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酝酿中的变革,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大势所趋 1国际形势(1)经济:19世纪下半期,欧美列强先后进入_ _时期。,选举权,文官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加深_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_的狂潮。(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洋务运动以“自强”“_”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产业。许多有识之士发出“_”的呼声,倡导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表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影响:中国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关条约,瓜分中国,求富,实业救国,资产阶级,知识点二 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
2、开眼看世界(1)人物:_、魏源。(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_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2)口号:“自强”“_”。,科学技术,近代化,独立富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求富,3维新思想的发展(1)原因: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孔子改制考,天演论,民权论,进化论,西方资本主义,君主专制,西方思想,火山大,中国西学,喷发,第一人,(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内容:要不要实行_,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实质:是中国新兴的_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
3、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影响: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_和思想先导。,维新变法,资产阶级,舆论准备,知识点三 士人干政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1)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2)“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使光绪帝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3)康梁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带动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的成立,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概念阐释 公车
4、上书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提出“拒和” “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主题一 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史料探究】 史料一,史料二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史料三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
5、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2)根据史料三,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原因。,答案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史论归纳】 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论战。(5)变法主力: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形成一个政治群体。(6
6、)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主题二 由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史料探究】 1早期维新思想史料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 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思考史料中体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答案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史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思考(1)康有为维新思
7、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据材料说明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1)特点:“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原因: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史论归纳】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成因(1)社会环境: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
8、;进入近代以来,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2)资产阶级本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上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3)康有为本人: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学习思考】 1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材第121页) 提示 (1)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
9、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2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教材第122页) 提示 鸦片战争中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末,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3“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
10、教材第123页) 提示 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自我测评】(教材第125页) 请列举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社会新思想的发展状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提示 (1)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自强”“求富”,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民族危亡。 (3)早期维新思想: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不仅学习西方的科技,也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4)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125页) 试根据以上材料和本课所学内容,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 提示 (1)从整个世界发展趋势看,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大势所趋。(2)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再不变法图强、除旧布新,中国将走向灭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推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他们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的推行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等维新派已经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出变法维新的呼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