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中和2 五伦十教3 三纲4 五常5 因材施教6 教学相长7 文字狱二、简答题8 简述“天人合一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9 简述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的主要说法及其代表人物。10 简述中国古代“ 知行合一 ”说的特点。11 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12 简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13 简述孔子伦理思想的形成及其核心。14 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内容。15 简述周期性出现的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意义。三、论述题16 分析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的表现。17 论述中华民族的理想
2、人格的内涵。18 论述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四、填空题19 ( )的观念起源于 ( ),这个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 )提出的。( )是唐代( )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的观点。( )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 )在他的天论篇中提出来的。20 中庸:意为“ 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 ),是由( ) 提出来的。21 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 )、( )、( )、( )和( )等。22 东汉时期,( ) 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 )。南北朝时,( )改革旧天师道,创立 ( ),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成官方宗教。金大定七年,(
3、)创立( )。23 世界三大宗教是( ) 、( ) 、( )。24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 ),即( ) 、( )、( )、 ( )。25 佛教从( ) 明帝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 正式传入中国。26 ( )是中国传统社会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从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 )列为众德之首。在仁的丰富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 ) 。27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 )、( ) 、( ) 、( )、( )、( )。28 ( )现存 305 篇诗歌,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年,分为( )、( ) 、( ) 三部分,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29 楚辞又称骚体诗,是战国时期以( )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 中国戏曲发端于( ) 。( ) ,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完全成熟。31 中国古典舞蹈的三个特点:( )、( ) 、( )。32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的重要命题有:( )、( )、( )。33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主要有:( )、( ) 、(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要在“两端”里面“ 允执
5、其中”,即确实地把握好“ 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 【正确答案】 五伦十教:“五伦” 是由孟子提出来的,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五伦” 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 。【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3 【正确答案】 三纲: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4 【正确答案】 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知识模块】
6、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5 【正确答案】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才。其最早实践者是孔子。【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6 【正确答案】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命题是礼记学记酋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得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7 【正确答案】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随着四库
7、全书编纂的进行,统治者从搜集来的图书中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文字狱更加残酷。【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二、简答题8 【正确答案】 (1)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2)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促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9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2)“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3)“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提出知行 “并进互发”说。(4)
8、“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5)“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0 【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 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中国古代的“ 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 天道”和“人道”。【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1 【正确答案】 (1)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2 【正确答案】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
9、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 自悟” ,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3 【正确答案】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 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 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4 【正确答案】 (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5 【正确答案】 (1)岁时礼俗的
10、自然伦理属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2)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对宗法伦理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三、论述题16 【正确答案】 宋明理学是儒、佛、道融合造就成的新儒学,它把佛、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摄取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传统儒家本来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把儒家的心性学说佛性化、本体化,从而形成了佛教特有的心性理论。他们认为,人的本体即是人自身的本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统一起来讲求佛性,就有了成佛的根据。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
11、论融人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再者,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而提出的修行方法便是由“ 修心养性”转向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理学家们强调与实行的“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居敬”“戒惧、慎独”即是如此。此种目的与方法,也是有宗教的意识、功能灌注于其中的。【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7 【正确答案】 儒家的理想人格对世人的影响最大,基本上包括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
12、、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 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18 【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 大学 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
13、的三大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的“ 明德”发扬光大。第二个目标是“ 亲民”,即“泛爱众而亲仁”。第三个目标是“ 止于至善 ”,即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2)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指对五经、六艺等方面内容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即“ 致知” 。“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也就是所谓的“修心养性” 。“修身”是指加强自身修养,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则是修身的最
14、终目的。【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四、填空题19 【正确答案】 “ 天人合一 ”;西周;张载;“无人交胜”;刘禹锡;“ 天人之分”;荀子【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0 【正确答案】 最高价值原则;孔子【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1 【正确答案】 上帝祭拜;鬼魂祭拜;祖先祭拜;前兆迷信;占卜【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2 【正确答案】 张道陵;“五斗米道” ;寇谦之; “北天师道”;王重阳;全真派【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3 【正确答案】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4 【正确答案】 “ 四谛” 法;苦;集;灭;道【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
15、的精神文化25 【正确答案】 东汉【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6 【正确答案】 仁德;“仁” ;爱人【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7 【正确答案】 文学艺术;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8 【正确答案】 诗经;风;雅;颂【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29 【正确答案】 屈原;骚体诗的出现【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30 【正确答案】 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元杂剧的出现【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31 【正确答案】 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32 【正确答案】 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33 【正确答案】 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崇尚自然【知识模块】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