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 年秋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6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 ,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姑。后武则天从之,由此可见影响武则天决策的因素是A 儒家文化的影响 B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C 宗法思想的影响 D 封建伦理的强化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 社会经济形态 B 地方行政
2、组织 C 专制集权的程度 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3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A 丞 相 B 廷尉 C 太尉 D 御史大夫4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A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 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 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5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
3、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 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C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 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6北宋在禁军的地区配置上,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制”的政策,名为中央驻一半,地方驻一半,实际上主要部分驻守在京师,只有少量驻扎在边境重镇。这有利于- 2 -A 提高军队战斗力 B 民族战争中处于优势 C 专制主义的强化 D 削弱地方的割据力量7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 “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 , “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制度发展到顶峰 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8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 到 1500、2000、2500 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这一规定,力图A 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 B 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C 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 D 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9古希腊人曾说:“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来,为雅典一邦据 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
5、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象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反映了雅典A 对希腊盟邦实行霸权主义 B 公民大会决定希腊所有重大决策C 追求高超的建筑艺术 D 成为“全希腊的学校”10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 英国 B 马 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C 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1清末名臣吴永亲眼目睹了 “庚子之拳匪,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的情形而写成了庚子西狩丛谈 ,对此事理
6、解不正确的是A 庚子西狩丛谈是研究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出逃过程的第一手资料B 与此“两宫西狩”事件有关而签订的条约是辛丑条约C “两宫西狩”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D 庚子西狩丛谈成书时间至少在 1900 年后12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 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 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 惯做法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13 “他们将 26 类 16
7、0 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政府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 ”材料所评价的条款出自于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4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 ”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A 领事裁判权 B 传教士传教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15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二十一条”签订后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1
8、6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17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 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 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 形成了 “以卑察尊,以小制大”
9、的监察制度 D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18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4 -A 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 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C 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 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19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 (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 ,先得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 皇帝可直接掌承六部职能 B 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C 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10、D 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20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裁决军国大事 B 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 C 草拟审批政令 D 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第 II 卷(非选择题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40 分)21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
11、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1)根
12、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 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5 -(3)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历史发展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2 (12 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
13、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西汉建立不久,异性王被一一铲除,通行弟子被分封到各地,与此同时全国还要约15 个郡的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郡国并行制成为汉初基本政治制度,然而到文景时期,同姓王势力坐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景帝武帝等采取以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同诸侯王开展了一系列斗争。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
14、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23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 6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 不是 1917,2014 更不是 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 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
15、摘自凤凰资讯材料三 201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9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2)材料二中提到的“1894 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3)20 世纪 3040 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
16、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7 - 8 -2018 年秋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 2B 3A 4B 5D 6D 7D 8C 9A 10B11C 12A 13A 14C 15D 16C 17C 18B 19D 20D21 (1)变化: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答首长制到委员制亦可)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2)皇权与法权的冲突。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3)理由:秦朝设丞相短 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4)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
17、的繁荣;而明朝以后我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22 (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选贤任能”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中央集权加强。23 (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2)事件: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罪 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军事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在占领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等原因: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9 -(4)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直至被取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