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4.50KB ,
资源ID:92952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95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章丘四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章丘四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1、1山东省章丘四中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答案】C【解析】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反映出分封造成了不同族属的混居,打破了以往聚族

2、而居的氏族社会的基本状态,为各种文化的融合、形成统一国家的民族 文化创造必须的历史前提,因此,周代的分封制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A 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的高度集中”;B 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 。点睛: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公元前 115 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A.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 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 旨在限制商业

3、发展D. 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答案】A【解析】从材料“提出均输方案” “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中可以看出,西汉推行的均属平准政2策,有效调剂物资供应,控制市场,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农民负担的问题,故 B 项排除;C 项包含在 A 项之中;D 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 。3.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答案】C【解析】从材

4、料“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中可以看出,儒学传统中没有佛教和道教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儒学本身存在着不足,故C 项正确;材料“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说明 A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化,故 D 项错误。4.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 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由此推知A. 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 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 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 魏晋时新

5、疆普遍使用麻纸【答案】A【解析】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西汉时期;从材料“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内地的纸已传到西域地区,故 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得出“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故 B 项错误;材料“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说明 C 项错误;从材料“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中无法得出“普遍使用麻纸”的结论,故 D 项错误。3点睛: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5.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 ,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

6、 ,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 。这反映了郭嵩焘A. 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 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 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体现郭嵩焘放弃“天朝上国”思想观念,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重性,具有民族主义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反对严夷夏之大防 ”说明 A 项错误;材料“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可以看出,郭嵩焘主张了解西方

7、政治经济军事的得失,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故 CD 项排除。点睛:对材料“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的理解至关重要。6. 1904 年,上海商人朱爵谱打算在海门设厂,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的身份,两次上书商部,说朱爵谱“因羡生贪,因贪生妒” “利令智昏,无理取闹” ,要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 。结果,朱爵谱被迫放弃计划。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矛盾重重B. 张謇借助封建官府势力垄断市场C. 民族资产阶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D. 封建势力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8、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 ”4“要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 ”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阻碍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故 D 项正确,AB 项错误;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 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封建势力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名师点睛】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积极因素: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

9、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面对时代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 2016 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和提倡国货运动的不断兴起。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重大国内政治变革运动(如辛亥革命)等都有一定推动作用。(2)消极因素: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主要因素、根本原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等条件;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

10、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现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7.1925 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A. 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 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 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答案】D【解析】5材料“1925 年” “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

11、容易挽救的大害”体现出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中共逐渐认识到国共合作中保持党的独立性的重要性,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共在国共合作中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出中共掌握领导权、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故 ABC 项排除。8.1961 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 、缩(缩小发展规模) 、并(与他校合并) 、迁(迁离北京) 、放(下放地方领导) 、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A. 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 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 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

12、 年至 1960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跃进”的狂潮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为了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 1961 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当时的经济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故 A 项错误;D 项说法错误,错误在“均衡发展” 。点睛:“1961 年”是关键时间点。9.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上述城邦集体活动A. 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B. 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C. 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舞台D. 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

13、中“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 “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信息可知,这些活动体现出雅典的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城邦集体活动无法保证公民的权利,故 A 项错误;B 项包含在 D 项之中;材料6没有体现出城邦集体活动传播民主思想,故 C 项排除。10.16 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这一制度A. 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B. 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C. 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D.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14、【答案】B【解析】从材料“16 世纪以来” “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中可以看出,英国“长子继承制”维护了贵族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同时有利于限制王权,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故 B 项正确;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是否加强,故 C 项排除;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 D 项错误。点睛:材料“16 世纪以来” “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是解题的关系信息。1

15、1.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 18 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19 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 工业革命的推动B. 自由主义的传播C. 世界市场的形成D. 社会主义的兴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19 世纪末前“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到“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的变化,是由工业革命推动的,故 A 项正确;BCD 项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但材料中去没有体现出。7点睛:注意材料中变化的时间是“19 世纪末期以后

16、”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12.1970 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 ,提出了以“伙伴关系” “实力” “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说明美国A. 放弃了与苏联争霸B. 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C. 力图维护世界和平D. 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70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 ,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因此

17、 D 项正确,C 项错误;A 项说法错误,错在“放弃” ;美国对战略的重点是欧洲,故 B项错误。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初年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 ,闻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 20 里之长,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据樊树志统计,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 14 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 26 个。19 世纪初,府域及近都市镇都已没有了之前的隙地, “房满为患” “居货山积,行人水流” ,居民总数约 150 万。其中,工业人口至少占了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居民总数的 375%,如仅以成年男性居民计,则这个比例更要上升到 75%清代初期,江南棉布踹染业的

18、中心,由松江转移到了苏州,府城的染坊、踹布工匠“总计约有二万余人” , “均非土著,悉系外来” 。在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级的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等,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郊区市镇;处于较高层级的丝织业,则基本上转移到了府城。据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材料二 19 世纪时,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其他这类城市,在群集的工厂和烟囱之间,还散落着优美的新居所、俱乐部、交易所、银行、火车站。曼彻斯特已经成了大都市,成为郊区和卫星城市络体系的中心,其棉纺织业占了英国棉纺织生产的近 75%。但是这并没有排斥其他行业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生产肥皂、8染料、墨

19、水的工业,还出现了一批生意兴隆的苏打生产厂家,又促进了橡胶、酿酒业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据理查德丹尼斯19 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社会地理(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扩张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 19 世纪初苏州和曼彻斯特城市经济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答案】 (1)发展趋势:城市范围扩展;卫星城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增加。原因: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业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外来人口流入。(2)相同点:都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经济都较为多样;纺织业都占据重要位置。不同点:苏州第二产业是手工业,曼城是机器大

20、工业;曼城出现了交易所、银行等现代商业金融机构。根本原因:苏州仍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曼城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据材料一“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 ,闻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 20 里之长” “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 14 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 26 个” “居民总数约150 万”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联系所学明清时期与工商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口的增加等因素来叙述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归纳的

21、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如“成为郊区和卫星城市网络体系的中心,其棉纺织业占了英国棉纺织生产的近 75%”“并没有排斥其他行业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方面概括其相同点;不同点可以结合材料二“散落着优美的斯居所、俱乐部、交易所、银行、火车站”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只需要联系两者的生产力水平即可,中国是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而英国则是工业文明的表现。1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9材料 表 119271936 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年份苏联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19273588456561685162678380

22、9243192842515237119061447694798656192948545733922941621097169791193057644135322891151194447443193156202636218838269781652861932592713901239857475638534619336842236053198758665777137193496932647338441188661558992193512520346404704164196277100171936163394853452231917567081197410据日本钢铁联盟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

23、年版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 1: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阐述: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失调弊端。示例 2: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仪作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依据材料表格信息提取观点

24、,然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对于提取观点进行论证,本题可以依据材料从“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或者从“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提取观点。第二小问论证前者结合斯大林模式优缺点分析回答。后者依据一战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等角度分析论证。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东南滨海之地,以贩海为生,其来已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其民恬波涛而轻生死,亦其习使然,而漳为甚。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当事者尝为厉禁。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于是隆庆初年(1567 年) ,前任抚臣

25、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摘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1)据材料概括“隆庆开关”的基本含义。(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开关”的背景。【答案】 (1)含义: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往东西二洋贸易;朝廷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11(2)背景:沿海居民耕地不足,长期以海上贸易为生;海禁时期,走私贸易严重,海盗猖獗,倭寇侵入;地方官员的倡导;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东来。 (任意 3 个要点即可)【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26、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前任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等信息可知 “隆庆开关”与闭关锁国政策有所出入,并没有对闭关锁国政策进行修改,而是从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朝廷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等角度概括“隆庆开关”的基本含义。(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 “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 “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地理环境、走私贸易、倭寇入侵、地方官员倡导、新航路开辟

27、等因素分析“隆庆开关”的背景。点睛: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基本含义” 、 “背景” ;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的关键信息“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 “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 “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基本含义” 、 “背景”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整体分析:本题引用“隆庆开关”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基本含义” 、 “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考查,问题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