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含解析)分值:100 分 时间:7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30 题,共 60 分)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睐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 C 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
2、想为主导,因此 A 选项错误;B 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 D 选项错误。点睛:本题出题思想很明确,儒者直接点明本题的考点儒家学派。作为思想领域中的翘楚,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不断传承与发展。作为儒家思想的载体,儒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现实状况。儒者的复古思想传达出的是一种治国理念,提倡仁政、德治。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只要抓住儒家思想的最本质的内容,本道题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正确答案。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 老子B. 孟
3、子C. 董仲舒D. 朱熹【答案】B- 2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的四句话,是反复强调“仁政”重要性,也体现了先秦时期宗法制下按血缘关系亲疏所形成的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从思想主张及时间条件来看,应该选 B 项。老子主张道和无为,董仲舒为汉代,朱熹为宋代。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孟子3.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A. 中央集权的加强B. 君主专制的削弱C. 儒学的地位的提高D. 世家大族的出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题干信息只是强调的累世公卿现象,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A 项错
4、误;汉武帝倡导儒学是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并没有减弱,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自汉武帝尊崇儒学,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著名的儒者以传经为业,通过经学入仕,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故 C 项正确;世家大族的出现是与汉朝选官制度造成的结果,故 D 项错误。故选 C 项。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 本质是善B. 本质是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B 两项分别为先秦时期儒学代表孟子和荀子的观点,与题目中的人物“宋明理学家”不符,排除;宋明理学家在继承孟子“人性本善”的
5、观点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仍与“善”存有较大差距,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排除 C 项,故答案选 D。5.“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该诗作者主张- 3 -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C. 知行合一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是王阳明的一首诗,其意思是“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 ,其认为“理”就在心中,主张加强自己内心的修养。故选 B。A 项是朱熹的。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
6、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抨击孔子,别立褒贬”可知与明朝 “离经叛道”的李贽相符,李贽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判断标准,A 项正确。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主张限制君权、工商皆本,排除 B。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主张,排除 C。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考察研究获得正确的认识,排除 D。 7.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乃
7、至当时世界的发展方向,下列主张或者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世界发展方向的是A.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B. 提倡工商皆本C.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D. 主张趋时更新- 4 -【答案】B【解析】【详解】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方向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工商皆本”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趋势,B 正确。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属于法制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属于民主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B 错误。主张趋时更新属于思想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 真实再现了客观
8、历史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戏曲艺术京剧及其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艺术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正确评断历史人物,A、C 两项错误,排除。D 项表述具有片面性,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B 项表述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9.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 ,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
9、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 5 -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 ,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
10、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 A 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 B 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 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 D 项错误。10.他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 ,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 心外无佛,即心是佛D. 美德即知识【答案】A【解析】【详解】 “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
11、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显然强调的是感觉的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正是体现出感觉作用,A 正确。B 属于苏格拉底思想,强调理性作用,B错误。C 属于心学思想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D 是强调美德作用,排除。11.有学者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其理由是A. 把人性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B. 结束了欧洲的封建统治C. 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D. 引发了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结束,即结束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 A 正确。文艺复兴并不是结束欧洲封建统治,B
12、 错误,C、D- 6 -为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影响。12.“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 16 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下列对这场改革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影响的社会阶层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B. 从宗教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C. 有利于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 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心里相信,就可称义”反映了因信称义的主张,这是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并不反对上帝和宗教神学,只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统治,因此 D 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错误,当选 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1
13、3.“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 ”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A. 经典力学B. 蒸汽机C. 量子论D. 相对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7 世纪末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便是沿着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经验方法和以数学演绎为基础的逻辑推理方法两条并行的研究路线前进的。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
14、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人们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 A。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14. 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 7 -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项发明是( )A. 发电机 B. 电动机C. 计算机 D. 蒸汽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
15、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 ”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发明主要是为人类提供了动力,联系史实可知,首次为人类提供强大动力的是蒸汽机。故此题应选 D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蒸汽机15.1925 年,美国田纳西州代顿市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被“神创论”的支持者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斯科普斯在课堂上讲授了进化论,神创轮的支持者把进化论歪曲简化成“人是猴子变来的” ,因此,那场审判又被称为“猴子审批” 。 “猴子审批”主要表明A. 美国法律健全、无所不包B. 神创论与进化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C. “神创论”是对进
16、化论的歪曲D. 进化论不能进入中学课堂【答案】B【解析】【详解】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思想,材料中关于神创论和进化论进行博弈,说明神创论与进化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B 正确。美国法制比较健全,A 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两种理论的竞争,不是说明“神创论”是对进化论的歪曲,C 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进化论不能进入中学课堂,D 错误。16.19 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 20 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8 -C.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 日本先于中
17、国接触西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考查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原因。材料中的两个时间段,中日两国的相互影响正好相反,中国较早接触西学,后来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西化政策,且成果显著,反而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故 C 项正确。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历史影响17.自 1840 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据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 ”这里的“原始动力”是指A. 师夷长技B. 变法图强C. 民主共和D. 救亡图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自 1840 年以来,中国
18、备受列强的侵略,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时开始,救亡图存就成为近代中国人的主要历史任务。也成为国人不断探索前进的动力,D 正确。师夷长技和民主共和是学习西方方法,A 和 C 项错误。变法图强不是原动力,是目的和手段,故 B 项错误。18.清末筹洋刍议一书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济其私” ,这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主张,与此书作者思想最接近的是A. 林则徐、魏源B. 曾国藩、李鸿章C. 王韬、郑观应D. 康有为、梁启超【答案】C【解析】【详解】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故 A 项错误;曾国藩、李- 9 -鸿章是地主阶级洋
19、务派,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故 B 项错误;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人人欲济其私”最接近,故 C 项正确;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变法图存,不仅仅是“人人欲济其私” ,故 D 项错误。19.“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该评价运用的主要史观是A. 近代化史观B. 革命史观C. 文明史观D. 全球史观【答案】C【解析】【详解】 “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中国人对西
20、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说明材料是运用文明史观解读“中体西用”思想,C 正确。近代化史观是从传统与现代角度思考问题,A 错误。革命史观又叫阶级斗争史观,是站在阶级历程分析问题,B 错误。全球史观又叫整体史观,是从全球视角分析历史问题,D 错误。【点睛】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20.19 世纪末,张之洞在武汉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1890 年,开始编练湖北新军,这表明张之洞A. 支持孙中山革命运动B. 赞同维新变法运动C. 顽固维护清朝统治D. 顺应潮
21、流推行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19 世纪末,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促进民间商业经济发展, “武汉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符合晚清政府办实业影响,D 正确。张之洞是地方实力派,代表地- 10 -主阶级利益,不支持革命运动,A 错误。张之洞不是维新派,属于洋务派,故 B 项错误。张之洞不是顽固地维护清王朝统治,C 错误。21.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吐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 。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A. 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 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 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 D. 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22、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 世纪末,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人纷纷掀起各种救亡运动,材料中“新思想之输入,吐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正符合这一趋势,故 A 项正确;B 中阶级复杂错误;C 中不是主要原因;D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时。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22.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 “温药治疗”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 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
23、材料中“自我疗伤” “温药治疗”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戊戌变法;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是辛亥革命;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指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故 D 项正确。【名师点睛】明确“自我疗伤” “温药治疗”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的含义分别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是解题的关键。23.“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把线装书扔入厕所去“所有中国的古书都有毒!” “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 ”这些言论应该出现在- 11 -A. 洋务运动时期
24、B. 新文化运动时期C. 戊戌变法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了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本题题眼是“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这些主张对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选 B 项。24.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A. 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B. 领导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C. 撰写了论十大关系等著作D.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
25、料“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是建设时期,故 A排除。社会主义革命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故 B 排除。 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故 C 正确。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于邓小平思想,故 D 排除。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名师点睛】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
26、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5.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 12 -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A.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B. “摸着石头过河”C.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D.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答案】B【解析】【详解】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
27、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出探索精神,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符合,B 正确。A 属于经济运行机制探索;C 是路线政策问题,D 是解释改革实质问题,均不符合题意。26.毛泽东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领导我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而是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苏联相比,当时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A. 工业化发展规模和速度B. 经济结构C. 发展模式D. 所有制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的经济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实行“一化三改” 。但是中国发展工业化同时没有牺
28、牲农业为代价,与苏联发展工业化中经济结构不同,B 正确。中国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与苏联相同,A 错误。中国发展模式与苏联相同,都是发展重工业,C 错误。中国的所有制也是公有制为主,D 错误。27.据史料记载,19021906 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 512 人,其中举人 62 人,贡生48 人,生员 232 人,监生 84 人。这表明当时A. 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 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 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 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1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办法时期创建的近代新式学堂,教学内容包含有近代自然
29、科学知识,但学生成员中却有大量科举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教育的产生中任然保留了大量传统教育因素,这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在制度转型中的突出特征,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合义,材料无法直接表现。故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28.毛泽东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这表明毛泽东A. 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B. 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C.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D. 坚持学术的自由化【答案】B【解析】【详解】1956 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毛泽东提出“百花齐
30、放”和“百家争鸣” , “百花齐放”针对文学问题, “百家争鸣”针对艺术问题, “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说明是针对学术问题的“百家争鸣” 。故 B 正确。A 不符合材料主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是“双百方针”内容,C 错误。 “双百方针”不是学术自由化,D 错误。【点睛】对“双百”方针概念的理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文艺科研领域应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29. 19701976 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带来了学生文化素
31、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决策是( )A. 提出“双百”方针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 恢复被停止的高考制度D.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答案】C- 14 -【解析】试题分析: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出后,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答案选 C。考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革”时期,我国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的摧残,19701976 年高校废除了招生考试,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差别很大。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
32、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为改变高校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1977 年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30.“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上述教育发展的指示最有可能出现在A.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主题,教育提倡学工、学农、学军,故 D正确。过渡时期是以学习为主,A 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不符合材料学习工、农和军主题,B 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提出学习“工、农、军”思想,故 C 项错误。【点睛】现代中国的教育可归纳为“
33、一、二、三、四”(1)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3)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4)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义务教育。二、非选择题(31 题,20 分,32 题 20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到,理性力学应当是一门定量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15 -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中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的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34、。材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出来了。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 ,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你和我的理论都有瑕疵。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落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毛民义:相对论网站材料三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学之学” 。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 science 的时候,引用了中国
35、古汉语,以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 1893 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 “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1)材料一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答案】(1)发现: 物体运动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作用: 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
36、动的兴起。(2) 关系: 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维承和发展。(任答一点 2 分)灵魂: 科学探究精神。(3)作用:政治: 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经济: 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 16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时要注意结合牛顿的科学成果“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不难得出。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
37、具有决定性意义;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促进了思想解放。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物理学成就分析与认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注意 “关系”之类的问题,常见的回答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因果关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否定关系等;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所学和材料信息,科学家的成果总有不足,但是科学探究精神是值得人们称颂的。这那些“伟大的、会改变历史的事情”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注意联系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再结合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解答。同时注意行文条理,语言简洁,史论结合。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
38、进展牛顿的成就;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借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有所谓” ”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 “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们的天赋人权” ”。孙中山全集材料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39、“政治制度,必然的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1)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 17 -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答案】 (1)同:都从传统的儒家思想寻求可用的思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异: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儒教外衣宣场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效仿欧美民主,在中国建立共和国。(2)观点: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
40、国情相结合。论证:康有为假借孔子的名义、孙中山混淆了民权和民本的本质区别,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专制影响根深蒂固而脱离了中国实际,最终失败。【解析】相同点据材料一“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以及材料二“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的信息从“仿古和学新”角度归纳作答;不同点从学习的方式和思想主张回答即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康有为的维新主张以及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回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