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62.19KB ,
资源ID:92399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3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素材(20篇).docx)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素材(20篇).docx

1、1记叙文素材(20 篇)记叙文素材主题一:挚爱亲情1.外婆的温度杜若冰小时候,我最喜欢土豆了,外婆也最爱土豆,分别是我喜欢吃,外婆喜欢种。外婆将土豆当个宝,土地还未收获时,她就时不时来看看,拂起这片叶,翻翻那边土。如果土是透明的,外婆恐怕就天天趴在那儿看了吧。每每这时,我就站在外婆身后,痴痴的笑她。风吹过,土豆的叶随着夕阳的旋律轻轻摇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土豆时,外婆便经常带着我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掏累了,外婆就站在田埂上,她身上的衣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要起飞一样。每当这时,我都觉得外婆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蹲下身,拿着一个小木棒,细细地抠着土豆边缘的土,待看到那浅黄色的薄皮了,我便开心的

2、扔掉木棍,抓住土豆白色的茎,猛地向上一拔。清脆的断裂声响起,我跌坐在田螣,手中还死死的捏着一片大大的叶子。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外婆拿起土豆,轻轻2一抖,土块便落了下来。外婆又挖了几颗,然后将土豆递给我,领着我回家去。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我低着头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着,土豆是温暖的,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到了家,土豆被外婆切成了细丝,经过油与火的双重作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我趴在桌子上,晃着够不到地的腿,深吸一口土豆丝散发来出的香气,外婆只吃一点点,便将一整盘土豆丝推到我面前,

3、宠溺地看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饭后外婆在小溪边洗衣服,我就趴在草坪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找着话题。 “外婆,土豆为什么叫土豆呢?”我好奇的问。“土豆啊,就是土疙瘩,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 ,外婆洗衣服的手顿了一下,她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加了一句, “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 ”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外婆用辛勤种植出的土豆,将我为养成结结实实的人,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黄的皮肤,觉得自己就像是大地的外孙女,大地就是我的外婆。外婆曾对我说过,长在地里的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聆听着大地的脉搏,所以它们懂得大地的快乐与痛苦。现在我搬到了城

4、里,菜场就在楼底下,外婆却坚持给我送土豆。她说,外面的土豆都是人给催产出来的,不好吃。我摸了摸外婆刚刚送来的土豆,3依旧透着几分暖意。我闭上双眼,感受着从土豆表皮传来的温度。我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体的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2.母亲的 APP董改正忍不住晒了一张鸡汤图:表面一层油,黄黄的,稠稠的,看图都能闻到香气。唯美一族摇头呼“腻” ,饕餮之徒一连发了几十个眼带红心的表情,精心的主妇惊呼:嗟,竟然是正宗的土鸡!而且是不吃饲料,整天桑树巅上飞来飞去的那种。我忙问何以见得,伊人答曰:你看它翘起来的那小脚!我没看出来。有专业人士说,这鸡绝非菜市场买的。90 后妹子问道:可否告

5、诉我 APP,我也下载一个,买几只。我倒是有些好奇她 APP 的说法,请她白话一番。她说上次大姐请我们吃饭,烧的茄子、辣椒、豇豆,烹制过程极其简单,却那么好吃,食材跟这只神秘的鸡肯定来路一致。“大姐”指的是我爱人。她还真猜对了。我的母亲住在离我不远的乡村里,种了三亩田地,养了两头猪十多只鸡。乡村公交离她门口近,有时候正择着菜,车来了门缓缓开了,有人上下,母亲就像王徽之一样,忽然起了兴致,将择好没择好的菜一股脑倒进袋子里,从车窗里递给司机。司机说,啊呀王奶奶,你看我不正忙着吗?放地上就行了,没人拿你的!4这只鸡活该倒霉,那天闲着没事,在母亲面前踱来踱去的。母亲正思念才出生不久的孙子,他被他外婆接

6、走了。这时车子轰轰响来,母亲忽然想起了我,就顺手把它抓住了。它显得非常吃惊,觉得这不合情理,大声地抗议着,狠狠地啄了母亲一下。母亲将它的翅膀和腿脚扎好,又递给司机。这次司机说,王奶奶,你赶紧涂点药膏,别给感染了!捉鸡的场面是司机告诉我的。我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那有什么事!”母亲是典型的女汉子,我们家从里到外的事,都是母亲操持的。家里开始穷得很,母亲儿女心重,衣食住行她都不愿让子女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于是就有了许多来自母亲 APP 的产品。我有一双回力球鞋,穿的时间长了,大脚趾把鞋子顶了一个洞。母亲剪了一长条涤纶厚布,沿着通的地方绕鞋子一圈,密密缝着,俨然新款。我记得班上的女生小张问:“你这鞋

7、在哪买的?我也想要一双。 ”我心里咚咚地跳那会儿我五年级,女生不跟男生说话的,何况是班花!我上中专时,母亲在一个冬天忽然来了,带给我一打袜子,全是古里古怪加厚袜底的,针脚细密,材料软和,穿起来一定暖和舒服。我的同学们都很想要,他们纷纷打听我母亲在哪里买的,母亲嗫嚅半天,也没说出来。其实我知道,这是穿通了底的袜子,家里拮据,母亲在裁缝店讨来布头,一针针缝起来的。祖父原来是小地主,做的屋子高峻得很。村里兴起小洋楼时,母亲有一天忽然请来木匠,给我们兄妹三人在屋里各架起一间空中楼阁来,连木5匠都对母亲的奇思妙想连连赞叹:“不简单!不简单!”母亲跟木匠说,倒不是要跟谁比,站在楼上和一直住在平房里,看到的

8、东西是不一样的。如今,母亲除了带孙子外,最挂念的也就是我。我有些古怪的嗜好,比如说爱吃秋辣椒、马齿苋、小杂鱼等,爱粗布爱穿布鞋等,她都会托司机带给我。有时候是一个星期一两次,有时候是一天两次,没一定的,还有一天带来了三次,一次是野生昂刺,要活杀才好吃;接着是水塘里的小黑虾,也是趁活着做好吃;最后是泥鳅原来是野塘水干,母亲凑够一样带一样,好像紧急军情一样,一个紧挨着一个来。邻家女儿问我,叔,您也网购啊,让送上门呀,快递小弟精得很,你人善,他就欺负你!来自母亲 APP 的产品,从我出生就开始提供,直到我人到中年她已老去。我愿意永远能接到她的快递,虽然我明白这样她很累,但还有什么比供货给儿子更幸福的

9、事呢?我也知道,这个 APP 终有一天会沉寂,终有一天我再也不能晒出来自母亲的产品,一个失去母亲 APP 的人,不管他多大年纪,都会在心里大声地叫着“妈妈” 。所以,我经常回家去,跟她一起到她的 APP 终端,四处走走,蹭饭蹭菜蹭跟她在一起的时光。3.父母也会撒娇乔凯凯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6“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 ”我伸手去拉母亲。母亲摇摇头说:“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 ”“良药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

10、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吃个药怎么这么麻烦?有病不吃药能好吗?我有点急了,年纪大了还不重视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想到“孩子”这两个字,正欲发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间释然母亲现在的表现可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吗?她是在对我撒娇呀!想到此,我在母亲身边坐下,笑着说:“吃了药才能好呀,这样就有力气跳广场舞了,咱加把劲儿,争取夺得广场舞皇后的称号,让我爸有点危机感。 ”看到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继续说:“来,我帮你倒杯水,赶快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欢你做的饭菜了。 ”母亲点点头,接过药吃了下去。我不知道那药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有一次父

11、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想着父亲已经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个多月后才来到父母家。一见面,父亲就跟我说:“我的伤口还是疼。 ”我顿时紧张起来,难道伤口发炎了?没愈合好?父亲掀起衣服给我看他的伤口,伤口愈合得很好,连针眼都快看不见了。“恢复得很好,没事。 ”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气说。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又跟我说:“伤口有时还是会疼,不会有什么事7情吧?”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我爸这是怎么回事,没事老盼着自己有问题干吗!”一转身,我悄悄对着母亲抱怨。 “越老越矫情,别理他。 ”母亲笑了笑说,“不过,你爸说他很享受你紧张地帮他查看伤口

12、时的样子。 ”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父亲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喊过一次痛。记得有次父亲带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为调皮,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父亲及时拉住了哥哥,自己却扭伤了脚。等到家时,父亲的脚面已经肿得很高了。我和哥哥都很内疚,父亲却说一点都不疼,还笑着逗我们玩。而现在父亲却在我面前“示弱” ,这不是另一种撒娇吗?他是想得到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呀!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当儿女一天天长大,臂膀变得坚强,能够为自己甚至为家人遮风挡雨时,父母心里潜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会激发出来,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依靠,他们

13、也深信,你会像他们爱你那样爱他们。他们愿意在你面前撒娇,是想得到你的体贴、关爱和安慰,正如你小时候赖在父母怀里撒娇,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知道,父母会给予你最周全的保护。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你准备好了吗?4.父亲的车技林之云8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倒插门儿。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上世纪 60 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

14、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

15、生活的县城有 30 多华里。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9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

16、着坐好。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地轻笑几声。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妹妹比我小 5 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10那时

17、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 37 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我知道,我的父亲肯定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但他的车技,或许是全世界最少见的。每一次,当我随着他的身子腾空时,都会有一种飞的感觉。5.寒冬的暖意苏 畅父亲很早就离开了我们,留下 60 多岁的祖父母、刚过 30 岁的母亲,还有

18、 5 岁的哥、两岁的我和尚未出生的妹。自打记事起,家里都是祖父和哥、祖母和我、母亲和妹俩人一个被窝睡觉,天黑或雷电交加的时候,我们几个无一例外地蜷缩在大人的怀里,他们就用身体把我们裹得严严的,我们不再害怕;天冷的时候,我们也会缩在大人的怀里,他们同样也会用身体把我们裹得严严的,我们丝毫不会觉得冷。那时我还小,觉得这样无比幸福。每天早晨母亲都是第一个起床,去给一家人做早饭。祖母穿好了衣服,把我们哥仨的衣服都塞到褥子下面焐着,然后静静地坐在我身边,开始梳她的头发。祖母梳头的时候,经常会轻轻地哼着低沉的歌,那曲调哀伤中11充满无尽的思念,那是她又想念她的儿子了。听见祖母的声音,祖父也醒来,披上他那厚

19、厚的黑棉袄,坐在被子里,从枕头下拿出头天晚上卷好的旱烟默默地吸,不说一句话。祖父的胸膛更加宽厚温暖。睁开眼睛,只要看到祖父坐在他的被子里,我们就争抢着坐进他的怀里。他会迅速把他的被子拽过来,把我们从下巴以下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我们的背紧紧地贴在他的胸膛上,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别提有多温暖多惬意!我们哥仨常常不顾及祖父嘴里叼着的烟,一起挤到祖父的怀里。抢不到祖父正怀位置的两个人,就只好各坐祖父的一条腿。祖父一边把脸使劲地扭向一边,怕烫着我们,一边腾出手来给我们盖被子。这时祖父脖子上的筋被扯得直直的,像木棍一样硬。祖母看到了,会一边埋怨祖父没把烟掐死,一边伸手来夺祖父嘴里的烟。眼看烟要保不住,祖父使劲

20、噘起嘴唇,狠狠地吸上一口,然后把烟雾吐向远处。饭做好了,母亲把灶膛里的炭收到铸铁盆里,端到屋内。那红红的炭很快就把屋子熏暖,我们的衣服也在褥子下焐热了,大人们开始催促我们穿衣服。偶尔有哪件衣服忘了焐,大人们就会用火盆里的炭,把它烤热再给我们穿。12无论是焐热的还是烤热的衣服,都沾上一种木炭的味道,每次穿衣服,我都会使劲抽动鼻子,恨不得把那味道永久地藏到肚子里。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木头燃烧散发出来的味道,朴素厚重,那是生命和生存的味道。等我们穿好衣服,母亲已经把冒着热气的洗脸水端进屋。我们洗脸的时候,她把饭菜摆上了桌子。在大人们的注视下吃饱喝足,又被他们用围巾、帽子把我们哥仨的脸包裹得只剩下一双

21、眼,才在祖父的跟随下,走出家门去上学。祖父总是站在寒风里看着我们,直到我们走出很远才回屋。路边的松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雪后的世界纯洁无瑕。脚下的雪和着风,不停地唱着歌。麻雀在身边飞来飞去,松鼠也不甘寂寞地在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就这样带着家里的温度,披着冬日的晨光,我们一天天长大。祖父母和母亲都已经离我而去好多年了,我总是觉得他们就在我的身后,从没离开过。走在寒冬的雪地上,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那温热的呼吸,听见他们轻声叫我,不知不觉间常常下意识回头看去哦,越是寒冷,越能让我感受那浓浓的暖意,那暖意又叫亲情。6.读懂母亲的“潜台词”王国梁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平时用电话跟她联系。每天晚上给母亲打个

22、电话,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母亲最怕给我添麻烦,她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安心工作和学习。13我每次跟母亲通电话都能感觉得出她很开心,所以我尽可能多跟母亲聊几句。母亲跟所有的父母一样,只报喜不报忧,每天都说过得很好,不用我担心。母亲他们这代人不善于表达感情,从来没说过想我,但我能听出她话中的“潜台词” 。那次,母亲对我说:“咱家的鸡下蛋可多了,我都给你攒了两篮子了!我舍不得让别人吃,都给你留着呢!”母亲的话我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潜台词是:“儿子,你好久都不回来了,我想你了!”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我抽时间回了一趟老家。母亲果然开心极了,眉开眼笑地对我说:“这阵呀,我天天都梦到你!”我说:“妈,那是你想我了,我也

23、想你了!”那次,母亲特别高兴,我领会了她的心意,满足了她的愿望,她自然高兴。后来,我开始学着读懂母亲的“潜台词” 。她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有什么事也怕我着急,总瞒着我。记得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女儿打电话给父亲:“爸,家里都挺好的吧?”父亲故作轻松地说:“我和你妈都挺好的,放心吧。你忙啊,忙就挂了吧,我也要出去下棋了。 ”其实,他是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怕女儿担心才这样说。我们做儿女的,看了这个片段,总觉得有共鸣,因为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母亲与我通电话,每次都说家里这也好那也好。后来家里有过几次不小的事,母亲都不肯告诉我,怕给我添乱,影响工作,所有的事都是她一个人解决。这些事,都我是后来

24、才知道的。不久前,我在电话里跟母亲聊天:“妈,今天下午又去打牌了吗?赢14了还是输了?”母亲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跟老姐妹儿一起打会儿小牌,几乎是雷打不动。母亲听我这样问,说:“今天没去打牌,你三姨和四姨都来咱们家了,陪她们聊了半天。 ”我一听这话,很快明白了,三姨和四姨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她们来家里,一定是有什么事。我问母亲:“妈,是不是你身体不舒服,她们来看你了?”母亲说:“没有,我身体好着呢,你放心吧!我给我孙子做了件棉袄,你过阵回家来拿吧。 ”母亲的话,又被我听出了“潜台词” 。过阵来拿?母亲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一定是这阵有什么事要瞒我。我立即打电话问同村的亲戚,果然,母亲不小心摔了

25、一跤,把腰摔坏了,我侄女在家照顾她,最近亲戚们都陆陆续续去看望她。这么大的事,母亲竟然瞒着我!我立即请假赶回老家。母亲见了我,惊奇地问:“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我故作轻松说:“我的老妈呀,我听出你话里面的潜台词哦!以后呢,你甭有事就瞒着我了。 ”母亲笑笑说:“我没告诉你,是觉得没啥大事,医生说养几天就好了。 ”父母的爱是深沉和深厚的,他们总是在替我们着想,不表露爱和思念,不把坏消息告诉我们。不过,爱有时候真的需要点小计谋和小机灵。用心爱母亲,读懂母亲的“潜台词” ,让我们的孝心细致些,再细致些。7.送 行赵汀生长期在远离老家的城市工作,虽偶尔回去探望父母,也多属公差时顺15便为之,见个面,说几句

26、话,来去匆匆。后来自己上了年纪,独女在遥远的北方定居,渐渐体会到老人的孤独和对见到亲人的企盼,于是专程去探望父母的次数多了起来,且常常一住好些天。每当我要动身返回时,父母总是一脸真诚的感激:“你一回来就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我们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干,净享着清福。 ”他们争着给我提小件行李,紧随着我,步履蹒跚地走到小区大门外,母亲见了邻居就叫对方的名字打招呼,一会儿把我从寒暄的人群中拉出来,推到三岔路口:“走吧走吧,不然就赶不上车了,到家了打个电话来。 ”在将要拐进另一条街时,回头望去,见父母已尾随我走了一段,正相互依傍着站在路旁跟我挥手。去年过完年不久,父亲像枝残荷,迅速地枯萎了。先是应了“人老腿

27、先老”这句老话,腿能移动但抬不高,说是走路,其实只是两只脚贴着地面拖行。稍后,那赖于挂住成排假牙的最后两颗牙终于脱落,于是吃饭囫囵,说话漏风,下颚突出,双唇紧眯成一条缝,嘴巴不停地蠕动,似总在嚼着什么。他年轻时英俊潇洒、走路风风火火的样子仿佛就在昨日,心中不免黯然。又是一个与父母告别的时刻,父亲先向母亲示意让她送我,然后努力地拖着腿脚向门边挪动,扶着门框目送我下楼。母亲下楼时紧抓楼梯扶手,下几个台阶就停息片刻,好不容易出了楼梯口。我脚步快,回过身去等待落下的母亲,却猛地见父亲正站在楼上,一只手扶着走廊的护栏,一只手16抬到胸脯的位置,向我缓缓挥动。我的两眼瞬间就涩了。此时,母亲赶了上来,拉着我

28、的手说:“你年纪也不轻了,要注意身体,不要太晚睡,有空就多回来。 ”她还是在小区门外停了下来,见到邻居却不似从前那样一一喊名字打招呼,只是点头笑笑。告别时,母亲近来越发呆滞的目光突然清爽温柔起来,身体却倚在小区大门上,迈不开半步。她从头到脚看着我,反复说:“你要吃饱饭,别怕胖,要多吃饭和粥,老话说米谷才养人,要保重”就像会传染似的,向来寡言的父亲话也多了起来。上一次告别时,父亲没像往常那样站起来,他坐在藤椅上欠了欠身,说:“你这次回来我们谈得比以往多,我当中有些话只是说说而已,你不要放在心里。 ”又道:“你这次突然有事要提前回去,也没有关系,你就放心走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你上次走后,你妈好几

29、个晚上都睡不好觉,你尽量多回来。 ”他轻轻咳了几声,叹了口气,眼圈有些发红。父母为我送行时走的路越来越短,话却越来越多,他们真的老了,老得那么迅速,老得不成样子,不知还能送我几次,还能跟我讲多少话。如今,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回去陪伴父母,多为他们提供几次为我送行、向我唠叨的机会这也许是我能为父母做的最后的事。主题二:生活感悟8.生活需要节奏感17李洪兴因为失眠,时间一长,对“熬夜”却没了感觉。直到周围朋友念叨,“年龄越大,越熬不动了” “熬一次夜,很久都补不回来” ,这才意识到“熬夜”是多数人的苦闷。熬夜有害健康,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可是,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可抗因素” ,如加班赶工、值夜

30、班等,总是很难在工作生活与充足睡眠之间找到适度的平衡。当然,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热衷于“夜生活” ,后半夜兴奋也是常有的事。无论情不情愿,现代人的“睡眠剥夺”客观存在。后果显然也不甚乐观。多数人不会因为熬了夜而无视第二天“八点到岗”的要求,有几人又能时刻都精神饱满,甚至不焦虑、不烦躁?其实,被压缩的睡眠,与其说是“眼皮的战争” ,不如说是生活节奏的抗争。我们经历的每一次“睡眠剥夺” ,何尝不是“节奏剥夺”?生活,需要保持节奏感。有两件事很有节奏感,一是音乐,二是跑步。很多人喜欢边跑步边听音乐,或许也是因为节奏感带给人的愉悦。当听到节拍分明的曲子,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跟起来,扭也好、动也罢,

31、即便是一起摇摆,也会平添几分激情。更别说跑步了,在步伐间调整好呼吸,并非易事。对每个人来说,生活奥秘恰恰藏在音乐和跑步的节奏里:音乐过于亢奋,奔跑过于急促,像极了现代人忙碌的快;音乐相当舒缓,奔跑如同踏步,也类似于一些人18的失落。人生的快慢、急缓总是在节奏的跳动中转换,关键看如何掌握。难的是,生活的节奏,或温柔或昂扬,从来不是简单的二分。一些人的确很忙碌,因为能够认清动力和压力的分界点,即便一天有 25 个小时,也不会被高强度、快节奏击倒。而有些人面对生活更多的则是悲观消沉,因为步伐凌乱、节奏慌张,甚至“丧”了起来。就像年轻人中流行的“丧文化” ,虽有调侃之意,虽在“我觉我丧”中找到了一块舒

32、适空间,但无意义的放空也换不来想要的激情与活力。实际上,站在生活的路中央,一头是鸡血满满、一头是颓废不堪,向哪个方向奔跑都是自我消耗,非但踩不住生活的鼓点,反而会自乱阵脚。生活更钟爱有意义的节奏。有三个女孩的故事值得一说:一个 80 后女孩来到陕北农村,住窑洞、种庄稼,写生画画,用颜色绘出黄土高原的感动;一个建筑学博士,随着科研团队来到云南和四川的贫困山区,用双手为当地人改造危房;一个名校毕业生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建书院以传播那些自己熟识的文化遗产。她们既难称伟大又不失平凡,不是因为多么惊天动地,而是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用恰当的节奏经营生活的美好,于己于人都散发着一种可贵:进击生活,

33、因为热爱,所以精彩。节奏感像火候,是技术也是艺术,掌握好才能烧出精致。制作一只建盏,若想复原成“曜变天目” ,过程中有万千种可能,坯土搅拌的黏度、颗粒的粗细度、上釉的均匀度、烧制的时间与温度等等,无不考验制作者的力度、节奏与耐心,精品与次品也往往就在一念之差。时至今日,当人19们讨论“精致”与“粗鄙” 、 “存在”与“意义”时,别忘了还有节奏与秩序。有人说,熬夜是没勇气结束一天,睡懒觉是没激情开始新的一天。或许夜已深, “内在有激情,但是还是要从容不迫” ,这句忠告在耳畔响起时,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重整行装再出发?9.蛮 竹李俊玲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当你搜肠刮肚地冥想时,历史无迹可寻,可有

34、些事物,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一瞥,那潜伏在你内心里最熟知的记忆神经便被骤然牵起。那天,走在街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辆用蛮竹做的推车,于是脑海便翻涌着关于它的所有片段,如一扇门在我眼前开启,门内是老家郁郁葱葱的蛮竹。蛮竹,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竹子,高大而粗壮,挺拔的竹竿带着大地黑土的倔强直冲云天,恣意地向白云深处延展。 “蛮”即“大” ,在布朗族眼里乃“王”之意,在我看来,他有的是王者的大气而无霸气,有王者的博爱而没有狭隘,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蛮竹苍苍,他是主妇,染绿了山寨,掩映着篱笆和野花,让家变成了温馨的小窝。蛮竹苍苍,他是壮汉,带领着源源不断的子孙,世代驻

35、守着大山,倾其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而善良的人们。蛮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暖暖的记忆,生长在心里最肥沃的地方。春天,20细雨绵密,柔柔地洒向静默的大山,黑土里,岩缝中,蛮竹用积蓄了一冬的能量破土而出,开始了一生不懈地拔节。在天地间,细雨的轻柔与蛮竹的刚劲完美地交融为一幅烟雨图,唯其这般,山林才显得灵动而多彩。记得小时候,我和阿公到山里找菌子,看着满坡地蓄势待发的青笋,阿公笑着对我说:你看,我们的朋友开始出土了。是啊,我们的朋友,它是布朗族一辈子也离不开的朋友。经过季节的洗礼,蛮竹从嫩绿到油绿再到淡黄,一节节展示着自己的壮硕。于是人们砍来蛮竹,建房、做成家具农具,把蛮竹丝丝入扣地编织进了自己的生活

36、里,日子也透着清淡的竹香。老家保存着一根扁担,宽厚而结实,被阿公长满老茧的手磨得光滑而透亮,那是一根浸透了汗水的扁担,从阿公砍下蛮竹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了一个战士,肩负起家的重任。在挑起日出与月落的过程中,父亲长大了,于是阿公便一担担地翻山越岭,把家里有限的食粮挑运给外出求学的父亲。蛮竹做的扁担渐渐弯了腰,色泽由淡黄变成灰褐,父亲在城里工作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这时,扁担也完成了一生的使命,静静地靠立在屋子的角落,年迈的阿公拄着拐杖,背上是岁月留下的一个弧线。每次看到阿公遗留下的那根蛮竹扁担,总会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章节,一样的情感被不一样的符号所记刻着,那根扁担被年月镀上了一层光晕,那是

37、父爱厚重的光晕,常常氤氲了我感动的泪眼。一切农具几乎都来源于蛮竹,箩筐、耙、扁担、簸箕、手推车21这些用具经过岁月的积淀,有些被人们的手磨得光滑,有些被汗水和黑土一层叠一层凝结成褐色,这是经过耕耘、种植、收成而留下的劳苦见证。布朗人离不开它,离开了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终结,在这些平凡的农具中,我看到了山里人伟大而坚毅的人格魅力,他如苍苍的蛮竹,在骤风暴雨中依旧能挺直脊梁,压不垮催不倒,倾其一生来承受和付出,这共同的秉性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上苍的安排是这么的意味深长,此刻,仰望蛮竹,我热血沸腾。春天的雨又开始飘飘洒洒地落下了,我知道,在远方,在大山皱褶处,我的心又开始发芽了。10.我家的八

38、仙桌张峰青八仙桌是以前人们待客用的方桌,因其桌面比较宽大,四边可以坐八个人而得名。过去好多人家没有专用的饭桌,八仙桌就成了人们招待客人亲友吃饭的临时饭桌。我家有一张八仙桌,平日就放置在堂屋正中的墙壁跟前。桌上放有花瓶、钟表及香炉之类的东西。八仙桌相对于其他桌柜,更为结实耐用,所以我婆会将每天收取的鸡蛋攒存在桌上的容器里。因为那时农家人基本上没什么经济来源,平日的油盐酱醋花销费用都指望着卖了鸡蛋换回来;再加上八仙桌靠墙而放,厅堂里地方宽敞,将鸡蛋存放在这里,就不用担心因碰撞而打碎鸡蛋。22小时候,每当从鸡圈里收回鸡蛋,婆都会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的木匣里。这个木匣应该是她年轻时的首饰匣子,匣盖是

39、一个可以活动的插板;木匣底部铺着薄薄的一层麦衣,以防外力碰撞而挤碎蛋壳。婆对每个鸡蛋都像孩子一样呵护,总是分外珍惜。所以,我对于八仙桌的记忆总是从婆的鸡蛋木匣开始的。每逢过年过节,婆也总会炒鸡蛋给我们吃。每当婆打开木匣盖子,圆润光滑的鸡蛋堆叠有序,就能引逗埋在我们心底许久的馋虫,跃跃欲试。后来我们上学了,那张八仙桌也成了我们的“书桌” 。每天放学后,我们拿出语文生字本、数学练习本,就站在桌边写作业。八仙桌的四边向外延伸,镶有厚实的木板,每个桌角都由切割的斜角对接,很是方正规整;四角下边又有耳形木板造型,一方面增加了图案的美观,另一方面也对桌角的衔接进行加固。八仙桌的正前面有一方抽屉,装有铜钉铜

40、鋬铜扣,抽屉可以灵活开合,里面装有钳子、螺丝刀、直尺、合页、铁钉等修理器械。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租赁桌椅器具的行业,每逢村里过红白喜事的时候,各家各户的桌椅都要借去使用。搭帮人在过事主家的院子里搭建好席棚后,就分头去借八仙桌。大凡有八仙桌的人家,都早早清空了桌面和抽屉里的器具。三五个年轻人将八仙桌抬离墙壁,四面托起,然后相互换手,把桌子倾斜,以先出前两个桌腿再出后两个桌腿的方法,把八仙桌抬出屋门,抬出庭院,抬到过事的地方。因为我家的八仙桌外形宽大,色泽端庄,经23常会放置在席棚的正前方。过事宴请宾朋时,正前方位置被称作“上席” ,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来坐。所以每次村里“吃席” ,我不用找,就能

41、知道我家八仙桌的具体位置。也因为是上席,除了主家敬酒,还有其他人频频添菜,于是我家的八仙桌总是围坐着许多人。等到宴席结束,其他桌子撤盘收碗,都已早早归还,而我家的八仙桌总在最后被抬回来。还有一些人家过大事的时候,我家的八仙桌又成了摆放物品的礼桌。总之,我家的八仙桌在村里过事流转了许多年,从没出现损坏的问题,榫卯仍结合紧密,没有丝毫松动。只有一次是在安埋老人烧纸时,因陪祭人瞌睡,才被流淌的红蜡在桌面上烫黑一块漆皮。前些年,街道上有了租赁席棚桌椅碗碟锅灶案板等器具的门店,村里过事才不再借用私人物品。人们的居家生活条件也大为提升,我家的八仙桌被放置到一间偏房里,原来的厅堂放置了茶几和沙发。有一次,有

42、几个收购器物的商贩想买走那张八仙桌,但我父亲没有答应,他说:留下它,就是留下一份过去的念想。11.“跳一跳”里的人生张君燕身边很多朋友最近都在玩微信小程序里“跳一跳”这个小游戏,我看了一下,还确实有点意思。上手试了试,大概了解了力度与距离的关系后,我接连快速地跳了起来,感觉状态正好时,身边的朋友突然喊了一声“停一下,这里有加分”24原来当小人跳到井盖、便利店、音乐盒、魔方上停留几秒后,会有不同分值的加分。我一边嘟囔“怎么不早说”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游戏里继续起跳的小人就摔死了。接连试了几次,都是如此。原来,游戏故意设置几个加分项,让人们为了得分打乱节奏,最终导致连连失误。可如果不停一下,又会

43、痛惜失去的加分。如此几番下来,终因心里的那点贪念而失败,失去所有的分数。有时候,游戏里会接连出现几个距离差不多的箱子,正当把握好了手下的力度,跳得顺风顺水时,突然下一个箱子的距离出现了很大的改变,然后小人就摔死了。所以说,惯性是一件好事,却也可能是一件坏事。归根结底,大概是惯性麻痹了人们的神经,以至于陷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中,一旦发生改变,就会措手不及,溃不成军。稍微熟练了游戏之后,我开始执迷于“完美中心跳” 。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跳到箱子正中心是两分,如果接连跳到正中心,分数则会连续加倍。偶尔手气好碰到几次连续正中心后,我竟上了瘾,开始刻意追求“完美”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无法继续保持跳到正

44、中心,反而还开始连连摔死。看来,太过刻意的追求,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我最怕游戏里出现的“小药瓶” ,因为它的面积很小,跳上去的命中率相对来说就会低一些,好几次跳到这里,小人就会摔死。然后这里似乎就成了我的魔咒,每次跳到这里就会紧张、害怕,越是紧张害怕就越是跳不过去,几乎陷入了恶性循环。但有一次,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玩游戏,25无意识中竟然跳过了这个小药瓶!所以,比外界障碍更可怕的也许是心障,只有战胜内心的障碍,才能战胜外界的障碍。还有一个对我来说是魔咒的,大概就是每到接近最高得分纪录的时候了。快要接近最高得分纪录的时候,我会下意识地不断瞟得分,然后心里暗暗窃喜, “在朋友圈的排名要上升了,又能

45、超过好几个朋友了,加油啊!”当然,窃喜的同时手下也会因激起的功利心而不由地紧张兴奋起来,于是,摔死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这原本是一个供人们消遣、放松的小游戏,可身边很多朋友却会熬夜甚至通宵玩。一开始我是很不理解的,不就是一个游戏嘛,至于那么痴迷吗?可是,休息日,我在开始读书前,原本想着玩一局热热身,等到从手机里抬起头时,窗外的天已经黑了。这何尝不像我们的人生呢?12.青春往事裘山山周末的晚上,应朋友之邀去看京剧杨门女将 。一个不懂京剧的人架起势去看京剧,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附庸风雅;其二,怀想逝去的青春。我当兵时,在军区通信总站四营一连,我们连住在某野战军大院里。于是就有了双重领导,军里也管

46、我们。管的一个具体标志,就是要我们参26加军里的集体活动,比如看电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能有多少电影啊, 地雷战 地道战 南征北战 ,加上个英雄儿女 ,最新鲜的也就是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 。几个英雄翻来覆去地在我们的眼前晃,晃得我们无比渺小。有电影看总比没电影看好,所以一通知看电影,值班的就叹气,不值班的就欢呼雀跃。但唯有一部电影是例外,那就是杨门女将 。第一次看时,多少有些新鲜,看了后,回来还学着寇准说了几句“挂得挂不得” ,第二次看时,就有些不耐烦了,第三次看时,觉得好难熬,第四次看时,知道了什么叫痛苦,第五次,第五次就愤怒了,大家一起叫:怎么又是杨门女将啊!你想想我们当时也就十七八岁,哪里

47、会喜欢那样慢慢吞吞的咿咿呀呀的戏文?因为我们是话务兵,消息灵通,很快就搞明白了军里为什么总喜欢放这部片子了,原因很简单:军长喜欢。军长喜欢,我们就没了脾气。我对这个军长的印象颇佳。1979 年春,该军上云南前线去打仗,军长亲率。我们守着空空的营院等他们回来。那个期间,我还亲自转接过从前线打来的报告噩耗的电话,当时线路不清晰,我在中间帮助传话,当我告诉后方这边,某某牺牲了,他那边的电话叭的一下掉在了地上。后来他们得胜回营,东方歌舞团前来慰问演出。有个叫远征的女演员,给大家唱陕北民歌,一首又一首,怎么也下不来。无论她怎么鞠躬谢幕,27大家都使劲儿鼓掌不停。远征大概唱了十几首了,有些唱不动了,大家仍

48、不放过她。这个时候,我看见前排观众席上,站起来一个矮墩墩的人,他转过身,面向大家,我看清了,正是军长,尽管他的脸色已变得黢黑。他抬起他的两个粗短的胳膊,张开大巴掌,轻轻向下按了按,顿时,满场的掌声倏地消逝,安静得让人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幕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你说这样的军长,他喜欢看杨门女将 ,我们能有多大意见?一晃很多年过去,我认识了该军长的儿子,我对他说第一句话就是,你爸是哪儿人啊?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杨门女将?让我意外的是,他并不知道他爸爸有此爱好。他们家的孩子从小就很少跟父亲在一起。当然,他告诉了我他父亲是山西人,这多少让我释然。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有些事情,就这样永远无

49、法破解了。可是,这个周末的晚上,当我在隔了几十年之后再看杨门女将时,却迷惑不已,我怎么对这出戏那么陌生啊,除了记得佘太君挂帅之外,其余全忘了,我只记得是部黑白片,如同我的青春。13.一路花开在心间程红旗喜欢去单位的这条路,约 2.5 公里,连接凤形、沙园两村,远山近水牛耕田,鸟叫花开有人烟。过去骑车,如今步行,人在景中,和它交流,28或自言自语。曾经以此写过一篇十年骑行淡淡痕 ,今来回走一趟,又想起一些枝节。十年前秋天,单位迁往峨山凤形村。开学搬家,过凤形桥,发现桥左边河中央,有圆圆小洲,芳草弥漫,绿树成团,水平如镜,鸥鸟盘旋,一刹那,让我顿生莫名爱怜, “在水一方”之类也被激活。来来回回,看一眼水中央,再想想诗三百那些无名氏的惆怅缠绵,上班路远点,也值。何况让我知足的,还远不止这水中央。深秋初冬,凤形桥右侧河岸,总有芦苇扎堆,成墙成壁,高擎的芦花,风中起白浪,西边太阳一照,白中泛金。那洁白柔美的样子,让我想到孙犁荷花淀月色下编席子等丈夫的水生嫂,还有家乡板子矶旁边曾经的那一片白花花的芦滩。路两边没有“栽”楼房“种”小区的那些年,田里的颜色图案像电脑屏幕,是以自带的自然模式更新切换的。远方静静的山峦下,有时是一大片油菜花;有时是新插的秧苗,小秧苗新来乍到,在漠漠水田里横平竖直乖巧巧排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