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二语文 2019.01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万福大桥塔楼、大明寺栖灵塔、香格里拉大楼、信息产业基地大楼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扬州眼” 。市民们登上一个个“扬州眼” ,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扬州城,城市璀璨美景一览无遗,名城建设格局 。人们享受视觉 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改革开放 40 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A.俯瞰 尽收眼底 震撼 B. 俯看 尽收眼底 震撼C.俯瞰 历历在目 震动 D. 俯看 历历在目 震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2、 分)哲人有言,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 。 , 。 。 , 。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矢志奉献,以甘当“孺子牛”的勇毅接续奋斗,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奉献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A. B. C. D. 3.下面有关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 分)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
3、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刘邦C.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屈原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韩信4.以下诗句中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一致的一项是(3 分)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C.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D.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课外名著阅读(10 分)5.填空题(2 分)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正确的称呼或人名。 跑到可以搭话的远近,就高声对 说:“假如你要和我决斗,
4、那么,咱们先讲明条件。我赢了你不要别的,只要你放下武器,不再探奇冒险,在家乡待一年。这一年里,你得安安静静,剑把子也不许碰;这样你就可以整顿家业,挽救自己的灵魂”26.简答题(3 分)论语子罕中“ , ”两句,比喻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出品格的坚毅。请从老人与海中试举一个能体现出这两句内涵的例子。7.论述题(5 分)在三国演义 “群英会”故事里,谁中了周瑜的计?请简要概括其中计的过程。三、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送童子鸣序归有光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吾友
5、周维岳见余,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谓子鸣旅泊萧然,恨无以恤之者。已而子鸣以诗来,益清俊可诵。然子鸣依依于余,有问学之意,余尤念之。尝见元人题其所刻之书云,自科举废而古书稍出,余盖深叹其言。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士不复知有书矣。以不读书而为学,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恶。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余以是益奇子鸣。夫典籍,天下之神物也。人日与之居,其性灵必有能自开发者。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如卿云轮囷,覆护其上,被其润者不枯矣。庄渠先生尝为余言: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
6、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以此知书之神也。非书之能为神也,古人虽亡,而其神者未尝不存。今人虽去古之远,而其神者未尝不与之遇。此书之所以可贵也。虽然,今之学者,直以为土梗已耳。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岁暮,将往锡山寓舍,还归太末,书以赠之。(选自震川先生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舣舟娄江 舣:停船靠岸B. 余过之 过:拜访C. 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 与:赞许D. 今人虽去古之远 去:距离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归有光的朋友周维岳因为顾念自己的先人与童子鸣的先人之间的旧情,所以对自己
7、无法帮助、接济童子鸣感到很遗憾。B.几年前,童子鸣和归有光见面时,他的诗已经清新隽永可读,超出了一般人,但是他对作诗还是孜孜以求。C.归有光认为科举的盛行,导致士人不读书,只知道乱哄哄地每日争相谋取功名利禄,所以天下常常有人才匮乏的忧虑。D.广东人陈元诚拜书识字,由此可知书籍的神奇功效。归有光以此劝勉童子鸣,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1)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 (4 分)3(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 分)11.归有光认为书对人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 分)四、古诗词鉴赏
8、(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又呈窦使君杜甫向晚波微绿,连空岸却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12.请赏析诗歌首联的表达效果。 (5 分)13.试概括诗人在后两联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4 分)五、名句名篇默写(8 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而不能守也。 (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3) ,子无良媒。 (氓 )(4)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7)春江花朝秋月夜
9、, 。 (白居易琵琶行 )(8) ,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六、现代文阅读(一)(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一切安好如常宁雨煤火炉子早早封上了。插门,关灯,我和姥姥各自钻进一条紫花被。月光被窗外的老槐拦着,只有星星点点漏进来。这星星点点的光亮,让夜的黑色更添几抹清寒。冷,瞬间箍紧了我的每一寸肌肤,让我上下牙乱撞。我试图把被子裹得更严实一点,但无论怎么努力,粗硬的被面还是撑起它得意的棱角,制造出数不清的穴隙。这个叫做“冷”的怪物总是在炉火熄灭的时候悄然而至,现在,被子里四处都有它的地盘。姥姥也没有睡着,她用低低的声音念叨着母亲从青海写来的信。我不情愿理睬她的叨
10、念,我想在给母亲的回信里,告诉她今年的冬天有多冷,告诉她我亲眼见到月光洒在院子里都冷得直打哆嗦,月光一打哆嗦就变成了厚厚的一层冰凌花。可是,这些姥姥一句都不准我写,她只让我跟母亲说,今年冬天是个暖冬,家中一切安好如常。什么叫一切安好如常?我努着劲儿地翻了一个身,心里头竟有点恨恨的。嗓子痒得难受,剧烈的咳从胸腔冲出,我把自己从梦中震醒。窗户纸已经透进极白的光亮,座钟的粗针刚指着六点,旁边被窝儿已经没有人。炉火早打开了,我的棉裤棉袄搭在旁边烤着。雪,老厚的雪。推开堂屋的木门,柴垛盖上了厚厚的白毡,枣树的枝丫间开出大朵大4朵的白色花。土墙、茅厕、鸡窝上,雪,那么地拥挤着,压迫着。 “冷”这个怪物,趁
11、着夜深人静把我们整个村庄搬到了雪的世界里。脚底下,一条细细的小径儿是土黄的,一直蜿蜒到影壁墙西边大门口的木栅栏外边。小径两旁,是锹铲起的参差的雪垛,一垛一垛掺了土星儿的雪,连成两道矮矮的雪墙。远处传来梆子声,有节奏地,在这个独特的整个村庄都覆着大雪的早晨,那“梆梆梆”的声音传递得格外遥远。这是卖豆腐的在招徕生意。卖豆腐的,他的梆子也是一个怪物,一个可爱的小怪物,它发出的声音,能够带着新磨豆腐的香味满村子疯跑。现在,只有“梆梆梆”的声音,逗引着我满胸膛的咳嗽虫跟着“咳咳咳”地狂叫。小巷另一头,转过来一个瘦小的围着毛蓝头巾的人,低着头,双手端着什么东西,一双小脚快速地颠着。猜都不用猜,是姥姥。早饭
12、,姥姥给我端上柳芽茶汤炖豆腐。柳芽还是早春的时候,我跟姥姥一起采摘的。一芽一花苞,从柔柔的枝条上摘下来,又苦又香。姥姥用晒好的柳芽泡茶汤,热热的茶汤,飘着又苦又香的白色蒸汽,熏蒸她的一双病眼。姥姥的眼睛里,有一层白色的云雾,医生说是白内障。姥姥用柳芽茶汤的白色蒸汽,治眼病。姥姥的父亲是乡间中医,姥姥手上有很多偏方,据说都是祖传的。姥姥居然用治眼睛的柳芽茶汤炖豆腐给我吃。姥姥说,怕是我的气管炎又犯了,半夜老是咳。她说,这个东西最润肺,让我快快趁热吃下。陈了一夏一秋的柳芽,泡起汤来又浓又涩,柳芽茶汤炖豆腐的样子要多丑有多丑,比掺了麦麸的菜团子还要丑。我闻不到豆腐的香,只凭着碗里中药汤一般的颜色判断
13、出它的苦。我拒绝吃下姥姥的柳芽茶汤炖豆腐。姥姥不许我去上学,要上学,先喝汤吃豆腐。姥姥的眼睛睁得很开,她就那么定定地看着我。她的眼睛里,是一片又一片白色的云雾。雪花又飘起来,雪絮子突突突地向着村庄、原野倾倒下来。这样的雪,持续了三天三夜。学校是风雪无阻开放的。我咳着,有几天早晨起来额头烫烫的,但我还是想上学,跟姥姥软磨硬泡。姥姥依了我,她在大门口的栅栏边站着,一直目送我走到胡同口。课间,姥姥颠着小脚跑来学校,端着一茶缸雪水柳芽茶汤炖豆腐。盛着茶汤炖豆腐的茶缸,是包了一层又一层毛巾的,最外一层,还包上了姥姥的毛蓝头巾。不围头巾的姥姥,裸露着一头白花花的头发,风一吹,肥大的黑色挽裆裤鼓荡起来,像一
14、个瘦小的人儿乘着一架黑色的风车。卖豆腐的梆子声,在每个清晨准时响起。每天上午的课间,我依然要喝下一茶缸子柳芽茶汤炖豆腐。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直到鸡窝、茅厕、屋顶上的雪被风舔舐干净,整个村庄又裸露在冬天的眼睛里。那年,在柳芽茶汤炖豆腐的滋养下,我的气管炎竟大好了,甚至多少年没有再犯。大学刚毕业,我第一次一个人到外地生活。单位租在一个制刷厂的顶楼办公,我住在办公室旁边的单身宿舍。晚上,工厂收工,同事下班,整栋楼里就剩下顶楼的我和一楼的门卫师傅。楼外是一条宽大的马路,夜很深了,马路上还不时有车辆驶过。寂夜,拉长着内心的孤独和莫名的忧惧。汽车突然减速时车胎碾轧马路的哧啦声,似乎就响在我的心
15、里。这样的夜晚,时常给姥姥和父母写信。笔尖不管跑出多远,信的结尾都会循路而归“一切安好如常” 。放下笔,眼睛湿湿的,丢下许多泪水。(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 年第 5 期)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切安好如常”在文中每次出现的原因异中有同。第一次姥姥不愿意告诉女儿家里冬天很冷以及孩子生病,是不让女儿担心;最后一次“我”在外打拼,不愿意告诉家人5自己的孤惧,是不让他们担心。B.姥姥要用柳芽茶汤炖豆腐治“我”的咳嗽, “我”尝过后怕苦不肯吃。姥姥就每天送到学校, “我”没有办法,只好吃下。没想到姥姥的偏方真的治好了“我”的病,气管炎之后多年都没有
16、复发。C.本文有很多细节都体现出了姥姥对“我”的关爱。例如在孩子起床前,将棉裤棉袄放在炉火旁烤着;一大早出去扫雪开路买豆腐炖汤;冒着风雪送到学校让孩子喝下。D.作者将细腻丰富的情感蕴藏于冷静的叙述中,一点点浸入人心,不由得令人感动。整篇文章没有大喜大悲的情感宣泄,却于不动声色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真情。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 分)17.文章多处用大量篇幅写到了冬天的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7、现代文阅读(二)(1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最美天际线,应该向人心延伸何鼎鼎日前,北京正在进行清理牌匾标识,这引来不少关注,正反两
17、面声音皆有。赞成者认为,北京不少牌匾标识“很不首都” ,毫无审美可言,摘了并不可惜;质疑者则认为,像“庆丰包子铺”这种街边一层楼高的招牌也被摘了,是否真的科学?是否太一刀切?应该看到,无论赞同或是质疑,基点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大家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丽的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与城市相遇,在登高远眺,也在行走其间。美丽的天际线,清朗的建筑立面,都是城市的靓丽名片。驻足黄浦江边或面对维多利亚港,有那条天际线在,就有上海风情与香港格调。具体到北京,没有人不会同意:维护故宫、钟鼓楼、永定门城楼等重要建筑(群)周边传统空间轮廓的完整,有利于保护老城平缓有序的城市
18、天际线;维持长安街、通惠河等处公共空间的开阔清朗,对维护“北京的符号”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也是每一个热爱北京的人的肺腑之言。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塑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天际线,也要关注到人心的起伏。这其实是一条比天际线更重要的曲线。强化对牌匾的监管职能当然没错,对有安全风险的广告牌应该坚决整治,对违法私设的牌匾就应依法拆除,与天际线一起被清理的“架空线”那些电线杆连起来的“城市蜘蛛网” ,就赢得了无数点赞。然而,也要听到这样的声音:“没有了那块熟悉的招牌,迷路怎么办?” “牌匾没了,开车过来更找不着地儿了。 ”楼顶标志、路边店招,是城市的表情包、出行的坐标系,没有
19、了还真容易叫人不习惯。而“3层以上只能安装一块牌匾标识” ,对于一栋体量巨大、有多个出入口的高层建筑而言,是不是有只留天际线,不接地气的嫌疑呢?如若把有多年传统的“老字号”的牌匾也换成统一标识,又会不会失却一些传统的韵味、多元的丰富呢?人们的讨论,也是在期待更务实也更精细、更有效也更接地气的做法。利益高度分化的时期,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什么是判断的关键标尺,什么是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属法治。为了净化城市空间,打造美丽天际线,北京新修改通过了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 ,清理属于有法可依。然而,行政法上同样强调信赖保护原则。那些在老规范下合法合规设置的牌匾标识,其信赖利益是否应该得到保
20、护?这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而在摘除过程中,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社会承受力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精细化的管理一定是法治化的,也应该是将绣花功夫落实到6治理全链条中的。不妨再看看世界。无论纽约还是东京,都有一条被称道的天际线,也都有丰富而多元的城市空间。这不是建筑与天空交接的生硬墨线,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服装” ,而是接纳了建筑之上、空间之中的人文、历史与商业痕迹的。对于整座城市而言,这既是装饰性的,也是叙事性的,是能够讲述城市历史的。尽管今天,现代城市规划越来越强调其科学性,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城市的自我生长性。人们如此关注北京整治牌匾标识,正是在考量:刚性的城市治理之下,需要为城
21、市的有机生长留下多少弹性空间。如果说建筑与天空的交界线只是一条没有宽度的线,那么政策与人心的交界线应是有公共探讨的宽度和温度的。正因此,让城市天际线更美丽,城市空间更清朗,一个为了城市更美好的公共决策要凝聚起更多共识,既需要照顾到城市发展的规律,也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注重决策的透明化与公信力。毕竟,所有的建筑,归根到底是“人的建筑” 。城市,是我们的城市。(选自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18.下列有关作者对“天际线”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认为天际线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靓丽的名片,所以北京集中清理屋顶广告牌匾的行动,没有人不会同意。B.作者认为要塑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
22、天际线,也要稍微关注人心起伏这条曲线,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C.作者认为当下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但要不要打造美丽的天际线判断的唯一标尺是法治,必须有法可依。D.作者认为,让城市的天际线更美丽,让城市空间更清朗,决策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为城市的魅力在于多样性与包容性。1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篇文章首先从现象入手,针对打造城市美丽天际线,清理牌匾标识既有赞同也有反对的情况,提出问题焦点不在要不要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B.在为保护天际线而治理广告牌的问题上,还有很多北京人其实关注的不是摘广告牌本身,而是他们不喜欢“一刀切”
23、的社会治理行动,因为这对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破坏多元的丰富,有损传统的韵味。C.作者举纽约与东京城市美丽天际线的例子,主要是为了与北京的做法进行对比,得出刚性的城市治理之下,需要为城市的有机生长留下适当弹性空间的结论。D.文章举了很多现实的例子,如有城市表情包特点的店招,有传统韵味的的“老字号”牌匾等,它们装饰城市,讲述城市历史,体现商业繁荣、城市活力,不会影响城市的天际线。20.结合全文,请分析打造“最美的天际线”应遵循的原则。 (4 分)八、现代文阅读(三)(1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123 题。自上世纪早期开始大规模生产塑料以来,人类已生产了约 83 亿吨塑料,约四分之三废旧塑料已
24、被抛弃,其中 80%或散落在周围环境中,或进入垃圾填埋场,而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多达 800 万吨,塑料碎片和微粒数量高达 5 万亿。随着塑料垃圾的不断增长,其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塑料废物在环境中会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对于地球环境和人类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72017 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约 90%的废弃塑料通过十条河流进入大海,其中八条在亚洲。而亚洲国家这些塑料垃圾的三分之一来自未收集的垃圾,其余来自被收集起来的垃圾废物,这些垃圾最终被非法倾倒在靠近海岸或河流的地方。在一些富裕国家,塑料问题始于许多人的漠不关心。2017 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英国,每天都有 70 万个塑料
25、瓶被当作垃圾扔掉。透明的塑料饮料瓶主要由聚对苯二酸酯(PET)制成,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50%的 PET 被收集起来用于回收利用,但其中只有 7%被制成了新瓶子。在世界上所有的废弃塑料中,只有 14%被收集起来,而实际用于再加工的则更少,其余都被焚烧或填埋处理,填埋的塑料垃圾将在地下持续存在数个世纪之后才会最终降解。塑料垃圾为何如此普遍?因为被丢弃的塑料毫无价值。重新生产塑料或购买新的塑料产品比回收利用塑料更划算。因此,许多人认为,解决办法是要给废旧塑料一个价值。例如,要求消费者为塑料瓶支付一笔可退还的小额押金。美国的几个州和一些欧洲国家通过实施押金制度,将用后即扔的一次性塑料瓶变成可回收品。减
26、少塑料垃圾,就要为塑料创造一种“循环经济” ,将塑料生产和使用从“石油到垃圾到填埋或焚烧”的单行道困境中走出来。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激励生产者生产可重复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产品,而回收业则要学会如何将所有的塑料垃圾都收集起来。这类设想得到了一些政府、慈善机构、科学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支持。相关人士表示,问题不在于我们所使用的塑料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塑料的使用和处理方式是否适当。对于塑料垃圾之灾,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是这些高科技的解决方案都是关于PET 的,不适合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回收利用能力。人们的另一个担忧是,这些解决方案主要是着眼于改善现有状况,但也许是以忽视未来长期解决方案
27、为代价的,如开发更好的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等。一些短视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给未来的选择带来更高的成本。塑料垃圾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将需要政府、零售商、制造商和回收公司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以采取更好的包装设计,开发先进的回收技术和新型塑料,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废物处理系统和技术。其中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能够分解塑料垃圾的细菌酶工艺,尽管目前其工作效率还很低,但一旦成功分解,废弃塑料就可以转变为其他化学物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的凯文奥康纳说,塑料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只有一种。我们应该继续敦促工业界和政府,实施明智的、多种方案结合的解决方案,但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行为。 “我认为技术最
28、终将会走向成熟,但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自己。 ”奥康纳说。(选自新华文摘2018 年第 19 期)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自上世纪大规模生产塑料以来,大约四分之三的塑料产品被废弃后都进入到海洋中,造成严重污染。B.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也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塑料垃圾问题都是源于公众的漠不关心。C.透明塑料饮料瓶主要由聚对苯二酸酯(PET)制成,全球只有大约 7%的 PET 被回收利用。D.回收利用塑料比重新生产塑料或购买新的塑料产品成本更高,这是塑料垃圾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8A.为塑料创造一种“循
29、环经济” ,是解决塑料垃圾泛滥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B.在“循环经济”模式中,生产者和回收者虽然分工不同,任务不同,但都不可或缺。C.相关人士认为,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对塑料是否有适当的使用和处理方式。D.最适合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回收利用能力的方案,是禁止生产和使用 PET 制品。23.从全文看,解决塑料垃圾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简要概括说明。 (4 分)九、作文(7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依照要求写作。讲真话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应被后天环境污染。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上述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不脱离材料意义,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
30、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9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2019011.A(“俯瞰” 、 “俯看”:均指从高处往下看,但“俯瞰”更强调立足点的高度和视野的开阔。 “尽收眼底” 、 “历历在目”:“尽收眼底”指景物全部看在眼里,强调高度;“历历在目”指景物看得清清楚楚,强调清楚。 “震撼” 、 “震动”:“震撼”更侧重内心的触动。)2.C3.B(应为李广) 4.B(A 杨贵妃,B 贾谊/苏武,C 王昭君,D 诸葛亮)5.白月骑士 堂吉诃德(2 分)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分)体现老人性格的坚毅,可从圣地亚哥自身的饥饿、疲劳、伤情以及外部环境的恶劣等角度举例。举例准确、语言简练即可得 1 分
31、。7.蒋干(1 分) 。曹操的谋士蒋干自告奋勇地去劝降周瑜, (1 分)被周瑜巧施反间计,(1 分)偷走一封伪造的曹军水师大将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 (1 分)致使曹操大怒之下杀了蔡瑁、张允。 (1 分)8.C(与:结交)9.D(不合逻辑,没有依据 )10.(1) (4 分)童子鸣卖古书,尚且几乎不能生活自给,如今要想探求古书的大义,我怕他的生活会更加窘迫。 (“鬻” 、 “自振” 、 “穷” 、句意通顺各 1 分)(2)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吃不完。 (“数罟” 、 “洿池” 、 “胜食”各 1 分)11.修养读书人身心,使人懂得待人接物之术,开发人的天性灵智,使今人与古人精神相
32、通。 (每点 1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吴越一带的人很多往来于我们吴中地区,以卖书为业。从前童子鸣(曾)跟随他的先人游历昆山, (那时他)还很小。几年前, (他)乘船停靠娄江时,我去拜访了他。童子鸣把他的诗作拿给我看, (诗作)已经能够超出众人了。今年他又来,我的朋友周维岳来拜访我,因为顾念他的先人与童子鸣(的先人)相交往的旧情,说童子鸣漂泊无依生活窘迫,遗憾(自己)没办法帮助他。不久以后童子鸣带着他的诗作来(拜访我) , (他的诗)更加清新隽永可读了。然而童子鸣对我还是很思慕, (好像)有(向我)求学的意思,我到现在还特别记得这件事。曾经看到元朝人在他们所刻印的书籍
33、上题记说,自从科举被废以后,古书渐渐出来,我也深深地叹服他们说的话。现今科举更加兴旺,士人不再知道还有书了。用不读书的方式求学,这是子路的“聪明” ,但是是孔子所厌恶的。难怪那些士人在内不知道自身修养之道,在外不知道待人接物的方法, (大家)乱哄哄地每日争相谋取功名利禄,并且逐渐形成流俗,因而天下常常有人才匮乏的忧患。童子鸣对书,大概都能够背诵下来。我因此更加觉得童子鸣不同凡俗。典籍,是天下的神物。人每日与它们在一起,他的天性灵智必定有能够自行开发的机会。 “玉石蕴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因此而滋润;深潭里生了珍珠,崖岸就不会干枯。 ”书所聚敛的(灵气) ,应当有如黄金珠宝的灵气一样,就像祥云盘曲
34、,护佑在它上面,受到它润泽的事物就(再也)不会枯涩了。庄渠先生曾经对我说:广东人陈元诚,少时不曾认字, (忽然)有一天自我感奋激发,拿来四书整天礼拜,忽然间就能够认字了。我因此知道书的神异。并不是书能成为神,古人虽然死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一直都在。今人虽然距离古代很久远了,但是我们的精神也是能与古人的精神相遇的。这就是书可贵的原因了。虽然如此,但是今天求学的人,却只认为(书不过是)泥塑的偶像罢了(是轻贱无用的) 。童子鸣卖古书,尚且几乎不能生活10自给,如今要想探求古书之大义,我怕他的生活会更加窘迫。年末, (我)要到锡山寓所去,回到太末,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他。12.首联交代了时间,写景远近结合
35、,描绘出一幅波绿岸青水天一色的景象,营造了旷阔辽远的意境,引出下面愁情的抒发。 (每点 1 分)13.客居漂泊的忧愁;进退茫然的无奈;别离万里的牵挂;同病相怜的感伤。 (每点 1分) 14.邦分崩离析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匪我愆期 虽九死其犹未悔 剑阁峥嵘而崔嵬 艰难苦恨繁霜鬓 往往取酒还独倾 笔落惊风雨15.B(“我尝过后怕苦不肯吃”错, “我”并未尝, “只凭着碗里中药汤一般的颜色判断出它的苦” 。 )16.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 (2 分)把雪比作白毡和白花,把雪的厚积之态拟作拥挤、压迫之状(或把冷比拟作怪物) , (2 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冬雪之大和天气的苦寒。(2 分)17.
36、 冬天的冷是全文叙事抒情的背景(2 分) 。冬天的冷与姥姥对“我”的温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多次写寒冷,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姥姥对“我”的关爱。 (2 分)冬天的严寒让人难以安好,而把不安好说成安好如常,更有力地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2 分)18.D(A 项“没有人不会同意”太过绝对;B 项“稍微关注”错,原文中明确说“人心的曲线”比“天际线”更重要; C 项中“唯一标尺”错,原文中有“或许还要考虑到社会承受力的问题” )19.D(D 项“不会影响城市的天际线”错。 )20.关注到人心的起伏,追求更务实、更精细、更有效更接地气的做法;要保留城市的传统韵味、多元的丰富。在法治的同时,应考虑社会的承受能
37、力;不千篇一律,刚性的治理下,要为城市的有机生长留下弹性空间;既要照顾城市的发展规律,也需要兼顾各方利益。 (每点 1 分,答到 4 点即可)21.D(A 项,原文第一段只是说“约四分之三废旧塑料已被抛弃” ,没有提及它们被废弃后都进入到海洋中。B 项, “塑料垃圾问题都是源于公众的漠不关心”错。C 项,原文是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50%的 PET 被收集起来用于回收利用,但其中只有 7%被制成了新瓶子” ,并不是说“全球只有大约 7%的 PET 被回收利用” 。 )22.D(原文中无根据) 23.从生产者的角度,厂家应该生产可重复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产品和新型塑料;从商家的角度,可要求消费者支付使用塑料制品的押金;从回收者的角度,则要学会如何将所有的塑料垃圾都收集起来,并开发先进的回收技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要加强对塑料垃圾危害性的认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从政府的角度,可以建立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政策机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多方努力,为塑料创造一种“循环经济” , (每点 1分,写出四点即可。如果照抄原文,没有上位词的提炼概括不得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