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01MB ,
资源ID:93876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8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doc

1、1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 25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解读 知识导图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思 想 人地关系采集渔猎 自 然 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人类与环境的 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 ,人地矛盾激化 2.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 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 要排放

2、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 (3)环境问题的表现、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表现水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形成原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

3、涵: 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2(3)基本原则: 原则、持续性原则、 原则。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基数 、素质低,结构不合理。 资源相对 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 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行动纲领:中国 21世纪议程中国 21世纪人口、 与发展白皮书 。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概念:以环境 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 。 基本途径:工业模式 ,农业模式 ,公众支持与参与 适度消费。

4、探究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地区差异1.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图 25-12.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一些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一些事故造成的污染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有害垃圾城市中及郊外的垃圾堆积、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薄膜)3噪声污染工厂、交通、建筑工地、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机场附近、交通干线附近的噪声放射

5、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续表)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环境污染 海洋污 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我国沿海的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墨西哥湾油井泄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加剧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楼兰古国的消失土壤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的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加快趋势,藏羚羊等稀有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破坏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氟

6、氯烃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上空相继出现臭氧层空洞3.环境问题表现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主要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较发展中国家轻消耗的资源、能源多,排放的污染物多。自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

7、利用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环境状况大为好转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命题点一 环境问题判断图 25-21.2015重庆卷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 年 12月 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图 25-2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水土流失 雾霾

8、严重 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A. B.C. D.命题点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2.2017江苏卷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 25-3为 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图 25-3(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C.2007年 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探究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5图 25-4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 含义 具体

9、做法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续表)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限制,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对比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

10、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命题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2015江苏卷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 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图 25-5为“国际慢城”6桠溪镇的大山村

11、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图 25-5(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命题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2015北京卷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767

12、米)。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C. D.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作洋面封冻效应,图 P18-1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7图 P18-1(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

13、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图 P18-2 某循环农业模式图图 P18-3 某地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8图 P18-4 某商品网购流程示意图(1)读图名,把握关联图的中心内容。如图 P18-2展示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图 P18-3展示了某地生态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14、P18-4展示了某商品网购流程。(2)明确关联图中的各要素,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图中的各环节、图框、箭头及箭头指向,即关联图中的关联性。一般图框表示环节,箭头表示关联过程,箭头指向表示关联的因果关系。如图 P18-3中,a 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为污水处理厂;b 的产品为棉布,应为棉纺厂。(3)依据图框所示要素及箭头,逐个分析图框之间的关联性、图中各环节包括哪些要素、箭头由哪个环节指向哪个环节等。如图 P18-4中提交物流箭头指向,通过环节送货至用户,故为物流配送。(4)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并进行文字表述。地理关联图的分析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关键是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

15、、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图文转换。如图 P18-2反映了循环农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提供清洁能源,具有环境效益;图P18-3反映了该生态产业园区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5)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图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框中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图 P18-5),回答 12题。图 P18-51.该模式中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

16、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秸秆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菲律宾玛雅生态农场位于首都马尼拉附近,农场主在 36公顷的丘陵地上经营了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 2.5万头猪、70 头牛和 1万只鸭,还设有每天产气近 20万立方米的沼气池9和饲料加工厂,基本实现了无污染生产。图 P18-6为玛雅农场物质循环生产图,完成 34题。图 P18-63.玛雅生态

17、农场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最有利的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文条件4.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更多样化的农产品 B.发展身心健康疗养所C.扩大沼气生产规模并销往首都 D.附近经营高品质的特色农场酒店10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 25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自主梳理】1.崇拜 对抗性 不协调2.(1)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2)超过 自净能力 (3)土地资源 生物多样性 农村 城市 过度消耗资源 3.(1)当代人 后代人 (2)生态 社会 (3)公平性 共同性 4.(1)大 短缺 生态破坏 (2)环

18、境 (3)无害化 再生资源化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考点互动探究】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尔代夫的陆地以珊瑚礁、岛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些陆地会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会造成珊瑚的退化。2.(1)D (2)B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该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倡导多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从1986年到 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1 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比在 2011年后迅速上

19、升;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从 1986年到 2008年呈上升趋势,2011 年后迅速下降。所以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2011年。第 2题,本题主要考查出行方式变化对城市产生的影响。读图可知,2011 年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骑自行车出行占比上升,使用小汽车出行占比下降,这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所以 B正确。3.(1)AB (2)BD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按照题干叙述,“国际慢城”工业主要为手工业,农业主要为生态农业。解答本题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描述。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对比两图可以看出,该村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20、,很明显出现了多种经营。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于狼基本处于当地食物链的顶端,过度猎狼有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植食动物增加,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过度猎狼会使狼的数量减少,还会使狼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以上属于破坏了物种之间的公平,即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故本题选,即选 D项。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图 B25-1),完成 13题。图 B25-11.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发展 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C.降水减少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112.天堂河流域 1979199

21、4年间,最大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温度升高C.地下水埋深增加 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3.2015年 9月至 2016年 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位已平均回升了 3米多,正以每天 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跨流域调水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增加 D.上游修建水库解析1.A 2.C 3.A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979年至 1994年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地下水水位在下降,再联系背景知识,北京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剧增,导致用水量增加,所以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增加。第 2题,1979 年至 1994年天堂河流

22、域最大降水量在增加,最大流量却在下降,而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降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第 3题,由于南水北调,北京对备用水源的取水量大幅度减少,引发地下水位回升。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13 年 6月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图 B25-2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 B25-3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读图, 完成 46题。图 B25-2图 B25-34.梯田

23、多位于山地阳坡,景观图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 B25-2中的 ( )A.点 B.点 C.点 D.点5.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 )A. 节省劳动力 B. 促进生态循环 C. 提高经济收入 D. 提高土壤质量126.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起步较晚,反映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其推广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阻碍B.不具有在当地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解析4.C 5.C 6.A 第 4题,梯田多位于山地的阳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点位于山腰平地,受山峰阻挡,为阴坡;点位于山顶;点位于山地阳坡;点位于山谷。第 5题,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增加了劳动力的使用

24、量。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但这不是农民的直接目的。这种模式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多,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提高土壤质量也不是直接目的。第 6题,当地农业生产方式一直比较落后,人们习惯传统生产方式,对新方式接受较慢。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这种模式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与现代农业要求相符。当地是季风气候,降水量大,纬度低,热量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这种农业生产模式。7.2015全国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 B25-4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

25、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图 B25-4(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解析 本题以我国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美称)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第(1)题,河套平原主要是靠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从图中看,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北侧;再根据水流的流向多为南北或西南东北方向,可知该地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或西南

26、高,东北低)。第(2)题,河套灌渠的水主要来自黄河,黄河水含沙量大,加之河套平原地势较平坦,易导致灌渠中因落差变小,水流速度放缓,泥沙大量沉积,从而影响灌渠的引水量及使用年限,因此,灌渠中的泥沙淤积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典图判读 18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典例呈现(1)D (2)A (3)C 解析 第(1)题,图中反映了气候变化与温室作用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洋面封冻导致气候变冷,气候变冷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体现出大气对地面辐

27、射的吸收作用减弱的地理原理。第(3)题,图中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目前这是这种平衡关系失常的表现。这种变化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导致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酸雨腐蚀建筑物,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应用提升 1.B 2.A 解析 第 1题,由箭头指向可以看出,该模式中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第 2题,使用沼气作为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可以减少农村砍伐薪柴对植被的破坏。3.B 4.C 解析 第 3题,农业生产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在热带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区因地13制宜地发展农业需要充分利用气候条件。第 4题,沼气生产在安全、规模、技术标准(主要是脱硫、提纯、加压)、能源规划上还没有统一标准。而玛雅农场沼气产量还很小,不具备规模生产的条件,且供应首都需高成本管线投入。因该农场无污染、环境好且规模较大,又靠近首都,所以经营特色农场酒店是可行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