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53.50KB ,
资源ID:93281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28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8 年 11 月 15 日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

2、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

3、、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

4、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 “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 2 -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B在面对自

5、然时,不同于西方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中国建筑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或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与生活一体,彰显“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只表现在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三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一个差别时,概括了西方古典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各自的一些共性特点,通过对比来突出二者在文化观念上的差异。C本文

6、的一大特色是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这样做可以增添文本的文化内涵,使说理更有深度。D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对立的体现。B中国古典建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多呈现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的格局,体现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C中国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人摆在高于神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而西方建筑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D中西方建筑呈现出质朴和阳刚

7、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人”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杨铁心道:“天可怜见,教我今日夫妻重会一面,此时就死,那也是心满意足了。 ”对穆念慈叫道:“孩儿,你来抱住了妈。 ”包惜弱心头蓦然间涌上了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的- 3 -情景:丈夫抱着自己狼狈逃命,黑夜中追兵喊杀,此后是十八年的分离、伤心和屈辱。她突觉昔日惨事又要重演,搂住了丈夫的脖子,牢牢不肯放手。杨铁心眼见追兵已近,心想与其被擒受辱,不如力战而死,当下拉开妻子双手,将她交在穆念慈怀里,转身向追兵奔去,挥拳打倒一名小兵,夺了一枝花枪。他一枪在手,

8、登时如虎添翼这时天已大明,杨铁心手背忽感剧痛,原来刚才使力大了,手背上被完颜康抓出的十个指孔创口迸裂,流血不止。包惜弱正要给他包扎,忽然后面喊声大振,尘土中无数兵马追来。忽见迎面走来两个道士,杨铁心一愕之间,随即大喜,叫道:“丘道长,今日又见到了你老人家!”丘处机忽听得有人叫唤,注目看去,却不相识。杨铁心叫道:“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一共饮酒歼敌,丘道长可还记得?”丘处机急忙回礼,心下颇为疑惑。原来杨铁心身遭大故,落魄江湖,风霜侵蚀,容颜早已非复旧时模样。杨铁心见他疑惑,而追兵已近,不及细细解释,挺起花枪,一招“凤点头” ,红缨抖动,枪尖闪闪往丘处机胸口点到,喝道:“丘道长,你忘记了我,不能忘

9、了这杨家枪。 ”枪尖离他胸口尺许,凝住不进。丘处机见他这一招枪法确是杨家正宗嫡传,立时忆起当年雪地试枪之事,蓦地里见到故人,不禁又悲又喜,高声大叫:“杨老弟,你还活着?当真谢天谢地!”正在此时,数骑飞驰而至。当先两人正是完颜洪烈与完颜康父子。完颜康见了师父,暗暗吃惊,高声叫道:“是自家人,各位别动手!”其手下彭连虎等方才跃开。完颜康上前向丘处机行礼,说道:“师父,弟子给您老引见,这几位都是家父礼聘来的武林前辈。 ”接着完颜康奔向母亲,道:“妈,可找到你啦!”包惜弱凛然道:“要我再回王府,万万不能!”并指着杨铁心道:“我丈夫并没有死,天涯海角我也随了他去。”丘处机向完颜康喝道:“无知小儿,你认贼

10、作父,胡涂了十八年。今日亲父到了,还不认么?”完颜康听了母亲之言,本来已有八成相信;这时听师父一喝,又多信了一成,不由得向杨铁心看去,只见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再回头看父亲时,却是锦衣玉饰,丰度俊雅。完颜康心想:“难道我要舍却荣华富贵,跟这穷汉子浪迹江湖?”他主意已定,高声叫道:“师父,莫听这人鬼话,请你快将我妈救过来!”丘处机怒道:“你仍是执迷不悟,真是畜生也不如。 ”又战片刻,丘处机左臂中了梁子翁一锄,虽然受伤不重,但已血溅道袍,一瞥眼间,只见完颜康脸有喜色,更是恼得哇哇大叫。完颜洪烈喝道:“将王妃好好送过来,饶你们不死。 ”丘处机骂道:“谁要你这金国狗贼饶命?”大声叫骂,奋剑力战。杨铁心

11、寻思:“事已如此,终究是难脱毒手。可别让我夫妇累了丘道长的性命。 ”拉了包惜弱的手,忽地窜出,大声叫道:“各位住手,我夫妻毕命于此便了。 ”回过枪头,便往心窝里刺去,鲜血四溅,往后便倒。包惜弱也不伤心,惨然一- 4 -笑,双手拔出枪来,将枪柄拄在地上,对完颜康道:“孩儿,你还不肯相信他是你亲生的爹爹么?”涌身往枪尖撞去。完颜康大惊失色,飞步来救。丘处机等见变起非常,俱各罢手停斗。完颜康抢到母亲跟前,见她身子软垂,枪尖早已刺入胸膛,当下放声大哭。完颜洪烈千方百计而娶得了包惜弱,十八年来自己对她用情良苦,到头来还是落得如此下场。眼见她虽死,脸上自有心满意足、喜不自胜之情,与她成婚十八年,几时又曾见

12、她对自己露过这等神色?自己贵为皇子,在她心中,可一直远远及不上一个村野匹夫,不禁心中伤痛欲绝,掉头而去。(节选自金庸射雕英雄传第 11 回,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从正侧面描写杨铁心的外貌,正面描绘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 ,通过丘处机都不认识侧写他容颜大变,遭受很多苦难。B. 小说中写到包惜弱自杀,虽然有追随丈夫的原因,但还有以死来唤醒完颜康对亲生父亲承认的目的。C.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巧合法,如杨铁心夫妇逃难中见到丘处机,这让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具冲突。D. 小说巧妙地运用插叙,如包惜弱回忆之前的逃难、丘处机回忆初见

13、杨铁心的场景及完颜洪烈对包惜弱十八年的爱护。5.小说多处运用“对照原则” ,至少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 (6 分)6.“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但悲剧又有感动人、激励人,让人奋起的力量。请结合节选的文段内容来谈谈你对悲剧的认识。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统计快报显示,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率最高,比上年增长1548,总投入为2802亿元。同时

14、,各教育领域教育经费总投入均有所增长: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6;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5,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摘自2017年5月4日光明日报,记者杜冰)- 5 -材料二:图1 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变动趋势注:(1)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 20042016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省际差异系数由研究者计算得到;(2)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它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关键统计指标。差异系数越大,代表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反之,数据离散程度越低。下同。图1呈现的数据表明,

15、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变动趋势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12年期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期间,省域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差距略有扩大。总体而言,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在053066之间,且各年份均高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系数。图2 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省际差异图2呈现的数据表明,20042016年期间,我国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缩减态势。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更大。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特点不同,- 6 -图3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历年的生

16、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异图3呈现的数据表明,与义务教育的变动趋势不同,20042016 年期间我国高中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特定年份呈扩大趋势。与中等职业学校相比,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明显更大。如何缩小省际差距?首先,推进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均衡分配,完善以公平目标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机制。其次,优化区域内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监测与评价体系。再次,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长效保障体系。(摘自2018年2月10日光明日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陈纯槿)材料三:从整体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现阶段教育

17、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体现为整体中的局部短缺。首先是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在一些教育发展指标上,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仍有提升空间。教育是解决好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补齐短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应继续实行倾斜政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抬高底部、夯实基础。其次是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从各层级看,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教育是提升未来劳动力素养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基础。因此,解决好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平衡与协调问题,是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摘自2

18、018年1月23日光明日报,作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安雪慧)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光明日报报道,2017年“五一”前后,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B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2016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整体上呈较快增长的态势,- 7 -但各层次之间增长速度不均衡,高中(含中职)教育经费增长相对较慢。C学者陈纯槿的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材料二中三个图表中的数字是政府公布的。D光明日报作为一家中央级平面媒体,持

19、续深入报道我国有关教育方面的新闻、刊载学者的深度研究文章,充分彰显了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统计,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异系数也都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B材料二中的三个统计图表告诉我们,省际差异系数越大,意味着各省间实际投入的相应财政经费的差别越大,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层次结构的不平衡也就越大。C从图2和图3的数据曲线走势看,2004年到2016年间,我国的省际差异系数在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呈较明显缩减趋势,中职阶段某些特定年份则呈扩大状态。D观察图1公

20、共财政教育经费和图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变化曲线发现,与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较小。9解决我国当前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问题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

21、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令,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补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 ,多所自得,撰胡传

22、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史藁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 8 -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 ,能传以宁之学。 (选自明史文苑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 以宁用是知名/B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 以宁用是知名/C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

23、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D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知制诰,中国古代官职名,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兼此称。B洪武,中国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C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D明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以宁才学出众但仕途波折。元泰定年间,他以春秋举士,由黄岩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府

24、尹,又因犯法而免职,十年滞留江、淮间。B张以宁以见解不凡受到皇帝宠遇。明军占据元朝京都北京,他被召到南京,奏对符合皇帝的心意,被授侍讲学士,特受恩宠。C张以宁谨守法礼,受到太祖嘉奖。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教化百姓,学习中原礼仪,向中原行叩拜礼,太祖听闻,特别嘉奖以宁。D张以宁为人廉洁不贪,治学有成。他曾奉使安南往返,除衣被行装外,别无他物;专治春秋 ,有著作行世,并有弟子传其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5 分)(2) 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

25、始卒业。(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1415 题。- 9 -夏晚望嵩亭有怀罗邺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注】 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B. 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

26、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D. 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15.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表达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同理之妙。(2)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 , ”,他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世人的称赞而更加奋勉或沮丧。 (3)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 ”

27、;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奉养,则“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代有丝绸之路,唐代有唐诗之路。登天姥山、飞度镜湖、至剡溪李白诗歌中的这一路线,构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部分。在这条道路上,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师 ,均留有名篇。他们有的失意而来却乘兴而归,有的欢聚于此后又 “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由竺岳兵先生首先提出。中国唐- 10 -代文学学会的专家们经缜密论证后指出,这是一条世界 的诗歌文化旅游线,“浙东唐诗之路”由此正式定名。截止 2008 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

28、孔波斯特拉地区。而浙东唐诗之路正站在世界申遗机关的门口。“自古以来,浙东既以奇山异水驰名海内,又以人文遗迹享誉世间。当年李白、杜甫不远千里扬帆游浙,( )同样,今天的唐诗之路也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的意义。游者至此,定可获得山水美景与唐诗神韵的双重审美享受。”著名学者莫砺锋说。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截止 2008 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在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B.截至 2008 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在日本的纪伊山地;一条在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C.截至 2008

29、 年春,作为世界遗产的全世界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在日本的纪伊山地;一条在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D.截止 2008 年春,作为世界遗产的全世界的两条“路”,还只在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吸引他们的既是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也是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B.是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以及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了他们。C.他们被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更是为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所陶醉。D.是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了他们,他们也为

30、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所陶醉。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川流不息 风流云散 首屈一指 B. 络绎不绝 烟消云散 绝无仅有C. 纷至沓来 风流云散 绝无仅有 D. 络绎不绝 销声匿迹 别具一格20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11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31、50 个字。(6 分)4、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一直以来,武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戏剧社、辩论社、推理游戏社等二十多个社团,可谓异彩纷呈。对于中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老师,甚至有的学生都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中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有人认为,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开展社团活动,耗费时间,分散精力,影响学风,弊大于利;还有人则认为,社团活动好处是不少,但还是等到大学去搞比较合适,毕竟目前高校选拔学生的唯一手段是高考,中学生还是应该专心应对高考作为正处于中学时代的你,对于上面的

32、不同看法,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限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2 - 13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D 【解析】表述绝对。 “只”不对,而是表现之一。文中提及的表现还有,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2A 【解析】文章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谈中西建筑文化的区别:人与建筑是否截然分离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亲疏的差异;以人还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的差异。3A 【解析 】 B 主体混淆。几种不同格局呈现的主体是“乡镇民居” ,而非“中国古典建筑” 。C

33、 与原文不符,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D 强加因果,以“人”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理念不是造成“质朴和阳刚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原因,不同价值观念是造成中西方建筑分别使用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的原因,而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是材料特质决定的。4. D 【解析】三个举例不全是插叙, “包惜弱回忆之前的逃难”是她的心理活动,后文的场景描写可以说是插叙;“丘处机回忆”是他在印证,一笔带过;“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爱护”是他的心理活动,体现他的不解和不甘。5 【答案】 杨铁心与完颜洪烈两人对包惜弱的态度对照:杨铁心是用真心来寻找、爱护妻子;完颜洪烈是千方百计占有,不顾她的真实想法。 (也

34、可说包惜弱对两人的态度。 )杨铁心和完颜洪烈的身份、外貌对照:一个是衣衫破旧,满脸风尘,漂泊江湖的平民;一个是锦衣玉饰,丰度俊雅的金国王爷。 (也可说成完颜康对两个父亲的态度。 )丘处机和王府高手的对照:丘处机为人正派,嫉恶如仇;王府高手甘当走狗,是非不分,助纣为虐。杨康对丘处机的前后态度对照:前面是行弟子之礼,当丘处机要他承认亲父时却希望丘处机死。(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6.【答案】杨铁心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是美好的,在强权面前毁灭了。但是他们共赴黄泉时是“有心满意足、喜不自胜之情” ,真情战胜了强权与算计。杨铁心夫妇是万千百姓的代表,他们善良勇敢,但备受外

35、族欺凌。这激励我们要自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丘处机一心教导完颜康,希望他成才成人;但完颜康却希望他死,还认贼作父。人不可因为荣华富贵而忘记了的人性根本。 (每点 3 分,答出 2 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解析】要抓住“美好” 、 “撕毁”与“感动人、激励人,让人奋起”这三个方面,不可笼统而论。并要结合文本的具体的情节内容来分析。答案:7C 【解析】 “材料二中三个图表中的数字都是政府公布的”错误,材料二图一下面的“注”明确说,“省际差异系数由研究者计算得到”8 B(A 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异系数也都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的结论不准确,从图

36、2可见,初中阶段的省际差异系数在2012最低,是055;C 项 高中阶段呈较明显缩减趋势错)。 D项“较小”错,从图1和图2中的数字大小即可看出,与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应该更大一些才对;9可以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解决中西部、农村等贫困地区公共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解决不同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于夯实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补齐短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4 -10.【答案】B【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人名、官职名理清句中出现人物关系,所做事件,通晓重要实词、虚词的意

37、思,句式来断句。如文中涉及人物为以宁、伯父、尹;事件为伯父入狱、以宁申理作诗救伯父、尹放人;“异之”是认为他不同凡人,“之”指代张以宁;“立就”为蒙前省略句,主语应为张以宁。11.【答案】D【解析】明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学为主要考试内容。12.【答案】C【解析】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仿效中原学行叩拜礼。太祖闻知,嘉奖以宁,赐诏书。并非向中原行叩拜礼。13.【答案】(1)在朝中,一些博学老成的儒士如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这些人,相继去世,张以宁有奇才,博学强记,在当时拥有声名。(2)撰著的胡传辨疑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未著完,寓居安南超过半年,才最终完成。【解析

38、】(1)“宿儒”(博学老成的儒士)、“属”(这些人)、“物故”(去世)各1分,闻名于时(状语后置,在当时拥有声名)1分,句意1分。(2)“辨博”(学识广博,“辨”通“辩”)、“未就”(未完成)、“寓”(寓居)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名一清,元代为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八岁时,有人指控其伯父,县衙将其伯父逮捕下狱,以宁到县衙去讲理。知县认为此孩童非凡,命他赋琴堂诗 ,他秉笔立就,伯父得以释放,以宁由此闻名。元泰定年间,他以通春秋而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府尹,因某事犯法而免官,滞留江、淮十年之久。元顺帝征他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中,一

39、些博学老成的儒士如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这些人,相继去世,张以宁有奇才,博学强记,在当时拥有声名,人称作“小张学士” 。明军占据元朝京都北京,以宁与危素都被召到明都南京,对皇帝的询问都做了满意的回答,授侍讲学士,特别受到宠遇。太祖曾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帝给纸笔命他们赋诗。洪武二年(1369)秋,以宁奉旨出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临行时,太祖题诗一首送行。他刚入安南境,陈日煃死。安南人请求将皇帝诏书授其嫡长子,以宁不肯。在洱江留居,告谕王子去向朝廷告哀,请求承袭王爵。以宁得朝廷之命,等待后派的使者林唐臣到后再入安南境办事。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仿效中原行叩拜

40、礼。太祖闻知,嘉奖以宁,赐诏书,把他比作陆贾、马援,又赐御制诗八章。后逝于回国途中,诏令地方官府送灵柩归其故乡,沿途州县都要祭奠。以宁为人洁净无瑕,不营财产,奉使安南往返,除衣被行装外,别无他物。他本是以春秋中进士,故所学尤专于春秋 ,受益颇多,撰著的胡传辨疑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未著完,寓居安南超过半年,才最终完成。撰有胡传辨疑及春王正月考 。元朝故官来京人士中,危素与张以宁的名声最大,素长于文,以宁长于经。素所撰宋、元史稿都已失传,但以宁关于春秋的著作流行于世。他的弟子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一目五行。洪武十三年通过明经考试中举,授予国子学正,进为博士,著作春秋钩玄 ,能传承张以

41、宁的学术。14. D( “一竿 ”代指行舟, “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 ,而不是“以景结情” )15动静结合。 “蝉噪” “鸟飞”是动, “幽丛” “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有声有色(视听结合) 。 “蝉噪”有声, “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为“青色” , “鸟”- 15 -为“白”色, “幽丛”暗含“绿”色, “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 “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富有层次。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眼前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 (每点 2 分,答对三条即可)16.悟已往

42、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17. B 【解析】 (1) “截止”与“截至”的区别:“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在使用时,一般用“截至”或“截止到”后面带时间词语(做宾语) 。 (2)原句主干为:“路”只有山地和地区,搭配不当。18. A 【解析】与前文“既以奇山异水驰名海内,又以人文遗迹享誉世间” 、后文“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的意义”的语序相合,应先说“山色湖光” ,再说“余风遗烈” 。与前“李白、杜甫不远千里”相应,后面的内容作为原因强调, “吸引他们的

43、既是也是”的表达更为顺畅。19.C 【解析】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续不断;川流不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此处应侧重“连续不断地到来” ,故选“纷至沓来” 。风流云散: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用于事物或情绪)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别具一格:另具一种独特的风格。首屈一指:首先第一位的。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本句中强调的是“唐诗之路”的独一无二,故用“绝无仅有” 。20 “敝刊”改为“本刊” 。 “独步天下”改为“特色鲜明” 。 “慷慨解囊”改为“踊跃订阅”

44、。“务必”改为“敬请” 。 “垂询”改为“咨询”或“回访” 。 【解析】 “敝刊”是谦词,征订启事中称自己的刊物为“敝刊”不合适;“独步天下”过于夸张,给读者以浮夸之感;“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务必”语气过于强硬;“垂询”是敬辞。 (找出并修改正确 1 分,一处 1 分)21.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 句各 2 分,共 6 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听说” ”读写”的上面分别是前提和基础,故可得“听说是前提” ,读写是基础;听读下面是“接受” ,说写下面是“发表” ,故可得出“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 “ 说和写是发表信息” ;“接受” “发表”之间的箭头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