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 ( )(A)目标的精确性、全面性、具体性(B)目标的具体性、精确性、可操作性(C)目标的可操作性、精确性、全员性(D)目标的精确性、可操作性、全面性2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的教学方法是 (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B)提示型教学方法(C)案例探究教学方法(D)自主型教学方法3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高尚的人(B)培养善的意志(C)培养自然人(D)培养个体独立性4 在浪漫自然主义经验理论中,与“经验课程” 相应的教学是 ( )(A)有意义教学(B)机械
2、教学(C)发现教学(D)合科教学5 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B)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C)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D)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6 首次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7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A)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C)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D)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8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 )(A)提问(B)课外活动(C)游戏(D)课堂9 坚持“价值多元性
3、”的信念,反对 “管理主义倾向”,反映了第几代评价的中心思想内容 (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10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施瓦布11 “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体现了 ( )(A)精英主义的教育民主(B)大众主义的教育民主(C)义务教育的教育民主(D)特殊教育的教育民主12 “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 属于 ( )(A)国家课程开发(B)学科课程
4、开发(C)校本课程开发(D)综合课程开发13 “教育为成人作准备 ”,持有该种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家是 ( )(A)查特斯(B)泰勒(C)博比特(D)斯宾塞14 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包括 ( )(A)连续性、结构性、整合性(B)结构性、序列性、整合性(C)序列性、结构性、整合性(D)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15 下列属于泰勒评价理念特点的是 ( )(A)注重“纸笔测验 ”(B)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C)注重质性评价(D)用传统的测验观代替评价观16 “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是指 ( )(A)学术讨论(B)教学讨论(C)中间语言(D)边缘语言17 奥苏伯
5、尔的学习观中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 ( )(A)知识的认知过程(B)知识的同化过程(C)知识的探究过程(D)知识的运用过程18 下列不属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的是 ( )(A)教育目标具有普遍性(B)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C)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D)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1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 ( )(A)理论探究的成果(B)专家学者的建议(C)学生的兴趣(D)学科的发展20 “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体现了下列哪一理论的观点 ( )(A)被动适应论(B)主
6、动适应论(C)超越论(D)滞后论21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 ( )(A)教学示范(B)教学展示(C)自主学习(D)课堂讨论22 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是 ( )(A)课程(B) 大教学论(C) 爱弥儿(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3 提出著名的“ 教育即生长 ”命题的教育家是 ( )(A)卢梭(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4 “支架式教学 ”的理论基础是 ( )(A)认知弹性理论(B)发展性教学理论(C)最近发展区(D)经验教学理论25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 )(A)施瓦布(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6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克拉夫基和
7、 ( )(A)施滕策尔(B)洛扎诺夫(C)博莱(D)瓦根舍因27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A)促进者(B)指导者(C)先知者(D)管理者28 下列属于情境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 )(A)学习者中心(B)情境中心(C)问题中心(D)以上都是29 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 )(A)行为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C)回应模式(D)差别模式30 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评价被称为 (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C)内在评价(D)形成性评价二、简答题31 简述奥苏伯尔“ 先行组织者 ”策略的基本含义。32 简述在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
8、容的过程中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33 简述“普遍性目标 ”取向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34 简述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及其本质。35 人们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三、论述题36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隐性课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37 试论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四、材料分析题38 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
9、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故选项 B 正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
10、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故选项 A 正确。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苏格拉底早在 2 400 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精神助产术”,他的“精神助产术”基于其独特的哲学观和教育观。在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尚的人“有美德的人”。故选项 A 正确。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卢梭所倡导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为:(1)“经验课程”之“经验”是建立在感官知觉基础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2)“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的善的天性充分展开,使人达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使人健康、快乐、自由地生活,使人成为“自然人”;(3)“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儿童、
11、自然、知识、社会;(4)与“经验课程”相应的教学是“发现教学”;(5)“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启蒙哲学”。故选项 C 正确。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故选项 D 正确。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西方教育史上,虽然从亚里士多德起就提出了心理问题,夸美纽斯和卢梭也都主张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事教学,但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因而成为欧洲 19 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故选项 C 正确。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
12、、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故选项 B 正确。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是教学过程本质表现的一个方面,教育交往的途径很多,囊括了学校、家庭、社区的方方面面。而作为学校教育之基本构成的教学交往则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的。故选项 D 正确。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巴和林肯在对前三代评价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所谓的“第四代评价”。第四代评价的中心思想是,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故选项 D 正确。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3、】 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故选项 A 正确。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即是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大众主义”时代的教育民主或教育公平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故选项 B 正确。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其基本特征是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是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
14、又称“学校中心的课程规划”。故选项C 正确。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博比特的课程理论与其一般教育价值观一脉相承。其一般教育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总结博比特的诸种著作,可将其教育本质观归结为三点: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故选项 C 正确。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认为有三个: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故选项 D 正确。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1)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2)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从而“通
15、过扩充评价概念的内涵而作出了真正的贡献”。故选项 B 正确。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布鲁纳曾指出,传统的课程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充斥着“中间语言”,所谓“中间语言”,即是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故选项 C 正确。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所谓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故选项 B 正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总结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可发现它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第一,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第二,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
16、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第三,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故选项 A 正确。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故选项 D 正确。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当为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与查特斯。故选项 A 正确。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故选项 D 正确
17、。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卢梭的旷世教育名著爱弥儿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而选项 A 中的 课程的作者为博比特;选项B 中的 大教学论的作者为夸美纽斯;选项 D 中的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作者为拉尔夫.泰勒。故选项 C 正确。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创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故选项 B 正确。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教育学者所倡导的“支架式教学”是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在其“文化一历史心理
18、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而支架式教学正是根植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故选项 C 正确。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故选项 B 正确。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克拉夫基 1983 年曾对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有过概略的描述。故选项D 正确。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担负着学习的指导责任,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因此,罗杰斯不愿意使用“教师”一词,而代之以“促进者”。“促进者
19、”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指导而是帮助,他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而不是等待着接受某些知识的容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的、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故选项 A 正确。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包括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故选项 D 正确。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回应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对评价的进一步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评价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评价专家认为,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其理由有二:首先,这种模式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价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其次,
20、回应模式回答了所有其他模式希望回答的问题,包括目标达成的程度、决策、判断等。故选项 C 正确。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就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选项 B 中的 “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选项 C 中的“内在评价”则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选项 D 中的“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故选项 A 正确。二、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 策略。奥苏伯尔认为
21、,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 。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有利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32 【正确答案】 在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程内容时,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第一,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不论其知识多寡、能力大小,都有其独立人格与尊严,都应当平等地受到尊重。因此,选择学习者的经验必须以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为前提。此外,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本质上是每一个学习者的自我选择的过程,教育者的使
22、命是为学习者的自我选择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第二,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之后,他不是别人为他准备好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他自己的课程的主动开发者、他自己的课程的主体。第三,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学科知识与文化要对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就必须首先经过学习者的选择,必须为学习者所认同,必须以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个人经验为核心得到整合。这样看来,学习者不只是知识与文化的接受者,还是创造者。第四,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是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儿童与成人)在持续的交往中所形成的。因此,社会生活经
23、验中熔铸了儿童的精神与智慧。33 【正确答案】 “ 普遍性目标 ”取向属于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之一,它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的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中。34 【正确答案】 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来把握教学方法的本质。第一,教
24、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脱离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无法选择也不能理解教学方法。第二,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各门学科的教学必须运用适于各自的学科内容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第三,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在个别化教学组织中难以进行有效的集体讨论式教学方法,而班级授课组织中要进行真正的自主型教学方法也是受到根本限制的。反过来,教学方法也会影响教学组织,二者也是内在统一的。35 【正确答案】 从
25、当今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综合课程确实引起了众多人的兴趣,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科知识的分化未必意味着学科的隔离与封闭,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持续的交往,这意味着不同学科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综合课程体现了文化或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发展需求。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过于强调分科课程易于导致的一个流弊是使学生的学习与当代社会生活剥离,使得课程缺乏适切性。而学生要解决真实的世界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就需要把种种来自学术与非学术领域的知识
26、、技能整合起来。这就需要将学校课程以问题和观点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时学得最好,因为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这就必然要求学校课程具有综合性。而综合的、探究取向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三、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关于开发隐性课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在课程整体中,不仅存在独立的隐性课程,而且任何显性课程必然具有隐性课程效应,不管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对此是否有清醒意识。对课
27、程开发者而言,如果你缺乏对自己所开发出的课程的反省意识和能力,那么,你所开发出的课程的隐件课程影响很可能会把学牛带到你所追求的课程目标的相反方向。因此,为了发挥显性课程的积极的隐性课程影响,减少消极的隐性课程影响,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第二,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学生是主体。他拥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相互理解的交往过程、智力活动过程、人格发展过程。因此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不能视为对学生的控制过程,而应视为对学生的理解与解放的过程。第三,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与设计。研究
28、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校的物质、社会和文化环境;社会制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情意方面的学习;特殊的认知学习、直觉学习。第四,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话语的理解。课程理解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课程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合理地开发它。要合理地开发隐性课程,首先需要对既存的课程话语深刻地理解。37 【正确答案】 世纪大转换时期,世界各国所推出的面向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第一,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 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
29、课程,国家课程的水平是政府参与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发挥程度的基本标志。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开发” 是指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课程变革中的权利关系问题,二者的统一意味着课程变革不是国家对地方和学校施加控制的过程,而是国家、地方、学校诸方面达成共识的过程,每一方面都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诸方面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理解而实现课程变革。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
30、机构成。 21 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 信息能力 ”与“计算机素养”成为各国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础学力的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各国课程改革大都意识到真正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善于“ 自我导向学习 ”的人、终身学习者。因此,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 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向。第三,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中,“学科主义” 的传统统治地位已被动摇。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形态受到普遍关注。统合学科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已成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第四,重视
31、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 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构成。教师不再视为国家制订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开发者,参与国家课程计划的制订,并且创造性地实施既定的课程计划。第五,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各国课程教材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过程不单纯是行政命令的过程,它是政府基于对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之需要的敏锐洞察,充分发动地方、学校的积极性,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而展开的。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四、材料分析题38 【正确答案】 (
32、1)以上材料表达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2)非指导性教学是直接脱胎于罗杰斯的“ 非指导性治疗” 技术。它的要旨在于,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它不仅是罗杰斯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设计模式。该教学模式,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目标看做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把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传统教学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另外,他的许多主张,对我们重新反思教育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例如,他重视师生的各种“非课堂” 的经验对学习活动的作用,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的平等关系及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建设,重视学生独立探究,等等。事实上,罗杰斯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影响。此外,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比如它对人性的假设、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带有很多理想色彩,因此,它不可能像罗杰斯所期望的那样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但无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的可能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