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1918 年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其作者是 ( )(A)博比特(B)查特斯(C)拉尔夫.泰勒(D)施瓦布2 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的著作是 ( )(A)课程(B) 课程编制(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理解课程3 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学术性、专门性以及 ( )(A)逻辑性(B)结构性(C)创造性(D)相关性4 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实践性课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杜威(B)施瓦布(C)夸美纽斯(D)查特斯5 卢梭认为“ 良好的教学”即发现教学,下列属于
2、发现教学构成要素的是 ( )(A)知识与真理(B)教学目标(C)学问的兴趣(D)判断的能力6 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裴斯泰洛齐7 下列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 的是 ( )(A)明了(B)区别(C)分析(D)探究8 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在于 ( )(A)培养自主学习能力(B)培养活动探究能力(C)培养辩证思维能力(D)培养多方面兴趣9 “主动作业 ”体现了下列哪位教育家的课程开发理念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卢梭10 下列选项中关于泰勒所认为的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
3、说法正确的是 ( )(A)序列性(B)连续性(C)整合性(D)以上都是11 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通过研究确立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坦纳模式(D)塔巴的模式12 “先行组织者策略 ”的提出者是 ( )(A)奥苏伯尔(B)泰勒(C)加涅(D)斯金纳13 “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 体现了赞科夫发展性理论中的 ( )(A)全面发展(B)个性发展(C)特殊发展(D)一般发展14 提出著名的“ 非指导性教学 ”模式的是 ( )(A)斯腾豪斯(B)加涅(C)罗杰斯(D)斯金纳15 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长的课程与教学
4、目标,属于 ( )(A)生成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行为目标(D)表现性目标16 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这属于下列选项中哪一理论的基本观点 ( )(A)能动反应论(B)超越论(C)被动适应论(D)主动适应论17 提示型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包括示范、呈示、展示和 ( )(A)探究(B)口述(C)模仿(D)对话18 充分体现“ 民主性应当成为统摄学校教育的灵魂” 的教学方法是 (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B)提示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探究型教学方法19 “不管种族、民族、职业、收入或阶级有怎样
5、的差异,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 体现了课程要素中的 ( )(A)概念(B)原理(C)方法(D)价值观20 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到繁地组织起来,体现了课程组织的 ( )(A)连续性(B)整合性(C)顺序性(D)结构性21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 为完美生活作准备 ”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罗素22 卢梭倡导的“ 浪漫主义的经验课程 ”中“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 )(A)心理学(B)教育学(C)人本主义(D)启蒙哲学23 布拉梅尔德在“ 未来中心教育 ”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 )(A)轮形课程
6、(B) STS 课程(C)环境教育课程(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24 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 ( )(A)洪堡(B)布鲁纳(C)埃利奥特(D)克伯屈25 一般来看,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几个环节 ( )(A)1 个(B) 2 个(C) 3 个(D)4 个26 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 )(A)“研究、开发与传播” 模式(B)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C)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D)课程变革的探究模式27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 ”模式研究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 ( )(A)终结阶段(B)合作阶段(C)评价阶段(D)总结阶段28 从方法
7、角度来看,评价可以分为 (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C)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D)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29 “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这属于第几代评价的基本特点 (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30 20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 )(A)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问题(B)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D)以上都是二、简答题31 简述“主动作业
8、”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32 简述斯腾豪斯所提出的“过程原则” 的基本内容。33 简述生成性目标的局限性。34 简述教学方法的本质。35 简述选修课程的含义及起源。三、论述题36 结合实际论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37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试论述综合课程在实践中实施与开发的限制。四、材料分析题37 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且以“从做中学 ”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第三,打破学科界线,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
9、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38 经验课程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点?39 经验课程存在哪些不足?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18 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被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故选项 A 正确。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们公认“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也因而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故选项 C 正确。3 【正确
10、答案】 B【试题解析】 学术中心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包括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故选项 B 正确。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施瓦布在实践 3:转化为课程一文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实践性课程”。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故选项 B 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卢梭所谓的“良好的教学”即发现教学,发现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即“学问的兴趣”和“学问的方法
11、”。这两个要素是获得知识、发现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知识、真理本身。故选项 C 正确。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西方教育史上,夸美纽斯和卢梭也都主张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事教学,但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因而成为欧洲 19 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故选项 D 正确。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所提出的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故选项 A 正确。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教学任务在于培养“多方面兴趣”。赫尔巴特在教育学讲授纲要中指出:“教学的最高
12、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性。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联结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故选项 D 正确。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杜威是通过确立“主动作业”而具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的。“主动作业”体现了杜威关于儿童、学科知识、社会相统一的课程开发理念,是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故选项 C 正确。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认为有三个:第一个标准是“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第二个标准是“序列性”,它强调使每一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
13、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的重要性。第三个标准是“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故选项D 正确。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的,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而选项 A、C 、D 都是属于目标模式,故选项 B 正确。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
14、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有利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故选项 A 正确。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赞科夫所讲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的心理的一般发展,是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赞科夫认为,这种一般发展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故选项 D 正确。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就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这些弊端、主张关心学生整体人格发展而提出的另一
15、类相反的教学模式。故选项 C 正确。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而选项 B中的“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选项 C 中的“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选项 D 中的“表现性目标 ”则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故选项 A 正确。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
16、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就是“超越论”的基本观点。故选项 B 正确。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提示型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包括示范、呈示、展示、口述。故选项B 正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至少有三方面的教育价值,其中之一为它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民主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民主性应当成为统摄学校教育的灵魂,它既应体现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体现于教育教学结果中。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这
17、反映了教学的本质,也体现了教育中的时代精神的要求。故选项 A 正确。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其中价值观是支配行为的基本信念,比如“不管种族、民族、职业、收入或阶级有怎样的差异,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故选项 D 正确。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组织包括两个维度,即“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其中垂直组织标准的两个基本标准分别为:连续性和顺序性。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为:整合性。所谓“顺序性”,是指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故选项 C
18、正确。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功利主义课程论于 19 世纪以英国为核心发展起来,其主要代表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故选项 C 正确。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卢梭倡导的“浪漫自然主义的经验课程”,其特征之一为“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启蒙哲学”。故选项 D 正确。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轮形课程”的理念。故选项 A 正确。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美国的另一位教育学者凯勒在 20 世
19、纪 60 年代对螺旋式课程作了一些变动,他创始的课程称为“逐步深入课程”。故选项 B 正确。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般看来,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三个环节。故选项 C 正确。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如下四个分离的、有顺序的步骤:研究、开发、传播、采用。故选项 A 正确。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研究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合作阶段。故选项 B 正确。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方法的角度来区分,
20、口 J 以将评价分为两类,一类为量的评价,另一类为质的评价。故选项 D 止确。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三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而选项 A 中的“第一代评价 ”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选项 B 中的“第二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
21、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选项 D 中的“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故选项 C 正确。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 80 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
22、问题、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选项 D 正确。二、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 主动作业 ”是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所谓 “作业”,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 。这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主动作业具有三个特点:(1)它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主动作业不仅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更主要的是获得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品质。(2)它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事实和原理,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主动作业使学校有可能与生活联系,成为儿童生长
23、的地方。(3)它作为科学地理解自然的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32 【正确答案】 “ 过程原则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以斯腾豪斯所领导制订的“人文学科课程计划” 为例,提出教师应遵循“过程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探究,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斯腾豪斯明确提出,教师的身
24、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33 【正确答案】 “ 生成性目标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运用 “生成性目标”就意味着教师要能够与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其次,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对话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教学,对许多教师而言,是一种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使命。再说,即使许多教师把教学视为其生活的使命,他们也很难同时与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儿童展开对话。再次,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对于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最后,基于“生成性目标” 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费神去发现像
25、语法、代数、物理学等必要学科的适切性。34 【正确答案】 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教学方法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脱离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无法选择也不能理解教学方法。第二,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各门学科的教学必须运用适于各自的学科内容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教师要探讨并把握各门学科的方法论
26、特性,唯有如此,一般教学方法才能作为一般基础发挥作用。第三,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在个别化教学组织中难以进行有效的集体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而班级授课组织中要进行真正的自主型教学方法也是受到根本限制的。反过来,教学方法也会影响教学组织,所以二者也是内在统一的。35 【正确答案】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选修制度的最初确立是在大学,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德国的大学,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 1810 年创办的柏林大学。而一般认为正式的选修制是由美国的埃利奥特最先确立起来的。1893 年,以埃利奥
27、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 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程。三、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随机访问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如若对随机访问教学进行静态分析,可以将其基本构成要素或环节分析为如下方面。第一,呈现情境: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情境。第二,随机访问学习: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第三,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访问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
28、在这类学习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展“ 元认知 ”水平,即是说要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意识水平,意识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的优劣;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即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的特性,如教师可用这样一些提问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 你的意思是指 ”“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等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可向学生提下列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含义?”“请对这两者作出比较”“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等等。第四,协作学习:围绕通过不同情境所获得的认识、所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第五,效果评价:同样是与问题解决过程融为一体的“场合驱
29、动评价” 。这些要素或环节之间也没有固定的顺序,在实际进行的随机访问教学中往往整合为一体。37 【正确答案】 好的教育理念的成功取决于课堂中教师如何实施它。雅各布斯曾指出,综合课程现在已被广泛接受,它代表的是理想的教育的主流而非一种边缘势力。然而事实上,在实践中开发与实施综合课程尚存许多限制或问题。第一,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个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然而,在综合课程中,一个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而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起来。这对许多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东鳞西爪,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这样,综合
30、课程原本是追求整体性和整合化,结果是适得其反,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了没有力量的学习。第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问题。在一个已经拥塞了彼此独立的分科课程的课程体系中,综合课程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学生既要学习各种分门别类的知识技能,又要将这些知识技能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来整合起来,有这么多学习时间吗?教师有这种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专业技能吗?凡此种种都表明开发和实施综合课程需要很高的技巧。第三,教师的知识问题。成功的综合课程需要教师精通许多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话,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整合起来。就目前的师范教育体制看,一般情况是,中等教育的教师是按照专才的模式培养的
31、,而初等教育的教师则按照通才模式培养的。前者的知识领域比较狭窄,后者知识领域尽管宽泛,但又比较肤浅。这两种情况都不适合综合课程的要求。第四,学校结构问题。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他们如何能够成功地实施这种课程? 师范教育的课程,不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都必须经过重构,以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验,这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就必须对学校结构进行改造。第五,评估问题。要想使综合课程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那么对学生(以及教师)表现的评估方式也必须是学科际的、跨学科的。而当前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方式主要还是分科的,这势必阻碍
32、综合课程的推行。四、材料分析题38 【正确答案】 经验课程的优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把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以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作为课程的目标,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主体,扭转了千百年来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控制工具的局面。第二,经验课程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主张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当下的活生生的经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这样,儿童在与文化、与学科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人格不断获得发展,它真正找到了文化遗产、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第三,经验课程主张将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既把儿童视为社会的儿童、生
33、活于社会现实之中的儿童,又不使儿童拘泥于当前的社会现实、被动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而是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主张基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改造,这种观点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系。39 【正确答案】 经验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推行所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第一,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尽管经验课程倡导者的初衷并非不要学科知识,而是真正找到学科知识对儿童人格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经验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导致沉醉于儿童当前的各种偶发性的冲动,忽略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走向“ 儿童中心主义 ”。第二,经验课程容易导致 “活动主义”,忽略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经验课程的经典倡导者都主张把儿童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的培养与儿童对情境的操作和行动有机统一起来。然而在经验课程的实践中,人们往往把经验课程误解为让儿童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少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略了儿童深层的心理品质的发展。第三,经验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习惯了班级授课制和讲解教学法的教师而言很难适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