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674KB ,
资源ID:92783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78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1、- 1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读“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完成下列各题。1. 若此刻丙地是 17:30,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3 小时 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B.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40C. 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202. 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 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B.

2、黄河正处于主汛期C. 亚洲高压正处于强盛期 D. 我国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答案】1. B 2. D【解析】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整体上向西飞,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飞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即夏至日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是 6 月 22 日,黄河主汛期是 7、8 月份。【1 题详解】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示为北极。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整体上向西飞,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飞机先向西北后向西南飞,A、C 错误。若此刻丙地是17:30,与乙地在同一经线上,经度是 25E,甲地经度是 25W,此时是 14

3、:10,行程用了3 小时 30 分钟,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40,B 正确,D 错误。【2 题详解】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即夏至日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 2 -流向东流,A 不可信。此时是 6 月 22 日,黄河主汛期是 7、8 月份,B 不可信。夏季,亚洲低压正处于强盛期,C 不可信。我国江淮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D 可信。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路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 5 天小于或等于 22时的第一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我国

4、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 路线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推迟 B. 路线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迟C. 路线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迟 D. 路线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推迟4. 影响路线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A. 纬度与大气环流 B. 地形与大气环流C. 纬度与地形 D. 海陆位置与地形5. 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正确的A. 路线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B. 路线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C. 路线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D. 路线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答案】3. B 4. C 5. A【解析】【3 题详解】读图,结合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等值线,路线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迟,A

5、 错。路线的秋- 3 -色是从北往南推迟,B 对。路线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提早,C 错。路线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提早,D 错。【4 题详解】影响路线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纬度与地形,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 5 天小于或等于 22时的第一天。中部受盆地地形影响,温度较高,入秋晚。往北纬度增高,温度低,入秋早。往南因地势高,温度低,入秋早,C 对。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入秋日时间差异的原因,A、B、D 错。【5 题详解】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中,路线北段苹果园里硕果累,南段梯田层层稻花香,A 对。路线北段是大兴安岭,林海雪原,南段江南丘陵,山歌阵阵采茶忙,B错。路线经过青藏

6、高原和新疆,北段有黄沙漫漫响驼铃,南段是雪域高原,C 错。路线西段是白雪皑皑入云霄,东段是采茶忙,D 错。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 ,读“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C. 6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7.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 西欧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地中海地区 D. 东亚地区【答案】6. D 7. C【解析】【6 题详解】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盈余率大于 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增加。反之即

7、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减少。从 10 月-次年 2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大于 1,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A 错,D 对。4-8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小于 1,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4 -B、C 错。【7 题详解】该水库从 10 月-次年 2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大于 1,流入水量大,说明冬季降水多,是雨季。4-8 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小于 1,说明夏季降水少。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地区,是冬雨型气候,C 对。西欧地区各月降水分配均匀,A 错。南亚地区、东亚地区夏季多雨,B、D 错。【点睛】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盈余率大于 1,说明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增加。反之即流入量小于流出

8、量,水库水量减少。从 10 月-次年 2 月,流入水量大,说明冬季降水多,是雨季。地中海地区,是冬雨型气候。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 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水循环大气循环地壳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A. B. C. D. 9. 上图中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A. B. - 5 -C. D. 【答案】8. A 9. A【解析】【8 题详解】造成福岛核电站核辐射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水循环,通过洋流扩散,对。有大气

9、循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扩散,对。地壳物质循环指的是岩石类型转化,不是主要途径,错。生物循环主要是区域内生物演化,不是污染全球扩散主要途径,错。A对,B、C、D 错。【9 题详解】日本仙台以东海底发生 90 级地震,地震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有岛弧分布,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大陆板块被抬升,引起地震。与图 A 板块运动相符,A 对。图 B 大陆板块下沉,B 错。图 C 是板块生长边界,C 错。图 D 是断层构造,没有岛弧地貌,D 错。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半岛均位于欧洲C.

10、 半岛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 半岛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11.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 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半岛的气候均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10. D 11. A【解析】- 6 -试题分析:【10 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判断,四个半岛是亚平宁半岛,是朝鲜半岛,是雷州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不是板块交界,A 错。.四个半岛均临海,朝鲜半岛北部,气候大陆性特点强,B 错。半岛降水多是因为夏季风影响,C 错。半岛西侧多峡湾地

11、貌,是冰川侵蚀的结果,D 对。【11 题详解】四个半岛中,半岛南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A 对。四个半岛均临海,半岛冬季降水丰富,半岛夏季降水丰富,只有全年降水丰富,B 错。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高山气候,C 错。半岛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错。【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位置,分析区域气候地理特征及原因。了解板块构造,板块边界分布位置。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A. B. C. D. 13. 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12、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B. 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C. 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D. 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7 -【答案】12. B 13. B【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上图中地形剖面线分布于 30E 到 150E 之间,呈东西走向,因此可排除 C、D 选项。剖面图中显示该地沿海为平原、向东出现山地、平原、高原和山地的地形变化,可推测为俄罗斯,即 B 图。【13 题详解】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国为俄罗斯,其人口、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乙地形区位于乌拉尔山以东,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区河流多属于大西洋水系;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考点:俄罗斯地

13、形地势特征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A. 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B. 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 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D. 旱作区与水田区的过渡地带15. 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荒漠化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C.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D. 土壤污染严重16. 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 土壤贫瘠 B. 光热条件差 C. 地形坡度大 D. 水资源缺乏【答案】14. A 15. B 16. D【解析】- 8 -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沿东北-西南

14、方向穿过黄土高原东部,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图中甲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14 题详解】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根据分布位置,沿东北-西南方向穿过黄土高原东部,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A 对。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在甲地以东的太行山脉,B 错。位于黄土高原上,C 错。旱作区与水田区的过渡地带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一线,D 错。【15 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B 对。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是农牧交错地带,A 错。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主要在灌溉农业区,

15、C 错。土壤污染严重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D 错。【16 题详解】图中乙处是宁夏平原,位于半干旱区,依靠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缺乏,D 对。河流冲积平原土壤比较肥沃,地形坡度小,A、C 错。晴天多,光热条件较好,B 错。读“世界某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17. 图示海峡A.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B. 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C. 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D. 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18. 下列关于图中 A 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C. 冬季水量大,水位高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19. 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A.

16、 石油 B. 磷酸盐 C. 黄金 D. 铝土矿- 9 -【答案】17. C 18. C 19. B【解析】【17 题详解】图示海峡的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结合陆地轮廓,纬度应是北纬,图示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C 对。A、B、D 错。【18 题详解】图中等值线呈闭合状态,应是等高线。图中 A 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水文特征是冬季无结冰现象,A 错。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B 错。冬季多雨,河流水量大,水位高,C 对。夏季干燥少雨,水量小,水位低,D 错。【19 题详解】甲国是摩洛哥,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磷酸盐,B 对。该国不是主要石油生产国,A 错。黄金

17、主要生产国是南非,C 错。铝土矿主要生产国是几内亚,D 错。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 ,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 月、7 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 1 月输沙量少于 7 月B. 水循环 7 月不如 1 月活跃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D. 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21.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A. 甲 B. 乙C. 丙 D. 丁【答案】20. B 21. B【解析】- 10 -试题分析:【20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 1 月河面宽度大于 7 月,说明 1 月流量较 7 月大,

18、则河流 1 月输沙量多于 7 月;该河在北半球,1 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因 7 月流量较小,所以水循环 7 月不如 1 月活跃;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21 题详解】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比乙处在 7 月枯水季节水量要大,所以侵蚀作用更显著。考点:河流;流水作用。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B. 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C. 图示地

19、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D. 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3.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答案】22. C 23. B【解析】试题分析:【22 题详解】- 11 -处所示地貌属于岩溶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故 A 项错误;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 B 项错误;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故 C 项正确;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故 D 项错误。【23 题详解】由图可知,页岩地层在最底层,形

20、成时间最早,砂岩在页岩上面一层,晚于页岩,石灰岩晚于砂岩,花岗岩侵入到石灰岩内部,说明形成时间最晚。故 B 项正确。【考点定位】三类岩石的形成,岩溶地貌。【方法总结】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

21、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4.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25.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答案】24. C 25. C- 12 -【解析】【24 题详解】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的变化,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径流量就业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等问题,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C 对。人口数量增多不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A 错。气候变化不会导致

22、径流量变率增大,B 错。围湖造田不是土壤肥力下降原因,D 错。【25 题详解】上图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C 对。图示突出的是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不是体现区域性特征、综合性特征,A、B 错。 差异性特征体现区域间的不同点,D 错。【点睛】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的变化,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径流量就业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等问题,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图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二、综合题(2 题,共 40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烟瘴桂峡谷位于长江源头附近,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降水汇集,草甸

23、灌丛丰富,成为珍稀食肉动物雪豹的聚集区。峡谷区域规划建设水电站,通过专家论证后,某生物专家认为,水电站建成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下图示意电站建成前后的 M 处水位及峡谷的淹没范围。(1)分析大坝拟建在 M 地的原因。(2)简述大坝建成后对下游较短河段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3)请你为生物专家的观点提供科学的证明。(4)从经济角度分析,你是否赞成该水电站建设,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13 -【答案】(1)位于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便于大坝建设;上游为河谷,有天然的集水区域;该地区落差较大(2)流量季节变化变小;含沙量降低;结冰期变短。(3)水库蓄水将淹没原有草甸,使得食草动物失去食物来源,数量减少,珍

24、稀食肉动物雪豹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危及生物多样性。(4)赞成。该地土地成本低;人烟稀少,不需要大量移民;水电站建成后运营成本低,效益好。不赞成。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水电站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位于河源附近,流量小,水能蕴藏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电站附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距离主消费市场远,输电距离长且消耗大。【解析】本题以水电站的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坝址的选择、大坝建设的影响、人类工程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工程建设的评价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

25、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大坝的选址。水库大坝的选址应综合考虑水库大坝的作用和当地自然地理的特点: 水库应选择在防洪效果强、水能丰富的地区,即水量大、落差大的地区。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蓄水区域广,工程量小,节省建筑投资。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尽量少淹没农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地质灾害的地方,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读图分析可知,M 地处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便于大坝建设;上游为河谷,有天然的集水区域;该地区落差较大。(2)本题主要考查大坝建设对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水库具有调蓄功能,因此能够调节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从而使得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26、,库区水流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从而导致带到下游的泥沙减少,河流的含沙量降低;水库的调节作用,导致冬季枯水期的水量增加,调节能力加强,从而导致结冰期变短。(3)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工程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雪豹数量锐减主要从栖息地的破坏、食物来源减少、生态破坏等方面来分析。水库建设会使水位升高,从而导致谷内草甸灌丛大多被淹没,食草动物缺乏食物来源,数量减少,雪豹的食物减少,谷地被淹没,雪豹捕食范围缩小;谷地淹没后,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由陆地变为水域,食物链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雪豹数量锐减,进而危及生物多样性。- 14 -(4)本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的评价。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赞成

27、和不赞成两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要从经济角度分析。该地位于长江的源头地区,人烟稀少,土地成本低,不需要大量移民;水电站建成后运营成本低,效益好。 但由于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电站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从发电量上来说,该地河流的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而且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从市场条件来分析,该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距离主消费市场远,输电距离长且消耗大,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发挥不出经济意义来。点睛: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和改变流域生态系统特有的功能和结构;(2)库区水质产生富营养化或毒化;(3)改变泥沙淤积格局,造

28、成河口海湾洪泛平原的缩小以及海岸线遭侵蚀;(4)大坝下游河道下切、河岸遭侵蚀及河、海口水中盐分增加;(5)有可能诱发地震及库区塌方、滑坡;(6)灌溉引起土壤肥力损失、加重盐硷化;(7)导致植被或生物种的减少或毁灭;(8)外来生物物种的侵入导致生态危害;(9)淹没文物古迹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观观赏价值的损失;(10)冲击当地的传统文化;(11)诱发与水体有关的若干传染病。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该湖西半部湖水的平均含盐量为 1.48,东半部平均含盐量高达 10.4。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炼铜工业发达,且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

29、有铁路连接。材料二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1)说明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2)分析乙地地表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析甲河河口地貌的形成过程。- 15 -(4)有人提议在巴尔喀什湖北岸大力发展炼铜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 (1)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湖泊的东半部河流注入较少,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的补给量;巴尔喀什湖东西向狭长,影响湖泊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2)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东南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降水稀少。(3)河流注入湖泊时,河流入湖口附近地势平

30、坦,加上湖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河口三角洲。(4)赞同。理由: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矿产资源丰富;该地炼铜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便于产品运出;发展炼铜工业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等。(4 点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反对。理由:当地水资源缺乏,发展炼铜工业需要大量用水;炼铜排放的废水会污染湖泊,影响湖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炼铜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该地发展火电会加剧环境的恶化等。(8 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整体分析: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湖泊的东半部河流注入较少,蒸

31、发量两侧都较大。只有狭窄水道相通,湖泊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少。沙漠景观形成,主要从降水、蒸发角度分析。区域工业发展,从利弊两方面分析。(1)读图可以看到,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有多条河流注入,盐度较低。湖泊的东半部河流注入较少,蒸发量两侧都较大,盐度较高。巴尔喀什湖东西向狭长,只有狭窄水道相通,湖泊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少,导致两侧盐度差异明显。(2)根据图例,乙地地表景观是沙漠。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角度分析。该地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东南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降水稀少。(3)甲河河口地貌是河口三角洲。甲河流注入湖泊时,河流入湖口附近地

32、势平坦,水流减慢。加上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4)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矿产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该地炼铜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便于产品运出。发展炼铜工业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等。所以赞同。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当地水资源缺乏,发展炼铜工业需要大量用水,会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16 -炼铜排放的废水会污染湖泊,影响湖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炼铜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该地发展火电会加剧大气环境的恶化等。所以反对。 三、选做题(10 分)28.【旅游地理

33、】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答案】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解析】试题分析:(1)线路一经过的旅游景点比线路二多,游览价值高,如自然保护区、寺庙、世界遗产等,且游览路线较线路二

34、短许多,交通用时少。线路二旅游景点少,只是观赏海景和瀑布,交通用时多,旅游效率低。(2)由材料可知,该岛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要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要提前预定行程,说明该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交通单一,严重制约其旅游业的发展。- 17 -考点: 旅游发展条件及旅欧线路的选择29.【环境保护】材料一 石油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氮,是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之一,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材料二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二氧化氮浓度实时监测图(1)分析该城市大气中二氧化氮峰值出现在哪些时段及最可能的原因?(2)简述降低该城市二氧化氮含量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 (1)上述两时段是早 8

35、点前后和晚 18 点前后,此时段为上下班高峰;路面行驶汽车多(2)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加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绿化城市,增加绿地面积(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详解】 (1)石油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氮,是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图示曲线表示的二氧化氮浓度,峰值出现的时段是早 8 点前后和晚 18 点前后,此时段为上下班高峰时期,路面行驶汽车多,汽油属于石油燃料,排放的尾气多,导致二氧化氮含量大。(2)结合城市中二氧化氮浓度高的原因,主要措施是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减少道路拥堵。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加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采用清洁能源。绿化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净化空气能力。【点睛】峰值出现的时段是早 8 点前后和晚 18 点前后,因为此时段为上下班高峰时期,路面行驶汽车多,排放的尾气多。针对二氧化氮产生原因,采取措施。如减少道路拥堵,利于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尾气净化技术,达标排放。采用清洁能源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