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高频考点解密 23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课标全国卷13,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9 分13,气候正义,9分13,甲骨文研究,9分课标全国卷13,被遗忘权,9分13,青花瓷,9 分 13,小说与故事的关系,9 分课标全国卷13,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9 分13,乡愁,9 分 13,文学与历史的关系,9 分山东卷 68,谈审美移情,9 分68,唐人古体,9 分天津卷 57,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 9 分57,中国人的时间制度, 9 分57,文化消费,9 分浙江卷 79,社会传播,10分810,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评价,9 分江
2、苏卷 719,中国建筑的希望, 18 分1719,从脸谱说起,18 分1719,成人不自在,18 分一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后 面 的 题 目 。汉 代 的 印 章 (节 选 )汉 代 的 印 章 , 在 印 章 史 上 历 来 被 人 们 称 为 古 代 玺 印 艺 术 的 巅 峰 。 汉 初 的 官 私 印 都 继 承了 秦 印 的 制 度 , 官 印 仍 用 田 字 格 和 日 字 格 , 私 印 也 带 有 框 栏 。汉 初 官 印 作 为 当 时 官 方 的 法 物 , 所 用 的 文 字 均 为 小 篆 结 构 , 结 体 方 正 平 直 , 不 做 任 何
3、增 损 处 理 , 以 示 严 肃 。 这 类 文 字 , 笔 画 都 比 秦 官 印 文 字 粗 壮 。 它 们 被 用 在 带 框 格 的 布 局 中 ,整 体 显 得 庄 重 浑 穆 , 平 整 规 矩 。 汉 初 的 官 印 布 局 尽 管 套 用 秦 制 , 但 印 文 面 目 有 了 改 进 , 印- 2 -风 自 有 异 于 秦 , 对 汉 代 后 来 印 章 的 风 格 起 了 奠 基 的 作 用 。 汉 初 官 印 在 布 局 中 取 消 田 字 格 ,应 不 晚 于 吕 后 二 年 。 1972 年 长 沙 马 王 堆 汉 墓 的 “轪 (di)侯 之 印 ”殉 葬 印 ,
4、 布 局 已 不 用 田字 格 , 便 是 有 力 的 见 证 。 轪 侯 卒 于 吕 后 二 年 , 距 汉 开 国 (前 206)仅 20 年 。 汉 官 印 的 布 局和 风 格 并 不 因 用 田 字 格 而 显 得 单 调 , 有 的 做 多 字 一 排 或 两 排 布 局 , 有 的 做 四 字 两 排 布 局 ,有 的 做 四 字 以 上 的 三 排 布 局 。 在 风 格 方 面 , 铸 印 印 文 布 排 严 实 整 齐 , 笔 画 圆 润 浑 穆 ; 凿 印印 文 布 排 活 泼 , 笔 画 生 涩 , 转 折 处 时 见 锋 芒 和 棱 角 。汉 私 印 在 脱 离 秦
5、制 后 , 许 多 方 面 有 了 重 要 的 发 展 。 这 种 发 展 首 先 表 现 在 印 文 方 面 。 它们 运 用 了 增 损 之 法 , 笔 画 繁 者 省 , 简 者 增 , 按 印 文 布 排 的 疏 密 需 要 , 应 情 而 定 , 非 常 灵 活 。这 类 印 文 与 小 篆 相 较 , 结 构 很 不 规 范 , 但 被 大 量 使 用 , 约 定 俗 成 , 得 到 了 当 时 社 会 的 认 可 ,成 了 专 用 于 印 章 中 的 文 字 , 称 为 缪 篆 , 被 列 为 汉 六 书 之 一 。 此 外 , 还 用 装 饰 感 极 强 的 鸟 虫书 入 印
6、。 鸟 虫 书 的 笔 画 , 往 往 带 有 鸟 形 、 虫 形 、 鱼 形 , 因 此 得 名 。 所 谓 鸟 虫 , 放 大 后 , 鸟即 鸾 凤 , 虫 即 螭 龙 。 按 汉 人 习 惯 , 以 龙 凤 形 象 入 印 , 象 征 吉 祥 , 以 鱼 入 印 象 征 相 思 和 爱 情 ,并 非 仅 为 美 化 印 文 。 其 次 , 表 现 在 形 式 结 构 上 , 敢 于 创 新 , 敢 于 变 化 , 重 艺 术 效 果 和 装 饰趣 味 。 白 文 印 , 不 论 是 满 白 文 , 还 是 细 白 文 , 均 朴 实 大 方 , 印 文 布 排 或 匀 称 , 或 对 比
7、 。 朱白 相 间 的 印 , 在 同 一 方 印 中 , 或 用 一 半 朱 文 一 半 白 文 , 或 用 三 朱 一 白 , 或 用 三 白 一 朱 , 通常 将 笔 画 少 的 字 用 朱 文 , 笔 画 多 的 字 用 白 文 , 使 朱 文 笔 画 的 粗 细 近 同 于 白 文 笔 画 的 间 隙 ,使 朱 白 的 量 感 接 近 。 还 有 一 种 在 印 文 周 围 加 饰 图 案 的 印 , 常 见 图 案 为 代 表 四 方 神 灵 的 青 龙 、白 虎 、 朱 雀 、 玄 武 , 有 饰 四 边 的 , 也 有 饰 两 边 或 三 边 的 , 统 称 四 灵 印 。(
8、原 文 有 删 改 )1 下 列 各 句 中 , 对 “汉 代 印 章 ”特 点 的 解 说 ,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A 汉 初 官 印 的 文 字 都 用 小 篆 , 形 成 庄 重 浑 穆 、 平 整 规 矩 的 整 体 格 调 。B 汉 代 的 私 印 , 从 一 开 始 就 脱 离 秦 制 , 印 文 以 笔 法 灵 活 的 缪 篆 为 主 。C 汉 官 印 的 印 文 在 文 字 布 排 上 有 铸 印 和 凿 印 两 种 风 格 迥 异 的 排 法 。D 汉 私 印 将 鸟 虫 书 入 印 , 既 美 化 了 印 文 , 又 隐 含 了 较 深 的 文 化 意 蕴 。【答
9、案】B【解析】本 题 考 查 理 解 文 中 重 要 概 念 的 含 义 。 B 项 , “汉 代 的 私 印 ”“一 开 始 就 脱 离 秦 制 ”与 第 一 段 中 的 内 容 不 符 , 原 文 是 “汉 初 的 官 私 印 都 继 承 了 秦 印 的 制 度 , 官 印 仍 用 田 字 格 和日 字 格 , 私 印 也 带 有 框 栏 ”。2 下 列 对 “汉 私 印 在 脱 离 秦 制 后 , 许 多 方 面 有 了 重 要 的 发 展 ”的 解 说 , 无 误 的 一 项 是 ( )A 增 损 笔 法 的 运 用 , 依 印 文 疏 密 需 要 而 定 , 布 排 灵 活 有 致
10、, 完 全 突 破 了 秦 的 格 式 。B 结 构 很 不 规 范 的 成 了 印 章 专 用 文 字 的 缪 篆 , 被 列 为 汉 字 六 书 之 一 。C 朱 白 相 间 的 印 章 中 , 因 笔 画 的 交 错 相 映 , 构 成 一 种 较 为 匀 称 的 印 文 文 面 。D 把 借 鸟 形 、 虫 形 、 鱼 形 而 形 成 的 鸟 虫 书 用 入 印 章 , 增 强 了 印 章 外 观 的 美 感 。- 3 -【答案】C化 印 文 ”。 误区警示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一是审题不清,不清楚是选择“有误的一项”还是“无误的一项” ;二是
11、弄不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第 1题中“汉代印章”的外延应包括“汉代官印”和“汉代私印” ,在解答中要注意这一外延;三是抓不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 2 题中的关键词是“汉私印” “脱离秦制” “发展”等。技法点拨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语句含意类题目,考生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抓住题干中所提及的概念及相关限定条件或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第 1 题中,概念为“汉代印章” ,限定条件是“特点” 。2搜索概念或语句的内涵信息。论述类文章中,阐述概念内涵的语句常是中心句,多在段首或段尾。如解答第 1 题,通过快速浏览文章各段的首尾句可以概括出“汉代印章”的特点。第一段尾句是汉初官私印继承秦印制度,第
12、二段首句写汉官印所用字体“小篆”的特点,第三段首句写汉私印脱离秦制后的发展等。3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因此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词语,从而判定其内涵。对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也是如此,只有结合该句的上下文,才能体会出该句表达的意思。具体而言,要将各个选项还原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字,一一对照,看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或语句的含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看是语言形式改变了,还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或语句的含意改变了。如第 1 题的 B 项,与原文对照后,发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中第二句话的内容不符,所以该项表述错误。3 下 列 理 解 和
13、分 析 , 不 符 合 原 文 内 容 的 一 项 是 ( )A 秦 代 印 章 有 较 为 统 一 的 制 度 , 官 印 用 田 字 格 和 日 字 格 。B 汉 代 印 章 风 格 的 变 化 , 首 先 从 汉 初 官 印 印 文 面 目 的 改 进 开 始 。- 4 -C 秦 代 官 印 文 字 与 汉 初 官 印 文 字 相 比 , 线 条 相 对 纤 细 。D 汉 印 在 印 文 周 围 加 饰 常 见 的 四 灵 图 案 , 喻 示 大 印 是 权 力 的 象 征 。【答案】D误区警示解答归纳内容要点类选择题,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1没有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不能理解关键词、中
14、心句和重点段的意思。对于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的文段,不能准确归纳概括其意思。2不能做横向联想和纵向挖掘。对于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作品产生的背景等,不能通过横向联想和纵向挖掘来归纳概括。3过度推断,缺乏依据。无中生有、暗换条件、强加某种关系等都属于此类问题,如上题 D 项中的“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就属于无中生有。技法点拨解答归纳内容要点类选择题,考生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1找准找全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一般要综合几句、一段乃至几段文字的内容,因此,在依据题干要求寻找原文信息时,一定要找准找全,不可遗漏,否则就难以判断。如上题的A 项,阅读 A 项之后,要依据 A 项提供的信息到原文中去寻找
15、,可以发现该项信息由第一段中的“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和第二段中的“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两句话归纳而来。2归纳比较。找到相关内容后,要对其进行归纳,然后将自己归纳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判断其正误。如上题 C 项的相关内容是第二段的前两句话,抓住其中关键“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 ,并与 C 项进行比较,便可判断出 C 项是正确的。二 、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
16、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5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
17、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18、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
19、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6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答案】C【解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
20、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 ,二者取一。误区警示1分不清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对照关系,把论点和不相匹配的论据混搭在一起,或者论证过程并不能证明此论点等。2对主要的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概念辨析不明,以致对选项中命题人故意“移花接木”的陷阱不能准确识别。3分不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或者混淆论点和论据。技法点拨1加强快速找准论点的训练。议论文的考查目标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述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
21、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当一篇议论文中出现多个论点时,需要明确的是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和主张。其他的论点(一般称为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要注意不要把“论题” (论的是什么)和“论点”相混淆。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 “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证明什么) ,这两点是有区别的。2加强分析论据作用的训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以后,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 ,包括现实实例、史实以及相关的统计数字等。作为论据的“道理”
22、 ,应该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其正确性应以公认的、规范的论证过程为基础。 3加强论证方法分析的训练。论证方法包括结构和方法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7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B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23、的题目。格 调“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 ,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也是就形式整体而言,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 ,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
24、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到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格” ,后两者则是对应“调” 。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格” “调”在诗评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但其意义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从作品整体层面来说的,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
25、代的格调论, “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 8 -杂言等相对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的思想
26、,培育健全的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可能是审美评判,也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7、( )A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B “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 “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C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 “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和格局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28、思的一项是( )A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 “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B “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的“格”指的是诗的总体风格。C “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 9 -现,虽然“格调”的意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D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诗教方面要比唐诗高。3根据原文内
29、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 “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 、 “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 ,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C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D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以此传播正确思想。
30、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艺术也日益遭到人们的轻视或忽略。艺术在金钱、博物馆和市场的统 治 下 , 日 益 沦 落 为 一 种 博 物 馆 式 的 艺 术 只 是 作 为 谈 论 和 保 存 的 对 象 面对 我 们 。 艺 术 场 成 为 彻 底 的 名 利 场 ! 这 是 何 等 的 虚 无 空 虚 、 萎 缩 、 缺 乏 创 造 性 和 生 命力 ! 而 “虚 无 ”恰 恰 是 世 界 “祛 魅 ”的 必 然 结 局 。“祛魅”是指“那些充满迷幻力的思想和实践从世上的消失” 。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过程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
31、。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宗教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不断分化为科学、道德和文化各自独立领域的过程。这种分化既具有解放的意义使文化艺术从宗教、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也具有灾难性的意义在世俗化的理性面前,文化艺术失去了终极意义的依托,不得不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这不仅意味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艺术表现领域的世俗化、艺术家光环的失落和艺术重要性的降低,而且意味着艺术认同的危机艺术仅仅是人们保存和收藏的对象,是一种商品。正是世界的“祛魅”引发了艺术的“祛魅”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前者使艺术的表现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后者使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这正是黑格尔最先所感所思,又被海
32、德格尔一再阐释的东西。黑格尔认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曾是艺术、宗教和哲学享有同样崇高地位的原因。作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现代- 10 -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与此类似,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对宗教和意识形态统治的怀疑使现代人把目光转向了文化艺术,试图在世俗化的世界中使艺术承担“世俗的救赎”(韦伯)功
33、能把人们从合理化的压力和刻板的日常生活状态下解脱出来。然而,这似乎是一种无法完成的乌托邦想象。一方面,世界的“祛魅”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艺术的“祛魅” ,使后者失去了合法性的根据;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缺乏宗教曾经拥有的功能。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强调:宗教的力量在于它能够通过一整套的仪式和体制,把艺术、政治、伦理、哲学、历史、神话等不同价值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赋予这种庞大的宇宙秩序以生命和意义。但现代艺术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及平凡事实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这就使文化艺术失去了影响社会秩序和日常生活的能力,并一直处于危机之中。(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4、)A 技 术 化 世 界 物 质 主 义 兴 起 后 , 人 们 逐 渐 轻 视 甚 至 是 忽 略 了 艺 术 , 艺 术 沦 为 供 人 保 存和 收 藏 的 一 种 商 品 。B世界的“祛魅” ,包括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过程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C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为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的地位。D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空虚,于是现代人希望艺术能够承担“世俗的救赎”这一功能。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世界的“祛魅” ,所以艺术场成为彻底的名利场,变得空虚、萎缩、
35、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B 艺 术 的 表 现 失 去 了 方 向 和 意 义 , 艺 术 进 入 了 美 学 的 视 界 , 分 别 是 因 为 艺 术 的 非 神 圣化 和 艺 术 的 对 象 化 。C审美体验的对象化,导致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可见美学思维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D因为和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及平凡事实之间缺乏致命的联系,现代艺术失去了宗教曾- 11 -经拥有的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很多著名画家的名画被私人买家收藏,艺术逐渐沦落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B当今世界,充满迷幻力思想的作品的减少乃至消失,很大程度上
36、是受到了艺术的“祛魅”乃至世界的“祛魅”的影响。C现代技术对人的统治和异化,使得艺术很难消解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的压力和日常生活的紧张状态。D现在的科幻和灾难题材的电影,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但由于受“祛魅”影响,其影响力越来越小。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杨光祖纵观文学史,故乡与作家的关系,隐秘而关键。故乡,造就每一位作家的特殊的感觉、特殊的眼光,那种童年时期的人生体验,是他们文学成长的酵母,是他们持续创作的永恒的营养源。有人说,文学的故乡是每个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秘发祥地,对故乡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感悟,关系到作家艺术生命的长短高低。这话是极对的。但随着社会
37、的急剧变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 “故乡”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多余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创作似乎成了制作,文学似乎与作家没有了生命联系,一些新锐作家很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一个码字匠。这是一批没有“故乡”的作家。有的作家,他们觉得一写乡村,似乎就获得了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经常看到一些作家自负地谈到自己的创作,说自己多么熟悉乡村,多少次去体验生活,或者还在某村镇挂职半年,云云。对这种自信,说实话,我很反感,创作不是因为挂职了多长时间、体验了多少次生活而必然有所改进,关键是如何去“体验” ,如何去“挂职” 。相反,另一类作家则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他们
38、常常以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是普世价值的先锋。比如有人明明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却对“乡土”二字很抵触,似乎说他是“乡土作家”就辱没了他。作为作家,并不因为写的是乡村或是城市,就比别的作家优越或是低下。但文学写作,一定是有根性的指向。文学,只与创作出的那个文本有关。- 12 -鲁迅来自绍兴那个小地方,他的小说也充满着那个小地方的气味,但这并没有限制他成为一个大作家。他来自绍兴,却早已超越地域局限,而成为人类的、世界的。没有别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小说钻探人性,达到了伟大的程度。真正的作家都是有根的,不是水上浮萍。至于乡村、城市的区分,当不得真,用佛家的话说,是方便法门,不可以“刻舟求剑”地
39、去理解。但是,没有故乡的作家肯定写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他们是无根的。当然,说一个作家没有故乡,不是他真的没有故乡,而是他还没有“发现”故乡,没有“找到”故乡。作家刘亮程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 ”一位作家讳言故乡,不愿意在作品中呈现故乡的落后,或羞于提及故乡,那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西部”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是落后、愚昧的象征,但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养育了多少伟大的作家。现在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与这片土地无关;作家应该明白你首先是故乡的,才会是世界的。作家可以超越故乡的地域限制,却无法脱离故乡而存在。一个没有“故乡”的作家,是没有出路的。(选自人民日报 ,
40、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2作家对故乡有哪些不正确的态度?请简要概括。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语句的含意。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意境在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及评论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只是到了中国近现代,在各类艺术批评语境中,意境才成为重要的审美术语,成为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一般来说,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意境产生于唐代,佛教繁荣昌盛,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一术语在唐代的出现。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学阐释基础和语料。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后代人对于意境的种种
41、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的年代,为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和想象升华的空间。意境一词,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首次运用是唐代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认为,物境是对实有的山水进行艺术化描写,侧重于景。情境是- 13 -对情感或情绪的描写,重在以情感人,侧重于情。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它们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来命名的,此处的意境确实不能统摄物境和情境,与后二者相比,意境并无明显的优越性。意和境这两个字的意义是无限的,二者组合,其实际的审美包容量远远大
42、于“三境说”中的意境。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重体验,具有模糊性、可延展性,意境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意”这个语汇具有统摄性,意可以认识物和情,物和情却无法涵盖意,尽管三境原本是并列的关系,在传递式的继承中,意境能够包容的内涵却更加深广。王昌龄对意境下了一个判断,又因为他本人以及后人对“意”的广泛运用,客观上使得意境的内涵超越了他原本的规范。一首诗中,应该有景物,能传达意兴, “凡诗,物色兼意兴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 。所谓意兴,应该是感兴起意,是意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是单调写景,不能传达意,无法感兴,写得再巧,终究不为好。对于诗来说, “意”好是最重要的。意境从唐代发展至今,一直
43、被建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塑造这个术语,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如果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那么,构成意境系统的语词单元,以及被意境整合了的同类词汇,都属于外延语境,是“意”与“境”的合理延伸与充分发挥,而被后人归入了一体化的意境。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的存在之一,能体现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对唐诗之美的界定,也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艺术领域。这是意境理论在唐代诗学中建立,最终又推广到其他艺术领域的基础。后人继承并发扬意境理论的时候,即使对意境的具体内涵理解不同,但均不脱离作品分析。意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概念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一个范例。从它的普遍应用来看,平常
44、人也能掌握它的内在含义,并且能恰当应用,使之成为一个活跃的、沟通古今的审美词汇。(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批评和评论中,审美术语意境在古代地位不高,到了近现代才成为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和工具,而且古现代对意境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异。B从目前能见到的诗学文献看,审美术语意境最早出现在唐代王昌龄写的诗格中,王昌龄认为意境只是诗歌三种境界之一,不能够统摄物境和情境。C意兴的意思是感兴起意,是“意”的表现方式,一首好诗应该不是单调写景,而是能- 14 -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意、可感兴,否则诗歌就是再巧妙也不算好诗。D意境能界定唐诗之美就奠定了它能界定其他艺术领域之美的
45、基础,到了现代,评论家就通过对具体唐诗体现的意境分析来类比赏析其他艺术之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术语意境产生于唐代,开始是一个以唐诗作为论述对象的诗学术语,后被推广到各类艺术批评中的原因是唐代是一个创作和理论特别适宜的朝代。B因为意、境两个汉字的含义特别丰富,所以组成术语意境后的审美容量也大于王昌龄所下的定义,客观上也使术语意境的内涵超越了其原来的规范。C若把现代社会中对意境系统中使用的词汇认定为外延语境,是意、境的合理延伸和发挥后的归类的话,就必须以王昌龄“三境说”的意境为核心语境。D现代社会中,人们能恰当地使用审美术语意境,即便是平常人也能掌握它的内涵,这是中国
46、古代诗学美学概念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很好的范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术语意境在唐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以及唐诗的辉煌等,再加上这些内容为理解术语意境提供了材料。B王昌龄的“三境说”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命名的,三境偏重点不同,物境偏重于山水的描写、情境偏重于情感和情绪的抒发、意境偏重于事理的传达。C古代文论表达重体验,使得术语意境具有模糊性、可延展性,也使术语意境有了统摄性,因此在术语意境的发展过程中,意境最终涵盖了物境和情境。D术语意境从它产生那天起就一直被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在传递式的继承中以王昌龄对意境的判断为基础而不
47、断被构建,最终形成一种理论体系。一1A【 解 析 】 “进行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表述错误,文中有“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等内容,这里的“宽泛”是从广义上讨论格调论,但不是说沧浪诗话对“格调”内容的论述比较粗疏和宽泛。2C【 解 析 】 “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 15 -3B【 解 析 】 “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表述错误,原文是“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 二1C2C【 解 析 】 “可见”是强加因果。原文是“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
48、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3D【 解 析 】 “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和“其影响力越来越小”于文无据。 三1首先提出故乡与作家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然后列举当今社会一些与故乡没有真正联系的文学创作倾向;接着以鲁迅为例说明真正的作家应该有根并善于“发现”自己的故乡;最后重申作家无法脱离故乡的观点。【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分 析 文 章 结 构 , 把 握 文 章 思 路 的 能 力 。 分 析 议 论 文 的 论 述 层 次 的前 提 是 了 解 议 论 文 的 一 般 结 构 特 征 , 即 先 提 出 观 点 或 问 题 (当 然 包 括
49、 以 什 么 方 式 提 出 ),然 后 具 体 (举 例 )分 析 , 最 后 得 出 结 论 。 具 体 作 答 时 , 可 先 概 括 每 段 大 意 , 然 后 合 并 同 类项 , 最 后 按 照 议 论 文 的 一 般 结 构 特 征 分 点 表 述 即 可 。2觉得写乡村就有道德优越感,却不懂得如何体验故乡;宣称自己没有故乡,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抵触“乡土”二字;因故乡落后而在作品中讳言故乡,不呈现故乡的面貌。【 解 析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间,即第三段、第四段以及第七段。然后围绕“不正确的态度”从中筛选出关键词句,如“有的作家,他们觉得一写乡村,似乎就获得了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 “相反,另一类作家则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 “一位作家讳言- 16 -故乡,不愿意在作品中呈现故乡的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