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74KB ,
资源ID:92477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47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全面展开1894~1919.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5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全面展开1894~1919.doc

1、1课时作业 5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全面展开(18941919)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淄博市高三 3 月模拟考试1894 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到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 。这种转变说明( )A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解析:1912 年“五族共和”包括满族在内,这样就改变了 1894 年提出的推翻满洲贵族,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新认识,认可了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故 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权主义,故

2、 B 项错误;C 项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民族革命指的是推翻帝国主义,与题目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A22018烟台市高三 3 月高考诊断性考试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 “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象是( )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共和政体飘摇解析:由题干中的“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可知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帝制,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故 A

3、 项错误;由题干中的“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可知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仅成为一块招牌飘摇不定,而不是人民当家作主,故B 项错误;题干也没有反映帝制复辟,故 C 项错误;这两首竹枝词反映的就是推翻帝制和共和政体飘摇不定,故 D 项正确。答案:D32018河南郑州二模20 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 商人条例 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解析:根据材料“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

4、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 商人条例 矿业条例等”可知政府通过颁布经济立法,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益,促进了其较快发展,故 A 项正确;根据所学,20 世纪初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仍旧长期存在,经济立法难以起到遏制其侵略的作用,故B 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采取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立法只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证和有利因素,并不能起到奠定工业发展基础的作用,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在 1956 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自然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故 D 项错误。答案:A42018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一模孙德常等人著的

5、天津近代经济史中记载:“1909 年开设于芥园的北洋火柴公司,1919 年扩充资本 30 万元,增设分厂于南开马场道,总的产量达到 15000 箱。原华昌火柴公司于 1917 年与北京的丹凤火柴公司合并,改名丹华,在天津设分厂,资本为 25 万元。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火柴工业发源于天津2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一战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解析:题干强调的时间是 1919 年与 1917 年,此时帝国主义正忙于一战及一战后瓜分事宜,所以对中国暂时放松了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A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的两个火柴公司不能简单

6、得出火柴业发源于天津,故 B 项错误;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 C 项错误;帝国主义正忙于一战及一战后瓜分事宜,所以对中国暂时放松了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 D 项正确。答案:D52018山西一模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解析:租界是指列强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它

7、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可知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的建筑的变化,并未涉及市民生活的其他方面,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可知租界的建筑仍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故 D 项错误。答案:B6右图是 20 世纪初一家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长袍马褂,案几的左右分别放置新式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这张照片折射出近代社会( )A传统与现代交融 B中式与西式对垒C文明与落后冲突 D乡

8、村与城市同步解析:闹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是传统的物质文明。两者并存于日常生活中,表明传统与现代交融,故 A 项正确;中式和西式对垒是指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文明与落后冲突是指文明和落后之间的对抗和敌对态度,材料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乡村与城市同步与史实不符,近代中国乡村远远落后于城市,故 D 项错误。答案:A72018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编写于 1914 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 ,汇集了说国民常识 说世界大势 释自由 说公德 说中国地理 释平等劝宝爱国货 劝破除迷信等讲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 )A破除封建传统礼教 B推

9、动乡村移风易俗C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普及近代国家观念解析:A 项、B 项、C 项都只是部分地反映了讲稿的旨意,故 A 项、B 项、C 项错误;题干中宣讲的范围是“浙江各县” ,宣传的内容有国家形势、中国地理、国民常识、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发展国货等,实际上是向国民介绍普及近代国家观念,故 D 项正确。3答案:D82018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 ,他还批评“中国文人” ,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与新文

10、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解析:据材料“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 ,他还批评中国文人 ,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是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是主张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与肯定的倾向,故 D 项错误。答案:A92018湖南长郡中学全真模拟三下图是马星驰在 1918 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B提倡民主促进思

11、想解放的必要C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D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解析:清末“新政”发生于 19011905 年, “预备立宪”发生于 19051911 年,与材料中时间 1918 年不符合,故 A 项错误;1918 年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漫画内容可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主政治流于形式,人民代表实为获取利益的手段,说明当时有必要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故 B 项正确;C 项没有揭示出漫画中“人民代表是获取利益的手段”的实质,故 C 项错误;官僚资产阶级于 1927 年后产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B102018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19151918 年间,陈独秀

12、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解析:伴随着陈独秀等人对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梁启超等人反思西方文化,主张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得人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故 C 项正确。答案:C112018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 ,再到“阶级斗争论” ,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

13、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4C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解析:“中体西用”没有否定儒家的思想,故 A 项错误;“中体西用”不能体现“反帝反封建” ,故 B 项错误;“中体西用”不能体现“弘扬科学与理性” ,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思想的萌发,均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致,其目的均是救国救民,故D 项正确。答案:D122018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胡适在倡导“整理国故”运动时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这表明胡适( )A认为传统

14、思想文化没有系统化B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D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解析:材料说的是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并没有说传统思想文化没有系统化,故 A项错误;据材料“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可以得出胡适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故 B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并没有提及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态度,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并没有提及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 D 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5、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 “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但绝不是非儒 ”。这种既不抛弃传统又在器物层面上实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还是“蕴含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 。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 ,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 ,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

16、举动的必然产物。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材料二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思

17、想所体现的“时代矛盾” ,并分析其原因。(1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由此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12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矛盾” ,根据材料一,由“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 “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得出托古改制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非否定,得出内心充满对西方文明的疑忌、不满、痛恨;第二小问“原因” ,根据材料一,由“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得出“西学东渐”(西方文明的影响),由“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 “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并结合所学,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由“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

18、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 ”得出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由“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 ”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态度” ,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传统文化中为统治者服务、有碍于社会发展、作为统治者意识形态的成分;第二小问5“评价” ,应该从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得出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由“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得出有利于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由“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得出体现了

19、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局限性:根据材料二“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得出带有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答案:(1)矛盾:托古改制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非否定;把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相结合;内心充满对西方文明的疑忌、不满、痛恨。原因:“西学东渐” ;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等。(2)态度:批判传统文化中为统治者服务、有碍于社会发展、作为统治者意识形态的成分。评价: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责任

20、感和自觉担当意识;带有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142018晋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为 19 世纪四十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时间 中国 外国19 世纪四十年代至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 103 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 。19 世纪末至一战前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謇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 年

21、外资企业增加到 300 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1106 万美元。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一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相对减少,美、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 分)(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

22、合。)解析:解答开放探究题,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19 世纪四十年代至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加强” “19 世纪末至一战前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战期间中外经济联系仍然密切” ;其次,根据论题进行合理、严密、清晰的阐述,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先后创办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后,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兴起办厂热潮,与世界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又如一战期间,欧洲列

23、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发展的最高峰。而民族工业出口的增加,又为欧洲人民提供了生活所需;最后,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论题:19 世纪四十年代至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加强。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要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6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先后创办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示例二论题:19 世纪末至一战前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后,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兴起办厂热潮,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示例三论题:一战期间中外经济联系仍然密切。阐述:一战期间,虽然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但是,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是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才出现了发展的最高峰。而民族工业出口的增加,又为欧洲人民提供了生活所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