之气,具有卓然异趣的艺术魅力。本篇更是突破了其一贯的节制蕴藉,激情充溢,长期而切身的大哀大痛,大波大澜,“血泪相和”,一涌而下,自然地从笔底流泻出来。文章寓抒情、议论于叙事之中,准确生动,简洁干练。在语言方式上,作者往往喜用短句和成语,并善于汲取古代词汇,以及排比、对偶、用典、藻饰等骈俪文体的特点。【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1 【正确答案】 父亲,树林和鸟简练而又传神地描写了父亲对林中之鸟的生活习性的熟悉,对群鸟那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一个寄情于自然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但文章的末尾突然话锋一转,父亲的一句“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
15、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的话,不仅使“ 我”惊愕,也把读者从柔美平和的人与自然浑然交融的境界,一下子拉回到严峻乃至残酷的人世现实中。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使作者对人世间那些揣透真诚与善良的弱点,而又无情地遏制自由、残害生命的人及其势力的愤怒谴责,得到含蓄、凝练而有力的表达,体现出作者对人生与历史的沧桑感受。【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2 【正确答案】 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醉好的枣子“看上去总觉得有点异样” ,因为它不是正常的成熟。而虫蛀枣子的红色更是苦难所催生的颜色,是大树母亲绿色胸前凝结的一滴受伤的鲜血。“早熟的枣子 ”这
16、一中心意象浓缩了作者苦涩又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他们这一代人“命运的图腾 ”:正当青春焕发之时,一腔真诚的理想遭到现实猝不及防的无情打击,而为了能获得一个灿烂的结束,“我也把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英勇而悲壮地耗完” 了。这一首诗歌和这一篇散文,可以说是作者身属的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悲伤中执著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3 【正确答案】 张炜曾经说过:“在艺术家心中,没有比土地再神圣的了。土地滋生了万千生命,写满了思想,走动着灵魂。”在这里,野地既是滋生生命的自然大地,也是意味着故地、亲情,更是思想和精神、文学与艺术的起源,是人类文明进行
17、自我批判的镜鉴和力量源泉。【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4 【正确答案】 散文融入野地以博大深广的思想与智慧,辩证地探究了人与大地的关系:大地养育万物,而人类只是其中之一,由此才能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迷障,放宽视野,再进而反省人类在整个宇宙结构中的恰当位置;而这样的自省意识,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恰恰相反,对大地的亲情和尊重正引出对自我生命的亲情和尊重,同时也特别强调出对大地之上其他生命的亲情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跟大地重新建立起本源性的联系,才能使自身不能“完整” 的人间“完整”起来。【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5 【正确答案】 本文通篇由作家的饱含情感的内心独自组成,融想象性的描述
18、、议论和抒情为一体。在这独特的文体形式中,张炜以内心独自的方式袒露了一个作家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心迹。既有对都市化进程和现代文明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深入剖析和思考,更有对未来的精神准备和心灵宣言。这是张炜那一代“知青作家”的一个 “精神总结”,也是一代或一类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写照。【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6 【正确答案】 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作者以鲜活而平凡的生活琐事作譬,引出重要的思想论题,这也是作者的议论深刻而不显枯燥的原因之一。全篇蕴含着的令人警醒的主题,即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对理性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作者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者自嘲中的自许,又寓讽刺和批判于幽默诙谐之中。【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7 【正确答案】 文章以夹叙夹议、虚实间杂的方式,谈论作者在插队期间所遇见的那头“特立独行的猪 ”,通过猪与猪、猪与人的反讽式对照,凸显和批判了“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并体现了超越历史时代的启示意义。文章语言犀利幽默,妙趣横生;既令人捧腹,又令人掩卷沉思。【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