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题型 3.3 经济发展特征全球视野下的中西方社会转型(A 卷)限时:35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1弄清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有利于掌握经济规律,认识经济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 1517 年葡萄牙使臣托梅皮雷斯抵达广州以后,欧美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丝织品价格在美洲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 1/3,在欧洲是荷兰同类产品的 1/2。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中国工艺技术精良,绸缎、棉布、麻织品、锡铅制品、火药等风靡欧美。资源丰富、人丁兴旺的中国江南,更多土地被广泛种植桑麻漆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
2、硬通货购买中国商品,巨额的贸易顺差使美洲白银总产量的 1/31/2 流入中国。明朝嘉靖年间,官铸铜钱 1000 文相当于白银一两,中国逐渐形成白银为本、铜币为辅的银本位制度。1934 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 ,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于 1935 年废除银本位。摘编自黄达金融学材料二 (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充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5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
3、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 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 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摘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清时期、20 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制度形成和衰落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答案】 (1)形成:新航路开辟,大
4、量白银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制度改革,推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衰落: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提高银价,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统一货币。(2)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5 年以后,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 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 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2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
5、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物极必反的道理印证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实。就社会经济来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滞胀问题或瓶颈状况。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指社会经济出现了转机。为何会有转机出现呢?那是因为有了转型的内在驱动。在过去的 500 年里,三大世界性大国荷、英、美之所以能够次第崛起,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改变社会生产力、引领社会生产、变革生活方式的方向上做出成功探索,并依托其深具场外市场持点的资本市场的大力推动,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而奠定大国地位。摘编自王骥场外市场战略、历程与转型经济资本梦根据材料,结
6、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转型的驱动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以英国为例):观点:18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技术革命,成功实现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奠定其强国地位。论证: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生产领域广泛采用机器大生产,使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由此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机器大生产的普遍推广,使得资本家大量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工厂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引领社会生产的发展。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城市,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城市生活也成为当时人们热议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传统的生产、生活等方式,使得英国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走向了近代强国地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