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阶段 世界现代史 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 与调整,现代世界经济模式主要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创新与调整是当时主要特征。,了解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演变和创新过程及其影响。既要知道这两种模式的不同及其对立,也要知道这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和学习及其对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从而能够对这两种模式作出客观的评价。,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 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_武装起义扩展到 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中心城市,3.革命历程:十月革命经
2、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 阶段。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_夺 权。,武装暴力,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重,工业,自由,贸易,计划,调节,公有制,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1.新政的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 _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 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 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国家干预,(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
3、_,资 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 继续发展的新起点。,局部调整,2.多元史观评价:(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 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 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 _、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 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社会保障,(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 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 _。(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 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与苏俄新经济政 策、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反映了社会主
4、义与资本主义的 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可持续发展,四、世界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及特点1.不同:,2.特点:(1)苏联:通过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3)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五、正确认识当代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积极性:(1)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在一定
5、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促进生产的发展。,2.消极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强,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促进作用削弱。,考向一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5年5考) 【再研真题】 1.(2018江苏单科T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 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
6、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 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 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 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思维脉图】,【解析】选C。由“1957年”可知,这一时期是赫鲁晓夫当权;由“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目的在于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C正确。赫鲁晓夫
7、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A错误。题干的材料没有涉及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否,B错误。题干的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D错误。,2.(2016江苏单科T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选C。材料“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表明农村并不缺少机械操作员,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农业没有明显增
8、产的原因,故B错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C正确;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故D错误。,3.(2015江苏单科T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解析】选B。A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不正确;
9、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科技交流也会受冷战影响,而且材料中28个国家没有表明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C不正确;D不符合史实。20世纪50年代到1980年苏联处于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符合题意。,4.(2014江苏单科T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解析】选B。苏俄(联)实行的三个经济政策的时间依次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1-1924年、农
10、业集体化20世纪30年代。从表中的时间看,主要是在苏俄(联)新经济政策时期,A、D都不在这一时间范围之内,错误。C是分配制度,与农民税款的变化无关。,【考向规律】重在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苏联改革。总体上是考主干核心知识,没有偏离教材的重难点。,【史识拓展】一、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4.从战略策略
11、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5.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二、对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拓展延伸】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12、;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三、苏联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区别:西方工业化经历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过程,苏联则一开始就重点发展重工业;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苏联则是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保证多投资和高积累。,2.原因: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典题精练】 1.(2018苏州调研)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
13、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析】选B。A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者都推动了俄国民主的发展,故B正确; C、D都只是十月革命的成果,不适合二月革命。,2.(原创预测)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
14、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由此可知,列宁的实验 (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B.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 C.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过渡道路,【解析】选D。从题干信息“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可知实验是新经济政策,故选D。A是十月革命的成果;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故B错误;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3.(2018扬州模拟)下表为“苏联一五计划部分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关于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A.煤炭和生铁的增长率最高 B.苏联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初显 C.苏联按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D.各项产品均超额完
15、成预定指标,【解析】选B。根据图表,苏联汽车和拖拉机的增长率最高,A错误;与苏联“一五”计划初步方案比较可知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工业化,一些项目没有完成工业化目标,所以C、D错误。与1928年相比,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比较突岀,能够说明苏联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初显,B正确。,4.(2018无锡调研)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危机 B.苏联革除了斯大林模式弊端 C.美国已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 D.苏联改革重点在发展重工业,【解析】
16、选D。由材料“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知苏联重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把改革重点定在发展重工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D正确。,考向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5年3考) 【再研真题】 1.(2017江苏单科T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解析】选D。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17、,三种类型的国家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均有减少的趋势,服务业均有上升的趋势,故D符合题意要求,B错误;高收入国家农业所占比重减少,说明农业的发达,并不是忽视农业生产,故A错误;相对来说,高收入国家在农业、工业减少的比例大一些,服务业所占比例大一些,因此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并不平衡,故C错误。,2.(2015江苏单科T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
18、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解析】选D。1921-1930年美国经济经历虚假繁荣和经济大危机,反映“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适合时代要求,故A错误;1930-1932年处于经济危机中,当时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没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先增加再下降,而非接连增加,C错误;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财政赤字减少,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经济在恢复,故D正确。,3.(2014江苏单科T16)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
19、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 ) 世纪金榜导学号,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解析】选D。根据材料,1936年,美国人接受的自由应该是指罗斯福新政时,罗斯福运用政府力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弱势群体的经济安全。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主要保障了资本家的利益,A错误。B中另一种“自由”主要是指保障人们追求财富的自由。“政治自由”在材料中并
20、未涉及,C错误。,【考向规律】重在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主要以数据表格、曲线图为史料背景,引入新史料,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史识拓展】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世界经济: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掠夺,进一步加剧各列强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3.政治危机:法西斯开始泛滥,促使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国内矛盾激化,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4.经济政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破产,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5.文学艺术:人们感到焦虑、悲观
21、,推动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6.对苏联的影响:苏联利用经济危机的时机,引进西方资金、技术和机器,加速工业化建设;促进了美苏关系的改善。7.对中国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拓展延伸】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阶段特征 (1)经济: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使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2)政治: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不同的政治体制: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
22、资本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高度集权,一党专政。,(3)国际关系:这十年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3、。,三、罗斯福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1.政治体制新政:(1)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2)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2.外交新政:(1)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实行“睦邻外
24、交”,既有防止法西斯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典题精练】 1.(2018南京、盐城一模)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 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 以来到1929年总和2.5亿美元的近3倍;在此期间37 000 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 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
25、)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 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解析】选B。美国总统胡佛并没有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而是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其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故选B。A“放弃了”、C中“全面”说法与史实不符,因为胡佛没有缓解危机,所以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可,故D错误。,2.(改编预测)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实行新政。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评论:“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由此可知经
26、济危机 ( ) 世纪金榜导学号,A.暴露了市场的弊端 B.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C.灾难与机遇并存 D.引发了政治危机,【解析】选C。题干中既指出了经济危机中出现的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又点明了由于经济危机而实行的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故选C。A、B都只看到了危害;D材料没有体现。,3.(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浪费性支出”提供有力依据的是 ( ) A.兴办公共工程 B.开展蓝鹰运动 C.实行通货紧缩 D.政府整顿银行,【解析】选A。罗
27、斯福新政时期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国家出资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这一措施被认为是“浪费性支出”,A正确;B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信誉保障;C属于货币问题;D属于金融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4.(2018南杨泰二模)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60多项管制条例。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 ),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 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 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解析】
28、选A。里根政府时期减少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故A正确;20世纪80年代美国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B错误;“减轻社会保障责任”并不是“放弃社保责任”,故C错误;材料“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表明缩小政府职能,故D错误。,一、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改革罗斯福新政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突破性进展的第二个重大事件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大多数资本主义类型的现代化国家没有像俄国那样用革命的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是采用渐进或改革的方式。,1929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社会的剧烈震荡,使得全面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新政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应急性措施,也有
29、改革措 施。从改革措施所起的作用来看:(1)社会保障、以工 代赈、国家举办公共工程、最低工资规定等措施,起到 了扩大消费、刺激供给、调节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作用, 同时由国家调节再分配;(2)由国家调节再分配;社会保 障、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 集体谈判的权利等,起到了扩大民主范围、提高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3)国家收购农产品等措施 起到了国家监督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鼓励同行企业达 成公平竞争法规的措施虽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但其目 的在于防止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由此可以看出,罗斯 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性、适应性 的改革调整,力图把无政府状态的生产纳
30、入可控制的轨 道、抑制垄断资本的过度利润并进行再分配以扩大消,费,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以保证社会稳定。,罗斯福新政固然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但是这些调整顺应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类型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影响深远。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开端。 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整理,二、当代资本主义问题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学术动态我国学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里的变化。,一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股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使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有了新的
31、进展。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这一趋向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方面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比重缓慢上升或逐渐缩小,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速扩大,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来越高。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产业渗透到社会各部门和各环节,成为主导性产业。,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雇佣劳动阶级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高,受教育的水平也有所提高,掌握高新科技的知识型工人数量迅速增加
32、。随着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涌现,还出现了“金领工人”,使就业层次多元化。,四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国民经济进行着全面干预和调节。也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对自由放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和限制,也就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调节。,学者们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这些调节、改良和改善,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一定的生产力。,2.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资本
33、主义的新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2)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任何调节和改良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冲突,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据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整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