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13.50KB ,
资源ID:92772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7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含解析).doc

1、1巴彦淖尔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九月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鲜卑、吐谷

2、浑、吐蕃、回纥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 439 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

3、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

4、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2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 “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丝绸之

5、路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B. 丝绸之路对内密切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外则密切了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关系。C. 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对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是建立在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基础之上的。D. 丝绸之路联结着不同类型的文明,又联结着不同民族的人们,是重要的沟通交流舞台。2. 下列对原文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一条横贯欧亚的草原丝路,可见他们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B. 唐朝时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宫廷、百姓皆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式微。C. 中原、巴蜀名茶输入

6、西方、西域,西域、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传入内地,说明丝绸之路密切了民族与国家间的关系。D.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后来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与丝绸之路的联系,表明民族融合的延绵不断。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鲜卑、吐蕃等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可见其在丝绸之路开拓上占据主体地位。B. 汉、唐、元、明各朝代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建立州县等,是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C.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个重要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舞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D. 和古代的丝绸之路一样,未来的“一带一路”也将活跃人

7、文交流,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东西方交往。3【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建立在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基础之上的”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故选 C。【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

8、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式微”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相关信息。故选 B。【3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9、法不正确的一项” ,A 项, “可见其在丝绸之路开拓上占据主体地位”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说“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这些民族一度成为丝绸之路经营的主角,并不能看出其在丝绸之路开拓上占据主体地位。错误类型属于强拉因果。故选 A。【

10、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4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11、(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丢失的钥匙宝马风驰电掣,驶向福利院。父亲中风偏瘫,病愈后走路得拄拐,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父亲主动提出到福利院。儿子停下车,一手提着车钥匙,一手推开了福利

12、院的大门。父亲早就笑眯眯地候在门口了,密密匝匝的皱纹笑得拥挤不堪。儿子一手搀扶着父亲,一手在接电话。父亲在儿子的搀扶下,慢悠悠地走着。拐杖拄在地板上,发出的“笃笃”声,格外清脆响亮,就像父亲此时的心情。进了父亲居住的小屋,儿子终于打完了电话。他长长地喘口气说,爸爸,您看,我太忙了,公司里事情多,抽不开身,都半年没来看您了。父亲始终微笑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仿佛永远看不够。父亲说,不怪你,你忙,我能理解。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暖的。父亲还是打开了空调。他对儿子说,你在空调屋里待惯了,别冻感冒了。父子俩坐着聊天。父亲询问儿子的生意,儿媳的工作,孙儿的学业,还有家里那只猫。片刻,儿子感觉热,

13、便将衣服脱下。父亲赶紧颤巍巍地接过,蹒跚着走到衣架前,仔细地替儿子挂好。那是一件名贵的皮衣。父亲拍拍,扯扯,再拍拍,连一点点皱褶都不放过。5爸爸,别管那衣服,过几天,我让洗衣店打理就是了。儿子说。父亲说,记得吗,你妈妈去得早,小时候你们的衣服都是爸爸亲自熨烫。那次,边烧饭边熨衣服,忙忘了,将你那件蓝色上衣烫坏了。你那个伤心呀,号啕大哭,满地打滚。我就安慰说,马上去给你买件新的。你立即破涕为笑,一骨碌爬起来,眼泪也没擦,拉着我就上街。你弟弟妹妹却不干了,个个哭号着要新衣服,我只好给你们每人买一件。我怎么不记得?儿子打断父亲的话说,那些年,爸爸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还总穿补丁衣服呢。父亲笑了,

14、说,那个年代讲求艰苦朴素,补丁算什么?记得你妹妹儿子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父亲的回忆。儿子一边摆手示意父亲别作声,一边走出屋外接电话。儿子那个电话打得无比漫长。父亲望着儿子的背影,边听着他打电话,边继续为儿子打理衣服。儿子打完电话,着急地说,爸爸,不好意思,公司有事,我得走了。等忙过了这阵子,我一定来看您!没等父亲说话,儿子已急匆匆走到门口。父亲眼巴巴地望着儿子的背影。片刻,儿子又急匆匆地跑回来说,爸爸,我钥匙不见了!什么钥匙?父亲问。车钥匙。快帮我找找吧。我刚才进来时仿佛还在手上,后来不知放哪里了。不着急,好好找一下!父亲弯腰看看凳子底下,看看床底下,都没有。儿子焦急地对父亲说,只好让司机先给

15、我送备用钥匙。父亲说,多久才能来?至少一个小时。儿子闷闷不乐。父亲高兴地说,那进屋吧,咱俩再聊会儿。聊什么呀?您不知道,就刚才那单生意,我不能按时赶回去,将损失几百万!儿子满脸懊恼。有那么严重吗?父亲吃惊地张大嘴巴。怎么没有?爸爸,现在生意不好做,竞争激烈。本来,我今天是顺道来看您,只准备留半个小时,跟人家签合同的时间都约好了,谁知道车钥匙不见了。那要不我们再找找。6去哪里找啊?都找遍了!我再去找找看!父亲拄着拐去了花园。片刻,父亲在楼下兴奋地喊道,儿子,找到了,在这里呢。准是你刚才一边打电话,一边揣钥匙,不小心揣掉了。幸亏找到了!父亲举着那车钥匙对儿子说。儿子接过车钥匙,狐疑地看看父亲,终于

16、笑了。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走了,找时间再来看您!父亲无言,朝儿子挥挥手,眼里噙满泪水。儿子默默走出门,在门外打了个电话。电话里,儿子平静地拒绝了那个到手的合同。片刻,儿子又回来了,他对父亲说,爸爸,那合同改期了,明天签。今天我就不走了,留下来陪您聊天。父亲悲喜交加,哽咽地说,真的?顿了顿,又说,你还是走吧,别耽误了生意。爸爸只是半年没见,想你了,刚才别说了,我知道。走吧,您看太阳多好,我们去院子里散步。儿子小心地搀扶着父亲,漫步在冬日的暖阳里。父亲的笑容绽放着,如冬日的蜡梅般芳香。第二天清晨,儿子临别拉着父亲的手,笑着说,爸爸,以后我每周都会来看您,那样,我的车钥匙就不会再丢了!父亲搔搔后脑

17、勺,红着脸,孩子似的笑了。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写到中风偏瘫病愈后的父亲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主动到福利院生活,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写出了老一辈人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令人感动。B. “父亲始终微笑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仿佛永远看不够” ,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到来倍感高兴、幸福;也说明儿子很久没来看望父亲了,父亲一直都在期盼中等待。C. 找车钥匙过程中儿子很紧张,害怕合同签不了,造成损失,对父亲大加指责,父亲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不加反驳,帮忙寻找车钥匙。D. “儿子接过车钥匙,狐疑地看看父亲,终于笑了” ,写出了找到车钥匙后,儿子才明

18、白了车钥匙为何而丢,从紧张、害怕合同丢失中明白过来,还有比合同更加重要的东西。说明儿子对父亲的在乎。5. “父亲说,记得吗”这一段介绍了小时候父亲为儿女们买衣服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76. 这篇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你怎样评价儿子后来的做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C 5. (1)插叙小时候父亲为儿女们买新衣服自己却穿补丁的衣服这一件事,交代了人物的家庭情况,使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2)突出了父亲为了儿女辛勤、无私的付出,表现了父亲的伟大,也使“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6. 反映的问题: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很多老人因为子女工作忙,无法与子女

19、一起生活,只能到养老院或自己照顾自己。很多子女也以工作忙等为借口,很少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父母,这对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看法:儿子后来的做法是值得赞赏和学习的。工作再忙,时间是可以抽出来的;生意再大,如有损失,还有机会可以赚回来;而子女陪伴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是用地位、金钱换不来的。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就后悔莫及了。【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

20、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 项, “对父亲大加指责,父亲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分析不正确;丢了满脸懊恼、着急,害怕丢掉合同,造成经济损失,没有对父亲大加指责。故选 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情节作用能力。赏析小说情节作用,要先明确情节内容,如果有表现手法,此时一并指出,然后结合具体情节从内容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刻画、结构线索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作用。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说,记得吗”这一段介绍了小时候父亲为儿女们买衣服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从

21、文中找出阅读语段,然后认真阅读,分析在全文中的作用,文本第十一段“父亲说,记得吗,你妈妈去得早,小时候你们的衣服都是爸爸亲自熨烫爸爸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还总穿补丁衣服呢” ,该部分内容属插叙,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在作品内容上:由于母亲去世早,家庭经济困难,所以“父亲”舍不得穿新衣服,文本增加这个细节描写充实了文章内容;另外在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细节的回忆,主要是为了凸显文中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结合情节具体内容分析其对刻画“父亲”形象的作用。8【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品主题,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解答此类题,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

22、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社会问题” “儿子后来的做法” “结合全文” ,然后在文章中筛选出涉题信息,结合具体的内容,适当加入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本题,题目是“这篇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你怎样评价儿子后来的做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有两个问,第一问:这篇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主旨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文章写什么,然后具体分析这些内容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文中“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父亲主动提出到福利院” “儿子终于打完了电话。他长长地喘口气说,爸爸,您看,我太忙了,公司里事情多,抽不开身,都半年没来看您了” “子打完电话,着急地说,爸爸,不好意思,公

23、司有事,我得走了。等忙过了这阵子,我一定来看您” “父亲悲喜交加,哽咽地说,真的?顿了顿,又说,你还是走吧,别耽误了生意。爸爸只是半年没见,想你了,刚才”等信息,结合当今社会情形,可以分析出文章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很多老人因为子女工作忙,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只能到养老院或自己照顾自己。很多子女也以工作忙等为借口,很少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父母,这给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第二问:你怎样评价儿子后来的做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是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关键词“对儿子的评价” ,对于文本中“儿子的表现”的讨论,可以结合

24、现实生活的一些问题进行感悟,然后结合文本进行认真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比如针对儿子拒绝了到手的合同,回来陪父亲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持否定态度,当然本题最佳答案是对儿子拒绝到手的合同陪父亲的行为持肯定态度。无论对儿子行为持有何种态度,答题时要先点名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儿子的行为和自己的理解陈述理由。陈述理由时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点睛】情节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场所;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其他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使小说内容丰富、结构波澜曲折富艺术性。答题时,先明确情节内容,结合具体情节,根据具体情况

25、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18 年 1 月 2 日,支付宝发布 2017 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 5.2 亿支付宝用9户移动支付占比为 82%。据统计,2017 年,全国超过 30 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 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 12 大类 100 多种服务;4000 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摘编自新华网 2018 年 1 月 3 日报道)材料二:2014 一 2020 年中国

26、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

27、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10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28、1000 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 年 1 月 4 日报道)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B.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

29、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C.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 年将是 2015 年的两倍多。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C.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

30、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答案】7. C 8. B 9. 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各种服务。支付更加快捷,避免了点钞、验钞和找零的繁琐。资金携带更加安全,出门不必携带大量现金,避免现金丢失。改用移动支付,避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损。11【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

31、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C 项, “预计 2020 年比 2015 年同比增长两倍多”有误,从材料二来看,表头说“2014 一 2020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可见曲线图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用户规模” ,二是“同比增长走势” ,百分比反映的是“同比增长走势” ,数字反映的是“用户规模” ,由此可知, “增长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本题选 C 项。【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

32、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 项, “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由数据来看,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C 项,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有误,从材料四来看,新规实施以后,消费者超过 500 元的就不能扫静态条码进行支付了。D 项,应该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本题选 B 项。【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

33、是“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2 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医务富共力理社保交通民政等 12 大 100 多种服务 ;4000 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答题要点。 “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 “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概括答案要点。【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

34、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12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

35、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 ,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 ,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

36、。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 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

37、肃居正,朕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 。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庸:古同“佣” ,雇佣,任用。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13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B.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

38、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B. 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C.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D. 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

39、,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颇有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 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C. 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D. 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 ,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40、。(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等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解析】14【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

41、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经史”“儒术” “百家之言” “州郡”等即可作出判断。【11 题详解】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C 项,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 项, “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错,应是直接表达。【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2、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及” ,等到;“执”,拿;“亲” ,亲自;“与俱” ,与一起。第二句得分点:“奚以为” ,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

43、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15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

44、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 。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 (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苟额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印绶,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

45、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额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 ”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南海(文天祥 )朅来

46、 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 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注】文天祥(12361283) ,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此诗写于文天祥兵败被执,被押解南去又回返的途中。朅来:指离开。飙:暴风。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离开南海,看到死人多得像乱麻一般,侧面交代了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B. 暴风吹来,波涛涌起,浪花里散发出浸泡尸体的腥味,作者鬓发已白,心情难抑。C. 颈联中“还”和“又”二字很有分量,加强了句中语气,增强了作者情感的表达。D. 最后一联借景抒情,并卒章显志,写出了作为抗元名臣的文天祥凛然的民族气节。1

47、5.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6【答案】14. D 15. 途中见到人民死于屠刀之下而生的极度悲愤之情。时光逝去,自己早生华发却不能救民于水火的无奈伤痛。被押解北上,国破家亡的痛苦和感伤。男儿志向不变,要继续与敌人进行长期斗争的坚贞不屈的决心。【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D 项, “最后一联借景抒情”分析不正确。“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意思是“男儿千古以来的志向,我的生命没有尽

48、头志向便不会停止” ,直抒胸臆,表达出坚定的志向和凛然的民族气节。因此最后一联抒情方式应为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表述有误。【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然后归纳。文天祥是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由诗下注释可知,这首诗写在文天祥兵败被执,被押解南去又回返的途中,诗中充满了亡国破家的痛苦之情。首联“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写离开南海北上,看见由于战乱死人多得如乱麻一般,既写出了战争的惨烈,又写出了人民惨遭杀戮的情况,表达出诗人的极度悲愤之情。第三句“腥浪拍心碎”写血腥味的海浪拍打着沙滩,使诗人的碎,表达出诗人不能杀敌报国的悲伤

49、与痛苦。第四句“飙风吹鬓华”写海风吹白了诗人的鬓发,慨叹自己年华老去,表达不能上阵杀敌的无奈。颈联“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写诗人悲叹丢失了一座又一座的山,一片又一片的海,没有国家又何来的家庭,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尾联“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直抒胸臆,表明要与敌人坚持斗争的决心,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志向和永不改变的民族气节。【点睛】第 2 小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17操、忧国忧民等。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