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16.50KB ,
资源ID:91885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188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八)经济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八)经济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doc

1、1专题跟踪检测(八)经济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洛阳三模)据统计,1949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 年为 74.7%,1957 年为 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解析:选 C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故 A 项错误;1956 年,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是因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不断发展,

2、工业比重不断增加,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依然居半数以上,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故 D 项错误。2下图为 1953 至 195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解析:选 C 图中反映的是 19531957 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GDP 的增长只能反映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人均 GDP 才能体现人民生活改善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经济比例的情况,故 B 项错误;19531957 年是

3、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一五”计划这一国家战略决策富有成效,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和发达国家对比的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综合国力是否接近发达国家,且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8福州二模)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 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这主要是因为(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2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D三大改造成就初显解析:选 A 该时期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国家调整,故 A 项正确;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但物资供应紧张,国家采取计划对物资进行分配,故 B

4、 项错误;苏联等国的援助是物价相对稳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物价进行调整,而不是三大改造的成就,故 D 项错误。4(2018马鞍山三模)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 )A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解析:选 D 1953 年 9 月,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直到改革开放,故 B

5、项错误;“一五”计划后,国家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符合中共八大的既反保守的思想,题干中“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符合中共八大的又反冒进的思想,故 D 项正确。5.“卫星满云霄,一个更比一个高”右图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科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B新中国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C政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解析:选 C 据材料“中稻亩产 52 599 斤” ,可知主要描述的是“大跃进”运动,与中国科技水平无关,故 A 项错误;1984 年国

6、家正式宣布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与材料中时间不相符,故 B 项错误;1958 年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材料中“卫星满云霄,一个更比一个高”可知受到总路线的影响,故 C 项正确;“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故 D 项错误。6(2018潍坊二模)1961 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3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

7、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解析:选 C 据时间“1961 年”可知当时仍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可知调整对象是整个北京高校,不单指与工业相关的学校,故 B 项错误;1961 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结合材料可知是调整高校规模以缓解经济困难,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调整学校的办校规模而不是高校的学科,故 D 项错误。7(2018大同二模)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曾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8、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C经济特区的创立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解析:选 D 据材料“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可知该制度由民间而非政府,由自发而非计划组织。A、B、C 三项都是由政府制定实施的,排除;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由四川、安徽的农村自发的展开,故 D 项正确。8(2019 届高三皖南八校联考)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此决策( )A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有利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

9、展D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解析:选 C A、D 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 1992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可知,此决策有利于促进当地工农业经济发展,故 C 项正确。9(2018青岛二模)1986 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 1995 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解析:选 A 从 1986 年纺织厂破产时的痛哭到

10、1995 年的掌声,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 A 项正确。101986 年 11 月 14 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赠给客人,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轰动。此举实则体现了( )A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B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C两极格局解体推动中美交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选 B 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是 1972 年的尼克松访华,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故 B 项正确;两极格局解体是1991 年的苏联解体,故

11、 C 项错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 21 世纪初,故 D 项错误。11(2018南充三模)1998 年 6 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 40 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7 月 1 日,在中国一直延续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宣告结束。此改革( )A实际上有所减弱社会公平B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C摆脱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改变了按劳分配原则解析:选 B 停止分配福利住房制度与社会公平没有关系,故 A 项错误;福利住房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对此进行了改革,即这次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12、故 B 项正确;C 项属于过度推论,故 C 项错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 D 项错误。1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 5.5 亿,全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 80%。到 1978 年,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 5%。1949 年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 2.2 人,1978 年上升为 8.9人。以上现象的变化得益于( )A义务教育的普及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C希望工程的推动D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解析:选 B 义务教育的提出是在 198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5文盲数量下降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反映出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故 B 项正确

13、;20 世纪 90年代兴起了希望工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 1995 年,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9 届高三滨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 年 6 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 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 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 月, “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 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

14、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 “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 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 年 3 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月 30 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摘编自人民网“一五”计划编制始末材料二 1953 年 9 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

15、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摘编自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述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五”计划指导方针的认识。(12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950 年 6 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可知起步较早,根据材料一“1952 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1954 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得出不断修改完善

16、,边制订边实施,根据材料一“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可知得到苏联的帮助;第二小问,结合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是我国的经验不足,与苏联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随着经济的好转不断地调整。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毛泽东的“施仁政”的思想可知“一五”计划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同时“一五”计划注重内部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因此“一五”计划总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答案:(1)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着手比较早;不断修改完善,边制订边实施;得到苏联的帮助。6原因: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巩固新生政权需要有计划的发展经济;经验不足;相同的社会制度和

17、意识形态;经济形势好转促进了编制的进程。(2)认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是施大仁政。 “一五”计划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是施小仁政。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781987 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1978 年 1984 年 1987 年粮食(百万吨) 304.77 407.31 420.41棉花(百万吨) 2.16 4.19 6.25油料作物(百万吨) 5.21 11.91 15.25农业甘蔗(百万吨) 21.11 39.51 46.8

18、5煤(亿吨) 6.18 7.89 9.20原油(百万吨) 104.05 114.61 134.00电力(十亿千瓦) 256.60 377.00 496.00工业钢(百万吨) 31.78 43.47 56.02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表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信息,提取至少两条信息并以史实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运用史实恰当,史论结合。)(12 分)解析:材料中所展现的是 1978 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取有关信息:分析表格中农业部分,不难发现从 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方面的各种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提取信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19、,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说明;分析表格中工业部分,可以得出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工业方面的数据迅速上升,提取信息1984 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结合所学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进行说明;也可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取信息1978 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进行史实说明即可。答案:信息一: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说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信息二:1984 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农村改革成功推动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增强企业活力作7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促进了工业发展。信息三:1978 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历史性转折;党和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改革开放促进国力迅速提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