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检测(三) 一、选择题1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鲜卑贵族对平民的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答案 B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A以官吏的政
2、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答案 C解析 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转而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3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为此孝文帝决定( )A统一文轨 B整顿吏治C定都平城 D迁都洛阳答案 D2解析 A 项明显错误;
3、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腐败问题,故 B 项错误;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可知当时北魏都城平城不利于改变风俗,推行汉化改革,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平城不利于文治和移风易俗,而洛阳是帝王之地,所以要迁都洛阳,D 项正确。4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氏族的身份。这一措施( )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B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素质C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D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答案 A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汉化政策,促进了汉族与鲜卑族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5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
4、指( )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 BC D答案 A解析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并不符合历史史实,故排除项。6北魏孝文帝针对流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落后,租调繁重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革除旧俗,全面胡化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C旧都平城人口承载量小,保守势力大迁都洛阳为推进改革提供条件D官吏贪污成风,私取租调推行官吏俸禄制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判断能力。孝文帝改革前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他为革除旧俗,推行汉
5、化,加强与汉族地主的联系,而不是推行全面胡化,B 说法错误。7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 )3A改革的坚定决心 B实行汉化政策C入主中原的愿望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答案 A解析 材料中“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体现出孝文帝为推行改革宁可将太子废为庶人,说明了其推行改革的坚定决心。8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 )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 得到所有鲜卑贵
6、族的支持 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 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 BC D答案 A解析 孝文帝改革没有得到鲜卑贵族和胡汉各族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是面临重重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 项。9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答案 D解析 材料并未论及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中“强大的帝国”表述错误;材料讨论的重心在于北朝
7、强盛的原因,而非“隋唐统治” ,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北朝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 ”中,积蓄了体制的力量,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故 D 项正确。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4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答案 B解析 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故选 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 485 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
8、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授之盈缩十年(公元 486 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内容、性质、重大历史意义方面的相似之处。答案 (1)措施:
9、均田制。原因:“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2)内容:确立新的土地制度。性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加速封建化进程。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5材料二 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唐朝长安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0、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外部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的影响。答案 (1)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强大,威胁北魏统治;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2)迁都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其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析 第(1)题的原因回答要注意是外部原因即客观原因,第(2)题的影响要从对北魏自身和对洛阳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13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
11、,回答问题。6材料一 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
12、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 1913 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 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答案 (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盲目的汉化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矛盾,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
13、了北魏的衰亡。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习,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发展贡献巨大。(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后魏文物,始有可观” “国势之衰兆已见”可知作者的认识,从材料二“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 “于中国之贡献颇大”可知材料二作者的观点,通过对比得出二者认识的异同。第(2)问从材料一“国势之衰兆已见”可见其中的“国”是指北魏鲜卑族政权,而材料二“于中国之贡献颇大”可见是站在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价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