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首次使用“ 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A)英国的威廉.配第(B)法国的蒙克莱田(C)法国的萨伊(D)英国的马尔萨斯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C)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D)以对等为原则的产品交换3 指令性计划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横向流通(B)自上而下的(C)自下而上的(D)停滞的4 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交
2、换价值(C)剩余价值(D)价值5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指的是( )(A)社会平均劳动时间(B)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总劳动时间(D)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A)必须是金属货币(B)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C)必须是现实的货币(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7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8 价值增殖过程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是( )(A)平均劳动时间(B)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总劳
3、动时间9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工人使用的先进机器设备(D)资本家的管理水平10 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1 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次数是( )(A)资本周转时间(B)资本周转(C)资本循(D)资本周转次数12 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是( )(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B)生产成本加利润(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13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A
4、)资本原始积累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4 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15 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来引导企业,使其活动符合国家调控的目标,这运用的调控手段是(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D)政治手段16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
5、D)按生产要素分配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以劳动力价值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18 由两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是( )(A)股份制企业(B)集体所有制企业(C)国有制企业(D)混合所有制企业19 我国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也就是广又的( )(A)农业(B)建筑业(C)服务业(D)制造业20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B)第二
6、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21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 )(A)体力劳动者创造的(B)脑力劳动者创造的(C)社会全体劳动者创造的(D)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22 总供给与总需求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的指标是( )(A)社会总产值(B)国民收入(C)市场经济(D)价值量23 与经济活动的总量有直接关系的是( )(A)信贷规模(B)银行规模(C)国家政策(D)经济的发展情况24 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是( )(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分工国际化(D)政治国际化25 各国一定时期对该国进出口贸易进
7、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是( )(A)对外贸易政策(B)对外贸易理论(C)宏观调控(D)微观调控26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账户是( )(A)资本与金融账户(B)错误和遗漏账户(C)分类账户(D)经常账户27 美国于 1994 年 1 月 1 日与加拿大、墨西哥共同建立的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贸组织28 主要是对国际贸易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调节的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9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 )(A)要靠发达国家的帮助(B)要靠其他发
8、展国家的扶持(C)要靠自身的经济发展(D)要靠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30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是( )(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国际劳务合作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说法错误的是( )(A)计划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地分配社会经济资源(B)计划经济是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或规划直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C)它们本身都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D)它们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E)它们都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调节经济运行
9、的手段32 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表述正确是(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B)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D)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E)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33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包括( )(A)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B)劳动力所有者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C)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D)劳动力所有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E)劳动力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34 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 )(A)不变资本的数量(B)可变资本的数量(C)不变资本的周转速度(D)可
10、变资本的周转速度(E)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35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包括( )(A)繁荣(B)危机(C)复苏(D)高涨(E)萧条36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A)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B)资源禀赋的差异(C)分工水平的差异(D)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E)社会历史的差异37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包括( )(A)国家预算(B)银行信贷(C)劳务费用(D)价格变动(E)增加税收38 目前影响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主要有( )(A)非洲联盟(B)欧洲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E)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39 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A)需求弹性低(B
11、)生产成本低(C)库藏时间短(D)容易找到代用品(E)易于储存40 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_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A)技术(B)效益(C)品牌(D)质量(E)服务三、简答题40 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40 马克思是怎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40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40 简述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的种类。40 简述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上所明确的目标。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0 试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40 剩余
12、价值是如何在资本家阶级之间分割的?40 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 1615 年出版的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1)社
13、会分工。(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指令性计划方式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实行的一种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是一种由政府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信息的传递是自上而下的发布,因此信息主要是纵向的流动。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分配,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
14、分别用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形式上来看,资本总公式中的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 GW,还是 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发生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工人的劳动
15、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次数。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6、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大大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而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经济手段主要是指通过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引导企业,使其活动符合国家调控的目标。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考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17、本原则是按劳分配。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司制企业又叫股份制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也就是广又的服务业。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二产业是目前国
18、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崩,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主要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是决定一国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关键因素。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礼会净产品,其价值形态就是社会净产值。这部分价值最终形成社会范围内的各种收入,因而也称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从价值量指标方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这对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经济活动的总量
19、与信贷规模有直接关系,当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大,就会扩大投资和消费,这时就会增加社会总需求水平。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国际化的概念,属识记内容。生产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属于要求识记的内容。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一定时期对该国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包括三大账户,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其中经常账户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账
20、户。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同际问流动的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等项目。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应对其在国际经济中优势地位下降,欧洲、日本实力急剧增强的形势,于 l994 年 1 月 1 日与加拿大、墨西哥共同建立的。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是对国际金融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摩擦进行调节;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对国际贸易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调节。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快自身经济发展,
2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而不能指望发达国家的仁慈或特别优惠。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外贸易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地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后者是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或规划直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它们本身都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属于经济体制范畴,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方式,表明的足经济活动的组织特点,它们都是社会化
22、大生产条件下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选项 AC 错误。32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E 是价值规律的作用。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南,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3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资本周转速度加快,那
23、么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而可变资本周转快就意味着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用更多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35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发展不时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是指从上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的间隔时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36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1)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2)资源禀赋的差异。(3) 分工水平的差异。 (4)区域
24、经济结构的差异。(5) 社会历史的差异。3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和价格变动。38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目前影响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主要有: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3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具有的需求弹性低、库藏时间短、容易找到代用品的特点,极力压低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价格,迫使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垄断低价向它们出口这些初级产品。40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培育出口竞争新
25、优势需要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三、简答题40 【试题解析】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1)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它的使用价值也不同。同一种商品可以兼有多种自然属性。(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26、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一切商品,对于产生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其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
27、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40 【试题解析】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再生产。(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到在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时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点: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从再生产过程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前一个生产过程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它以工资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里。新价值的其余部分,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是
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40 【试题解析】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3)改造个体私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40 【试题解析】 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两大类:(1)对经济活动必须要达到的各种标准所作出的法律规范。例如,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各种技术标准,以及新建企业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才能进行生产。(2)直接影响人们经济利益的各种法律规范。例如,对税法的调整等。这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40 【试题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
29、秩序上进一步明确了斗争目标:(1)维护本国的主权和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2)改善贸易条件,稳定或提高初级产品的生产。(3)实施必要的国际金融调控,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4)通过国际立法规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0 【试题解析】 (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规定了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奉原则,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经
30、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本身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但又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孤立地运转,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2)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的过程中采取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不是该社会的经
31、济制度性质的标志。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40 【试题解析】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农业资本家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多种具体的资本形式,它们必然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2)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获取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资本的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3)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
32、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4)银行资本是由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和种途径筹集到的货币资本构成的。银行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银行资本作为职能资本的一种,也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由于竞争的作用,银行资本能够得到按银行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5)农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所获取的是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6)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级之间
33、的分配,清晰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工人阶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共同瓜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40 【试题解析】 从中同的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来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社会统筹保障。二是保护弱者和差别保障。就前一个特点来说,主要是侧重于效率,后一个特点主要侧重于社会公平。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原则。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共济和社会再分配行为。从个人来说,其
34、在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利益和付出的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二者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最终是要受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考虑到生产力水平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还不可能完全一样,这种差别是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一致的。(3)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制化管理,这是构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又一重要原则。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明确界定其职能和职责范围,改变原来由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多头管理状况,使社会保障纳入统一的保障机构管理。制定统一的社
35、会保障法规,对社会保障的内容、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及其差别、保障方式、资金来源、筹措方法、计发标准、计发办法、管理及经办机构、政策的调整等,在全国范围内作出统一的规定,使社会保障的运行有法可依。(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国家立法,在全体社会成员或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中强制实行的。商业保险所涉及的主要是意外灾害的保险,它可以使遇到意外风险的个体免受或减少损失,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社会形式。商业保险因为具有商业性质,所以它也可以是作为一个投资领域。这样,商业保险就具有保障和投资的双重功能。社会保险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形式,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同时也要发挥商业保险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具有的灵活性、多层次性、多功能性的特点,使社会成员中不同层次的保障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切实起到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