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考试时间:2018 年 1 1 月 14 日上午 10:00-11: 30 试卷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0:16 Na:23 Al:27 S:32 C1:35.5Fe:56 Cu: 64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或诗句谚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本草纲目 “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
2、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B.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C. 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涉及到的反应有置换反应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中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判断;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化学实验基础和胶体等基础常识进行分析。【详解】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指酒中的乙醇受热蒸发后,冷却凝结后得到更纯净的酒露,即考查化学中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蒸馏,故 A 不符合题意;水滴石穿指的是自然界的石头在水滴的侵蚀作用下而使石头穿孔的现象,该过程发生复杂的物
3、理、化学变化;绳锯木断指的是用绳子把木头锯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故 B 符合题意;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指硫酸铜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铜单质,故 C 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即使胶体在空气中表现的丁达尔效应,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B。【点睛】胶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以是气态或是固态,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2.下列操作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 H2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2 -B.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C. 点燃盛满酒精的酒精灯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答案】C【解析】
4、【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办法进行分析。【详解】在点燃 H2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避免 H2 纯度低,易引起爆炸,故 A 不符合题意;稀释浓硫酸时需要酸入水,且边加酸边搅拌,故 B 不符合题意;酒精灯中的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故 C 符合题意;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正确,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 将 O2和 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 H2B.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C.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D.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 KNO3和 Na
5、Cl 固体的混合物【答案】B【解析】A. 将 O2和 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发生爆炸,故 A 错误;B. 盐酸能够溶解镁粉和铝粉,而不能溶解铜,可以加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故 B 正确;C. 汽油和煤油混溶,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故 C 错误;D. KNO3和 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 KNO3和 NaCl 固体混合物,故 D 错误;故选 B。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CO2、NO 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有尘埃的空气、墨水均为胶体C. 烧碱、蔗糖均为电解质 D. 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答案】B【解析】- 3 -【分析】根据
6、酸性氧化物的概念、胶体、电解质等化学基础常识及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详解】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O 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B.有尘埃的空气和墨水,它们的分散质直径在 1 纳米至 100 纳米之间,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 B 正确;C.蔗糖是有机物,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以分子存在,没有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C 错误;D. 胆矾的化学式是 CuSO45H2O,故胆矾是纯净物,故 D 错误;故选 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O2的质量是 32 g
7、/molB. 对原子而言,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C. H2的摩尔质量是 2 gD. H+的摩尔质量 1 g/mol【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进行分析。【详解】A.1 mol O 2的质量是 32g,故 A 错误;B.摩尔质量以 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故 B 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mol/L,故 C 错误;D.H+的摩尔质量 1 g/mol,故 D 正确。故选 D。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和水用 10 mL 量筒量取 6.2 mL 稀硫酸配制 100 mL1.00 mol/LNaCI 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 5.8
8、5g 氯化钠晶体用蒸发皿高温灼烧石灰石- 4 -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用 500 mL 容量瓶配制 480 mL 02 mol/L 的 NaOH 溶液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酒精和水可以互溶,故错误;10 mL 量筒的最小刻度为 0.1mL,可读数到小数点后 1 位,故正确;托盘天平精确度为 0.1g,故错误;在坩埚中灼烧固体,不能在蒸发皿中灼烧,故错误;洗涤沉淀,不能搅拌,应向漏斗中加适量水,使水自然流下,故错误;配制 480 mL 溶液,只能使用 500mL 容量瓶,故正确。故选 A。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
9、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 Cl-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原溶液一定显碱性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CO2【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含有 SO32-,硝酸会将 SO32氧化成 SO42-,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故 A 错误;B.未排除 CO32-的干扰,即 Ag2CO3也是白色沉淀,故 B 错误;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故 C 正确;D.未排除 SO32-的干扰,若原溶液中含有 SO32-,遇盐酸会放出无色的 SO2气
10、体,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在离子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它离子的一些干扰,比如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都是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可以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8.设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22.4 L 氮气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B. 标准状况下,18 g 水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C. 5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D. 1 L 1mol/L CH3COOH 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总数为 NA- 5 -【答案】B【解析】【详解】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A 错误;根据公式: = =1mol,1molH 2O 含有
11、原子总数为 3NA,故 B 正确;根据公式: 计算,56gFe 为 1mol,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可以转移的电子数为 2mol,即 2NA,故 C 错误;CH3COOH 是弱酸,只有部分电离,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而质量不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9.下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150 mL1 mol/L NaCl 溶液 B. 50 mL2mol/L NH 4Cl 溶液C. 150 mL 05 mol/L CaCl 2溶液 D. 50 mL l mol/L AlCl 3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体积无关,离子浓度等于物
12、质的浓度乘以化学式中离子的数目。【详解】A.1 mol/LNaCl 溶液中 Cl-的浓度为 1mol/L,故 A 不符合题意;B. 2mol/L NH4Cl 溶液中 Cl-的浓度为 2mol/L,故 B 不符合题意;C. 05 mol/L CaCl 2溶液中 Cl-的浓度为 mol/L=1mol/L,故 C 不符合题意;D. l mol/LAlCl3溶液中 Cl-的浓度为 3mol/L,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10.下列有关 Fe(OH)3胶体和 FeCl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均能透过滤纸B. 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 Fe(OH)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C
13、. 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Fe(OH)3胶体D. 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 3胶体带正电【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 1nm 故可以透过滤纸,胶体的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由于滤- 6 -纸空隙大,粒子直径小于 100 纳米均可通过,因此溶液,胶体可透过滤纸,故 A 正确;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故 B 错误;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Fe(OH)3沉淀,故 C 错误;Fe(OH)3胶体整个体系是呈电中性的,并不带电,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不管是溶液还是胶
14、体,整个体系是呈电中性的不带电,而其中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而带正电或是负电。11.在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H +、SO 42、OH B. Ba2+、K +、SO 42、NO 3C. Na +、H +、Cl 、CO 32- D. Na +、Cu 2+、Cl -、SO 42【答案】D【解析】【详解】H +和 OH不能共存,故 A 错误;Ba2+和 SO42不能共存,故 B 错误;H+和 CO32-不能共存,故 C 错误;Na +、Cu 2+、Cl -、SO 4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注意透明不代表无色。12.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
15、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 CO、C xHy、NO 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化合物 X 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 Ba(NO3)2 B. 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N、OC. 图示生成 X 的转化中 NOx做氧化剂 D. 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7 -【答案】C【解析】【详解】化合物 X 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 NO3-,故 X 为 Ba(NO 3) 2,故 A 不符合题意;图所示的转化中 N、O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 B 不符合题意;图示生成 X 的转化中 O2做氧化剂,故 C
16、符合题意;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有化合价变化,故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图像中箭头的方向正确判断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出反应的类型。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醋酸滴在石灰石上:CO 32+2CH3COOHCH 3COO+H2O+CO2B.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 +=2Fe3+3H2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 2+SO42-=BaSO4D.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 +2Ag+Cu 2+【答案】D【解析】【详解】石灰石属于难溶性物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 A 错误;Fe 与
17、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即 Fe2+,故 B 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中除了生成硫酸钡,还生成水,答案 C 中漏离子反应,故 C 错误;铜可以置换出银,离子方程式正确,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常见错误有: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产物是否书写正确。1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 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B. 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配制 NaOH 溶液,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至刻度线D. 称量 25.0g 胆矾配制 1 mol/L CuSO4溶液 100 mL 时,砝码错放在左盘【答案】B【解析
18、】- 8 -【详解】配制硫酸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故 A 不符合题意;配制硫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液体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 B 符合题意;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 C不符合题意;称量时,砝码错放在左盘,称量的质量偏大,故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应以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的体积变化为突破口,只要会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体积变化,即可推断出配制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变
19、化。15.某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 M g/mol,该气体的质量为 mg,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2240/MB. 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 mNA/MC.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m/M LD. 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NA g【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只要能掌握4 个公式,并灵活运用,即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这种类型题。【详解】单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摩尔质量为 M g/mol,即 1mol 该气体为 Mg,标况下体积为 22.4L,该
20、气体的密度即为 g/L,故 A 错误;该气体所含原子个数是 N = NA,故 B 正确;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22.4m/M L,故 C 正确;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等于 1mol 分子的质量除以分子个数,即 M/NA g,故 D 正确。故选 A。【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的时候,应该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计算微粒数目时,应- 9 -注意微粒的种类,比如是原子还是分子。16.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 2%-5%的 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已知 NaNO2能发生反应:2NO2-+ xI- + yH+ = 2NO+ I 2 +2H2O(已配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中
21、,x=2,y=4B.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1C. 若反应中转移 1 mol 电子,则生成的 NO 的体积为 22.4 LD. 为使 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 N2后再排出,可选用的试剂是 NH4Cl 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由 I 元素原子守恒可知 x=2,由电荷守恒可计算 y=4,故 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氧化剂是 NO2-,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降为+2;还原剂是 I-,I 元素的化合价由-1 升高到0,x=2,故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若反应中转移 1 mol 电子,则生成的 NO 为 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L,故 C
22、错误,但符合题意;由于 NH4+NO2-=N2+2H 2O,为使 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 N2后再排出,可选用 NH4Cl 溶液,故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在标准状况下,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 分。 )17.“探险队员” 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 (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 ,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无法通过。(l)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盐酸_ _ - 10 -(2)在能
23、“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_个,能“吃掉”盐酸的盐与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物质前的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_。【答案】 (1). (2). (3). (4). 5 (5). CO32+ 2H+ = CO2+ H2O (6). (7). (8).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反应,从而推断出盐酸通过的路径。【详解】(1)图中物质、 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故答案为:、 ;(2) 盐酸与 NaOH、Ca(OH) 2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盐酸与 Fe2O
24、3、MgO、Na 2CO3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5 个,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Na2C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2H =CO2H 2O,故答案为:5,CO 32-2H =CO2H 2O;(3) 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NaCl 和 H2SO4属于电解质,CO 2和 CO 属于非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 NaCl、Cu、Ag,故答案为:,;【点睛】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沉淀、气体和水等应该写化学式;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如熔融状态或是水溶液中。18.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
25、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 -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 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l)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2)操作 I 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操作的名称是_。(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1 -B加 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 烧杯壁流下。
26、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 _(填“上口”或 “下口” )倒入烧杯。【答案】 (1). 溶解青蒿素 (2). 漏斗、玻璃棒 (3). 蒸馏 (4). B (5).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6). 上口【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 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溶解青蒿素;(2)操作 I 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上利用沸点 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3) 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
27、、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沸点为 35便于除去,A 选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 选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 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 B;(4) 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故答案为: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下口
28、。【点睛】本题的突破点是掌握分离提纯实验中的大致流程:溶解分离除杂提纯,再从每一步骤中分析仪器使用、操作注意事项和作用原理,即可解决这种类型题。19.实验室需要 0.2 mol/L NaOH 溶液 450 mL 和 0.5 mol/L 硫酸溶液 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2 -(l)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一定不需要的是 _(填字母序号) ,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 NaOH 溶液时: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_g;若 NaOH 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配置的溶液浓度_填“偏高” 、 “偏低”或“无
29、影响” )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所需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实验室有 15 mL、20 mL、50 mL 量筒,应选用 _mL 量筒最好。【答案】 (1). AC (2). 烧杯、玻璃棒 (3). 4.0 (4). 偏低 (5). 13.6 (6). 15【解析】【分析】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分析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进行操作过程中的实验误差分析。【详解】A 为平底烧瓶、C 为分液漏斗,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不会使用到烧瓶和分液漏斗;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还缺少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答案
30、为:AC,烧杯、玻璃棒 ;配制 0.2 mol/L NaOH 溶液 450 mL,需要 500mL 容量瓶,故计算需要用 500mL,即 m(NaOH)=0.2 0.5L g/mol=4.0g,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 4.0g;若 NaOH 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即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4.0,偏低;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 的浓硫酸的浓度为: =18.4mol/L,配制 500,mL 0.5mol/L 的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5mol/L0.5L=18.4mol/L V,V0.0136L=13.6mL,根
31、据“大而近”的原则选用 15mL 量- 13 -筒,故答案为:13.6mL,15mL。【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容量瓶容积的选用,计算时应按实际配置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在涉及溶液稀释的相关计算时,抓住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不变这个特点进行计算。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l)已知反应 H2S + 2HNO3(浓)=3S+ 2NO 2+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氧化产物是_,生成 16gS 转移的电子数为_。(2)Cu2S(Cu 显+1 价)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Cu(NO3)2、CuSO 4、NO 和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 NaClO 氧化为 Na
32、2SO4,而 NaClO 被还原为 NaCl,若反应中 Na2Sx与 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6,则 x 的值为_。【答案】 (1). H2S (2). S (3). NA或 6.021023 (4). 3Cu2S +16HNO3 = 3CuSO4 + 3Cu(NO3)2 + 10NO + 8H 2O (5). 5【解析】【分析】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还原剂和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反应。【详解】该反应中 H2S 中 S 元素从-2 价升高至 0 价,转移 2 个 e-,故 H2S 做还原剂,被还原后生成的氧化产物为 S 单质,生成 16gS 即 0.5molS 转移 1m
33、ole-,即电子数为 NA,故答案为:H2S,S,N A或 6.021023;Cu+Cu 2+从+1 价转化成+2 价失电子,S 2-SO 42-,S 元素从-2 价转化为+6 价得到电子,NO 3-NO,N 元素从+5 转化成+2,得到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故方程式为:3Cu 2S+16HNO3 =3CuSO4+3Cu(NO3)2 +10NO+8H 2O;因为在 NaClO 中 Cl 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被还原为 NaCl,化合价为-1,每 1mol 的 Cl 得到 2mol 的电子,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32mol,S 的化合价在反应前为-2/x,反应后为+6价
34、,每 1mol 的 S 化合价升高数值为 6+ ,则 xmol 的 S 化合价升高 6x+2 价,由于在氧化还原和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所以 6x+2=32,解得 x=5,故答案为:5。【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导致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总数也相等。在计算得失电子总数时,应注意每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及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子总数。21.向 NaOH 和 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 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 CO2气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4 -(1)0 到 a 点之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a 到 b 点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5、(3)b 点之后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c 点 CO2的体积_ mL(同温同压下) ;(5)混合溶液中 NaOH 和 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 (1). CO2 + Ba(OH)2 = BaCO3+H 2O (2). CO2 + 2OH =CO32+ H2O、CO 2 + CO32+ H2O=2HCO3 (3). CO2 + BaCO3+H2O=Ba2+ + 2HCO3 (4). 80 (5). 2:1【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用量的相关计算,注意二氧化碳过量的情况下生成的是碳酸氢盐。【详解】(1)0 到 a 点之间 CO
36、2与 Ba(OH)2反应生成 BaCO3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 2+Ba(OH)2=BaCO3+H 2O;(2)a 点到 b 点之间 CO2与 NaOH 反应先生成 Na2CO3,继续通入 CO2与 Na2CO3反应生成 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2OH-=CO32-+H2O、CO 32-+CO2+H2O=2HCO3-;(3)b 点之后通入的 CO2将 a 点前生成的 BaCO3转化为可溶于水的 Ba(H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 3+CO2+H2O=Ba2+2HCO3-;(4)根据反应:CO 2+Ba(OH)2=BaCO3+H 2O 和 CO2+BaCO3+
37、H2O=Ba(HCO3)2,b 点到 c 点消耗的 CO2与 0 到 a 点消耗的 CO2相等,则同温同压下 b 点到 c 点消耗的 CO2的体积也为 20mL,则 c 点CO2的体积为 60mL+20mL=80mL;(5)根据 0 到 a 点反应 CO2+ Ba(OH)2=BaCO3+H 2O 消耗 CO2的体积为 20mL,a 点到 b 点之间反应 CO2+NaOH=NaHCO3消耗 CO2的体积为 60-20=40m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 Ba(OH)2与 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答案为:1:2。【点睛】从图像中几个特殊点分析每个阶段发生的具体反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如 a 点到 b点沉淀没有变化,此期间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15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