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401.50KB ,
资源ID:93385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38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1、1西安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中科院院士邹承鲁一生都在从事生物大分子研究,他带领生物科学工作者在 1965 年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 )A. 结晶甲状腺 B. 结晶牛胰岛素C. 结晶血红蛋白 D. 结晶人胰岛素【答案】B【解析】【分析】1965 年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详解】我国科学家在 1965 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而且与天然胰岛素一样具有生物活性,它是一种由 51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表明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也是可能的,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

2、选 B。【点睛】熟悉教材中科学史的有关材料是解题关键。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是( )A. 都有染色体 B. 都有核糖体C. 都有细胞壁 D. 都有细胞质【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一般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也有一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特殊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详解】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态,不分裂的细胞或处于间期的细胞是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另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遗传物质,故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能看到染色体,A 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但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 错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

3、膜和细胞质,D 正确。2故选 D。【点睛】识记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和一些特殊实例是解题关键。3.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 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D. 脂质分子中 H 的含量多于糖类【答案】C【解析】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构成核酸,A正确。枯叶落枝叶的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所以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产生葡萄糖,B 正确。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中的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C

4、错误。脂质分子中的 H 含量多于糖类,所以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多,D 正确。4.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 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可分为三种,即: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根据题意,色斑的主要原因是内皮

5、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其主要原因是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与黑色素争夺受体造成的,而细胞膜受体的本质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可接受外界信息,因此该材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选 C。5.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除哪项外都是错误的( )3A.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B.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C. 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D.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答案】B【解析】原核细胞中的 DNA 是裸露的,没有与蛋白质

6、结合,A 选项错误。在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上附着有大量的酶,以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核膜也不例外,B 选项正确。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存在着染色质,没有染色体,C 选项错误。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RNA 是通过核孔出细胞核的,DNA 无法通过核孔,D 选项错误。6.将少量棉花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盖上盖玻片,沿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滴墨汁,可以看到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环流。下列关于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B. 墨汁向草履虫体内扩散C. 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 随着水分向草履虫体内渗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看到

7、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环流” ,可判断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详解】由题意中“看到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 ,可见该食物泡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属于胞吞方式,胞吞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运输,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能根据题中“食物泡”判断具膜小泡的来源是解题的突破点。7.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a、b、c 是生理过程,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A. 甲图中 b 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B

8、.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 a 是主动运输过程C. 与甲图 c 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D. 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和,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甲图:a 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 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 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分析乙图:是核糖体,无膜;是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是细胞膜;是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囊泡;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b 过程是脱水缩合,在核糖体上完成,形成的水中的

9、氧只来自羧基,A 正确;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碘需要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到细胞内,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 正确;c 过程是蛋白质加工、转运、分泌过程,与之相关的细胞器是内5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供能) ,C 正确;甲状腺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间接联系,即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D 错误。故选 D。【点睛】理解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图乙是图甲发

10、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处溶液浓度小于处溶液浓度B. 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C. 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发生了质壁分离D. 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吸收水分使液面升高,所以的浓度小,A 正确;图甲和图丙都有半透膜,图丙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

11、过性,B 正确;植物细胞可以吸收 Na 、Cl ,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根毛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中时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错误;将图丙所示根毛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渗透失水,体积逐渐缩小,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体积不会无限收缩,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D 正确。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9. 把乳酸菌接种在鲜牛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酸奶。在此过程中若揭开盖子,下列过程减慢(或

12、减少)的是( )葡萄糖的利用 二氧化碳的释放 ATP 的形成 乳酸含量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密封后产生酸奶的原因是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密封装置揭开盖子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减弱,葡萄糖的利用减少,ATP 和乳酸的生产量也减少,选 D。考点:本题考查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0. 早春开花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髙于其他细胞,但 ATP 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雪滴兰的花序细

13、胞()A. 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B. 比其他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低C. 比其他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低D. 呼吸释放的热能比其他细胞多【答案】D【解析】雪滴兰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明显大于其他细胞,说明花序细胞呼吸速率较高,而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 ATP 和热量,但是 ATP 的生成量明显低于其他细胞,说明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各阶段所产生的能量的形式。【名师点睛】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总共分成 3 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

14、量。11.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 af 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7A. 若 a 装置液滴不移动,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 若 a 装置液滴左移,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 连接 ecd,给装置通空气,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 f 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 fd,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答案】B【解析】若 a 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消耗氧气,即酵母菌没有进行有氧呼吸;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多于氧气的吸收量,结合 a 装置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15、故 A 正确;若 a 装置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了部分氧气;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比吸收氧气量多,即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 B 错误;连接 ecd,并从 e 侧通气,保证有氧条件,若 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故 C 正确;连接 fd,由于 f 是密闭装置,若 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故 D 正确【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选项 实验操作处理 实验结果A 绿叶 移至玻璃罩内 检验放射性叶内淀粉含 14CB 绿叶 叶绿素 检验吸收光谱

16、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8C 绿叶 色素溶液 加碘液检验 溶液不呈蓝色D 绿叶 处理后的绿叶 碘蒸气检验 遮光处不呈蓝色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绿叶饥饿处理后,淀粉被消耗,则供应 14CO2经过光合作用 3h 后,放射性全部到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中,A 正确;绿叶饥饿处理后,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所以检验吸收光谱后,仍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 正确;丙酮提取的色素可以参与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淀粉,所以加碘液后溶液不呈蓝色,C 正确;部分遮光处理后的绿叶,经过 5h 的光照后,产生了大量的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D 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实验13.

17、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 14CO2后的60 s 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 7 s 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 12 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 5 s 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是( )A. 1,5二磷酸核酮糖(五碳化合物) B. ATPC. 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D. 葡萄糖【答案】C【解析】在光合作用中 CO2中 C 转移途径是 CO2C 3有机物,故 C 正确。14.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 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

18、变成无色,并有 O2释放。此实验证明A. 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 光合作用产物 O2中的氧元素来自 CO29C. 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 O2 D.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过程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和还原氢;以及 ATP 的合成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 O2 释放,说明该过程有 O2 产生;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 O2解:A、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但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类囊体,A 错误;B、本题中也无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 O2中的氧元素来自 CO2,还

19、是来源于水,B 错误;C、由于“类囊体置于 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 O2,C 正确;D、本实验中没有对照实验得不出和叶绿体基质的关系,D 错误故选: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15.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 如果横坐标是 CO2含量,则 a 为绿光,b 为白光B. 如果横坐标是 CO2含量,则 a 为强光,b 为弱光C. 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 的 CO2含量较高,b 的 CO2含量较低D. 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 温度较适宜,b

20、 温度较低【答案】A【解析】如果横坐标是 CO2含量,则 A 为白光,B 为水稻吸收较少的光,A 错误;如果横坐标是 CO2含量,则 A 为强光,B 为弱光,因为 A 比 B 光合作用强度高,B 正确;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 的 CO2含量较高,B 的 CO2含量较低,因为光照强度相等时,A 比 B 的光合作用强度高,C 错误;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 温度较适宜,B 温度较低,因为光照强度相等时,10A 比 B 的光合作用强度高,D 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名师点睛】解答坐标曲线图类的题目要遵循的步骤是:第一看坐标图中横纵轴的含义,找出两者间的关系,结构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第

21、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即始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第三看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含义。16.在某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以获得不同产量的小麦。适宜温度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 点条件下限制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 C 点条件下限制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湿度C. 比较 D、E、F 三点时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D. 据图所知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两个方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显示,D 点在施肥和土壤湿度相同的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 正确;C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湿度,B 正确;比较图

22、中 D、E、F 三点,土壤湿度均为 60%,施肥状况都是已经施肥,所以实验自变量是光照强度,C 正确;三组图示光照强度有弱光、中光和强光;土壤湿度有 20%、40%和 60%;有施肥和不施肥的对照据图可知,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施肥情况(无机盐离子含量、矿质元素含量) ,D 错误。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7.请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1A. 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中时,过程都会发生B. 晴朗夏天的上午 10 点左右,北方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多于C. 晴朗夏天的中午,将减弱,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D. 进行和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

23、都将穿过 4 层磷脂分子【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与呼吸作用有关,与光合作用有关,植物在黑暗中,只有细胞呼吸作用,故 A 错误。晴朗上午 10 点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几乎是不存在的,肯定少于,故 B 错误。晴朗夏天中午因为光照强度太强光合作用会减弱,而呼吸作用不减弱,净光合作用速率会降低,故 C 正确。的产生到利用部位需要经过 3 层膜,即 6 层磷脂分子,的产生到利用部位需要经过 4 层膜,8 层磷脂分子,故 D 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名师点睛】易错警示: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2、光合

24、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18.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钟罩内,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密闭钟罩内 CO2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 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量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量相等B. 同一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的 O2量与叶绿体释放的 O2量相等C. 该光照强度下,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 CO2【答案】B【解析】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密闭的钟罩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O2用于细

25、胞呼吸,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用于光合作用,植物与外界不进行气体交换,即没有 O2和 CO2的吸收与释放解:A、由于测得密闭钟罩内 CO2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 ,所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量相等,A 正确;B、由于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量和所有的植物细胞(叶肉细胞、根细胞等)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所以单看某一个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的 O2与叶绿体释放的 O2量不一定相等,B 错误;C、白天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通过一昼夜来看,植物无法积累有机物,不能正常生长,C 正确;D、由于植物的根

26、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要释放二氧化碳,由于测得密闭钟罩内 CO2变化量为零,所以叶肉细胞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 CO2,D 正确故选:B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9. 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共同特征的是( )A.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功能发生改变B. 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 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和衰老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A 错误;细胞癌变时代谢速率加快,细胞衰老时代谢速率减慢,B 错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是细胞分化、癌变和衰

27、老的共同特征,C 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0.IAPs 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 的核心结构是 RING 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13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B. 去掉癌细胞中 IAPs 的 RING 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的凋亡C. IAPs 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D. 衰老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

28、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详解】细胞凋亡的过程实质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A 正确;由题意可知,IAPs 的核心结构是 RING 区域,该区域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凋亡,所以去掉癌细胞中 IAPs的 RING 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的凋亡,B 正确;IAPs 是一种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受基因的控制,C 错误;生物体内的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 正

29、确。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意义,对于细胞凋亡的意义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1.在一群连续分裂的细胞培养液中,抽样检测细胞,分别测到细胞中的 DNA 含量,得到细胞数目分布如下图所示。已知该细胞周期为 20 小时,间期分 G1(复制前期) 、S(复制期) 、G2(复制后期) ,且 S 期是 8 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 8000 个 B. S 期的细胞数目是 18000 个C. G1期和 G2期的细胞数目是 19000 个 D. 分裂期的时间是 12 小时【答案】B【解析】【分析】14从图中细胞的 DNA 相对含量判断,DNA 含量为

30、2c 的细胞应该属于 G1期细胞;DNA 含量为2c-4c 的细胞是 S 期细胞;DNA 含量为 4c 的细胞为 G2和 M 期细胞。对于连续增殖的细胞来说,若将周期阻断在 DNA 复制前,意味着 DNA 含量为 4c 的细胞得不到补充而逐渐减少,而DNA 含量为 2c 细胞会因为不能继续分裂而增加。【详解】由于 S 期 DNA 分子的复制,导致细胞中 DNA 含量由 2c 变为 4c,故 G2和 M 期细胞DNA 含量均为 4c,由图示可知 DNA 含量为 4c 的细胞数为 8000,所以处于分裂期(M)的细胞数应小于 8000,A 错误;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在 S 期,故 DNA 含量

31、由 2c 变为 4c 的细胞均是 S 期细胞,即 DNA 含量介于 2c-4c 之间的细胞,由于 S 期的时长为 8 小时,细胞周期时长为 20 小时,说明 G1+G2+M 时期共占 12 小时,而 G1+G2+M 时期的细胞总数为19000+8000=27000,所以 S 期细胞数为 27000128=18000 个,B 正确;由图可知,处于G2和 M 期细胞数共 8000,但不知道具体哪个时期为多少,所以无法计算 G1+G2细胞数量之和,C 错误;由于 S 期的时长为 8 小时,细胞周期时长为 20 小时,说明 G1+G2+M 时期共占12 小时,故分裂期时长小于 12 小时,D 错误。故

32、选 B。【点睛】要求考生能明确细胞周期的几个时段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明确DNA 含量加倍的原因和时期是解题关键。22.C1 、C2 、C3 、C4 是某动物体的 4 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 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2、C3 不一定是 C4 的子细胞B. C1 、C2 可能是 C4 的子细胞C. C1 、C2 、C3 、C4 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 C2、C3 、C4 核 DNA 分子比值可以是 1:2: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理解。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经

33、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据此可判断 C1 是生殖细胞,C4 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得体细胞。【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2、C3 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A 项正确;C1 一定是减数分裂的子细胞,不会是 C4 的子细胞,B15项错误;精巢或卵巢中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1 、C2 、C3 、C4 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C 项正确;C2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3 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C2、C3 、C4 核 DNA 分子比值可以是 1:2:2,D 项正确。【点睛】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和最少的时期:有丝分裂后期姐妹

34、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最多,是体细胞的二倍。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少,是体细胞的一半。23. 下图是某动物(2n8)分裂后期细胞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一定是第一极体B. 图示结果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C. 该细胞内有 2 对同源染色体D. 该动物的生殖细胞内有 5 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10 条,着丝点分裂,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正常体细胞是 8 条染色体,此细胞一极有 5 条染色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均等分裂,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极体,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此细胞中有

35、2 对同源染色体,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4.下列不能用于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的杂交组合是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答案】C【解析】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关键看 AaBb 是否能够产生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aaBbAabb的后代一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但不能证明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25.某植物的高杆(D)和矮杆(d) ,抗病(T)和易感病(t)两对性

36、状独立遗传,某基因16型为 DdTt 的植株甲作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了一株基因型为 DDdTt 的植株乙(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向任一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株甲测交产生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乙植株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 8 种类型的配子C. 乙植株自交后代矮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48D. 乙产生的原因是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未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基因型为 DDdTt 的植株乙,在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向任一极” ,可推断该个体 DDd 产生配子种类为 DD: d:Dd:D=1

37、:1:2:2,Tt 产生配子种类为 T:t=1:1,故乙植株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DDT:DDt:dT:dt:DdT:Ddt:DT:Dt=1:1:1:1:2:2:2:2。【详解】根据“某基因为 DdTt 的植株甲作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了一株基因型为 DDdTt 的植株乙” ,说明植株甲减数分裂产生了 DDT 的配子,故植株甲测交产生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 正确;植株乙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另一条随机移向任一极,所以乙产生配子的种类为 DDT、DDt、dT、dt、DdT、Ddt、DT、Dt 共 8 种,B 正确;乙植株基因型为 DDdTt,DDd 产生配子种类为

38、 DD: d:Dd:D=1:1:2:2,Tt 产生配子种类为 T:t=1:1,故乙自交后代矮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 ddT-)所占的比例为1/61/63/4=1/48,C 正确;根据“某基因为 DdTt 的植株甲作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了一株基因型为 DDdTt 的植株乙” ,说明植株甲减数分裂产生了 DDT 的配子,而配子含有 DD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D 错误。故选 D。【点睛】能根据“某基因为 DdTt 的植株甲作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了一株基因型为 DDdTt的植株乙” ,分析出植株甲减数分裂产生了 DDT 的配子,以及准确判断 DDdTt 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39、是解题的关键。26.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E、e 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编组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比例17甲组 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 无蜡粉有蜡粉11乙组 无蜡粉植株( )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1丙组 有蜡粉植株自交 无蜡粉有蜡粉13A. 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B.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 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 EeD. 丙组的 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4【答案】D【解析】丙组中,有蜡粉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无蜡粉,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有蜡粉是显性性

40、状,A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B 正确;甲和乙后代比例为 1:1,属于测交,因此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为 Ee,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也都是 Ee,C 正确;丙组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Ee,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EE:Ee:ee=1:2:1,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2,D 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7.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开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9:3:

41、4。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结合C. 子代紫花个体中有 5/9 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D. 若对亲本测交,子代分离比为 1:1:2【答案】C【解析】A、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9:3:4,为 9:3:3;1 的变式,故花的颜色由两对18独立的基因控制,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间能够随机组合,B 正确;C、子代紫花个体有 1/21/2=1/4AaBb 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 AaBb 相同,C 错误;D、因型为 AaBb 的开紫花的植株和开白花(aab

42、b)的植株测交,紫花植株1/4A_B_,1/4aaB_,1/4A_bb,1/4aabb、紫花、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或接近)1:1:2,D 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8. 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Z 与 z、W 与 w 控制。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 71。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以下哪一组合( )A. ZzWwZzWw B. ZzWwZzwwC. ZzwwzzWw D. zzWwzzww【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

43、为 Z_W_、Z_ww、zzW_的个体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 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 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 ZzWwZzww 或ZzWwzzWw。29.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 3 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 229 只幼禽,其中有 55 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火鸡白化性状属于隐性性状 B. 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C. 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可能不同 D. 表现白化的幼禽不一定都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火鸡是 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44、同型的 ZZ 是雄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异型的 ZW 是雌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将 3 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的雌性火鸡交配,后代出现了白化,说明白化是隐性性状,且白化只在雌性出现,说明是伴性遗传,从而判断相关基因型,做出解答。19【详解】正常的雌、雄性火鸡交配,后代出现了白化,说明白化是隐性性状,A 正确;根据题意,3 只带有白化基因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交配,后代雄火鸡都是正常的,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是隐性性状,且白化都是雌火鸡,说明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B 正确;根据以上判断可知亲本火鸡的基因型是 ZAZa、Z AW,在它们表现型正

45、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ZAZA、Z AZa,雌性的基因型是 ZAW,C 正确;根据以上判断可知亲本火鸡的基因型是 ZAZa、Z AW,在它们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ZAZA、Z AZa,雌性的基因型是 ZAW;而 ZaW 表现为白化,所以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意 ZW 型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对应关系是易错点。30.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 A、a 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 B、b 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

46、8 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正常情况下 5 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C. 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 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1/2D. 如果 11 号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分析 7、8 号有甲病生出了没病的 11 号,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 和 4 不患乙病,生了患有乙病的 10 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 3 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而 10 号患有乙病,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 4 号,所以说明乙病是伴 X

47、 隐性遗传病。【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由判断可知,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 号为乙病患者,5 号表现正常应为20携带者,故正常情况下,5 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由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 5 号的儿子若从父亲那里获得致病基因,则可能患甲病,B 正确;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7、8 号有甲病生出了没病的 11 号,可知 7 和 8 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 Aa,则 12 号个体基因型为 AA,Aa,其中杂合子占 2/3,C 错误;11 号个体正常,且 8 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故 11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

48、,与无病史的男子(基因型应为 aaXBY)结婚,由于该对夫妇不含致病基因,故生育时无需进行产前诊断,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伴性遗传、自由组合、人类遗传病等知识点,综合性很强,能力要求也很高,特别是两种病一起考虑,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解题的顺序应先判断遗传方式,再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然后再求概率。31.基因治疗给无数的遗传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B. 基因治疗就是对有遗传缺陷的细胞进行基因修复C. 基因治疗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操作简便,效果可靠D. 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

49、菌的质粒作运载体【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只有用基因治疗才能得到根治。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详解】通过基因治疗可使因基因出现缺陷的疾病得到根治,但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疾病不能得到治疗,A 错误;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不是对有遗传缺陷的细胞进行基因修复,B 错误;体外基因治疗虽然效果可靠,但操作复杂,C 错误;基因治疗时可用经过修饰的病毒或农杆菌的质粒作运载体,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治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2.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A. 都需用 CO2培养箱 B. 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