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82KB ,
资源ID:92211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21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

1、1解密 1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考考点考查内容 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 区分不同变异类型的方法1通过实例学习、理解基因突变的实质;2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3理解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2018 全国卷62018 海南卷142017 新课标 III62017 江苏卷302016 海南卷252016 天津卷52016 四川卷112015 江苏卷15考点 1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1基因重组的类型与发生机制重组类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人工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发生时间 减后期 减四分体时期 目的基

2、因导入细胞后发生机制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重组图像示意2特点只产生新基因型,并未产生新的基因无新蛋白质无新性状(新性状不同于新性状组合)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遗传中(DNA 重组技术除外)两个亲本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相差越大基因重组类型越多后代变异越多【易混易错】(1)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减后期和四分体时期,而不是受精作用发生时。(2)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病毒和原核生

3、物中不发生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前的间期减后期减前期产生原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基因结构的改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基因重新组合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化提供最初原始材料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丰富了进化材料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联系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了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二者均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3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来源的判断(1)根据细胞分裂方式3如果是

4、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如图乙。(2)根据变异前体细胞的基因型如果亲代基因型为 AA 或 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 A 与 a 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如果亲代基因型为 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 A 与 a 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易混易错】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调研 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

5、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C调 研 2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判断4A此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8 个 DNA 分子B此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一定是 AaBbCcDdC此细胞发生的一定是显性突变D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D考点 2 区分不同变异类型的方法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及判断方法(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原 因 环境变化,遗传物质未变可遗传变异(2)判断方法2基因突变和

6、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5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1)类型(2)判定方法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调研 1 4基因型为 AaBB 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过交叉互换C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D甲、乙、丙产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答案】C调 研 2 研究发现某野生型二倍体植株 3 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且突变性状一旦在子代中出现即可稳定遗传。(1)据此判断该突变为_(填“显性”或“隐性” )突变。(

7、2)若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表示为、,其氨基酸序列如下图所示:6据图推测,产生的原因是基因中发生了_,进一步研究发现,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 (1)隐性(2)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终止密码子位置后移,导致翻译(或蛋白质合成)终止延后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A 错误;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只有基因

8、突变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 错误;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发生基因重组,D 正确。 2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荣获 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他们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会发生变化,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果蝇细胞内周期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周期基因能突变为白眼基因或长翅基因C若果蝇体内周期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改变,其昼夜节律不一定发生变化D周期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的替换、插入、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7【答案】C【解析】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

9、变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A 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只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白眼基因或长翅基因与周期基因是非等位基因,B 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发生变化,C 正确。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D 错误。3人类 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 链发生了缺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 链 1718 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乙患者 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 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的携带者和患者B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

10、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C甲患者 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D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答案】D 4从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的自然果蝇中,选用一对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C若该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A 错误。双亲都是野生型,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

11、蝇,而该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因此无论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都能判断突变型为显8性性状,B、C 错误。若突变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一定来源于母本;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既可能来源于母本,也可能来源于父本,D 正确。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答案】D【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通过

12、交叉互换发生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重组,D 项错误。6下列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四倍体鱼与正常的二倍体鱼杂交,生产出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的儿子D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答案】D 7正常人甲无致病基因,乙、丙、丁三人均表现正常。这四个人的 7 号和 12 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对应的碱基排列顺序如表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丙、丁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一定是致病基因为隐性突变所致B若表中碱基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则基因突变前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

13、数量不变C若乙、丙、丁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乙为女性,丙、丁为男性,则乙不宜与丁婚配9D7 号、12 号染色体上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表中为三个人 7 号和 12 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对应部分的碱基排列顺序,其中乙和丁的 7 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由 CTT 变为 CAT;丙的 12 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由ATT 变为 GTT。乙、丙、丁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是致病基因为隐性突变所致或基因突变未改变其控制的蛋白质的结构,A 错误;若表中碱基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因非模板链不转录,则基因突变前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不变,B

14、 正确;若乙、丙、丁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乙为女性,丙、丁为男性,则乙不宜与丁婚配,因该致病基因可能是隐性突变所致,乙、丙、丁均为携带者,乙、丁突变均发生在 7 号染色体上,婚配后患病概率大大增加,C 正确;据分析可知,7 号、12 号染色体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 正确。8如图是三种因相应结构发生替换而产生变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变异类型类似于过程B过程的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过程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过程【答案】D9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0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C基因重组的发生与丙细胞有关,而与乙细胞无直接关系D丙细胞与丁细胞的变异类型相同【答案】C10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生物在遗传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 DNA 分子上体现了其随机性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有的生物不含染色体;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过程中发生的是有丝分裂

16、,该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发生基因重组;细胞的不同 DNA 分子上的基因都可能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基因重组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1甲、乙为两种果蝇(2 n) ,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1A甲、乙杂交产生的 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12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存在基

17、因重组;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没有基因重组;过程有等位基因的分离,没有基因重组;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雌雄配子结合,没有基因重组。13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 C 被 T 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 或 UGA 或 UAG

18、)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这种突变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Bb(A、B 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 表明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作用

19、的结果。【答案】(1)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 正反交 CTCTGA(TGA) 不能 靶细胞缺乏相应的受体(2)5/16 aaBb、Aabb、aabb(3)自然选择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所以这种突变不能使基因的转录过程终止,但可以使翻译过程终止。激素作用需要受体,当受体缺乏时,也能引起肥胖症。(2)根据 A、B 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显性基因越多,体重越大。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Bb,含有两个显性基因,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有 3 个及以上的显性基因)的概率是5/16(1AABB、2AaBB、2AABb);体重低于

20、父母(有 1 个或 0 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3)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13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人类有一种肥厚性心肌病(HMC) ,主要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一般在 30 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该心脏病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 1 所示) ,第 1 代发病情况不详,第 24 代共有 7 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请分析回答:(1)

2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肥厚性心肌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2)经研究发现,此病患者的 原肌凝蛋白(T m)结构异常,提取1 和2 的 DNA,测序结果发现,2 的 T m基因序列仅有 T1(图 2)一种,而1 的 T m基因序列有 T1和 T2(图3)两种。根据 T1基因和 T2基因碱基序列推断,1 的 原肌凝蛋白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_,T 1基因与 T2基因的关系为_。依据遗传系谱图和基因测序结果_(填“可以”或“不可以” )确定 HMC 的遗传方式,5 和6 生育一个终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3)研究发现,T m基因序列有多种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是_(填“定向”或“不定向” )的,T m基因

22、的突变_(填“一定”或“不一定” )会导致 原肌凝蛋白结构变异,原因是_,该机制的意义是降低突变的多害性。(4)1 和2 在 30 岁前的心脏状况最可能为_。该实例说明表现型是由_决定的。14【答案】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替换/改变) 等位基因 可以 1/2(3)不定向 不一定 一种氨基酸对应多种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4)正常 基因型与环境共同15AS 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 UBE3A 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 蛋白由位于 15 号染色体上的 UBE3A 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 基因

23、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 UBE3A 基因由于邻近的 SNRPN 基因产生的反义 RNA 干扰而无法表达(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UBE3A 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 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 AS 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 P53蛋白积累量较_。检测 P53蛋白的方法是_。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_(细胞器)来完成的。(2)对绝大多数 AS 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 UBE3A 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患者:TCAAGCAACGGAAA 正常人:TCAAGCAGCGGAAA由此判断绝大多数 AS 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_方的U

24、BE3A 基因发生_,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 UBE3A 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15织中才会发生 UBE3A 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_性。(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 。现产前诊断出一个 15 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 UBE3A 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 15 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 AS 综合征患者的概率是_(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 XLA

25、 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_。【答案】 (1)多(高) 抗原抗体杂交(或答“分子检测” ) 溶酶体(2)母 碱基(对)的替换(3)组织特异(或答“组织选择” , “细胞特异” , “细胞选择” )(4)1/3(5)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相关(或其他合理答案)16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 XY 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请回答下列问题:(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种,比例为_。(2)有人对

26、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16_。(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若_,则为_。若_,则为_。(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导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你能否推断该技术人员此实验的意图。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答案】(1)2 11(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

27、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后代出现窄叶 显性突变 后代都为阔叶 隐性突变 (4)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 X 染色体上 后代雌株都为阔叶,雄株为窄叶17 (2018 全国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 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 M 和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

28、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 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17B突变体 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 N 混合培养能得到 XD突变体 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 转移【答案】C18 (2018 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

29、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19(2017 新课标 III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 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相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 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 正确;O 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30、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 ii,表现为 O 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 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错误。18【考点定位】基因、环境、性状【名师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20(2016 海南卷25)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 DNA 序列的变化是ADNA 分子发生断裂B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31、【答案】C【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类问题的解题方法(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 mRNA 的碱基序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存在差异,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就为替换的碱基。21 (2016 天津卷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 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19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

32、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A22(2017 江苏卷3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 1、图 2 是从两种材料的 30 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3)图1是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

33、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填下列序号)。基因突变 单体 基因重组 三体【答案】(1)中(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 染色体 吸水涨破(3)花粉母 同源染色体联会(4)同源染色体 【解析】(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能去除根尖、花粉母20细胞的细胞壁,使组织间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由于根尖、花粉母细胞无细胞壁,则在低浓度的 KCl 溶液中,会吸水适度膨胀,使细胞内染色体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无壁的细胞会

34、吸水涨破。【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和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判断减数分裂的时期,理解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23(2016 四川卷11)油菜物种(2n=20)与(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的染色体和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 A/a 控制,

35、并受另一对基因 R/r 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性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F 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 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 R/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 含 R 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答案】(1)纺锤体 不会(2)分生 76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

36、种子植株=31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21(3)隐 R AARR 10/13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 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1/48植株中,纯合子只有 1/13AARR、1/13aaRR、1/13aarr,故杂合子占 10/13。实验二中,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aarr、AARR,原本 F1基因型为 AaRr,现发现子一代体细胞含有两条染色体含 R 基因(基因型为 AaRRr),说明丙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丙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 R 基因

37、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由于该植株基因型为 AaRRr,自交可分解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来看,即 Aa 自交和 RRr 自交,Aa 自交会产生 3/4A_,1/4aa,RRr 可产生 4 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 1/3Rr、1/3R、1/6RR、1/6r,故后代中产黑色种子(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61/63/4=1/48。【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1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若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占 3 份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为杂合子自交。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相对性状(或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如 AaRr 自交,可拆分成 AaAa 和RrRr,再分别求出所需要的基因型的概率,再相乘就得轻易的得出相应基因型的概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