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9KB ,
资源ID:92868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8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1、1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 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

2、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 D 项。A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2.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

3、件A. B. C. 2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体现的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故应选 D。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

4、任何限制B. 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C. 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D. 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说明有专门机构管理市,且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故此题应选 D 项。A 不加限制错误;B 不是材料主旨;C 中抑制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经济管理4.“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 1/10 到 1/5,因而被 28 个国

5、家买去专利。但直到 1980 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 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答案】B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没有体现制度变革,故 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虽然发明了连续铸钢法,但是较少运用此项技术,说明苏联的计划经济制约着该项技术的转化,故 B 项正确。材料主旨当为苏联发明了连续铸钢法,但自身却较少采用,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错误理解了材料的含义,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模式与科研方向之间的关系,故 D 项错误。考点

6、: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影响【名师点睛】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消极):(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农轻重比例失调,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落后)(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重积累,轻消费,征收高额农业税,人民消费水平低,损害人民利益。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3)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5.2010 年 11 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 ,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 。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

7、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 “宽面条” 。但是, “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A. 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B. 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C. 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D. 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可知,要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是有困难的,故 A 项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面临的困境,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反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中的作用,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更没有和欧盟相比较

8、,故 D 项错误。6.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其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这种建筑4A. 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B. 符合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C.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性D. 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答案】B【解析】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祖父母

9、,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故应选 B。A 项所谓“家国同构” ,材料中的四合院不能完全体现。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材料体现不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D 项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也体现不出来。7. 1989 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1994 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 年,欧共体 12 国宣告欧盟诞生。下列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 欧洲联盟合作程度最高C.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都是经济政治一

10、体化组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经济区域集团化下,相关经济经济组织的认识。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 项“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明显不符合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三者的共同特征。ABC 三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8.“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 ,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5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

11、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两个历史材料都证实了唐代金陵经济的繁荣局面B. 琅邪王氏墓志证实了“衣冠南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C. 史通和琅邪王氏墓志都详细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历史D. “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答案】B【解析】A 项不选,题干中两个材料体现的都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发展;B 项正确,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作为第一手原始史料可以用来证实史书中“衣冠南渡” ,故本题答案选 B 项;题干中材料主义记载的是中原少数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南迁,没有提及家族发展的历史;“衣冠南渡”得到考古证实,

12、说明不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故 D 项不选。9.“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B. 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D. 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是强调十月革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本题的十月革命的意义是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B 是对俄国自身的意义,而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排

13、除;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而非十月革命,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强调的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选项 D 错在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们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610.“筚路蓝缕劈荆斩棘,贺人民民主政权巩固;鼓乐喧天辑志协力,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七年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拥护之情。建国初期,全国

14、人民开始坚定支持人民政府的主要原因是A.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B. 稳定物价,掌握了金融市场的领导权C.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 合理调整工商业,确立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考查全国人民开始坚定支持人民政府的原因,由此可知政府的政策保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获得人民的支持。而稳定物价,保护了人民的利益,获得人民的支持,故B 正确;没收官僚资本,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保障了国家的利益,与材料不符,故 A 错误;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彻底”说法绝对,故 C 错误;合理调整工商业,未涉及全体人民的利益,与题意

15、不符,故 D 错误。11.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A. 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B. 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C. 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D. 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 “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就是最终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主要表现,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16、,所以 C 正确。ABD 表述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的实质12.1928 年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的各个派别都是一样的反革命。这一观点表明7A. 大会仍未肃清“左”倾思想B. 中共着力纠正“左”倾思想C. 中共认清了革命的对象与动力D. 大会纠正了右倾主义路线【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该会议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没有正确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的力量,上层官僚资产阶级是斗争的对象。所以大会仍未肃清“左”倾思想,故 A 正确;材料体现当时仍存在“左”

17、倾思想,故 B 错误;这次大会未正确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与动力,故 C 错误;这次大会存在着“左”倾思想,不是纠正右倾主义路线,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共“六大” ,材料“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的各个派别都是一样的反革命”说明中共并未正确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的力量,上层官僚资产阶级是斗争的对象,存在着“左”倾思想。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 ”上述

18、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 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D. 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说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当时法家思想是治国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官僚政治的影响,故 B 项正确;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是在秦代,儒家思想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夏商周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不是

1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8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演变儒家思想特点14.宋朝在军事方面设三衙枢密院的新体制。枢密院总理兵政,握有调兵之权。三衙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等日常事务,有握兵之权。派兵出征时,临时委派军事将领。宋朝这一做法有利于A. 选拔军事人才B. 防止将帅专权发动兵变C. 扩大枢密院权力D. 提高军队战斗力【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对于军权管理的加强,这样做是有利于防止将帅专权发动兵变的,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有利于加强军事管理而非有利于选拔军事人才,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权力的相互牵制而非扩大枢密院权力,选项 C 不符

20、合题意,排除;削弱军队战斗力,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15.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A. “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 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D. 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说明虽然明清时期世界上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但并没有扫荡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统治强化所致,故 A 项正确

21、;B 项与材料信息矛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发展,故排除;鸦片输入中国是 19 世纪以后的事情,与题目明清时期的信息矛盾,故排除 C 项;材料说明的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与英法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无关,故排除 D 项。16.“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9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 ”这段论述出自A. 伏尔泰哲学通信B.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 卢梭

22、社会契约论D.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知,表述的是社会公众意愿才是国家法律的标准,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没有过多强调人民权利,故 A 项错误;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对君主权利制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B 项错误;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学说,主张人民的权利至上,由公众意愿形成的契约制约政府,故 C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人民权利与政府关系,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涉及的是私有财产等经济内容,故 D 项错误。点睛:材料“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体现了社会契约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是卢梭的思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7.从 188

23、5 到 1892 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 38.5%下降到 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 36.7%上升到 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 3.8%。清政府财政收入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B.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 西方国家进行商品输出D.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从材料 “厘金”的增加说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C 与题干无关。故应选 D。18.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

24、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10B.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C. 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D.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 D 正确。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故 A 错误;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故 B 错误;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出现在唐朝,故 C 错误。19.“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办的高等学府,它容纳了当时诸

25、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 “稷下学宫”的创办与发展反映了战国时期A. “百家争鸣”现象的兴盛B. 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C. 儒家思想主导稷下之学D. 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并且各学派都可自由发表见解,这说明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故 A 正确。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校,不是私学,故 B 错误。虽然材料中提到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但这不能说明稷下学宫就是儒家

26、思想主导,故 C 错误。材料主要说明了稷下学宫是一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与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关系不大,故 D 错误。20.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 1644 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 )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C.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11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答案】C【解析】从“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很迅速,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

27、错误,我们无法根据材料得出这一结论;B 选项错误,这一时期主要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D 选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科技领域,不能说明思想领域的发展。21.国民政府于 1937 年 9 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 12 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该机构的设立A. 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 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D. 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答案】A【解析】材料所述设立国际宣传处或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以宣传中国的抗战和日军的暴行,

28、有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和支持,A 符合题意; 1937 年 9 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B 不正确;材料所述与国民政府国际地位的提高无关,C 不正确;国际宣传处的设置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D 不正确。22.80 年代中期邓小平说:“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日趋缓和B.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地区冲突日益减少C. 中国应该领导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新时期中国外交

29、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答案】D【解析】材料意在强调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12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平与发展是成为了世界潮流,但地区冲突并未日益减少,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不会领导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23.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 3758 家工厂中,有 590 家在 1937 年就存在,有 3168 家是 19381942 年创办的

30、。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这材料表明A. 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B.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内迁,而内迁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C 自身均是正确的,但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东南沿海仍然是当时中国经济重心,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2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济贸易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出现体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

31、. 企业化、公司化 B. 全球化、区域化C. 合作化、国际化 D. 体系化、制度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关贸总协定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度化;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可以反映出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答案选 D。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历史史实。25.1920 年 11 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该言论表明孙中山13A. 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

32、本原因B. 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C. 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D. 着手进行国共合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只是反映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看法,而不是反省革命失败的原因,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可知,孙中山认识到在满清政权被推翻后帝国主义的民族侵略仍旧存在,从而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即由之前的指向排满革命向反帝转变,故 B 项正确;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1920 年时国共合作尚未成为国共的共识,故 D 项错误。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33、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名师点睛】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认识对应纲领的内容思想内涵 进步性 局限性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14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

34、的土地问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 ,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会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

35、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与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的不同。【答案】 (1)特点:进行对口监察,相对独立;轻证据,威慑力强;机构众多,依靠皇权。影响:有利于肃清吏治,巩固统治,但容易导致监督权畸形壮大,影响行政。(2)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

36、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3)说明:政治体制差异,中国是君主专制,而美国则是民主代议制;经济科技差异,中15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而美国则进入工业文明;民众文化差异,古代中国民众文化素质低,而美国民众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可知明朝行政监督进行对口监察,相对独立,虽然轻视证据,但威慑力强;而且机构众多,依靠皇权行使权力。影响:依据材料“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结合明朝社

37、会政治情况可知明朝行政监督有利于肃清吏治,巩固统治,但容易导致监督权畸形壮大,影响行政。(2)依据材料“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 ”、 “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结合美国社会政治情况相关所学可知这与美国分权制衡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重要关系,同时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3)依据以上问题的作答可知从中美两国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作答中国古代与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的不同。如经济方面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

38、,而美国则进入工业文明;政治方面中国是君主专制,而美国则是民主代议制;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民众文化素质低,而美国民众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朱氏集团不遗余力地派出使节,实施了积进取的“锐意通四夷”政策,向各国宣传明王朝“远途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 。宣德八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刚刚返航,宣宗即下今:“近岁官民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引诱为寇比者已有擒获,各置重罪。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知而不告者及军卫有司纵之弗禁者,一体治罪。 ”整理自从郑和下西洋看明代初期的对外开放等材料二中世

39、纪商业公司的活动具有十分浓厚的行会传统以及城市平均主义的限定,航路开辟后建立的商业公司都和本国政府有着密切联系,他们从专制王权那里取得特权和补助,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的目标是侵占世界领土、建立殖民制度,奴役殖民地人民,与其他国家商人集团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竞争,获得乃至世界性垄断市场。新航路开辟后,16西欧一些专制王权从增加国库财源和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出发纷纷推行重商主义。这对本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摘编自刘凤茹新航路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西方对外经济活动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带来的不同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40、学知识,就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1)变化:中国:由积极进行对外经济交流到政府实行海禁政策;西方: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公司逐步突破行会限制,商业活动由城市走向世界。影响:中国的海禁政策尽管对西方的殖民渗透起到了规范作用,但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科技交流。(2)认识: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经济政策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析】【详解】 (1)变化:中国:根据“锐意通四夷” “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知而不告者及军卫有司纵之弗禁者,一体治罪”概括得出由积极进行对外经济交流到政府实行海禁政策;西方:根据“中世纪商业公司的活动具有十分浓厚的行会传统以及城市平均主义的限定”“获得乃至世界性垄断市场”概括得出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公司逐步突破行会限制,商业活动由城市走向世界。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中国的海禁政策一方面对西方的殖民渗透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等角度回答影响。(2)认识:综合材料,可从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等角度分析总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