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春联,提高朗读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境了解有关春联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悟春联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书感悟,互动探究 春联不仅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而且能让我们感到生活充满幸福和希望。这节课我们重点诵读、揣摩春联,感受其中的声律美,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1.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读第一、二两句话?大年初一,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大致看看各家大门上贴着的大红春联,有什么感受?读这两句话,读出这种感受。 2.大致看看各家大门上贴着的春联就叫“浏览春联” 3.“各种各样
2、”写出了春联的(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写出了春联的(板书:美),那么,春联多在哪儿,美在哪儿?谁来读读下面的几句话。 春联是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诵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每逢新春佳节,华夏儿女无不沉浸在如诗如歌如画如梦的春联中。让我们诵读(板书:诵读)这段话中的四副春联。出示文中四副春联: 生读: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接:描绘了美丽的春光。这是作者读四副春联的感受。再读读这四副对联,看看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出示句式:读了“ , 。”这副春联,我 。完整地读读这四副春联。4.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
3、,春联到底怎么写呢?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二、引导实践 1.整理春联。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复 备 栏2老师课前搜集了几副,请大家帮老师整理整理。田园无限美 风光逐日新事业随春长 山河分外娇花开富贵家家乐 九州同唱奋飞歌万众共书开拓史 灯照吉祥岁岁欢 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 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 2.读春联,用这些春联填一填。 复 备 栏3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白花园中。春联中有的赞美了自然风光,如“ , ”。有的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如“ , ”。有的
4、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如“ ,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如“ ,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 , ”。 3.老师在上堂课讲的故事,那副对联的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什么字呢? 门对千竿竹短命,家藏万卷书长 三、巩固练习,课外延伸1.完成补充习题。2.春联是民族的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感情的纽带,连接着无数海外同胞的报国心;春联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树起的中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和智慧!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春联,到春节时向亲友提供几副。板书设计:教学笔记:春联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
5、点及读春联的好处在课文的精读阶段,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我有如下体会:一、读春联,激兴趣我在开头就创造了一个节日的氛围,教室里贴了四幅大红春联,播放了过新年的背景音乐,同学们马上被带到了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气氛中。当大家大声念着黑板上的春联时,学习春联的欲望也4大大增加了,不知不觉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之中。二、说春联,重积累语文注重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机会。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内容,为了使学生既爱读爱学,又在朗读的过程中
6、有所感悟,积累内化。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分析春联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指导学习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先感知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从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这样学生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同时有加深了对春联描写的内容的印象。然后又指导了一幅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另外的两条我组织学生自学,和同桌讨论,再以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交流实践表明,学生能很好地自主学习,他们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开展一个春联展示
7、会的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春联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读给大家听,告诉大家这幅春联所描写的内容,可以从哪些词上看出来。展示的春联内容丰富,各不相同,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既是在展示自己的春联,同时也在积累别人的春联。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三、品春联,拓视野作为小品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基于这一点,我把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不老生常谈,仍然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理解后的高兴,更有了解这些对联背后故事的愉悦。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必要知识,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