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鹏之徙于南冥,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都不算数,生养人类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权威。例如,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因此,生活在高楼蔽天的城市迷宫里,不管室内设施多么豪华,肯定是生活质量的降低而非提高。,导入新课,又例如,自然规定了人类必须繁衍,亲情是种族延续的纽带,因此,无论是为事业还是为享乐,独身、不育、有家不归都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现代人活得太热闹了,我总怀疑热闹的背后是空虚。当然,生活的形象是千姿百
2、态的,混迹都市、追逐功名、叱咤风云也都是生活,不一定要隐居山林。但是,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冥”通“溟”,海,“垂”通“陲”,边陲,“培”通 “凭”,依靠,凭借,“飡”通“餐”,吃; “反”通“返”,回来,自主学习,名字,名声,说出,著名,记载,记述,志向,决心,意志,标记,困厄,处境艰难,气息,这里指风,子女,叹气,停止,尽,止,穷尽,走到尽头,穷尽,完结,不得志,不显贵,奋起,奋发,饱的样子,大的东西,大的作用,努力,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草木,筑巢,向南方飞,在其位而无所作为,有时,
3、发动战争,硬度,极点,南冥者,天池也_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 归休乎君_ 剖之以为瓢_,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置句,省略句,5文言句式,6文白对照,主旨归纳本课选文先借“鹏之徙于南冥”的故事,将大鹏与蜩、学鸠、斥鷃对比,然后由物及人讲述了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从而从反面论述了世间万物均“有所待”、算不上逍遥的道理,为从正面表明自己的观点蓄势;文章最后,庄子从正面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无己”“无功”“无名”才能逍遥。,合作探究,庄子认定的这种逍遥的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是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它
4、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其中所蕴含的一层层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追求的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汲取的。,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提示 庄子对他塑造的大鹏形象,原则上是否定的。因为,在庄子看来,大鹏的展翅翱翔,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和绝对的自由,因为它还要凭借海运风起。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在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重点突破,如何理
5、解作者所说的“逍遥游”?提示 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上的“绝对自由”。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所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修养精神,
6、即无知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境,体会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如何理解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提示 这里蕴涵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有用必须超然物外,优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就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认识,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逍遥游的艺术创造性就艺术性而言,逍遥游很有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十分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来阐发哲理,使文章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并且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的主旨虽然是在阐明哲
7、学道理,却绝不只用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编造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这篇文章就是由一连串寓言故事组成的。如以大鹏与学鸠的故事讲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以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讲圣人无名的道理等。庄子寓言篇自称其书“寓言十九”,即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寓言。这样,就把哲学道理讲得意趣盎然,引人入胜。,艺术鉴赏,其次,文章结构十分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无所待”才是“逍遥游”,构成一条十分曲折,然而却又随时随处地贯穿全篇的主线。文章开头,作者先从反面入手,论证万物皆“有所待”。无论是写大鹏、蜩、学鸠、斥,还是写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都围绕这一个目的;为了说明万物皆“有所待”,用了大量神奇而富于变化的
8、文笔作了多方的论证和铺垫。“小大之辩”一句,既否定了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又否定了目光短浅的斥,使文章从否定“有所待”过渡到论述“无所待”,最后导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全文先扬后抑,跌宕起伏,文笔曲折神奇而又万变不离其宗,很能体现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风格。,第三,文章极富想象力。一般的寓言虽然也属于创造,但大都接近于生活中习见的形态,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等,都使人感到是现实生活中可有的。即使是将动植物拟人化的寓言,如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也不超出人们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而庄子中的寓言不同,往往异想天开,神奇怪异,不是现实生活中与人们常
9、识中所有之物。如鲲鹏、藐姑射山的神人,以及巨瓠、大椿等,无不带有浓厚的神话与幻想的色彩。,而鲲本为鱼类至小之物,文中却把它想象为身长几千里的大鱼,化而为鹏,就更庞然异常了。又如藐姑射山的神人,被想象为以风露为饮食,乘云驾龙,大水到天都淹不了他,使金石熔化的大旱,也热不着他。说他身上的尘垢秕糠就能熔铸出名教社会的最高理想人物尧、舜来。想象力之强,令人叹服。“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极富于表现力,有很强的感染作用。,第四,善于比喻和描写。本文中的比喻,常常是连绵不绝而又贴切有力。如大鹏需积厚风以行,以水之浮物为喻;指斥、学鸠不能理解鹏之高飞远行,以旅行备粮为喻。对事物的描写则形象鲜明突出,笔酣墨饱。如关于大鹏的描写,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都能以庞大神异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特点,加上哲学思想的深邃新异,构成其独特的风格。想象丰富,奇诡壮丽,笔势纵恣,变幻莫测,有一种雄奇浩瀚的壮美。读之摇人心目,开人心胸和视野,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