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卷和卷,卷 36 分,卷 114 分。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卷和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场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卷(选择题 共 36 分)1、(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2 题。村庄的夜幕显得透明,镶嵌着一轮圆圆的皓月和几颗眨着眼睛的星星。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飘散出淡淡的酒香和菜香。脚步声,说笑声,狗吠声,婴儿啼哭声,汇成温馨优美的村庄协奏曲,记忆中还有的,是村头的大槐树下,几位驼背的老人吧嗒着旱烟袋,坐成夕阳下
2、一道(苍茫/苍凉)古老的黑剪影。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却高矮不等的柴草堆,上面遮盖着破旧的蓑衣和苇笠每当想起这些,胸口便涌动着幸福与感动,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帖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我坚信,在亘古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面前,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我的脑海里时常(涌现/闪现)这样一个画面:皮肤黝黑的农夫,佝偻着腰,正迎着朝阳辛勤耕作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熟悉的村庄里生存、生活几十年,留下生命神秘的遗传和互为亲人的缘份。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卷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一次次被季节摊开和描摹;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一次次被亲情和愿望反复翻阅和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唯独乡
3、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宽厚和仁慈的土地,凝结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虽然/即使)被踩在脚下,可是依然坚韧博爱。这就是土地的秉性和品格。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眷恋(jun) 缘份(fn) 蓑衣(su) B佝偻(u) 帖心暖肺(ti) 黝黑(yu) C咀嚼(ju) 镌刻(jun) 镶嵌(qin) D承载(zi) 亘古不变(n) 喧嚣(xio)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苍茫 涌现 虽然 B. 苍茫 闪现 即使C. 苍凉 闪现 虽然D. 苍凉 涌现 即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没有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
4、到地面,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B. 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C. 公安部称,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捕回国,这将有效地防止类似的外逃事件不再发生。D.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4.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2B.
5、林冲施耐庵水浒传章回小说 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性经济人” ,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使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6、)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曹世潮世界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综观 500 年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他们走过的道路,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文化能力(这一民族或国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 ,二是需求(一种普遍的需求) 。这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流国家的产生或消失。当一种文化能力最能满足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这种能力被荒废着。比如商业不发达时,犹太人的市场经营能力被荒废了;制造业没有产业化时,德国人、日本人的制造能力毫无用武之地;当软件不知为何物时,印度怎么想都不可能取得在国际软件行业的位置。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发达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一种人类的普遍需求。当这一需求出现,而一
7、个民族、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文化能力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的发展和发达就指日可待了。从民族到个人的发达无非是人类需求、我最擅长、能者不多三条的结合。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因为生存需要,几千年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物质需求,这种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体现出了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精神。就像韦伯说的: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这一系列的理念是在它的需求与自然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当人们必须通过制造、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需要时,这种理念自然就出现了。当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文化,当这种精神和文化成为欧美普遍自觉的文化观念和方式以后,这种能力就养成了。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文化能力养
8、成后,欧洲在公元 1500 年至公元 1800 年里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比如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而只有当现代化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普遍需求的时候,这种文化能力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出现。当众多民族、国家、个人的生活都要实现现代化时,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欧洲在千百年来为满足这种需求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能力,深刻地体悟到了这种需求,并用这一能力开始进行生产、营销、发展。100 年来现代化成为3全世界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普及过程、宣扬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一流国家形成的过程。把这些观念、方
9、式和他们所走的道路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20 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证明: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一流国家的产生或者说现代化的一个特点:那种深刻的、普遍的文化能力同某种社会普遍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后,由某种机制化、体制化的方式运作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变得十分容易和轻松。这样的国家既不必实行文化变革,也毋须强化管理,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普遍自觉于时间、节俭、规则、科学、严肃、精细、理性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并已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6下列对“一流国家”这一概念
10、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B. 具有适应时代的文化能力并可以满足世界范围普遍的需求的国家。C. 具有很强的个人文化能力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的国家。D. 具有制造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和领先于世界的软件行业的国家。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的时代,是不会出现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的。B. 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需求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的体现。C. 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D. 当人们把科学、节俭、精细、时间、理性等落
11、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并已形成自觉的文化理念时,所谓文化变革、强化管理等就没有必要了。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研究一流国家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争取成为一流国家以及相关战略是非常有益的。B. 德国和日本在制造能力上是世界一流的,这种能力精准、清晰、系统地支持着两国制造业的发展。C. 在一个短时期里成为一流国家,它必须有文化能力与人类普遍需求相结合这样一种伟大的历史机遇。D. 美国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得以长足地发展。即使限制全球化,美国仍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
12、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昔马援以薏苡 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多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
13、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 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4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 ,有删节) 注: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薏苡(yy):一种草本植物。啬夫:农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陋:粗劣,粗俗B. 下为权戚所望 望:希望,期望C.
14、 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 业:从事,做D. 与冀争之,不听 听:采纳,听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 作师说以贻之B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佑品节的一组是( ) 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功曹以佑倨,请黜之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
15、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B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D吴佑在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 (22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4 分
16、)译文: (2) 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4 分)译文: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9 分)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5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感孤单冷落。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
17、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D.尾联使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2)古诗很讲究练字,请选取这首诗中“青苔满阶砌”的“满” ,简析其表达效果。 (3 分)答: (3)联系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 分)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限选 5 句) (5 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2)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3)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18、: ,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5)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6)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 (21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20 题。听 水梅洁(1)我从三峡回来好些时了,可我一静下来,依然可以听到那条江的水声阴柔的、安详的、生生不息的那条江的水声啊(2)长长的江河暗夜,我围着有汗腥味的毛毯,在十六个人一间的船舱里听那条江的水声,古老而美丽的水声,千年万年的水气,九曲十八折地从大峡谷流来又一泻千里地流向大海的水声啊。水声有节奏地拍打着我们的船舷,像不知疲倦的催眠的母亲的手。
19、两岸的山黑漆漆静悄悄险峻得有些狰狞,江风挟裹着水腥味钻进舱来,凉飕飕水淋淋的。夜色里,山、天衔接的一线逶迤里,月光孤独而凄婉,唯有这“母亲的手”从容慈祥地拍抚,使我听清了寂夜里的水声,水声里包含的伟大的慈爱与慰安(3)我是在汉水边诞生的,我是听汉水的涛声、水声、纤夫的号子声长大的,汉水是长江的最大一条支流。我曾无数次站在江岸,凭水而立,默默地看大江流向大海的风景,默默地倾听葬在水下的音乐,默默地理会浮出水面的灵魂。后来,我便含泪沿河出走;后来几十年大漠塞外,我的爱就像故乡的河流,广阔而丰富。每每回到故乡的大河岸畔,我就能重温流逝在那里的苦难与幸福。重温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和勇气。(4)那年,
20、我经三峡到达与大宁河接壤的古老的原始森林神农架,曾驱车直达圣女故乡“昭君村” 。昭君村白墙黑瓦的民舍点点滴滴,星星般坠落在一面青山的半壁,炊烟在白墙黑瓦的屋顶或静悄悄地团卧,或袅袅娜娜地上升。一座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昭君祠”6屹立在半山民舍之间,一座高达十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临山而立。我曾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想这纤纤鄂西女子以何样的傲骨,蔑视摒弃了皇宫深院的凄凉与小人的奸佞妄为,毅然选择了六千里外的大漠异邦,选择了命运。这幽深了美丽了两千年的佳话源于香溪、源于大河啊!(5)我告诉同我一样未睡、一样围着汗腥味毛毯的一对青年男女:“到香溪去看真正的大河神女吧。 ”我还说,我是在香溪
21、的吊楼里听香溪水听懂了一位鄂西女子的魂魄的。那男的望着我,纯净的眼神里潜藏着一份忧伤,他说:“我也是常听水声的,我是在江边听水声听懂屈原的离骚的”那女的靠那男的肩头,不作声。半晌,她突然很认真地问我:“你在大宁河听懂了那悬棺和栈道吗?”(6)在风景绮丽的大宁河流域,有着迄今未能诠释的悬棺之谜和栈道之谜。大宁河畔,岩棺处处可见,导游小姐说,从龙门峡到巫溪宁厂古镇,共有六千八百孔。近年有人考察,除宁厂以下的一百多公里外,北上的各条支流都有类似的栈道孔,东接鄂西北竹溪,北连陕西镇平,西到城口县城,形成了长达数千里的古栈道网。(7)筑于这悬崖峭壁上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始于何年?怎样施工?做了何用?谁能注
22、释这古老的谜底?想着这些,我就仿佛听见先人们凿石的敲击声,听到一种命运的呻吟抑或是呐喊。抬头仰望临江悬崖上的棺穴,我不禁肃然起敬:他们活着时,在这大河之畔、崇山之中为生存而奋斗着;死了,他们希望灵魂依然在这凭江的岩顶,谛听涛声和水声,抑或是眺望儿孙们从这座山翻越到那座山,从这条江走向那条江(8)想到这些,我对那年轻女子说:“他们的灵魂不忍离去,大约也是想凭江谛听水声吧?水声里有他们儿孙的命运”(9)不知我的话触动了什么,那女子别过脸去,好一阵黯然。(10)是的,无论怎样,我是无法忘却那悬崖、石孔、栈道和远古棺穴给予我的颤栗。我想,既然我们是踏着同一块祖先相传的土地,我们就总是与我们祖先那些崇高
23、的努力相关,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我们祖先的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奋斗是连在一起的(11)现在,三峡大坝已经截流,祖先们创造的千年文化随之葬入江底。我的心中倏忽升起阵阵莫名的失落与悲怆。转而又想,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发现、创造、否定、肯定、牺牲、奉献等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的困惑与迷惘、悲怆与眼泪、成功与失败、奋求与辉煌都是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这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12)无论怎么想,有一个情结总是挥之不去:“高峡出平湖”之后,那些千年古栈道连同千年古城已经沉入江底,而那原本在崖顶的悬棺是否离我们更近?抑或已飘浮在水面?再去三峡,我
24、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选自并非永生的渴望 ,有删节)16作者为什么把水比成“母亲的手”?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 分)答: 17文中写了去三峡途中遇到的一对青年男女,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答: 18文章第三段说“每每回到故乡的大河岸畔, 我就能重温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和勇7气。 ”联系全文看,水给了人们怎样的信心和勇气?(6 分)答: 19文章第十段说“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 分)答: 2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A第二段写黑漆漆有些狰狞的两岸的山、凉飕飕水淋淋的江
25、风、孤独而凄婉的月光是为了反衬水声的从容慈祥。B第三段是写作者与汉江间有血脉、文化、命运的关联,对哺育她的这条江怀着深情和自豪,在全文中承上启下。C第四段对昭君村、昭君祠和王昭君雕像的描写很有讲究,主要是为了突出昭君带来的藏传佛教对这里的影响。D全文不仅写对水声的怀念和理解,而且表达了对人生的种种领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和关注,主题宏大开阔。E作者最后说“我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说明作者对三峡截流给祖先创造的千年文化带来的灾难产生了深深地忧虑。六、 (10 分)21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6 个字。 (4 分)人民日报北京 10 月 26 日电(记者廖文根) 26 日 17 时
26、33 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 24 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 5 万多公里提高到 7 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嫦娥一号卫星在 24 小时轨道上运行 3 圈后,将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使卫星进入 48小时轨道。这次变轨控制预计在 10 月 29 日。答:22随着高校扩招,大
27、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69% 7% 21% 3%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8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21% 26% 51% 2%请整合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6 分)结论: 建议: 七、(60 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断舍离”是咬文嚼字评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断”就是不买、不收取自己不需
28、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对自己没用的东西。人通过“断”和“舍”达到“离”的状态,即脱离不需要和没用的物品的包围,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很多人有收纳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的习惯,即使用不上的物品也要买来存放着,以备不时之需;收拾自己的物品时,自己不需要的或早已不用的物品也不会轻易舍弃,因为它们还有用,扔掉太可惜。于是,各种物品占据了大量空间。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92019 届南大奥宇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学科试卷答案1.CA 项, “缘份”应为“缘分” ;B 项, “帖心暖肺”应为“贴心暖肺” , “黝
29、黑”应读 yu;D项, “承载”应读“zi” 。2.C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苍凉:凄凉。苍茫不一定荒凉,而“苍凉”有“荒凉”之意。涌现:(人或事物)大量出现。闪现:一瞬间出现,呈现。就搭配讲, “呈现”与往事更搭。“即使”表假设, “虽然”表转折。3. D (A.语序不当。并列短语先后的语序不当,将“杀死很多生物”移到最后。B.成分残缺。缺少了“缺乏”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公共认同”后补上“的底线意识” 。C.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将表达意思说反了,应删掉“不” 。)4. C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 5. B第一句说的是“利己主义” ,后面说的都是“分享经济” ,二者差异巨大。所以这一转折
30、句排在开头。是说前文的“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而是的前提,要紧跟,排除 CD 两项。和都有“不再”的字眼,都是解说人们最终选择的做法,句中的“分享”和下文的“分享经济”联系紧密,应该放在最后,排除 A。 6. BA 项“历史悠久”原文无依据,C 项“个人文化能力”属断章取义,这里的“个人”是指每一个人,D 项只是“一流国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的一个方面。7. A对第 4 段中“代替”一词的理解有误。B 项可在第 4 段、C 项可在第 5 段、D 项可在第 5 段结尾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8. D应为“在全球化没有到来的时候,美国不可能成为世界一霸” 。9. B“望”此处是“怨恨” “责怪”之
31、意。10.C“且”均为副词, “暂且、姑且” 。A 项“以”分别为介词“因为” ,目的连词“用以、用来”,B 项“而”分别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却、但”与表修饰的连词,D 项分别为副词“于是、就”与介词“通过、经由” 。11.A表现其具有远见卓识,谋事沉稳,陈述黄真事迹,与吴佑无关,陈述功曹看法,与吴佑品节没有直接关联。12.D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佑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13. (1)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 (赋分点:以、兴、诚、诚先贤之慎也:判断句式)(2)吴佑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
32、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父亲。 (赋分点:屏、具、使之归的省略句式、遗)14、 (1)D10本诗中并未提及国家局势的衰败,属无中生有。(2) “满”字写台阶上青苔之盛(1 分) ,侧面表现来人之稀(1 分) ,烘托了气氛的清冷(1 分) 。(3)首句的“蝉噪”和末句的“歌吹”都是写声写动,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声衬静(1 分),以乐衬哀, (1 分)这种对照和反衬,更突出了诗人的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1 分) 。 15.(1)齐彭殇为妄作(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4)风萧萧兮易水寒(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暧暧远人村16.
33、作者在水边诞生、长大,后来又沿河出走,水给了她广阔而丰富的爱,水声里包含伟大的慈爱与慰安,并给了她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长大 1 分,爱 1 分,慈爱与慰安 1 分,信心勇气 1 分)17.引出下文“我”对栈道和悬棺的思考;写男女青年对我的话的反应,说明水声不仅能给作者还能给其它人以人生启迪;使行文避免了以一个人口吻叙述到底的单调感,增加了文章的跌宕感。 (每点 1 分)18.大河给了纤纤鄂西女子王昭君蔑视权势,毅然选择命运的傲骨;我们的祖先活着时为生存而奋斗着;死了,他们依然在关注儿孙的命运,那些崇高的努力告诉我们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今天三峡大坝已经截流,发现人类文明的
34、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19.我们的祖先关注儿孙的命运,我们就总是与我们祖先那些崇高的努力相关,我们祖先的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奋头是连在一起的。 (祖先的奋斗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道路,他们是开拓者。 ) (大意对即可)20. C、EC 不是突出昭君带来的藏传佛教对这里的影响,而是说明人们对昭君的怀念,昭君本人对这里的影响;E 原文说“转而又想,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发现、创造、否定、肯定、牺牲、奉献等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的困惑与迷惘、悲怆与眼泪、成功与失败、奋求与辉煌都是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
35、这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 ”说明作者只是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发出的感慨,不是灾难和忧虑。21.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二次变轨(“嫦娥一号卫星” , “第二次变轨”或“第一次近地变轨” , “成功” “实施” )22.结论: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大学生开始自觉地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从材料出发,立意应该是断、舍,然后达到离的境界,符合这个立意,文体特点鲜明,结构完整,表达通顺,即可给起评分 4244 分,在此基础上或加或减,控制好一类文和 36分以下的标准,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如果学生写不应断舍,如中国传统文化等,
36、若言之有理也算符合题意)参考译文:吴佑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海太守。吴佑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佑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 ”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吴佑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从11事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
37、亲呢?”吴佑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佑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 ”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吴佑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佑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父亲。吴佑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没有采纳(吴佑意见),(并)愤怒地起身入室,吴佑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佑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佑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田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