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8.70KB ,
资源ID:92207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20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13篇记叙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13篇记叙文阅读.docx

1、113 篇记叙文阅读人性光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最后一束康乃馨李代金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字路口。那儿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老钱每天都能擦上 10 多双鞋子,挣上 10 多块钱。老钱刚把自己的工具摆好,就来了一个孩子。孩子背来一背篓花,在老钱旁边放下了。老钱知道,那花是康乃馨。他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卖吗?这时,一个男人经过,男人没有找老钱擦鞋,却走到孩子面前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孩子说:“8 块钱一束!”老钱一听,心想,这花还挺贵!谁知男人连价钱也没还,就选了一束康乃馨,然后掏钱给了孩子。这个男人走后,又一个男人走来,也买了孩子一束康乃馨。等买花的人走后,老钱羡慕

2、地对孩子说:“你的花可真好卖呀!”孩子笑着说:“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老钱听了才知道今天是个节日。他知道过节生意就会变好。他想,今天我的生意也该很好吧!走来走去的人都纷纷向孩子买康乃馨。在人们眼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孩子的康乃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只收了 2 块钱。老钱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我咋这么笨,就没想到卖康乃馨呢!老钱盯着孩子,盯着孩子的康乃馨,眼睛里燃起一团火,他嫉妒孩子,他恨不得把孩子的康乃馨抢过来。要是那些康乃馨是自己的,那自己该赚多少钱呀!只卖一个上午就能顶一个月!这想法一直在老钱的心里转悠着,折磨着他。老钱越是眼红

3、,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卖。人们都只注意到孩子的红色康乃馨,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找老钱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122点都过了,可老钱一上午就擦了双鞋子。老钱恨孩子,他后悔早上没把孩子赶走。要是孩子来的时候,就告诉他这里不准卖花,那自己的生意准好。可现在要赶人家走,已经迟了。老钱看了一眼孩子的背篓,更来气了,孩子就只剩下最后一束康乃馨了。不知怎么的,孩子的最后一束康乃馨却无人问津了。该买的要买的都买了,就是想买的,见只有最后一束康乃馨,没有选择的余地,又嫌它是别人挑剩下的,看一眼就摇头走了。孩子对过往的行人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 5 块钱,只卖 5 块钱!”听了孩

4、子这话,人们连看也不看了。老钱听了暗暗发笑,心里说,真是笨,你一说只有最后一束,谁还买呀!不过,老钱就希望孩子这么叫下去,看他怎么把最后一束康乃馨卖出去!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的康乃馨已经不如早上新鲜了,过往的行人也稀少了。每一个行人经过,孩子都会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 5 块钱,只卖 5 块钱!”可行人瞧也不瞧就走过去了。没有人买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老钱看了不由得意起来,他终于忍不住对孩子说道:“现在没人买花了,你的花卖不出去了!”孩子着急地说:“我要把它卖出去!叔叔,现在什么时候了?”老钱没有表,他说:“应

5、该有点钟了吧!”“啊!都点钟了!”孩子一听就叫起来,“我妈还等我回家去做饭给她吃!”老钱说:“你出来卖花,你妈还要你回去做饭给她吃,她怎么”孩子说:“我妈有病,而且瘫痪在床,动不了,家里没有别人,我要是不做饭给妈妈吃,她就会饿。今天卖花赚到的钱,我还要拿去给她买药。”老钱没想到孩子这么苦,他深深自责。这时,一个男人在老钱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老钱赶紧拿家伙替他擦鞋。老钱擦鞋的时候对孩子说:“你的这束康乃馨,我要了!”孩子听了开心地笑了:“好,我这就卖给3你!”孩子说着就从背篓里抽出康乃馨送到了老钱面前,老钱接过康乃馨,赶紧掏钱给了孩子。孩子接过钱,冲老钱笑笑:“叔叔,我先走了!”然后孩子背上背篓

6、一蹦一跳地走了。老钱见了就笑了。老钱很快就把男人的鞋子擦好了,男人掏出一块钱给了老钱。老钱拿起康乃馨,送到男人面前说:“送给你,拿去给你母亲吧!”男人一愣:“你刚才不是花钱买的吗?怎么不要?”老钱笑着说:“我母亲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我是想让他早点回家才买下的!”男人笑了,说:“我要了!”男人接过康乃馨,然后掏出块钱塞到了老钱手里。老钱说:“我不要钱,我送你”男人说:“你花钱买的,我怎么能白要?”男人说完放下钱就走了。男人走出这条街后,把康乃馨放到街边一块显眼的石头上,他想谁要谁就拿去吧。男人没有母亲,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年 11 期)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

7、内容?2.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孩子的“笑”,这两次“笑”含义有何不同?3.老钱和男人的母亲都已经去世了,却先后买了孩子最后的那束康乃馨,最后又都转赠他人,你是如何理解他们的做法的?本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瘫痪在床,孩子卖康乃馨换钱买药,他来到老钱的擦鞋摊位旁卖花。因为是母亲节,孩子的生意火爆,老钱的生意却很惨淡,这令老钱很嫉妒。当孩子只剩最后一束康乃馨时,却再也卖不动了。这令老钱很高兴,可当他了解到孩子的家境后,就买下了那束花;老钱的母亲半年前就去世了,他想把这束花白送给来擦鞋的男人,男人却花钱买下了,并放到了路边一块显眼的石头上,因为男人的母

8、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2.第段孩子“笑”是为许多人都买自己的花而高兴。第段孩子“笑”是为老钱买了他的最后一束康乃馨,他能回家给妈妈做饭了而开心。43.老钱和男人都很善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言之有理即可)4.先写老钱对孩子的嫉妒,后写老钱对孩子的帮助,使文章情节更有波澜,行文跌宕起伏,突出了人物形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老鞋匠唐常春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

9、便会传递一种温暖。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 60 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黝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我不得

10、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5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

11、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 1200 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 200 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

12、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6“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 5 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

13、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 年第 6 期)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画线句子。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 60 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黝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3. 文章结尾处写到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倒叙。从选文第段“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可知,此处是“我

14、”的回忆,属于倒叙。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鞋匠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山间的沟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鞋匠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的形象,突出了他谋生的艰难。3.老鞋匠热情招呼“我”坐下,并用衣袖擦拂去板凳上的灰尘;老鞋匠主动帮“我”修另外一只鞋子,却只收一只鞋子的钱,“我”忘记带钱,老鞋匠说不用给了;老鞋匠在冷风细雨中等待丢失钱包的失主,却一分钱的报酬也不收,还感谢失主;面对不讲理的顾客,老鞋匠很宽容,不计较。4.突出老鞋匠质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带给人的温暖,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收束全文,引人思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7梦想已经出发杜卫东柳婳人如其名,明眸皓齿,一笑两个酒窝,特别是她略带羞涩

15、的神态和像鸽哨掠过天空一样的笑声,让你觉得即使用春梅绽雪形容她也不过分。然而我印象中的售楼小姐一般善于揣摩购房人的心理,谈笑之间,便把你兜里捂出汗的钱赚走了。柳婳在楼下等我和太太,去看新开的一个楼盘。我将我的新作吐火女神送给她,她表情略显夸张地“呀”了一声:“您是作家?我可喜欢读小说了。”我明白这是一句奉承话,这年头,碎片式阅读已成潮流,有几个女孩儿能认真看完一本纸质版的小说?很快,她开始了游说,介绍这个新开的楼盘。我告诉她,这次是代战友购房,战友只是一个工薪族,授权是 100 万元以内。到达目的地,小区景致和她描绘的基本一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叠石为山,池水环绕,观景台对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

16、海。售楼大厅里人挨着人,像是刚从网里撒到甲板上的无数条鱼,一个个亢奋并焦虑着。柳婳在人群中找到楼盘的置业顾问时,已满头大汗。看了样板间,我很满意,拍了视频发给战友,他也认可,只是希望在价格上最好不要超过 100 万。当置业顾问告诉我们说我们看上的那套房子已经售出。太太慌了,我把太太拉到一边,说沉住气,这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柳婳和置业顾问交涉了很长时间,最后精疲力竭地说,101 万,置业顾问适时地举起手机问她:“还要不要?”柳婳略一沉吟,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要!把房留住。”又扭头对我们说:“保证不超过 100 万,去打定金吧。”我看了太太一眼,得意地笑了,一切在我的预判之中,狐狸终究没有斗

17、过猎手。10 天以后,我们陪着战友去交房款才得知,那日房价并没有降,柳婳把她自己的一万元佣金舍弃了。我听了心头一震。8柳婳很忙,每天要穿梭于三亚的多个楼盘之间。太太告诉我,她是长春郊区的一个女孩儿,带着梦想来到这座海滨城市打拼。她的梦想并非是得到一双灰姑娘的水晶鞋,它平凡而简单,就是在三亚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她和一位同事合租了一间只有 10 平方米的平房,一个正值花季的女孩儿给自己设定的生活消费标准是每月 2000 元包括房租和化妆品。有时候,一包方便面、一碗抱罗粉便是她的中餐或者晚餐。人海茫茫,也许我们就此擦肩而过,但是我们会把这一份感动留在心里。回到北京的我们几乎忘记了她。傍晚,太太突

18、然接到了她从三亚打来的长途,说想和我探讨一下吐火女神中女主人公的命运走向。我有些愕然,接过手机。柳婳对我说,女主人公辛怡之死源于内心的自我迷失,具有很强的警世作用,对人性弱点和社会病象的批判也深刻而有力。只是,能不能让她以实际行动完成一次内心的自我救赎?悲剧的意义固然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世人看,但是在命运的重重雾霾中,难道不可以射进一束希望的亮光吗?哪怕一灯如豆。我很惊讶,不仅仅是她的意见非常专业,更是因为一个游走于城市边缘,为了小小的梦想而努力打拼的女孩儿,居然能够读完一本和她的谋生完全无关的纸质版长篇小说。这让我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温暖。我说:“谢谢你读完了这部小说,如果有机会重印,我会

19、认真考虑你的意见。”另外,我向她道歉,忙活半天却没有拿到应得的报酬。 她先是一愣,继而咯咯地笑了:“我失去了这单业务,还有很多业务在等待我,而你的朋友失去了这次机会,也许就很难再有机会在三亚拥有一盏属于他的灯火了,明明是赚了呀。”她又说:“叔叔,你真的不必愧疚,反而应该祝贺我,因为我的梦想已经出发。” 原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公司特别奖励了她一笔钱,现在她已支付首付,不出几年,她就可以将父母接来三亚过冬了。9“梦想已经出发”说得真好。她的梦想光如萤火,然而当无数个这样微小的梦想抵达彼岸时,中国梦自然会摇曳生姿、绚烂辉煌。(光明日报 2017 年 11 月 24 日 15 版)1.请用简洁的语言

20、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3.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她的梦想光如萤火,然而当无数个这样微小的梦想抵达彼岸时,中国梦自然会摇曳生姿、绚烂辉煌。4.请简要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1.售楼人员柳婳舍弃自己佣金帮“我”战友在三亚定下房子以及和“我”探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问题的故事,表现了柳婳的敬业精神和为梦想努力的坚定。2.插叙。通过“我”太太之口补充交代了柳婳的生活经历,表现柳婳的不懈努力,用她的微笑和敬业留给顾客的感动,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写柳婳有时间读书并和“我”探讨主人公命运做铺垫。3.柳婳的每一个梦想都是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实现的,这无数个

21、小梦想的累积就助她实现了在三亚拥有自己的房子并可以照顾父母,每个人梦想开始出发中国梦就会绚烂。4.作为一个工作人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争取实现。挚爱亲情: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父亲满身污泥渍徐立新那年,母亲病情加重,不能再干任何体力活,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10我只能上县城里的一所普高。开学那天,我的心情失落到极点。空中飘着小雨,父亲送我去报名,同去的还有两名学生和他们的父亲,他们考上的都是示范高中,那是一所考入本科率特别高的高中,意味着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校门。一路上,他们的

22、父亲都在说笑,骄傲自豪的表情一目了然。父亲偶尔也会插上几句,但我能感觉他是出于礼貌,并不是发自真心的。途中要经过一段没有架桥的河道,我的一位表哥正好在那里摆渡,他马上认出了父亲,大声地跟父亲打招呼,问我们要去哪里。父亲说送我去上高中,表哥便说是示范高中吧?恭喜呀!父亲说不是,表哥顿觉失礼了,不再言语。到了县城后,一行人便分开了,我要去的普高,位于偏远的北城,需要坐车去,出租车很贵,父亲选择坐打油机(一种烧柴油的小型机动载人助力车)去。他跟人讲好了价格后,便将我的行李和被褥搬上车,车厢很小,我跟父亲紧紧地挤在一起,动一下身体都难。打油机一路轰鸣地艰难向前,遇到坑坑洼洼处便会激烈地上下左右摇晃,让

23、人心惊胆战。十多分钟后,我们遇到一段长长的坡。由于路面湿滑,又加上超载,打油机根本爬不上去,尽管马力不断被加大,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见此状,父亲说,他下去推;我也要,但他不同意,理由是我脚上穿了一双刚买的新球鞋,他怕我推车时弄脏它,去学校时不好看。于是我便坐在车里,手使劲按住行李和被褥,不让它们掉出去,开车师傅加大油门,父亲则使出浑身力气艰难地推搡着车子,强大的阻力让打油机不停地向后移动、摇晃着,好几次险些就要顶倒父亲,但父亲绝不后退,最终迫使打油机一点点地向前挪动。父亲的鞋和裤子,很快便被路过的汽车溅起的湿泥和污水弄脏了,他头发和脸上也

24、布满了水滴,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11当驶出最后一道坡后,不再有阻力的打油机猛地向前窜了出去,父亲忽地失去了对抗力和重心,一下子趴倒在地,一身衣服全被弄脏了。爬起来后,他将衣服简单地擦了擦,“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又干净了,”父亲说完便带着满身的污泥渍带我去交学费了。我一个刚大学毕业的老乡,在学校当老师,中午父亲请他吃了一顿饭,拜托他对我多加照顾。至此,他口袋里的钱已经很少了,去回去的车站,便不能再坐打油机了,只能走过去。我站在校门口,目送父亲远去,他一手拿着一根扁担,一手拿着来时捆被褥的麻绳,头也不回地一步步地朝前走。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但天上没有太阳,没能晒干父亲的衣服,他上衣、裤子和鞋上的

25、污泥渍依然清晰可见,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也就是从那一刻,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替父亲争口气。3 年后,我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父亲又一次送我去报名。途中,我问他,还记得送我上高中时的情形吗?父亲点点头。我又问,当时您心情失落吗? “有点。”父亲回应道,“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放弃,依然还能赢,就像爬坡推打油机一样,只要卯足劲去推,终究还是能将它推上去的。”我要感谢父亲,是他的不妥协和坚持给了我勇气,是他满身的污泥渍给了我雪耻的决心。(做人与处事2017 年 9 月上 第 17 期,有删改)1.选文以“父亲满身污渍”为题有什么好处?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家中所有的负担

26、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3.通读全文,至少概括出两件表现父亲“不妥协和坚持”的事件。124.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1)“却”表转折,表现了“我”没能完成家庭的希望而内心自责、惋惜。(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打油机被阻无法前进的状态,为后文父亲下去推车做了铺垫,也为后面父亲推车摔倒导致满身污渍埋下伏笔。3.母亲病重,父亲依然送考砸了的“我”我到县城上普高;掩饰失落心情和另两位父亲交谈;表哥唐突恭喜“我”

27、考上示范高中,父亲勇敢回答说不是;父亲咬牙坚持推车,绝不后退;父亲被车子摔倒在地,满身污渍带“我”去交学费。(答到其中三件即可。语言表达意合即可)4.肩负家庭的重担。母亲病情加重,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自尊心强。当“我”所考学校不如别人时,心情低落。勤俭,精打细算。出租车很贵,父亲选择坐打油机。对“我”充满深沉的爱。让“我”坐在车上,他自己下去推车。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母亲的记性笑微母亲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医生说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神经压迫症。我知道,这都是母亲为这个家所日夜操劳,为抚养我们姐妹长大成人而累下的病根。其实母亲的记性一直很好。母亲的命很苦,家里姊妹多

28、,母亲是老大,从六岁开始就要照顾弟妹,背着才一岁多的小弟上了一年的学,即便带着孩子上学仍成绩优异,却终因要带弟妹以及干农活而被辍学,老师还登门劝学几次,可无奈是老大无力抗拒,每次谈起这个母亲都特别惋惜。母亲因吃了没文化的苦,所以母亲特别敬佩读书有文化的人。方圆几十里听来的读书成才事例,从电影里看到的故事,从读书的舅舅姨妈那里听来13的故事,母亲都能过目不忘,过耳不漏,还能把这些故事从头到尾娓娓道来。甚至连电视和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都能在听过一两遍后就能唱,在我们那个精神和物质都贫乏的年代和乡村里,就是母亲的这些故事和歌曲伴着我们进入甜蜜梦乡,伴随我们的童年,也成了指引我们发奋读书,向往外面世界的

29、励志故事。近年来,母亲的记性却越来越差了,很多时候,刚拿过的东西就忘了放哪里,手里拿着钥匙到处找钥匙,有时炒菜还忘了放盐,煮饭忘了插电。可有件事母亲却不会忘记,那就是每次到吃饭的点我还没到家,母亲的电话就如约而至,晚上出去迟点没回去,母亲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直打到我到家为止。我和我一个当校长的老师谈起母亲,他说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后,也是如此,记性很差,做饭忘放水,出门忘回家的路,但在家的时候,每到吃饭的点都要给他打个电话,所以他不管有多忙,接到母亲的电话都要赶回去陪着母亲吃饭。母亲还是不太习惯用手机,平时很少打电话,一是心疼电话费,其次是因为记不住那串长长的电话号码,我拿一个笔记本帮母亲把

30、亲人的号码都记上面了,每次要打电话了母亲就得戴上老花眼镜仔细找号码,然后一个一个数字慢慢地拨。母亲的电话好像是专为我开通的热线似的,因为打我的电话不要钱,更因为我是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女儿。有次晚上我很晚才回家,打开门发现母亲还没睡,在客厅沙发坐着,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戴着老花眼镜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嘴里念念有词,昏昏欲睡。我凑上去一看,母亲手里拿着一张卡片,卡片上歪歪扭扭写着一串数字那是我的刚换的电话号码。我眼睛有些湿润,母亲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可为了能及时方便拨打我的电话,母亲就是这样在每次看电视时拿着小卡片记下那一串长长的数字。从此,我再不敢轻易换电话号码。这些年,离家多年的我回到了家乡工

31、作,本意是为了更方便照顾年岁渐高的父母,可到头来却发现我在他们眼里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母亲忘14了自己已经老了,而我们已经长大了。我到离家几十里外的乡下工作那两年,母亲知道我工作忙,不再天天打电话“跟踪”我了,但在我要休假回家的这天,母亲是一定要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到家的,好给我准备饭菜。有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手机响了,一看是母亲的,我知道母亲一般没事是不会给我打电话的,我的心突地提了起来,上课从不接电话的我急忙跑出教室,一问才知道母亲以为我今天要回家,提前问我什么时候到家。哦,原来母亲把我要回家的日子记错了。我知道母亲的记性会随着年岁渐高而越来越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如何,她不会忘了自

32、己的儿女,就如女儿永远不会忘了自己的母亲。(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 年 10 期,有删改)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近年来,母亲的记性却越来越差了”?2.第段写校长谈自己母亲的内容有何作用?3.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结合具体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1.很多时候,刚拿过的东西就忘了放哪里,有时炒菜还忘了放盐,煮饭忘了插电;记不住电话号码,每次看电视时拿着小卡片背;把“我”要回家的日子记错。2.与“我”的母亲相映衬;表明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即使记性再差,也忘不了自己的儿女;使内容更丰富,中心更突出。3.示例:“我”的母亲记性越来越差与每次到吃饭的

33、点“我”还没到家,她都记得给“我”打电话形成对比,表现了母亲“无论如何,她不会忘了自己的儿女”,突出了中心。4.运用动作描写,清晰地交代母亲打电话时的状态,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外婆的温度杜若冰小时候,我最喜欢土豆了,外婆也最爱土豆,分别是我喜欢吃,外婆喜欢种。外婆将土豆当个宝,土地还未收获时,她就时不时来看看,拂起这片叶,翻翻那边土。如果土是透明的,外婆恐怕就天天趴在那儿看了吧。每每这时,我就站在外婆身后,痴痴的笑她。风吹过,土豆的叶随着夕阳的旋律轻轻摇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土豆时,外婆便经常带着我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掏累了,外婆就站在田埂上,她身上的

34、衣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要起飞一样。每当这时,我都觉得外婆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蹲下身,拿着一个小木棒,细细地抠着土豆边缘的土,待看到那浅黄色的薄皮了,我便开心的扔掉木棍,抓住土豆白色的茎,猛地向上一拔。清脆的断裂声响起,我跌坐在田塍,手中还死死的捏着一片大大的叶子。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外婆拿起土豆,轻轻一抖,土块便落了下来。外婆又挖了几颗,然后将土豆递给我,领着我回家去。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我低着头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着,土豆是温暖的,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到了家,土豆被外婆

35、切成了细丝,经过油与火的双重作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我趴在桌子上,晃着够不到地的腿,深吸一口土豆丝散发来出的香气,外婆只吃一点点,便将一整盘土豆丝推到我面前,宠溺地看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饭后外婆在小溪边洗衣服,我就趴在草坪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找着话题。“外婆,土豆为什么叫土豆呢?”我好奇的问。16“土豆啊,就是土疙瘩,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外婆洗衣服的手顿了一下,她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加了一句,“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外婆用辛勤种植出的土豆,将我喂养成结结实实的人,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黄的皮

36、肤,觉得自己就像是大地的外孙女,大地就是我的外婆。外婆曾对我说过,长在地里的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聆听着大地的脉搏,所以它们懂得大地的快乐与痛苦。现在我搬到了城里,菜场就在楼底下,外婆却坚持给我送土豆。她说,外面的土豆都是人给催产出来的,不好吃。我摸了摸外婆刚刚送来的土豆,依旧透着几分暖意。我闭上双眼,感受着从土豆表皮传来的温度。我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体的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节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 年 9 月上半月刊)1.以“外婆的温度”为标题有何妙处?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选文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句子。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

37、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4.文章运用了照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1.点明文章的主要人物;与结尾相互照应;题目新颖别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2.结构上,引起下文;内容上,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分别把“大地”“土豆”比作有福气的“母亲”和讨人喜爱的“孩子”,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土豆的喜爱之情。174.第段写“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我”低着头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着,土豆是温暖的,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与结尾第段写“我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

38、体的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相照应,使文章内容融会贯通,更为完整,使文章结构更为紧密,浑然一体。故土情深: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炊烟,乡村的坐标张峪铭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一点点剥蚀,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就拿炊烟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吸着伴有炊烟的饭菜香。将山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

39、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一户人家的炊烟,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因为家家户户树立的烟囱,就像一个个坐标点,且顺着天空的炊烟,你就能找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屋土房。小时候,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锄完最后一畦地后,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里的水库,经过一段接一段的田垄,我累得吃不消,跟在母亲后面,嘀嘀咕咕地埋怨着,母亲就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是外婆家冒的18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升腾,顿时想起外婆菜的味道,于是加快了脚步。当然,乡村的炊烟不是都能看得见,许多时候它融在了熹

40、微晨光与昏暗夜色之中。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父亲用单拇指,放在刀刃上来回地横拖,细微的沙沙声带有钢的嗡嗡声,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泡一碗炒米,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挑回到家,左右邻居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了。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还看家里的炊烟。哪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直起身子,望向村子,若炊烟正浓,你肯定又躬身劳作,直到炊烟稀薄,你才扛着犁耙,带着一只

41、小黄狗,吹着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饭菜香,偶尔,也能闻到谁家的鱼肉香。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满膛灶火,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的日子染得火红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没有炊烟升起,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粑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味。可回到乡村时,山上柴草茂盛,家家也如城里,气灶替代了柴锅,烧饭简便了,过程简洁了,可那带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没有炊烟,乡村就如失了魂,落了魄一样,少了灵动之美。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

42、魂。可没有了乡村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选自福州日报2017.10.27,有删改)191.选文第段“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中加点词语“人间至味”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第段为什么说“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3.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1.“人间至味”本指人间最美好的味道,文中指乡村炊烟散发的烟火味带给“我”的情愫是无可比拟的,是令人怀念的最温暖的味道。(意思对即可)2.那时没有钟,人们根据天色和炊烟判断作息时间。(意思对即可)3.表达了作者对温暖、质朴的乡村生活

43、的向往,对过去有炊烟的时代的怀念。4.昔日的乡村,炊烟是一道特有的风景,每天炊烟缕缕升起之时,田间劳作之人便扛着犁耙、嗅着左邻右舍的饭菜香味归家;如今的乡村,气灶代替了柴锅,没有了炊烟的味道,炊烟不再是乡村的坐标。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故乡的香周华诚盛一瓶:春夜十一时,雨中柚花的香。家乡的柚花开了。暗夜里推窗,便被柚花的香包围,那是一种销魂蚀骨的记忆。樱花七日,柚花一旬,很快花落香消,然而那柚花的记忆如同青春,再不能在时光里磨灭。读一日书,不如在柚树林里坐半天,花落满肩,暗香盈袖。柚花是怎么样的?其花五瓣,样子温柔而淳朴。未开,如水滴紧紧抱合。开,则毫无保留地袒露。坦率无遗,向春

44、天毫不保留交代一切。雨后柚花,那是一种坦然之香。再盛一瓶:夏日清晨六时,田野上空的稻花香。20去年始,我在乡下老家,与父亲一起种三亩水稻田。从春到秋。每一回,我从省城回去,干些农活,或在田边枯坐,闻着稻香,看芦荟上的水珠,丝瓜上的蜜蜂,缠绕的树枝,紫红的牵牛花,看碧草、蓝天、飞鸟、鸣蝉。此时,就会想起一句诗:“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人在都市,读来尤有稻花香。偶见朋友圈中,大伙在转一条消息一位画画的朋友,在终南山上找了个破败的房子,整修整修,住进去了。看云,看山,看风生水起,日子悠闲极了。转发的人真多,居然可以这样活他们都这么想。人跟大自然接触多了,是不是就不太会烦躁焦虑?赤脚走在田

45、野上,心是不是就会更加宁静平和?现在想来,八月清晨,田野上空蜻蜓飞舞,稻花的香在薄薄的雾气中飘散,那是一种多么恬静的香。又盛一瓶:秋天晌午,井下五尺,泉水香。秋天在乡下小住。老家依然是用木柴煮粥。白色的炊烟,凝在蓝色的天空里,大米粥的清香,凝在清凉的空气里。我在楼上,依然可以听见母亲在灶间煮粥的声响,可以闻出炊烟的属性 是用去年的松木煮的,还是用刚砍不久的毛竹,还是橘子树枝:橘子树枝尽管已然干透,燃烧时依然会发散出秋天的芬芳;而毛竹燃烧时吱呀作响,有风摇曳的感觉;松木燃烧时比较沉稳,还有松脂在火焰里滴落。母亲会走到井边打水。井里咕咚一声,是一只铁皮桶落入水中,铁皮桶上拴着一根长绳,落入水中的铁

46、皮桶已经灌了半桶,这时母亲便提着绳子,把铁皮桶拎出水面,继而顺手一顿,水桶跌到水面以下,继而顺手一提,水桶便满满地载了水,一下两下三下,水桶被拎到井沿上来。溢出的水花,从桶里一路跌回到井里。一路水花的跌落,因为高度的不同,使得回声亦有不同。村庄远处的溪流,秋水已瘦,婉婉约约。而屋边水井,井下五尺,泉水仍从石壁上涓涓地涌出,一年两年三年,周而复始,日子就这样缓缓地流淌。水面之上的香,那是一种平淡之香。还盛一瓶:冬日黄昏,腊梅枝上,雪花香。21雪悄然停住,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一只松鼠立在柚子树枝头,静静地守护着家园。突然又飞快地跳至板栗树的枝梢,树上的积雪仿佛受到了鼓舞,欣然坠枝,微笑着拥抱大地。腊

47、梅是黄色的,掩在白雪下,悄悄地释放着清香。我用一个瓶子靠近梅枝,只为盛取那雪香。我有这样一些瓶瓶罐罐,一个人轻手轻脚,去盛取各时各处的香。再把这样一些瓶瓶罐罐密封,打包,做成一个套装。我要把它送给你,告诉你,这便是我的故乡。(选自周华诚草木滋味,有删改)【注释】属性:事物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质。1.选文第段画线句与天净沙秋思有何共同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请阅读选文第段,概括三种“炊烟的属性”。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段的画线句。4.“故乡的香”究竟指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体会。1.都是采用多种景物并置的方法(写景的名词堆叠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悠闲恬适的氛围。2.橘子树

48、枝燃烧发散出秋天的芬芳;毛竹燃烧时有风摇曳的感觉;松木燃烧时比较沉稳。3.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鼠和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故乡雪景的灵动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冬景的喜爱之情。4.“故乡的香”是作者对故乡(家乡生活)的回忆与怀念。它也代表着作者渴望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追求。生活思考: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心若宁静,便是最美时光姚敏儿22我们总在寻找,寻找一处能让我们的心安然下来的宁静之地,远离都市的繁华,远离纷扰的尘世,远离人间的烟火。总以为住在山上就能享受山的清净,住在云里,就能享受云的自由,住在树上就能享受树的清凉,殊不知真正的安宁跟你所处之地无关,而是内心保持

49、的宁静,是采菊东篱下的那份悠然,是梦里遇见花开的欣喜。 真正的宁静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内心,心若宁静,便是最美好的时光。所以,静到深处,便是美到深处。 人来到这个世上,并非是来寻找热闹和欢腾的,人是孤独地来,必然也会孤独地走。我想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条宁静的通往永恒的道路,只不过有些人找到了,而有些人湮没在了滚滚红尘中。找到宁静,是否意味着远离红尘,不是的,若你的心放不下,即使远离红尘,也难逃红尘往事的纠葛。所以,寻找宁静之道,首先得学会放下。 通往宁静之道不仅要学会放下,还需要包容。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能容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杨绛先生曾翻译了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就是包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