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18.50KB ,
资源ID:93059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05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1、- 1 -江苏省天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特殊句式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B. 句读之不知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 ,被动句注意“为*所

2、*”结构和“见” “于” ,定语后置句注意“之” “者” ,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 “以”引导。题中 A 项,定语后置句;B 项,宾语前置句;C 项,状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故选 B。2.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 孔子师郯子C.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 A项,名词动

3、用,游泳;B 项,意动用法,以为师;C 项,名词动用,攻克;D 项,没有活用。故选 D。- 2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澳洲校园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澳大利亚国民对外来移民的恐慌情绪,墨尔本市长的发言人说,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的出现。B. 两会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教育医疗” “反腐倡廉” “养老改革” “环境治理”等话题。C. 凡涉及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政府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本清源,一査到底,并应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工作。D. 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农民选手朱之文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的歌唱事业

4、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A 项,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使用不当,此处应为“骇人听闻” ;B 项,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作谓语,后面不能跟宾语。此处使用错误。C 项,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使用正确。D 项,师出无名:出兵打仗而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选 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就社会效果而言, 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

5、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B. 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C. 2017 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D. 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 3 -“中

6、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语序不当, “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应把“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调换,应为“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还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 。C 项, “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搭配不当, “描述”与“变迁和万象”不搭配,应为“记录着世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D 项,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成分残缺,“受到”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自然灾害”后面添加“的威胁”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

7、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 C 项, “描述”与后面的宾语“变迁和万象”搭配不当;D 项, “受到”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通知:兹定于 6 月 5 日

8、下午 3 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 询问:家严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B 项, “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B 项内容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信,应改为“感念” 。C 项, “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 项是询问别人的父亲今年多大年纪,应改为“令尊” 。D 项, “府上”是对别

9、人的家的尊称,D 项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来,应改为“寒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 4 -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6.下列是对红楼梦 (1-5 回)内容的判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

10、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 ,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B. 红楼梦中关于迎春遭遇的一首恨无常说:“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警示贾家要及早从名利场中退出,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C. 红楼梦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暗示了主人公林黛玉虽然才华出众却终被埋没的悲惨命运。D. 红楼梦中,元春的命运决定了贾府的兴衰。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

11、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 A项,应为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B 项, “迎春”改为“元春” ;C 项,上半句下的是林黛玉,后半句写的是薛宝钗。故选 D。7.下列是对红楼梦 (1-5 回)内容的判断,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B. 林黛玉初进贾府光彩照人,贾宝玉对她的印象是“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股自然的风流态度” 。C. 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

12、名副其实的“凤辣子” 。D. 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 5 -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 B项,是众人对林黛玉的印象;C 项, “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D 项,不能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故选 A。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陶回,丹杨人也。祖基,吴交州刺史。父抗,

13、太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军、主簿,并不就。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苏峻之役,回与孔坦言于导,请早出兵守江口,语在坦传。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亮不从。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时峻夜行,甚无部分。亮闻之,深悔不从回等之言。寻王师败绩,回还本县,收合义军,得千馀人,并为步军。与陶侃、温峤等并力攻峻,又别破韩晃,以功封康乐伯。时大贼新平,纲维弛废,司徒王导以回有器干,擢补北军中候,俄转中护军。久之,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时人饥谷贵,三吴尤甚。诏欲听相鬻卖,以拯一时之急。回

14、上疏曰:“当今天下不普荒俭,唯独东土谷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北贼闻之,将窥疆场。如愚臣意,不如开仓廪以振之。 ”乃不待报,辄便开仓,及割府郡军资数万斛米以救乏绝,由是一境获全。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振恤,二郡赖之。在郡四年,征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如故。回性雅正,不惮强御。丹杨尹桓景佞事王导,甚为导所昵。回常慷慨谓景非正人,不宜亲狎。会荧惑守南斗经旬,导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当逊位以厌此谪。”回答曰:“公以明德作相,辅弼圣主,当亲忠贞,远邪佞,而与桓景造膝,荧惑何由退舍。”导深愧之咸和二年,以疾辞职,帝不许。徙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故,未拜,卒,年五十一。

15、谥曰威。四子:汪、陋、隐、无忌。汪嗣爵,位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陋冠军将军,隐少府,无忌光禄勋,兄弟咸有干用。(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八陶回传 )8.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B. 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C. 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 6 -D. 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9.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侃, 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

16、人陶渊明。司马光所写的“陶侃惜谷”的故事,指陶侃很爱惜粮食。B.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职务等同于县令。C.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D. 辟,即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10. 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回的祖父是吴国的胶州刺史,父亲官至太子中庶子,陶回先后被征召为司空府中君、主簿,但是他没有去就职。B. 大将军王敦很是器重陶回,任命他参军,后来王敦转任州别驾,最后死在了任上。C. 王导对陶回也很重视,提拔他为从事中郎,后来升任司马。陶

17、回与孔坦一起劝过王导,但是王导并没有采纳建议。D. 评定叛乱之后,王导因为陶回有才干,提拔他任北军中侯,后专任中护军。11.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2)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振恤,二郡赖之。【答案】8. D 9. B 10. B 11. (1)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过秣陵进军, (但是)迷了路,遇到郡里的人,抓住他让他做向导。(2)不久朝廷下诏,一起敕令会稽、吴郡按照陶回的办法赈济百姓,这两郡也赖此(得以度过饥荒) 。【解析】【8 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

18、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为参军”是“命”的内容,不要断开;“从事中郎”职务名,不要断开。故选 D。【9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7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职务等同于县令错。故选 B。【10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

19、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B 项, “王敦转任州别驾”错误,应为“陶回转任州别驾” 。故选 B。【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执:抓住;以为:让他做;乡导:向导;既而:不久;振恤:赈济百姓。【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陶回,是丹杨郡人。他的祖父陶基

20、,是吴国的交州刺史。他的父亲陶抗,官至太子中庶子。陶回被征召为司空府中军、主簿,都未去就职。大将军王敦任命他为参军,转任州别驾。王敦死后,司徒王导提拔他为从事中郎,升任司马。苏峻之役发生后,陶回与孔坦对导进言,请求及早出兵据守江口,这些话都被记载在孔坦传里。苏峻快攻到的时候,陶回又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不敢直接来,一定向小丹杨进发从南路步行来,应当(在那里)伏兵拦 截他, (这就)可以一战生擒他。 ”庾亮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过秣陵进军, (但是)迷了路,遇到郡里的人,抓住他让他做向导。当时苏峻在夜里行军,他所处的位置很不明了。庾亮听说了此事,很后悔没听从陶回等人

21、的建议。不久朝廷部队打败, (不得不)回到本县,收拾集合义军,只剩下一千多人,全是步军。(后来,陶回)与陶侃、温峤等人合力攻打苏峻,又单军打败了韩晃,因功被封为康乐伯。当时叛贼刚被平定平,国家纲纪弛废,司徒王导因为陶回有才干,提拔他补任北军中侯,不久转任中护军。过了很久,升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当时因收成不好粮食很贵,三吴尤其厉害。皇帝诏令想听任百姓互相买卖,来救一时之急。陶回上疏说:“当今天下不全国到处都歉收,唯有东部粮价偏贵,这样就(允许百姓)互相买卖,这种传闻必定传播得很广,北方贼人听说了,就会窥侍边疆。按愚臣的意见,不如打开粮仓来救济粮食歉收地区的百姓。- 8 -”于是不等答复, (他

22、)就打开粮仓,并且拨出府郡的军粮数万斛米来救济那些缺粮户,因此全境百姓获得保全。不久朝廷下诏,一起敕令会稽、吴郡按照陶回的办法赈济百姓,这两郡也赖此(得以度过饥荒) 。 (陶回)在职四年,被征召征授任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仍然保留。陶回本性端正,不怕强权。丹杨尹桓景谄事王导,很为王导所喜欢。陶回常常情绪激昂地说桓景不是好人,不宜亲近。适逢荧惑星(即火星)守着南斗(斗宿)很久,王导对陶回说:“南斗星,是扬州的分野,而荧惑星守着它,我应当让位来对应这一天谴之兆。 ”陶回回答说:“您凭借高尚的德行作宰相,辅弼圣主,应当亲近忠贞之士,远离奸佞小人,而您与桓景促膝过从,荧惑星怎么能退去呢!”王导

23、觉得很是愧对他。咸和二年(327) ,因病辞职,皇帝没答应。转任护军将军,常侍和领军仍然保留,没有就任,去世,享年 51 岁。谥号是威。他有四个儿子:长子陶汪、次子陶陋、三子陶隐、四子陶无忌。长子陶汪继承了他的爵位,位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次子陶陋官至冠军将军,三子陶隐官至少府,四子陶无忌官至光禄勋,兄弟四人都很有才干,很受重用。三、古诗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12. “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有什么作用?13. 这首词始终以颜色贯串全篇,请

24、简要分析。【答案】12. 内容上:少妇由芳草之绿联到郎去时所穿衣袍的颜色,以及回首相望时衣袖随风飘动的情景,形式上:为下文“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做铺垫。 13. 上阙着眼于绿与绿颜色之相同,使今日所见与昔时所见想相沟通,使楼前景和心中情融会为一。下阙着眼于绿袍颜色新旧之不同,使回忆中的昔时之袍与想象中的今日之袍相对照,一年一年地逐渐减色,不像芳草那样岁岁依旧。这首词由颜色展开思路,可谓句句相承,环环相扣。【解析】【12 题详解】- 9 -此题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求分析句子的作用,答题时注意先答出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此题“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从内容看,写出少妇由

25、芳草之绿联到郎去时所穿衣袍的颜色,以及回首相望时衣袖随风飘动的情景;从作用看,为下文“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做铺垫。【13 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内容,重点考核诗歌的结构安排,在题干中给出特征“以颜色贯穿全篇|,要求分析,答题时答出哪些地方写到颜色,如何贯穿全篇即可,上阙“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着眼于绿袍颜色新旧相同,使今日所见与昔时所见想相沟通,使楼前景和心中情融会为一。下阙“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着眼于绿袍颜色新旧之不同,使回忆中的昔时之袍与想象中的今日之袍相对照,一年一年地逐渐减色,不像芳草那样岁岁依旧。这首词由颜色展开思路,可谓句句相承,环环相扣。【点睛】分析诗句的

26、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四、名句默写(10 分)14.根据要求,补写空缺的部分。(1)_,善假于物也。(2)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彼童子之师,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师者,_。(6)吾师道也,_。(7)位卑则足羞,_。(8)驾一叶之扁舟,_。(9)_,抱明月而长终。(10

27、)_,不知东方之既白。【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无以至千里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 官盛则近谀 (8). 举匏尊以相属 (9). 挟飞仙以遨游 (10). 相与- 10 -枕藉乎舟中【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生” “鳝” “至” “谀” “匏尊”的写法。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28、(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文后问题。苏东坡一生写过许多画赞、画序、画记、画跋等题画文学,画赞如九马图赞 郭忠恕画赞等,画序如观宋复古画序 八境图后序等,画记如画水记 应梦罗汉记等,画跋如书蒲永昇画后 书朱象先画后等。这些题画文学不仅论述、评骘画家的行实和画作,还深入阐发画理、画论,像传神记 ,深化顾恺之“传神”说;墨君堂记 ,发挥“比德”说;书朱象先画后 ,表述画家创作的自主性;文与可画竹屏风赞 ,阐明绘画是画家表现个人道德修养的载体。苏轼多方面进行着诗画艺术的会合、渗透、融通的实践和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而他在我国诗画融通史上最引人瞩目的,还在于他的理论贡献。第一,苏轼对诗歌和绘

29、画的艺术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逐渐认清了诗歌和绘画艺术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为诗画通融的阐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苏轼在韩幹马诗里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 ”东坡用“无形画”来概括诗歌,用“不语诗”来概括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它通过线条、色彩、笔墨、明暗光线、形象造型、布局结构等构成画面、画境,给人以直接感觉,是一种诉诸视觉的艺术。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 ”诗人黄庭坚说:“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与苏轼的认识如出一辙。第二,苏轼还提出了“诗画本一律”的命题,总结出诗画艺术的共性。他认为的诗画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摹写物象” 。诗

30、歌与绘画,都是以自然界中的物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生动具体的描绘,反映出蕴含于其中的美。二, “妙想” 。诗歌与绘画同样要以丰富而奇特的艺术想象,作为自己创作的生命力,将形象显于想象力之前,再将形象显于人们的眼前。三,共同的审美追求。诗人与画家,都希望在“象外” “言外”获得更为精妙的艺术境界,希望在“形似”之外,追求“神似”的意境。于是,文学界的“言外”说和画学界的“象外”说,文学界的“意境”说和画学界的“画境”说,也就应运而生,受- 11 -到诗人和画家们的青睐。第三,诗画通融的审美。苏轼认真探讨了诗歌与绘画的艺术特征,它们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而探讨了诗画艺术渗透、会通的

31、客观规律。诗歌与绘画存在着差异性,它们便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不足,相互申发补凑,达到融合会通的境地。诗歌与绘画艺术有共性,它们可以以诗入画,以画入诗,实现生活美、绘画美与艺术美的相互转化和融合。苏轼将历代诗人、画家融通诗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加以科学的概括总结,对我国诗画艺术和诗画融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选自吴企明苏轼在诗画研究上的划时代贡献2018 年 02古典文学知识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传神记 墨君堂记等画赞,前者有对顾恺之“传神”说的深化,后者是对“比德”说的发挥。B. 苏轼对于诗画艺术的会合、渗透、融通的实

32、践和研究,就是他对诗画艺术的理论贡献。C. 从全文来看,诗画艺术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D. “诗画本一律”概念,实际上就是指诗画的差异性。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代诗人郭熙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 ,说的也是诗画的差异性。B. 诗画艺术有“妙想” ,强调的就是想象力。C. 文学界的“言外” 、画学界“象外”都追求的是意境美。D. 线条、色彩、笔墨、明暗光线、布局等构成绘画的“语言” 。1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苏轼看来,诗画的共同性主要表现为对象共同、想象共同、意境共同。B. 懂得诗画通融的审美,我们就能够以诗入画,以画入诗。C.

33、 苏轼所写的画赞、画序、画记、画跋等题画文学,就是形成他诗画理论的的重要实践。D. “诗是无形画,画是不语诗”就是讲诗画的差异性的。【答案】15. C 16. A 17. C【解析】【15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传神记 墨君堂记等画赞”错误,不是画赞,是画记;B 项, “就是他对诗画艺术的理论贡献”错误,不是理论贡献,只是实践过程;D 项,- 12 -“就是指诗画的差异性”错误,不是差异性,而是共性。故选 C。【16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

34、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A 项, “宋代诗人郭熙”错误,郭熙是宋代画家,不是诗人。故选 A。【17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C 项, “诗画理论的的重要实践”错误,是画理论的实践,不是诗画理论的实践。【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

35、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暗 度付桂秋去年夏天,我调来二分局工作。当天去收发室取快递时,守门的老李要去卫生间,让我帮忙照看一下。可他刚走,外面就传来颤巍巍的叫声:大刚啊大刚啊我望向窗外,见一个拄着拐被的老人站在台阶上。他头发花白,动作迟缓,嘴里“大刚大刚”地叫个不停。我把门开个缝,见地上有个塑料方便袋,装着一把菠菜,还有几个茄子。我第一反应就是迷路的老人,买完莱找不到家了,就站在门里问:老爷子,找谁呀?话音未落,就听身后传来“咪咚咚”的脚步声,有人急急忙忙地说:找我的找我的我回头一

36、看,见王刚王科长从二楼跑下来,一脸的歉意。我让开身,王科长闪出门,搀扶老头儿往一边走去。这时,老李回来了,趴在窗户上向外看,绘声绘色地叫:大刚啊大刚啊然后哈哈大笑,说:这老头儿没治了! 总来。见我疑惑,他解释道:你刚来不知道,那是王科长的老爹,整楼人都认识他这老头儿啊,也不管这是不是办公区域,离老远就大刚啊大刚啊地喊。王科长是复员军人酒量又大,大家- 13 -就给他起外号叫“大缸”了。去年老头儿还挺有底气呢,扯开嗓子全楼人都能听见。今年开春得了场病,本以为这回不会再忙叨人了,可没出俩月,又离了歪脚往这儿跑。岁数大就是老小孩儿。哎呀,这真是豆腐掉到灰堆里一一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呀!我也笑了,蔬

37、菜那么便宜,用得着颤颤巍巍送来吗? 这老头儿就是闲的。这以后,隔三岔五就能听到那颤巍巍的叫声。偶尔,也会听到王科长的埋怨声。到了秋天,老爷子再来送菜,就把塑料方便袋放在台阶上,含含糊糊念叨什么已经听不清楚了,嘴角还挂着,身体大不如前了。王科长就苦笑说:实在没辙了,也不跟你打招呼,就这么偷摸地送。他告诉老李,看见老爷子来就喊他一声,不忙他就直接送回去;忙就搬把椅子,让他在阴凉处坐一会儿。张姐笑说:看人家王科长,不光工作出色,还那么有魅力,总有人暗送“秋波” 。我发现,老人送的菜确实总有一把菠菜。那菠菜棵小,根紅,叶緣,一看就是草地种的,老李说这菠菜品种好,叫红嘴绿鹏哥儿朱元璋做珍殊翡翠白玉汤的材

38、料,一个周五的下午,阳光明媚,王科长端着脸盆毛巾下来,在树荫下给老头儿擦完脸,又把他的双手泡在水里,坐那儿和他唠嗑儿。过会儿,就蹲地上给他剪指甲,王科长说老头儿指甲特厚,得泡软了剪。剪完,还拿小挫刀磨,那动作,真像一个大闺女在绣花。张姐看见了,感慨道,想不到我们五大三粗的大刚同志竟还这么细心呢。刚入冬,王科长就见了报,说他两年来,一直义务照顾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带)的老人。老人女儿介绍说,她弟弟和王科长同名,也叫王刚,弟弟小时候嘴角总发炎,医生让多吃菠菜,她爸就一年四季在院子里种菠菜。后来住楼房,不能种就买,四年前,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次年,他儿子因车祸去世,家里一直瞒着他。可他怎

39、么糊涂也惦记着儿子,总找大刚,一次从分局门前路过,见有人喊王刚,就把王科长当儿子了。王科长把老人送到家,了解内情后就顺水推舟,答应从此以后经常来照顾老人。这回真相大白了,原来那不是王科长的亲爹,他是做好事呢。去年底,王科长被评为“十佳好市民” 。今年春,王科长又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 。没过多久,王科长就成了王副局长。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再也见不到老头儿的身影了。我只记得 8 月末的一天,早上刚到单位,就听说王副局长干爹去世了,明早五点出殡。有人嘀咕,这干爹真没白认,名利双收!人家这真是“暗度陈仓”啊。次日送行,整个分局的人都到场了。王副局长的悲痛意想不到。他拉着丁科长的手说:- 14 -麻烦

40、哥哥帮我招呼大家。哥哥你不知道啊,兄弟我独苗,十八岁的时候爹张罗给我娶媳妇儿,我就跑出来当兵了。他就怄气不和我说话了,直到八年前,病危了才说想我。可等我到家,老爹已经走呀兄弟多想听爹喊我大刚(选自 2017 年 6 月小小说 ,有删改)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描写颤巍巍的老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疾病缠身和行动不便,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中的“我”是事件的发现者和见证者,起到线索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C. 小说中的门卫李师傅是个次要人物,他的出现可有可无,对主人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是小说中多余的人物形象。D. “大缸

41、”是同事对于王大刚的戏谑称呼,体现了大家之间随和的关系,也体现王副局长为人实在,为后文赡养老人埋下伏笔。19. 小说标题“暗度”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20. 文章结果揭示了王副局长照顾老人家的原因,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8. C 19. (1)标题“暗度”揭示了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三折,老人家把王科长当作自己的儿子大刚,为了弥补主人公的遗憾,王科长真实直地照顾老人。 (2)王科长是将错就错。 (3)标题“暗度”表达作者对人与人之间无端猜测他人行为目的的人的善意批评, (4)对和睦相处的真诚期待之情。 20. (1)故事情节在结尾突然逆转,产生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的效果,既出

42、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结尾与前文所设置的伏笔遥相呼应,老人的儿子与王副局长都叫“大刚” ,王副局长将错战错,认真充当起老人家的儿子来,结尾揭示了王副局长这样做的原因, (3)小说的结尾安排王副局长把老人家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对待,表达了王副局长对自己父亲的愧疚思念之情,丰富了人物形象。【解析】【18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C 项, “他的出现可有可无,对主人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是小说中多余的人物形象”错误,不是可有可无的形象,起到转换的作用。故选C。- 15 -【19 题详解】此题考

43、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注意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此题标题“暗度”从情节看,揭示了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三折,老人家把王科长当作自己的儿子大刚,为了弥补主人公的遗憾,王科长真实直地照顾老人,王科长是将错就错;从主旨看,表达作者对人与人之间

44、无端猜测他人行为目的的人的善意批评,对和睦相处的真诚期待之情。【20 题详解】此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情节的安排能力,答题时一般从情节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切入,然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作用,此题要求分析的内容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尾的方式及其效果:故事情节在结尾突然逆转,产生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的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等角度分析作用:从结构看,小说结尾与前文所设置的伏笔遥相呼应,老人的儿子与王副局长都叫“大刚” ,王副局长将错战错,认真充当起老人家的儿子来,结尾揭示了王副局长这样做的原因, ;从主旨的角度看,小说的结尾安排王副局长把老人家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对待

45、,表达了王副局长对自己父亲的愧疚思念之情;从人物的角度看,丰富了人物形象。【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七、练字(5 分) 。21.请摘抄暗度最后一段文字,填满空格即可。要求字迹工整,美观。【答案】次日送行,整个分局的人都到场了。王副局长的悲痛意想不到。他拉着丁科长的手说:麻烦哥哥帮我招呼大家。哥哥你不知道啊,兄弟我独苗,十八岁的时候爹张罗给我娶媳妇儿,我

46、就跑出来当兵了。他就怄气不和我说话了,直到八年前,病危了才说想我。可等我到家,老爹已经走呀兄弟多想听爹喊我大刚【解析】- 16 -【详解】此题考核汉字的书写能力,要求摘抄暗度最后一段文字,填满空格即可,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一笔一划,字迹工整,美观。八、作文。 (70 分)22.请以“意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篇幅不少于 800 字。【答案】意外那株草意外的从地里钻出来了;那朵花意外的绽放了;那片天意外的亮起来了;那太阳意外的升起了生活之中,无处不是意外。不是说中五百万才是意外,不是说成绩差的同学考满分才是意外,也不是说有幸看到日全食才是意外。只要你善于发现,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

47、现,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多么意外。这是一家贫苦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什么家居摆设都没有,只有唯一的一个陶瓷碗孤零零地立在那张破桌上。“小牧” ,很好听的妇人的声音。“快来吃饭了” (所谓的饭其实是玉米碾碎成糊状和着屈指可数的饭粒) 。“妈妈,你也吃!”懂事的小牧说。“不了,妈妈刚刚做饭的时候已经先吃了,乖,快吃。 ”“噢” 。北方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仿佛一年四季永远没有尽头。是的,这样的寒风吹大了小牧。这年他十岁。这样夹杂着炮火与烽烟的寒风吹弯了小牧妈妈的身子,吹散了她脸上的皱纹,吹厚了她手上的茧。也把小牧吹进了小学堂。“妈,你吃了吗?”小牧问道,手里端着家里唯一的碗。“你吃吧

48、,妈妈吃过了。 ”妈妈微笑着。多熟悉的话语,一听就是这么多年,这句话已经在小牧心里生根发芽了。“嘀嘀”一颗颗灼热的泪水在寒风中结成的小碎冰清脆地撞击在地面。妈妈猛地抬起头,不知所措。 ”“妈!”小牧扑到妈妈怀里大哭起来。哭声淹没了妈妈十年的辛酸,淹没了母亲每天偷偷舔碗壁上残留的饭粒的岁月,淹没了母亲胸中满溢的爱。原来,小牧心里早就怀疑,今天假装去小学,半路折回想探个究竟,谁料眼前的景象让他热泪盈眶:在送走小牧后,妈妈捧起那个碗,专心地舔起来以后的日子,小牧和妈妈每个人一份饭,在这温馨洋溢的破房中,寒冷被挡在门外,风- 17 -雪显得无奈。在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早上,小牧倒在雪地上,永远离开了亲爱的母亲。邻居含泪告诉小牧的母亲:“这孩子真懂事,在我家借了一个碗,说是家里碗坏了,谁知道,他是偷偷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留给你。这孩子呜”母亲已经泣不成声,艰难地移到一个坛子前就站着,而坛子里装着的是她用每顿省下来的玉米糊做成的干粮整整一坛。乡亲们已经忍不住热泪,望着突然倒下的母亲,整个村子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个过路的人迷惑不解,问乡亲们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说道:“一个母亲,一个收养的孩子,为了彼此,死在同一天。 ”【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以“意外”为题作文,我们首先理解一下什么是意外:意料之外、意料之外的不幸事件,既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