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议论文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识人待人慎“爱屋及乌”匡 吉心理学上有一种“光环效应”,即看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是优秀的,就会认为他方方面面都优秀;与之相应还有“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方面有不良印象,就会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偏低。因此识人待人,须理性客观,全面公正。识人待人要警惕“光环效应”与“恶魔效应”。“光环效应”或“恶魔效应”,皆属典型的情感旁移。据说苑记载,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询问姜太公拿殷商臣民怎么办。姜答道:“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遂建议把他们斩尽杀绝。尽管建议未被采纳,但“爱屋及乌”“恶其余胥”两句成语却广为流传。要防止因“爱”或“
2、恶”而产生偏见。因“爱”或“恶”,最终将态度与情绪覆盖到与对象相关的一切,其实很不理性。“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美”的片面倾向,影响对人或事物本质的认知。一家企业需要选聘一名总经理秘书,人力资源总监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推荐,但却无视了被推荐人文笔不佳、爱出风头、不能严守公司秘密等不适合秘书岗位的特点,最终给总经理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使用一名不合适员工造成的后果,可能污染的只是河流;但如果以爱屋及乌与憎屋及乌的情绪覆盖去识人待人的话,污染的就不仅是河流,而且是污染了整个水源,从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基因。2与人相处要避免“爱屋及屋”或“憎屋及乌”。如果喜爱一个人,就觉得这个人一切都是好的,哪
3、怕品行不端、作恶多端、为非作歹的恶人,都是自己圈子里的朋友,都要处处袒护,甚至越过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惜违法乱纪。某人协助好友贩毒,结果自己身陷囹圄。如果不喜欢一个人,“憎而不知其美”,以为这个人一切皆恶,哪怕他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作风正派,便处处排挤挤他,并牵连其周围的所有人。结果会自陷孤立,即使春暖花开之季也觉冷如三九冬日。干部用人也要防止“爱屋及乌”或“憎屋及乌”。如。如果领导干部一旦对某个人有好感,就对他百般信任、非用不可,甚至连缺点也不在乎,可能就会“带病提拔”;一旦对某个人有成见,一点余地也不留,甚至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就坚决不用,极易“因瑕废玉”。并且,这样的“爱”“恶”如果通过一
4、个人迁移到与其相关的人身上,欣赏一个人就对被他推荐或与他亲近的人也特别好,反感一个人就连跟他同地域、同单位的人也一并打压这样“推爱”“导恶”,不仅导致用人不公,而且污染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其实,无论识人用人还是交友待人,都应努力规避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跳出片面、偏执的怪圈,不被所处的位置、特定的情绪所左右,我们必定能看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景,收获“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生。( 人民日报 2017 年 12 月 25 日 04 版)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3 分)33.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联
5、系自己的生活,谈谈选文第段画线句对你的启示。(3 分)5.若在选文第段画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两个例子哪一个适合?选出来并说明理由。(3 分)A.明朝有个吏部尚书叫王翱,他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京城周边一个地方官吏,女婿请求王翱把他调到京城做官,王翱拒绝了。B.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一、1.(3 分)识人待人,须理性客观,全面正确,警惕“光环效应”与“恶魔效应”。2.(3 分)识人待人要警惕“光环效应”与“恶魔效应”;要防止因“爱”或“恶”而产生偏见;与人相处要避免“爱
6、屋及屋”或“憎屋及乌”;干部用人4也要防止“爱屋及乌”或“憎屋及乌”。【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一要抓住题干“哪几个方面”,明确答题角度,“论证中心论点”,要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即抓住第段明确中心论点,再根据中心论点去进行分析;二要整体感知全文,把握全文总分总的结构,从第段有关段落的第一句,即可提炼概括出答案。3.(3 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爱屋及乌”与“憎屋及乌”是对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基因的破坏,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一要注意题干“第段”“论证方法”“作用”等关键信息,明确答题要求及方向;二要结合具体语境
7、分析其作用,抓住“员工”“企业”“污染河流”,抓住“水源”“社会精神文化基因”,分析其作用。4.(3 分)示例:如果与人相处带着“憎屋及乌”的偏见便会自陷孤立,体验不到人生的温暖幸福。比如:在交友过程中,不要带有任何偏见和主观的眼光看待他人。5.(3 分)选择 A 项,因为王翱拒绝女婿调入京城的事例,能有力支撑本段观点“干部用人也要防止爱屋及乌或憎屋及乌”,增强文章说服力,而 B项没这种论证效果。【解析】答题时应先给出判断,再阐述理由。所给材料能否作为相关段落的论据,关键在于二者论述的中心是否一致。A 项中王翱拒绝女婿调入京城的事例与第段中心句“干部用人也要防止爱屋及乌或憎屋及乌”表述的观点相
8、对应。而 B 项从陆游刻苦勤奋谈起,论述他的书巢,与第段论述观点不一5致。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打开阅读世界的多重通道戴荣里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好的读书效果,但如何避免“独学”的窘境呢?读书会是很好的方式。参加读书会能给人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读书会的读书范围较广,能让人从更多侧面感受到知识的广博,打开通向世界的更多通道。读书会的直接性让人能迅速掌握一本书。譬如参加某作家的读书会,作者直截了当的介绍直奔主题,让人知晓该书背后的创作故事。倘若参加有关茶道的读书会,一边喝茶,一边赏读茶道文章,那份情景交融的感觉非亲历者不能尽享。读书会最大的好处是
9、通过参与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品鉴,让人从中受益。我在组织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时,阅读者身份不同、经历相别、学养不一,谈出的感受截然不同。一个人容易陷入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而缺少创新式阅读升华,而读书会则会让人跳出阅读泥潭,思维活跃起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参加一次读书会,相当于把一本书从不同的视角读了多遍,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加深了,自然也就有了新收获。参加读书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结识更多读友。无论是别具一格的想法,还是深邃的阐释,带来的都会是更多的启迪。读友是你遨游书海的同伴,互相间的荐书与交流,会令阅读体验更丰富。在古代,许多读书人也喜欢三五成群日琢夜磨、争辩不休,把读书会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有时
10、也要善读民间之书,热衷于躬身向下,在实践中求真知。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碎6片化阅读会让不少人陷入各种误区。读书会的系统性和思辨性既能让人的阅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也能让人倍享读书妙趣。与读友的交流,让人获得更多的现实考量和思想之果。好多读友,不仅能成为读书路上的对话者,也可成为生活中的同行者。随着书香社会的到来,目前各地都有很多形式各异的读书会,给各类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读好书、深读书成了读书会追求的目标。标准的读书会自然让人受益良多,但不拘形式的读书探讨也是读书会的另类体现,甚至地铁上、单位餐厅乃至同学聚会时,都可以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听听别人的读书妙招。爱书人之间的交流,会让每一
11、本读过的书真正鲜活起来,藏在脑海深处,让人受益无穷。1.作者在选文第段中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分)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3.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作者认为参加读书会能带给人哪些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3 分)75.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3 分)A.我喜欢阅读很久之前某个人向我推荐的文章,这种仿佛我们在共同品读一本书的感觉。海莲汉芙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C.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席勒D.人生须自重。黄宗羲二、1.(3 分)参加读书会能给人提供更宽
12、广的视野。【解析】选文第段由列举参加作者读书会与茶道读书会的不同情境,论证了参加读书会带给人更宽广的视野的观点,借此判断出选文第段的观点。2.(3 分)第段首先提出了:读书会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参与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品鉴,让人从中受益;然后列举自己组织读川端康成的雪国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3 分,意近即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这段话,并明确其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直接提出本段的观点,第二、三句为第二层,列举自己组织读川端康成的雪国的事例进行论证,第四句为第三层,总结全段;然后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即可。3.(3 分)举例论证;列举了古代
13、人把读书会延伸到生活中的事例,论证了“参加读书会能结识更多读友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析】第段主要论证“参加读书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结识更多读友”的观点,画线句列举了古代人把读书会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4.(3 分)通过参与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品鉴,让人从中受益;能结识更多读友8【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可知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进而明确文中论述读书会带给人好处的是段;然后细读这四段内容,可知两段都是先总述读书会带给人的好处,然后具体分析论证,因此概括总结这两段的第一句即可。5.(3 分)A【解析】B、C、D 三项与本文的中心论
14、点无关,A 项表达了读书交流,与选文的中心论点相照应。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说正直正直,是公正、正派、正道、正气之意。“天不颇覆,地不偏载”,是说大自然公正无私,滋养万物;“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是说为人正直,巍然屹立;“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是说为官公正廉明,不辱使命。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与处世最珍贵最基本的品格。正直者无私。正则品端,直则“人”立。古语有云:“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不论说话做事,心怀道义,牢记责任,有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于己不谋私不贪利不饰非,于人不阳奉阴违,于事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心存私欲,何谈正直?正直者无虚。
15、正直者认真、诚信、务实,认真理、说实话、做实事,从不虚着假着,藏着掖着,欺着瞒着,怀揣一颗水晶心。对人,敞开心扉给人看;对事,既求水落石出,又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阴阳怪气,半人半鬼,山间竹笋,腹中空空,如何相处干事?9正直者无曲。正则直,正直者诱不倒、压不垮、骗不了,眼不容沙,心不染尘;不玩“花花肠”,不搞“曲径通幽”,不怕“直如弦,死道边”,不屑“曲如钩,反封侯”;不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始终闻正言,行正道,修正果。言能正人之曲使直。有的人绕弯弄曲,钻空子打擦边球,不执行政策找对策,不靠能力靠关系,不走“
16、衙门”走家门弯了脊梁,何能成事?曲了灵魂,焉能成器!正直者无畏。正直者无反无侧,义无反顾,不偏邪也。“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韩诗外传卷七)对的敢坚持,错的敢反对,追求真理胸有胆魄,求真务实不辞辛苦,不怕困难,善于倾听,善于协调,善于学习,不唯书,不唯上。正直,是理智的坚韧和执着。正直体现着清醒、智慧和境界,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与讲策略、方法和艺术一致的。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就在于人间有正直的浩然之气充其间。做一个正直的人,乃为人之正轨。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民日报2017 年 12 月 11 日,有删
17、减)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103.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结合选文说说,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5 分)5.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3 分)A.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但丁B.不为丝绳留正直,此身谁到万峰头?林则徐C.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D.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三、1.(3 分)正直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主要观点即文章中心论点,然后在充分理解文
18、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等关键处进行提炼概括。文章题目“说正直”是文章的论题,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第段论述“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与处世最珍贵最基本的品格”段分别从正直者无私、正直者无虚、正直者无曲、正直者无畏、正直,是理智的坚韧和执着这几方面来谈正直,最后第段总结全文,提出“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据此概括总结出中心论点:正直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112.(3 分)开篇提出“正直”这一话题的论述,接着使用排比句进行论述形式新颖,增添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共 4 分,意
19、近即可)【解析】文章第段第一句即提出“正直”的话题,接着用一个排比句进行论述,颇具气势,增添文章的文采,同时作为道理论证增强文章说理性,最后进行总结。3.(3 分)道理论证;引用了韩诗外传卷七的名言,论证了“正直者无反无侧,义无反顾,不偏邪也”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析】由第段画线句子后面可知,这句话来自韩诗外传卷七,所以是道理论证。然后再结合道理论证的作用分析即可。4.(3 分)正直者无私;正直者无虚;正直者无曲;正直者无畏;正直,是理智的坚韧和执着。【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题干可知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进而明确答题范围是文章第段;然后细读这五段内容,可知这五段都是先提
20、出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故抓住每一段的第一句总结概括即可。5.(3 分)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正直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分析选项可知,B 项照应选文的中心论点。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胡 浩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12基础性工程,以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一支肩负建设教育强国重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21、,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尊师重教,必得满园芬芳。五年来,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师配置情况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师素质得到提高。统计显示,截至 2016 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 1578 万人,比 2012 年增加了 116 万。小学生师比由 17.711 降低到 17.121,初中生师比由 13.591 降低到 12.411,普通高中生师比由 15.471 降低到13.651。直面短板,定向施策。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收入低、待遇差、发展空间小,乡村教师难招难留,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短板”。2015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22、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让全国330 万乡村教师看到了春天。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强化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改革实施国培计划、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一连串的改革举措给乡村教师送上安心从教的定心丸。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需要留住好教师,也需要培养好教师。通过各地各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全方位改革,教师教育布局结构逐步优化,一个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建立。要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23、、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13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优化管理和改革则让这支队伍充满活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五年来,相关政策、法规等相继出台,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表率。如黄大年、李保国、侯伯宇、叶志平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光辉榜样,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照亮道德的星空。今天
24、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越来越多教师正在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09 月10 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选文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143.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结合选文内容,如何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3 分)5.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选文事实论据的一项。( )(3 分)A.李永琴老师走上工作岗位二十年来,她一向手捧着一颗赤城的爱
25、心,凭着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和优异的业绩,成长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认可的人民教师。B.董芳玲风雨兼程 20 余载,用自我的满腔热诚和无私大爱诠释着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C.梁春荣做为一名从医 20 年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遍了全镇十几个村屯,免费给村民治病。D.于贵勤帮助许多孩子走出深山,成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她却放弃多次进城机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线上。四、1.(3 分)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选文第一段提出论题:一支肩负建设教育强国重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引论),紧接着分别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直面短
26、板,定向施策;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角度来分析问题(本论),选文最后解决问题(结论):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因此,选文的中心论点的15是: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2.(3 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引出本文的论题,同时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联系上文内容来思考,同时回答此题也有一定的技巧。议论文第一段作用一般是: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提出论点。答题技巧: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用名言、俗语提出中心论点
27、+充当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套话(使观点更鲜明,说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增加阅读兴趣);用名言引出论题或论点+充当道理论据+套话;(有时需要强调内容);用事例、现象引出论题或论点+充当事实论据+套话;(有时需要强调内容)3.(3 分)对比论证。选文第段中,将 2016 年专业教师人数、师生比与 2012年对比,突出近几年教师配置情况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进而论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由本段中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 1578 万人,比 2012 年增加了 116 万”“小学生师比由17.711 降低到 17.1
28、21”可知,这里使用的是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2016 年的教师人数、师生比同 2012 年对比,突出近几年教师队伍得到优化,进而论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的观点,依托事实和具体的数字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具说服力。4.(3 分)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直面短板,定向施策;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此题可定位到选文16段,第段是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角度进行论述的;第段是从“直面短板,定向施策”的角度进行论述的;第段是从“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角度进行论述的;第段是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度进行论述的。5.(3 分)C
29、【解析】本文中心论点是“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C 项论述的梁春荣作为赤脚医生,免费为村民治病,与中心论点不符。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虞金什么是时髦?如何追求时髦?追求什么样的时髦?申嘉彤说,“我要做个不一样的90 后”。因为从小就热爱音乐,始终秉持传承民间音乐的情怀,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成了她的“时髦”,让人由衷感佩与赞叹。文化传承要“说”,更要“做”。无论是“传”还是“承”,都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非遗”保护,相较于理念上的重视,身体力行的实践更重要。像申嘉彤那样,在别人忙着过节时,她能带着笔和本,想方设法地采访民间艺人,这种言
30、行合一的精神就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姿态。只有在理念的基础上,往实践的方向更进一步,时间才会给我们留一扇门。传承,正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要“传”得下来,就得为那些即将消散的艺术争取时间。为何在文化保护中,我们会用到“抢救”一词?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看起来或许有些过时的文化艺术,在将来的某个时间,会不会再次被激活,产生影响民族、影响人类的新价值。只有尽力保存,向未来争取时间,17才有新的可能。即使不能活态留存,能多留存相关的文字与音像资料,也就多一分可能。毕竟,我们对于“失传”的喟叹已经太多了。要“承”得起来,就得为那些尚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注入时间元素。科班出身的申嘉彤说,她在学校做了尝试,把民间音乐
31、的一段旋律一段唱腔引入流行音乐,同学们的反响很不错。这种尝试庶几近之。传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脉络。在时间上,与未来最接近的总归是当代。“承”的过程,不必也不能回避当代、回避新、回避变。我们期待,在文化传承与时间的较量中,有更多像申嘉彤这样的青年加入。惟其如此,时间才能为我们开拓更宽阔的路。人民日报(2017 年 12 月 04 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3.第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读完文章后谈谈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3 分)185.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
32、3 分)A.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巴尔扎克 B.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高尔基C.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王蒙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五、1.(3 分)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然后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等关键处进行提炼概括。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先由申嘉彤热爱传统音乐引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接着论述了文化传承要“说”,更要“做”、 传承,正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
33、、要“承”得起来,就得为那些尚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注入时间元素,最后总结全文。全文紧紧围绕“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进行论述,同时结尾“惟其如此,时间才能为我们开拓更宽阔的路”照应文章题目“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因此,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2.(3 分)首先提出了要“承”得起来,就得为那些尚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注入时间元素的观点;然后列举了申嘉彤的事例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承”的过程,不必也不能回避当代、回避新、回避变。【解析】文章第段第一句提出“要“承”得起来,就得为那些尚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注入时间元素”的观点,第二三句列举申嘉彤把民间音乐引入流行音19乐的事例论证观点,四五六句进一步论证观点
34、,并得出结论:“承”的过程,不必也不能回避当代、回避新、回避变。3.(3 分)举例论证,列举申嘉彤的事例,同时将证明了文化传承要“说”,更要“做”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析】画线句列举了申嘉彤在别人忙着过节时采访民间艺人,论证了文化传承要“说”,更要“做”的观点,再结合举列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的作用来具体说明。4.(3 分)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传承,要去其糟粕;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光“说”,更要“做”,我们要向申嘉彤学习
35、,将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元素,让传统能传承下来。【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章主要讲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作者认为传承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往实践的方向更进一步;要尽力保存传统文化,向未来争取时间;为传统文化注入时间元素。最后在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阐述。5.(3 分)C【解析】本文中心论点是“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C 项论述的是传承的重要性。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容人之功”亦为功有人说,“既要敢于担当,又要容人之功”。话虽不长,却令人深思。独木再高也撑不起大厦。一个人能担当固然不易,但更可贵的是容得下20他人冒尖出彩,共同成就一番事业。有家跨国公司,新任经
36、理都会从总裁那里得到木制套娃。其中,小木娃上有张字条:如果每个人都只用比自己小的人,公司就会变成矮人;如果每个人都能用比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会成为巨人。对管理者而言,善用“高大者”便是容人之长,本质上即是容人之功。容人之功,体现着求同存异、从善如流的胸怀和气质。赤壁之战前夕,张昭主和,周瑜主战,两人在大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当孙权采纳了周瑜意见后,张昭转而积极配合支持周瑜,共辅孙权守土,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意见有分歧乃至纷争,并不可怕;凡事谋定之前,尽可各抒己见。但在谋定之后,则不可因观点相异而不作为甚或使绊子。张昭的故事启示人们,心中存有大格局、涵养乐见其成的雅量,处处补台、成人之美,方能凝心
37、聚力,以求大功告成、美美与共。容纳他人成就意味着共创共享,往往孕育着伟大的美德。普瑞舍在研究中发现水母荧光蛋白后与查菲和钱永健等分享了成果,后者接力探索,完成了荧光蛋白在其他物种上重组研究且获诺贝尔化学奖。普瑞舍说: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他们做了我做不到的伟大工作。在西班牙自行车赛上,车手埃斯特万临近终点时不幸遭遇爆胎,只好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纳瓦罗选择跟在后面慢行,最终与奖牌失之交臂。纳瓦罗说:超越爆胎对手取胜不大道德。无论是为他人站在自己肩膀上成功而高兴,还是在竞争中坚守道义与精神,都彰显着“容人”的高尚境界。现实中,容错不易,容功尤难。有的人患有“致命的自负”,总觉得自己
38、全知全能全善,于是事事都想捏在自己手中,不给他人表现的机会;有的人热衷揽功争功,事情做不成就推脱责任,事情做成了则忙着往自己脸上贴金,21擅长做一分、讲十分。在一些地方,干事者败在了“琢磨干事者”之手,久而久之,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影响了干事创业的良性环境与氛围。事业成败最终在人,倘若任由这种风气蔓延,再美的蓝图恐怕也会在“落实”中走向“落空”。正因此,更须倡导与播撒容人之功的理念。回溯历史,秦穆公不仅广纳天下英才,且“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结果“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孤立的,与他人的成长紧密相关。社会的发展永远靠合力推动,既以“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精神履职尽责,又以“
39、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成他人之功,心田似海、同心同德、勠力实干,我们方能赢得更出彩的人生,成就更绚丽的事业。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4.选文第段的内容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5.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3 分)22六、1.(3 分)“容人之功”亦为功(或:容人之功才能成就事业)【解析】根据本文的题目“容人之功亦为功”以及第段“本质上即是容人之功”可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容人之功”亦为功(或:容人之功才能成就事业)2.(3 分)举例论证,通过张昭跟周瑜的故事,生
40、动形象地论了本段观点:容人之功,体现着求同存异、从善如流的胸怀和气质。3.(3 分)首先提出容人之功孕育美德的分论点,然后列举普瑞舍和纳瓦罗的例子论证分论点,最后照应开头再次总结分论点。(共 5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通读文章第段,可知其先提出了分论点,随后又举了普瑞舍、埃斯特万的例子作为论据来论证分论点,随后总结分论点,据此作答即可。4.(3 分)不能。第段阐述了不能容人之功的后果,从反面论证了既要勇于担当,又能容人之功,才能成就事业的中心论点,使文章论证更加充分,更有说服力。(共 5 分。态度 2 分,理由 3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内容上看,第段先讲述了不能容人之功的后果,再结合事例
41、具体说明了其危害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据此作答即可。5.(3 分)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共 3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从第段文章列举的跨国公司的例子,以及最后一段列举“秦穆公”的例子,可看出所举的例子,涉及古今中外,且都极具典型性,据此作答即可。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23有敬畏之心,才会拥有明媚的人生心存敬畏之心,保持清醒和理性。无论是对于自然界的万物,还是人世间的一切,我越来越充满了敬畏之心。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担任很高的职务,主管一个省的经济部门多年,我们常常共同参加一些朋友之间的活动。我印象中,每次见面,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有什么事情说话,咱
42、没有什么事情摆不平的。但是,每当听他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总在想,他的话语中少了一分最重要的元素:敬畏,对权力的敬畏。两年前,我的这个朋友因为本省最著名的一个金融经济大案而锒铛入狱,我多年的担心,最终成为现实。毫无疑问,正是他的无所畏惧毁了他的大好前程。居住在乡下的院子里,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会修剪整理那些树木和花草。院子刚刚建成两年,树木都才两年的树龄。可是,让我惊奇的是,两颗枣树,四棵石榴树,今年都结果了,小小的枣树上结满了枣子,每一棵石榴树上都结了几十颗石榴。面对这些树木,我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充满了神圣的敬畏。一颗树苗栽种到土地里之后,它们就在阳光和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其中
43、隐藏着多少我们并不知道的神奇密码?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我们的能力又有多少呢?在乡间,常常遇见多年不见的人,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也有多年没有走动过的亲戚。几十年的光景,见面之后,看到大家都已经是两鬓斑白,最多的是对时光和岁月的喟叹。屈指算算,几十年了,很多人都儿孙满堂了,24岁月怎么这样快呀!不论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们都无法挽留时间的脚步。在岁月面前,我们是这样的无能为力,是这样的渺小。对于匆匆的时光,我们除了充满敬畏,就是紧紧追赶它矫健的身影。一个在时间面前放纵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事无成的人。只有对时光充满敬畏的人,才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收获希望与成功。每一分钱的财富都来之不易,朱柏庐治家格言
44、中的经典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的是何等的好啊。可是,我却越来越感觉当下国人中相当多的人忘记了对财富的敬畏,到了国外一掷千金,以致很多国家把建设购物城作为吸引中国游客的手段。刚刚发了财的小财主,不去想再发展的事情,而是赶紧购置豪车洋房摆阔气。为儿女办婚事越办越大,各种开支浪费让人痛心。我常常想,当你对权力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权力的惩罚;而当你对财富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同样一定会受到财富的惩罚。敬畏之心,并不是要一个人面对困难时候的畏缩不前,并不是要一个人11丧失人生的勇气和斗志,而是让你正确认识自己,清醒权衡自己的位置和重量,做一个清醒而理性
45、的人。当我们对世界对生活总是心存敬畏的时候,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大无畏的12人,才会成为一个游刃有余的人,才会有宽阔明媚而从容的人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分)252.段运用事例来论证,请概括事例的主要内容。(3 分)3.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文章第段和 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 分)115.作者认为,我们需要对哪些事物加以敬畏?(3 分)七、1.(3 分)有敬畏之心,才会拥有明媚的人生。【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心论点。关于中心论点的问题我们既可以在文中找出,也可以自行归纳。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一般是标题、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处,如果不能在文中找出
46、则根据文本进行归纳。注意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判断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整篇文章都在论证有敬畏之心的人的精彩人生,由此可以判定文章的标题就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2.(3 分)“我”的一位高官朋友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敬畏最终锒铛入狱的事例。(共 4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概括能力及引用事例的作用。概括事例要抓住几个要素,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阅读段可概括出事例26内容为:“我”的一位高官朋友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敬畏最终锒铛入狱的事例。3.(3 分)引用论证,通过引用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经典名句,论证了本段的观点:每一分钱的财富都来之不易。4.(3 分)不能。第段讲述敬畏之心
47、的重要性,承上,第 段解释什么是敬畏11之心,启下,因此不能颠倒。【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两段与文章上下的关系,第段是对上文的总结,而第 段引出了结尾对敬畏之心的感慨,据11此作答即可。5.(3 分)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对时间要有敬畏之心;对财富要有敬畏之心。(任选一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解答此题时只要认真阅读文本,即可找出答题点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对这些段落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 题。(15 分)获得快乐,需要一点智慧比赛没获奖,意大利人却能够狂欢、祝贺;获得了第三名,中国队员面露不快。这鲜明的对比,
48、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怀?个中原因令人深思:国人的“第一”情结,国人的功利心态,像一把无情的扫帚,几乎将人生的快乐清扫得干干净净了。看来,获得快乐,真的需要一点智慧。得奖固然可喜,而享受比赛过程的快乐,更不可或缺。比赛是这样,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太看重第一,太过于功利化,凡事都要名列前茅,什么都要金奖、银奖,那么,在人生路上,你将始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不仅27步履维艰而且可能苦不堪言。所以,快乐的人生,一定是悦纳自我、挥洒自如的人生。就像意大利人那样,大家尽心尽力没有差错,人人表现出色,人生便可无悔矣,于是,便能够开怀大笑,便有理由狂欢、祝贺。所以,真正的快乐必然在功利之外;太多的欲望,有时可
49、能就是精神的枷锁。看我们的教育,似乎也走向了极端。举国上下,成才教育大行其道;大江南北,成功学长盛不衰。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把成功定义为考高分上名校获大奖。而“成人”的教育却被淡化了,快乐的教育被忽视了。整个社会几乎都把目光盯在高考上,都把心思用在六月的冲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每年都隆重上演。金榜题名,则皆大欢喜;万一名落孙山,就可能成了难与人言的灾难。状元,自古以来就令人艳羡,无论在哪里都受到追捧。而很少有人心怀悲悯地问一声:你们的人生快乐?获得快乐,其实需要一点智慧:减少一点欲望,减少一点苛求,不走极端,不求完美,尽力就好。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来压自己,不用拿别人来逼自己,不要用名次来恼自己。站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是旦末,还是净丑,尽心演好自己的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