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作业(十三) 种群和群落全员必做题12018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植物丰富度不适合用样方法B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同种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种间竞争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解析】 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A 错误。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同种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种内斗争,B 错误。喜鹊巢属于同种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种生物,C 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 正确。【答案】 D22018安徽池州高三期末下图为捕食关系的两种曲线,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2、)A图一中的 N1、P 2点,对应图二中甲曲线的最低点B图一中的 N2、P 1点,对应图二中乙曲线的最低点C当图二中的乙从波峰到波谷时,甲从图一中 N2N 3N 2D当图二中的甲从波峰到波谷时,乙从图一中 P2P 3P 2【解析】 图一中的猎物种群数量围绕 N2上下波动,说明其 K 值为 N2,捕食者种群数量围绕 P2上下波动,说明其 K 值为 P2;图二呈现“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因此甲是被捕食者(猎物),乙是捕食者。综上分析,图一中 N1点,猎物种群数量最少,对应图二中甲曲线的最低点,此时捕食者的数量为 P2,A 正确;图一中 N2点,猎物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
3、时捕食者的数量可能为 P1点,对应图二中乙曲线的最低点,B正确;当图二中的乙(捕食者的数量)从波峰到波谷时,甲的数量变化不可能是从图一中N2N 3N 2,C 错误;当图二中的甲(猎物种群数量)从波峰到波谷时,乙(捕食者的数量)可能为从图一中 P2P 3P 2,D 正确。【答案】 C32018山东烟台高三诊断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B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D我国大力发展
4、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解析】 完成碳的全球化物质循环,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还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A 错误;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环境变化不太剧烈,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B 正确;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 10%20%之间,C 正确;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常常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中,D 正确。【答案】 A42018安徽滁州高三期末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研究内容之一
5、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2A鲫鱼种群在 t3后表现为“J”型增长B鲫鱼种群在 0t3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 K 值D鲤鱼种群在 t3时数量小于 t2的数量【解析】 鲫鱼种群在 t3后, 一直不变,表现为“J”型增长,A 正确;鲫鱼种群在 0t2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而在 t2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 K 值,C 正确;鲤鱼种群在 t2t3段 小于 1,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种群在 t3时数量小于 t2的数量,D 正确。【答案】 B52018河南南阳一中高三试题2017
6、年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对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受到抑制B长期被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C洪涝灾害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D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可喷施生长素以防止减产【解析】 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无氧呼吸没有受到抑制,A 错误;长期被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B 正确;洪涝灾害不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C 错误;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喷施生长素只能促进果皮的发育,不能促进种子的形成,因此无法补救,D 错误。【答案】 B62
7、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段测科研人员对浙江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的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査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筑巢高度(m)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68 6 6 8 0 20810 52 6 6 2 661012 14 4 4 2 241214 10 22 4 0 36(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中的优势种是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 9 块(10 m10 m)样方,逐个调査、统计并记录得出的。调査这些树种上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正常情况下,所得
8、数据比真实值_(填“偏大”或“偏小”)。(2)4 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资源的合理利用。(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査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和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_的必然结果。【解析】 梳理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据此,从3题表
9、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表中所示各种鹭类数量的多少,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表中数据显示,池鹭的总体数量明显多于其它鹭类,因此池鹭是该森林群落鹭类中的优势种。样方选取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鹭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这些树种上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种群数量的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正常情况下,由于鹭类被捕捉一次后,第二次被捕捉的难度增加,因此所得数据比真实值偏大。(2)4 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3)白鹭与夜鹭的生态
10、位重叠程度最大,但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可见,这两种鹭鸟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时间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答案】 (1)池鹭 随机 标志重捕法 偏大(2)垂直 空间(3)时间(或高峰时期或高峰时间) 取食地点(或地点) 竞争 适应72018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为实现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国家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随退耕时间的延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退耕时间(年) 1 5 1
11、0 15 20 25 30 35物种多样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3.36 3.52 3.55 3.55(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在_层次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改善后的地区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其中植物的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现象,其意义是_。(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 25 年到第 35 年间,该群落已经演替到改善环境下的顶级阶段,能否确定是形成了森林群落_,理由是_。【解析】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梳理群落的结构及其意义、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12、多样性,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其植物不同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其意义在于: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表中信息显示:在第 25 年到第 35 年间,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表明该群落的演替已经达到顶级阶段,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森林群落,因为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答案】 (1)生态系统 分层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不能 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
13、为森林群落82018吉林省梅河口五中高三试题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问题:4(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 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图 1 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如图 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 A 与树木 B 之间的差异属于_多样性,主要是由_和_引起的。树木 A 与树木 D、E、G 之间的差异属于_多样性。(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 2)。年份植物 2
14、001 2002 2003 2004 2005A 10.0 9.2 8 6.8 5.5B 3.0 2.1 1.1 0.3 0.1C 0.3 0.6 1.1 1.5 2.3D 3.0 2.0 0.4 0 0如果 4 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4)图 3 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 30 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年,第 2030 年种群的增长率为_。【解析】 (1)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取样时以物种数最多的最小面积为宜。(2)树木 A 和树木 B 是同一
15、物种的两棵植物,两者的区别在于遗传物质不同,属于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基因型的多种多样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的;树木 A 与树木 D、E、G 是不同物种的几种植物,属于物种的多样性。(3)表格中四个物种,只有 C 物种的数量逐渐上升,因此 C 最有可能是外来物种。(4)在第 10 年开始 1,可知从第 10 年开始该种群是负增长(种群数量减少),第 15 年之后增长率虽然开始上升,但 还是小于 1,种群数量依然在减少,直到第 20 年 1 时,种群数量停止减少,故第 20 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 2030 年间 1 无变化,所以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答案】 (1)样方法 S2(2)遗传 基因
16、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3)C 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4)20 09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二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操作,请分析回答:(1)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5_。(2)实验过程中,用血细胞计数板法统计酵母菌数量,甲同学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1625 型的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 1 mm,深度为 0.1 mm,有以双线为界的中方格 16 个,每
17、个中方格又分成 25 个小方格。图 1 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 18 个,则 1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个。甲同学得出的酵母菌数比实际值_(填“偏大” “偏小”或“一样”)。(3)如图 2 是乙同学绘制的酵母菌增长曲线,请在图 3 中画出该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解析】 (1)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
18、“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 15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 个,则 1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82540010 42.8810 6个,甲同学得出的酵母菌数比实际值偏大。(3)图 2 是乙同学绘制的酵母菌增长曲线,酵母菌数量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数量减少。故该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 0,最后增长速率小于 0,故其变化曲线见答案。【答案】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15 2.8810 6 偏大(3)如图重点选做题12018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三试题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建立自然保护
19、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A BC D【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资源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若要保护珍稀动物,就要提高环境容纳量,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若要消灭有害生物,就要降低环境容纳量,如放养天敌;科学确定捕鱼时间和数量是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 K/2,以保证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喷洒农药是直接杀死害虫,并未改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答案】 B22018辽宁鞍山一中高三试题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
20、确的是(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解析】 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 错误;天然林替换成巨尾6桉林后物种丰富度降低,B 错误;巨尾桉林物种比较单一,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使物种多样性提高,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 正确。【答案】 D32018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历史上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建国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里已是茫茫荒原。三代
21、塞罕坝林场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群落演替的角度看,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_演替,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2)人工造林时人们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_的复杂程度有关。(3)如今,塞罕坝每年能释放氧气 55 万吨并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 1.37 亿立方米,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在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中,通过以上叙述得到体现的是_。(4)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在我国
22、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请简述理由: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要求学生熟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由于演替的起点存在生物,所以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变成茫茫荒原。而后由于植树造林,建设了人工林海,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物种多样性增加,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3)塞罕坝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属于直接价值。塞罕坝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属于间接
23、价值。(4)由于两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答案】 (1)次生 速度和方向(2)抵抗力 营养结构(3)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4)不能;因为两地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42018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理科综合为研究氮、磷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选择衣藻和小球藻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氮源和磷源各设置 5 个含量(从 N1到N5,氮含量逐渐减小;从 P1到 P5,磷含量逐渐减小)。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计数,处理统计结果得到如下数据:混合培养时两种绿藻的细胞数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氮源或磷源的含
24、量 N1 N2 N3 N4 N5 P1 P2 P3 P4 P5衣藻 60 93 93 78 80 99 81 97 83 98小球藻 78 84 89 80 80 68 78 70 90 78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对衣藻和小球藻计数通常采用的两种主要器材是_,该方法所获得的衣藻及小球藻的数量为_(填“估算值”或“准确值”)。(2)据表中数据分析,在_含量下时,混合培养对两种绿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影响最小。这两种绿藻存在_的种间关系,混合培养条件下,这种关系在 5 个水平的_源培养条件下更为明显。(3)群落的演替是指_。如果利用小球藻制作一个小生态缸用以观察群落的演替,还需加入其他适宜的生物及土
25、壤、水等。同时应注意:装置置于散射光下,7生态缸必须透明,原因是_。【解析】 (1)对衣藻和小球藻计数通常采用的两种主要器材是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该方法所获得的衣藻及小球藻的数量为估算值。(2)据表中数据分析,在 N3含量下时,两种绿藻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均比较高,此时混合培养对两种绿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影响最小。这两种绿藻属于不同物种,存在竞争关系,混合培养条件下,几种氮源的培养下,两种绿藻差别比磷源培养条件下小。(3)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生态缸必须透明,原因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同时便于观察,因为该生态缸是一个自给自足密闭环境,必须要有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 (1)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 估算值(2)N3 竞争 磷(3)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同时便于观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